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毫米的认识 教案.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87063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毫米的认识 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毫米的认识 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毫米的认识 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毫米的认识 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毫米的认识 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毫米的认识 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毫米的认识 教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毫米的认识 教案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2-3页,例1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2,通过动手操作体验,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3,充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课前准备:硬币,尺子,练习纸,学具袋,名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今天这节课,咱们要一起来研究这张名片,你知道它的长,宽分别是多少吗 谁来估计一下.(生估计,2-3名,快速)(我认为长大

2、约是9CM,宽大约是5.4CM.)2,到底有多长呢 我们可以用(尺子)来量一量,拿出尺子量一下,把测量的结果写在名片上.(生量)板书:名片,长,宽反馈:A,长是多少 (3人说同意吗 )板书:9厘米B,宽呢 (5厘米多一点,5厘米4毫米,54毫米,5.4厘米)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的时候,我们要用到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用字母MM表示.(板书)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毫米.(出示课题:毫米的认识)二,新授1,请你仔细观察大屏幕上这把尺子.(出示)找一找1厘米,谁找到了 (生:刻度2刻度3之间是1厘米.)23名2,直尺上有好多1厘米,把尺子再放大一些,仔细观察这个1厘米,你发现了什么

3、A,小刻度线(这是你的发现)B,10小格(你观察得真仔细)这些短短的刻度线把1厘米平均分成了10份,每一小格就是1毫米.一起来数一数.(1毫米,2毫米10毫米)10毫米就是(1厘米),1厘米=(10毫米)板书当然这里的1毫米是放大后的效果,还原后看一看,怎么样呀!3,在你自己的尺子上随便找一个1厘米,仔细数一数是不是都有10小格.(活动)有没有 (有)所以我们说(1厘米=10毫米,10毫米=1厘米)4,把尺子放一边,拿出1分硬币,它有多厚呢 (生估计)量量看(巡视,一人上来演示)请大家看XX是怎么量的.(表扬:好多小朋友的眼睛已经看着大屏幕了)仔细看,看清楚了吗 他是这样量的,小朋友也这样量量

4、看,是1毫米吗哦!一个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把它放在拇指和食指之间,手指不动,轻轻地把硬币抽出来,留下一条细缝,大约就是1毫米,多试几次,感觉一下.(师一起再一遍)5,你觉得1毫米怎么样 说说你的感受 (很短,细缝)说得真好!这是1毫米(举1分),那1元硬币又有多厚呢 量一量.(2毫米)量好的举手,你说(1名,2毫米)同意吗1个一元的硬币大约厚2毫米,那2个呢 (4毫米)量一量验证一下! 叠几个会是1厘米呢 (5个)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说)5个2毫米就是(1厘米),1厘米=(10毫米)6,(举着1分,1元)这是1厘米,这是1毫米,闭上眼睛,把它们记在脑子里,记住了吗 好,把硬币放回铅笔盒

5、.(表扬XX,动作最快,奖你一朵玫瑰)听仔细要求,不用尺子,把你脑子里的1厘米和1毫米画在练习纸的背面,开始!(生画)反馈: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XX小朋友画的,(反馈2个)你画得准确吗 让同桌检验一下.画得比较好的送他一个笑脸.7,认识了毫米,请你再来量量名片的宽(一生上来量)宽是多少 (生)板书:5厘米4毫米. 你是怎么看的 (4毫米是怎么看出来的 )数出4格)宽是(5厘米4毫米),还可以怎么说A,(54毫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1厘米是10毫米,5厘米呢 50毫米+4毫米=54毫米)B,(不会)想一想一毫米一毫米数过来会是几毫米呢 (54毫米)生活中,你真的会去这样数吗 那可以怎样知道呢三

6、,总结1,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A,认识了毫米1毫米是怎样的 (手势表示)B,1厘米=10毫米.一个1分硬币大约厚(1毫米),一个1元硬币大约厚(2毫米)2,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要用到毫米呢 (生举例:校徽厚,胸卡,纽扣,磁卡等)生活中要用到毫米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下雨天的降水量就是用毫米表示的,只要你有数学的眼光,处处留心,肯定会有更多的发现.四,练习1,下面请小朋友一起来看一看,数一数这些物品的长度.(出示)在练习纸上做一做.(独立完成投影反馈,生说)全对举手,真棒.2,这些都是已经量好的,想不想自己动手量一量 瞧,这儿有橡皮,发夹,棋子还有小棒,(出示)请小朋友四人小组分工合

7、作,先估一估,再量一量,一起完成这张表格.听清楚要求的小组表现给我看!(发学具)(小组活动投影反馈,小棒多反馈两组)橡皮9毫米,棋子9毫米,发夹4厘米7毫米,小棒14.4;12;10.2.小朋友都测量得很仔细,估计能力也不错.五,拓展经过一节课的接触,好多小朋友我都记住了,想进一步了解我吗徐老师可是有备而来的,瞧,这是我的名片,有整整一盒哦!(出示)A,估一估,这一盒名片的厚度.(生估)谁上来量一量.(生投影量)谢谢你,送你一张名片.B,(出示9毫米左右)这些又有多厚呢 (估下面测)你来告诉大家.C,那一张的厚度是多少呢 (生说:1毫米不到)拿出1分的硬币比较一下.1毫米都不到,那怎么办呢 (

8、我们要找一个比毫米更小的单位)你知道吗A:微米微米很小很小,1毫米里面有1000个微米,1000微米才1毫米呢!还有比微米更小的单位呢,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有兴趣上网查一查吧!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B:微米,纳米微米很小很小,1毫米里面有1000个微米,1000微米才1毫米呢!纳米比微米更小,想进一步了解它们可以上网查一查.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C:无小朋友课后可以上网去查一查.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