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_人教新课标.docx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87085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_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_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_人教新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_人教新课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_人教新课标.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学习目标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

2、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1、学会“澡、械”等5个生字,正确书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

3、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

4、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三个故事在写法上和内容上的相同点。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5、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准确的特色,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学习重难点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学前准备1、教师准备与本文事例相关的图片或录像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学时安

5、排1学时学习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有很多同学特别崇拜科学家,能说一说你最崇拜的科学家是谁吗?2、你们知道科学家们主要依靠什么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吗?(学生自由发言,如:善于思考、勤奋刻苦、锲而不舍等等。)3、教师小结: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是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溯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所以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板书课题) 4、谁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自由发言。)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第20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相信同学们学过课文,对这句话会有

6、更深刻的理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同学们打开书,自读课文,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出示词语:诞生 纵观漩涡 敏锐 追根求源 见微知著 锲而不舍 洗澡 花圃推理 逆时针 司空见惯 无独有偶 打破砂锅问到底(1)指名读词语。(2)齐读一遍。3、好!同学们再读课文,看课文讲了哪三个故事?分别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问题,通过反复的试验和研究,发现水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 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使花瓣变红,继而进行了许多试验,终于发现了酸碱试纸。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球转动这个现象,经过反复观察和分析,推断出凡睡者眼球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三、细读

7、课文,找出规律。1、这三个同学说的很对!这三个故事是多么有趣的生活现象啊!现在再请同学们仔细读读三个故事,看看这三个故事的介绍和内容,有什么相同点?可以在课文中画一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 2、我看到有许多同学在书做了圈画,有的还做了批注。很会学习。 3、现在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交流自己的发现,讨论存在的疑问。(四人小组交流)4、现在请同学说说交流后自己的认识。三个故事都是讲生活中的偶然发现的问题;三个故事都是讲科学家发现和发明的故事;三个故事都是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5、大家讲的很好。有没有人能把三个故事间的相同点分析透彻些?三个故事中提到的科学家发现和发明的过程是相同的。都

8、是先偶然发现问题,不断地追问;再进行反复的研究和试验;最后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 6、你真棒!课文读的很仔细,分析的也很有道理。书上有一段话和你说的意思是一样的,同学们看看是哪一段啊?(第二自然段) 投影(第二自然段)7、齐读第二段8、是啊,“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这也是课文中的哪句话的意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9、一起读这句话!10、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作者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的含义是:看出问题,不断发问、追根求源。!的含义是:不断解决疑问,找到真理。 11、科学史上,能从生活的细小现象中找出真理的事例还

9、有很多很多,你还能举出一个吗?鲁班上山,手被植物叶划伤,后来发明了锯。 牛顿在树下,被苹果砸了头,后来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雷达、风车 12、这么多的事例说明了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但是真理的发现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是什么呀?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13、这也是说课文中的那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四、回归整体,总结收获 提问: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知道了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知道了文章思路:开头提出自己的观点,再用三个具体事例来说明这个观点是正确的,最后再来阐述开头的观点。 科学发现的“偶然机遇”只能给有准备的人,而不会给任何一个懒汉,希望同学们也做一个“有科学准备的人”。五、巩固提高,随文练笔 仿照课文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板书设计:(观点)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事例)洗澡水的漩涡 与地球的自转有关紫罗兰的变色 发现了酸碱试纸 睡觉时眼珠的转动 表示都在做梦第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