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十六年前的回忆(9)_人教新课标.docx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87615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十六年前的回忆(9)_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十六年前的回忆(9)_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十六年前的回忆(9)_人教新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十六年前的回忆(9)_人教新课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十六年前的回忆(9)_人教新课标.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教学设计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

2、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教学目标: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1会读写课文的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

3、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2让学生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与敌人做斗争的事迹,体会光荣的革命传统。3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教学重难点:1深入领会描

4、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词句。2深入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3.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过程一、导入: 你们知道哪些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生交流 师小结:革命先烈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革命先烈。 生齐读课题。二、汇报预习1、大家预习课文了,知道课文回忆的是谁?(板书:李大钊)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你们对李大钊有哪些了解?生交流2、出示本课生词,生认读。3、汇报课文主要内容。三、自学探究请同学们默读课文,重点读读描写李大钊的语句,画出你印象最深的地方,把你的感悟简练的写在旁边。1、生自由读文 2、勾画语句,写感悟。四、生

5、班组交流,师点拨1、课文第7自然段我最受感动。(出示第七自然段)生:我感受到了局势的严重,我从前文军阀张作霖派人来检查,父亲烧掉书籍和文件;工友阎振三被抓,可以看出局势非常严重。可是父亲不听母亲和朋友的劝告,坚持留在北京,可以看出父亲把革命工作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我很受感动。(板书:烧毁书籍文件)师:你从局势的严重体会到李大钊把革命工作看得比自己的生命安全更重要。生:我从李大钊说话的语气中感受到了他的坚决,这里用了两个反问句:一个是“不是长对你说吗”一个是“我哪能离开呢?”从这两个问句中我感受到了李大钊已经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了。师:你从李大钊说话的语气中感受到了他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谁来读

6、一读第七自然段,其他同学注意体会李大钊的坚决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指名读导读齐读)2.课文还有哪些地方打动了你呢?(汇报11自然段)生:课文11自然段吧父亲被捕时的一句话打动了我“父亲不慌不忙的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父亲的不慌不忙和敌人的来势汹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板书:不慌不忙)(师:课文中这样的对比不止这一处,请同学们自由读读李大钊被捕时的片段,也就是课文的817自然段。看看你还有那些对比?从这些对比中你体会到什么呢?生:1)、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有看完,就听见啪啪几声尖锐的枪声,接着就是一阵纷乱的喊叫。而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手枪,我体会到父亲早已做好了准备,知道这一

7、天迟早要到来的;敌人极大的恐慌,李大钊已经给他们形成了很大的压力;李大钊从容,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敌人在虚张声势。(胆量对比)生:2)“穿灰制服和长筒皮靴的宪兵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屋子” 。 “他们每人拿着一把手枪对着父亲和我。”只有父亲和我两个人,他们却是那么多人啊,像魔鬼似的,从这里我体会到敌人的心虚和害怕,来了这么多人,还大喊大叫,一拥而入。(人数对比)生:3)还有,敌人粗暴的吼声;便衣的满脸横肉;侦探的冷笑;和父亲严峻的态度形成了对比。我体会到敌人极大的恐慌,特别的心虚;父亲是那样的从容,镇定,毫不惧怕。有着革命者的大无畏精神。(态度对比)3.看得出被捕时的片段打动了你,那么课文还有那些

8、地方打动了你呢?(汇报19 自然段法庭上) 生:课文19自然段打动了我。(课件出示在法庭上平静而慈祥的脸。) 1)父亲没戴眼镜,头发乱蓬蓬的,我可看出父亲受过酷刑了,但是父亲没有沮丧,却还是那样平静而慈祥。 2)。从“平静”一词我体会到父亲虽然经过了残酷的折磨,但仍旧那样坚强,他早已经把生死置之度外。所以我很受感动。 3)、我从“慈祥”一词我体会到父亲是那样的爱着我们。师:那么你能把你的体会读出来吗?(练读指读齐读)4、师;看到这样的父亲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哭了。可是父亲却怎么样呢?谁接着汇报(课件出示22自然段)师:面对亲人的哭声喊声,父亲没有说一句话,只是瞅了瞅我们,难道父亲

9、不疼自己的孩子,不爱自己的妻子吗?谁来谈你的理解。 1)、父亲不想连累我们 2)、父亲要用自己的安定沉着安慰亲人,感染亲人, 3)、父亲是在用眼神告诉我们不要慌乱,不要害怕,要安定沉着。(板书:安定沉着)师:是啊,正因为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着必胜的信心,所以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能够坦然自若,正因为他对革命事业充满着必胜的信心,所以在敌人的严刑毒打下毫不动摇,而且不因亲人的哭声喊声而忧伤,相反地他用安定沉着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你能有感情的把这一段读一读 吗?(指读练读指读女生读-男生读齐读)师:我们从李大钊外表神态上感受到了他的内心有着一个强大的力量支撑着,那就是“他对革命事业

10、的信心”。明明深爱着亲人,此时只能默默相对,明明眷恋生命,也只能舍身相弃。李大钊一方面肩负着革命的重任,他坚定无畏,视死如归;一方面他有着作为父亲和丈夫的深沉的爱的情感,下面我们带着这样 的情感分角色来读课文的(1829)自然段。(配乐朗诵)师:是啊,正是因为父亲对革命事业的信心,所以当家人和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时,他坚决不离开;当他被捕时,他临危不惧;面对敌人的毒刑拷打,他坚强不屈。他的牺牲,是我们党的重大损失。李大钊被敌人杀害后,党中央在他的墓碑上刻下了这样的碑文,出示碑文,全体同学起立读碑文。 五、小结 在整堂课的学习中,同学们都处在深深的感动中,作者运用了哪些巧妙的写法把文章写得这么感人呢?下节课我们再来解决。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