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4十二种疾病的药物治疗-精选文档-文档资料.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89549 上传时间:2019-01-19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5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14十二种疾病的药物治疗-精选文档-文档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8年14十二种疾病的药物治疗-精选文档-文档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8年14十二种疾病的药物治疗-精选文档-文档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18年14十二种疾病的药物治疗-精选文档-文档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18年14十二种疾病的药物治疗-精选文档-文档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14十二种疾病的药物治疗-精选文档-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14十二种疾病的药物治疗-精选文档-文档资料.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血压,1.临床基础 (1)高血压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2)高血压的分类 (3)临床表现与并发症 (4)高血压的危险分层 2.治疗与合理用药 (1)高血压的治疗目标、原则 (2)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 (3)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原则 (4)常用抗高血压药的种类 (5)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与药学监护,一、临床基础 (一)血压分类: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按血压水平将血压分为正常血压、正常高值及高 血压。血压定义为: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二)高血压分类 1、依据病因分类:多种病因和复杂的发病机制所致,迄今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经多方检查仍不能找到确

2、切病因(无明显原因)的高血压,称为原发性高血压,90%。血压升高是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有明确而独立的病因,称为继发性(症状性)高血压。 2、依据病程进展分类:缓进型和激进型:后者称为恶性高血压,病程发展迅速,血压显著升高,临床上少见;另在高血压的发病过程中,可出现全身小动脉暂时性剧烈痉挛而致血压急剧升高,出现头痛、头晕等严重症状,临床上称为高血压重症(高血压危象),二、临床表现与并发症 (1)一般表现 绝大多数原发性高血压属于缓进型,多见于中老年 1)无症状,体检发现血压高 2)神经官能样症状 3)头痛、头晕、心悸 4)并发症、靶器官损害,(2)主要并发症 心脏,3.高血压的危险分层 高血压的

3、治疗决策应考虑: 血压水平 危险因素 靶器官损害 糖尿病 并存的临床情况,如心脑血管病、肾病等 按照危险程度将高血压分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很高危险组 1、低危组:男性年龄55岁,女性65岁,高血压1级、无其他危险因素者,属于低危组,表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标准,高血压临床表现中错误的是 A初期即有明显症状 B诊断标准是血压高于14090mmHg C绝大多数原发性高血压属于缓进型 D可出现靶器官损害的临床表现 E约半数人测量血压后才偶然发现血压升高,答案:A,A男性55岁,高血压l级,无其他危险因素 B高血压12级,同时有l2种危险因素 C高血压12级,同时有3种或更多危险因素 D高血

4、压3级,同时有1种或更多危险因素 E血压正常,1高危 2中危 3很高危 4低危,C,B,D,A,三、高血压的治疗 1.高血压的治疗目标、原则 (1)治疗目标: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总危险 应干预患者所有可逆性危险因素 应适当处理同时存在的各种临床情况 (2)降压目标: 普通高血压患者140/90 年轻人或糖尿病及肾病130/80 老年人SBP150,(3)治疗原则 高危及很高危:无论经济条件如何,必须立即开始对高血压及并存的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进行药物治疗。 中危:先观察患者的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数周,进一步了解情况,然后决定是否开始药物治疗。 低危:观察患者相当一段时间,然后决定是否开

5、始药物治疗。 (4)高血压全面治疗方案 应紧密结合高血压分级和危险分层,全面考虑患者的情况。 应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各种危险因素 药物治疗,降低血压,控制其他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 改善生活方式,适用于所有高血压患者,2.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 (1)控制体重 (2)合理膳食,减少钠盐,补充钾和钙,限制脂肪摄入 (3)增加运动 (4)减轻精神压力 (5)戒烟和控制饮酒 (6)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 详细参见表5-3 p125,3.抗高血压药治疗原则 (1)采用最小有效剂量,以获得可能的疗效,而使不良反应降到最小。 (2)为有效防治靶器官损害,要求一天24小时血压稳定于目标范围内。 (3)针对高血压的发病机

6、制用药,能确定病因和机制的,可有针对性用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失衡:肾素活性增加-肾素抑制剂阿利克仑;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增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醛固酮受体激动醛固酮受体阻断剂螺内酯或阿利克仑;血管紧张素II作用亢进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断剂 高血容量利尿药。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增敏剂,肾上腺素能系统失衡:过度紧张与精神刺激镇静药、弱安定剂;节后交感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而引起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利血平;髓质释放肾上腺素利血平、或受体阻断剂 (4)为使降压效果增大,而不增加不良反应,用低剂量单药治疗疗效不够时,可采用两种或以上药物联合治疗。 (5)坚持治疗:需长期降压治疗,不要频繁改变治疗方

7、案。血压平稳控制1-2年后,可根据需要逐步减少抗高血压药的品种和数量。,4.常用抗高血压药的种类 利尿药 受体阻断剂(受B) ACEI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RB(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断剂) CCB(钙通道阻滞剂) 直接扩张血管药 具体见表54 p127,5.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 (1)首选降压药时应考虑的因素: 1)对象是否有心血管危险因素 2)对象是否有靶器官损害、心血管疾病、肾病、糖尿病 3)对象是否有受抗高血压药影响的其他疾病 4)与治疗其他并存疾病的药物之间有无相互作用 5)选用药物是否有减少心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的证据及力度 6)所在地区抗高血压药物品种供应与价格状况以及对象

8、支付能力 7)患者以往用药的经验和意愿,主要抗高血压药物,(2)剂量个体化:最小有效耐受剂量,(3)给药方案要科学 血压在上、下午各出现1次高峰 1日服1次:晨7时 不宜睡前或夜间服,(4)依据血压类型选择给药时间 人体血压由于基因、血管紧张素、一氧化氮、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活性不同,血压类型可分为杓型、非杓型、反杓型、深杓型等。80%患者具有晨峰现象,一般人晨起收缩压迅速升高2050mmHg,在8-10时达峰,晚上下降,睡眠时降低,2-3时最低,即“一峰一谷”,血压由日间峰降低10%-20%,称为杓型高血压。少部分患者10%由于昼夜节律异常、动脉硬化、左心室功能不全等,血压夜间降低小于10%或大

9、于日渐血压20%,血压曲线呈非杓型曲线,称为非杓型高血压:晚间服用培哚普利,(5)特殊人群 1)老年人:SBP150,DBP70 80岁,降压效果待评估 合并前列腺肥大可优先使用受体阻断剂 2)妊娠:170/110mmHg须积极降压 紧急降压:硝苯地平、拉贝洛尔、肼屈嗪 缓慢降压:氧希洛尔(不宜长期使用)、阿替洛尔(不宜长期使用)、甲基多巴、伊拉地平(不能和硫酸镁合用) 不宜使用:ACEI、ARB、利尿药 3)儿童 钙拮抗剂、ACEI、ARB的部分品种不宜用 4)司机、高空作业、精密仪器操作 不宜用尼索地平 ARB注意服药与工作的间隔时间,6.注意高血压合并症的治疗 1)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

10、患者基础及治疗后血压水平与脑卒中再发有关。血压水平较高者脑卒中再发率高。ARB优于B,CCB优于利尿药。ARB可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CCB作用强而平稳,可保护脑、肝、肾功能,尼莫地平可促进脑血流,预防暂时阻断脑循环后脑缺血性损害,长期服用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2)冠心病 稳定型心绞痛:受体阻断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不稳定性心绞痛:长效CCB或ACEI(硝苯地平缓释片、非洛地平、左氨氯地平);急性冠脉综合征:受体阻断剂和ACEI;心梗后:ACEI、受体阻断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3)高血压合并心衰 症状较轻:控制食盐,积极降压。ACEI、受体阻断剂 症状较重:ACEI、受体阻断剂、A

11、RB、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利尿剂合用 4)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 首选ARB或CCB。 ARB优于RB,可延缓颈动脉粥样硬化,逆转左心肥厚并保护肾脏;CCB优于利尿药和B ,CCB可降低血管内脂质沉淀,延缓左室心肌肥大。对血栓高危者在控制收缩压150mmHg下,选用阿司匹林,对抗血小板凝集,防止血栓形成。 5)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降压目标:130/80mmHg 老年糖尿病:140/90mmHg 治疗策略:SBP130139mmHg或DBP8089mmHg:可先进行不超过3个月的非药物治疗 血压140/90mmHg:直接开始药物治疗 已出现微量白蛋白尿:直接开始药物治疗,药物选择:首先考虑ACEI或A

12、RB,对防止肾损害有益,6)高血压并高脂血症 首选B,次选B, B中美托洛尔可降低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猝死率, B的多沙唑嗪、特拉唑嗪可降低血压、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此外,对老人收缩和舒张压均较高或脉压差大的选用CCB。,7)慢性肾病 降压目标:130/80mmHg 尿蛋白1g/24h:125/75mmHg 药物选择:一般需联合用药。 首选ACEI或ARB,8)高血压危象 高血压急症:血压严重升高伴进行性靶器官功能不全。高血压脑病、颅内出血、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室衰竭伴肺水肿、不稳定性心绞痛、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高血压亚急症:血压严重升高但不伴靶器官损害 药物选用:卡托普利、拉贝洛尔、可乐定,舌下含硝苯地平,抗高血压药物的药学监测,1.监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所引起的干咳 ACEI引起的干咳多发生在夜间,或于夜间或平卧加重,尤其是妇女或非吸烟者 血管紧张素I和缓激肽的水解均需要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影响血管紧张素II(Ang II)形成的药物能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使增压物质血管紧张素II合成减少,同时又促进血管舒缓素-激肽-前列腺素系统,刺激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使降压物质缓激肽增多,血压下降。缓激肽增多可引起缓激肽效应,发生咳嗽、血管性水肿。对干咳者给予硫酸亚铁或以色甘酸钠气雾吸入,严重者ARB的氯沙坦、缬沙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