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医学概述-文档资料.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91578 上传时间:2019-01-19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5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中医学概述-文档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18年中医学概述-文档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18年中医学概述-文档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2018年中医学概述-文档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2018年中医学概述-文档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中医学概述-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中医学概述-文档资料.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医体系 基础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中医诊断学 临床部分 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针灸、推 拿、理疗等 中医药发展概况 黄帝内经现存最早中医理论专著,战国时期 素问灵枢 神农本草经最早的药物学专著,载药 365种 西汉前 张仲景东汉 著伤寒杂病论,最早临床专著, 伤寒论、金匮要略 名医扁鹊 华佗麻沸散、五禽戏 西晋皇普谧针灸甲乙经最早针灸学专著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最早病因证候学专著 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宋代设立太医局,培养中医人才 金元时期刘完素、张子和、李东垣、朱丹溪(金元四 大家)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收载药物1892种 明清时期温病学派形成 护理方面穿

2、衣、卫生、饮食、锻炼等,从萌芽充 实成熟 中医学基本特点 整体观念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 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 割,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而且 人体与自然界也是密不可分的。治疗疾病时要从整体出 发,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辩证施治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 理概括,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及邪正关系 ,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 辩证施治就是通过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体征得 出证候治疗。中医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阴阳即对立统一,认为宇宙间任何事物都具 有相互对立又相互

3、统一的两个方面,经常不断的运动和 相互作用,这种运动和相互作用,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 的根源。“生化不息”。一般来说阳代表动、强、升、亮 、热等,反之为阴。 理解阴阳相关性、普遍性、相对性、可分性。 阴阳学说的内容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 长、阴阳转化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说明人体的组织结 构、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用于疾病的诊断、用于确立疾病的治疗原则( 热者寒之、寒者热之)、指导养生、分析归纳药 物的性能。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 曰从革、水曰润下。 五行属性及归类概括宇宙间万事万物

4、,主要思维 方法是按照五行的特性、根据事物的不同性质、作 用和形态,采用“比类取象”的方法,将事物或现象分 为五大类。 五行的生克乘侮 相生相互资生、助长、促进 相克相互克制、制约 五行的相生相克是正常关系。 相乘克制太过 相侮反克 相乘相侮是不正常的关系。 五行在中医学中的运用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相 互关系、说明脏腑间的病理影响、用于疾病的诊断 和治疗。 藏象 藏于体内的内脏表现于外的征象。通过观察外在的 征象来研究内在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内脏包括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大肠小 肠膀胱三焦)、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藏象学说的内容研究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 及脏腑之间

5、的关系 藏象学说的特点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重功能 轻形态 心 心主血脉心能推动血液在脉道中循环运行。心气充 沛 血液充盈 脉道通利 心主神明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是由心主管的 。 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心气推动血液在血脉中运行 ,血脉的状态反映着心主血脉的功能;心主血脉的功 能状态通过面部的色泽变化表现出来。 心开窍于舌心的功能状态可从舌上反映出来,心 的功能正常,则舌体红润、柔软,运动灵活,语音 流利,味觉灵敏。 心在液为汗汗为津液所化,津血同源,心主血, 故汗为心之液。出汗多伤心之气血阴阳,见心悸怔 仲;心气虚-自汗,心阴虚-盗汗,心阳暴脱-大汗淋 漓或汗出如珠 心在志为喜心的功能正常,

6、可处在愉悦的心境之 中;喜悦的心境有助于气血的调和。 肺 肺主气、司呼吸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一身之气。 主呼吸之气肺主司呼吸运动,吸人清气,排除浊 气。肺的功能正常则呼吸调匀,气息平和。 主一身之气肺能将自然界的清气与体内的水谷之 精气结和生成宗气。 水谷精微由脾转输到肺,经肺的宣发输布全身。 肺的宣发肃降,推动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肺主宣发和肃降 通过肺的宣发,呼出体内的浊气,吸人清气;将由 脾转输的津液与水谷精微输布全身;宣发卫气以温 养脏腑、肌肉、皮毛,调节腠理的开阖,控制汗液 ;将汇聚于肺的血液经清浊气交换后输布全身。 通过肃降,使肺能充分吸人自然界的清气;将吸人 的清气和由脾转输而来的的津

7、液和水谷精气向下、 向内布散全身,并将代谢产物及多余水液下输于肾 和膀胱,生成尿液,排除体外;有助于肃清肺和呼 吸道的异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肺朝百脉”周身 的血液经百脉流经于肺,亦赖于肺的肃降。 肺通调水道肺对机体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有 疏通和调节作用。依赖于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 肺助心行血肺朝百脉,全身的血液通过血脉汇聚 于肺,经过肺的呼吸进行清浊交换,然后在肺的宣 发肃降作用下,将含清气的血液再通过血脉而输布 全身;生成宗气,推动血行。 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皮毛为一身之表,皮肤、 汗孔与毫毛等组织,皮肤与肌肉的纹理、缝隙为腠 理。防御、汗液的排泄、调节体温、辅助呼吸。肺 的功能正常,

8、皮毛得养,则皮肤致密,毫毛光泽, 汗孔开合正常,抵御外邪能力强。 开窍于鼻,上连于喉肺的功能失调则鼻塞、流涕 、声重、失音等。 在志为悲、在液为涕 脾 脾主运化脾有促进胃肠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并将 吸收的水谷精微转化为精、气、血、津液输布到全身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包括运化食物、运 化水液。 脾主升清水谷精微依脾的生清作用输布全身;脾的 升举维持内脏的位置恒定。 脾主统血脾有统摄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而不溢于 脉外的作用。 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脾在志为思,在液为涎 肝 肝主疏泄肝具有疏通、调畅全身气机的作用。包 括疏通气血、调节情志、促进消化。 肝主藏血贮藏血液

9、,调节血流量。肝体阴而用阳 。 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肝开窍于目 肝在志为怒,在液为泪 肾 肾主藏精 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有形的精微 物质。先天之精、后天之精。 肾能把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都贮藏起来供给人体营 养需要,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肾为先天之 本。 肾精化生肾气,肾精充足,肾气旺盛,则人体精力 充沛,生长发育生殖能力正常。 肾主水调节水液的代谢。肾为水之下源。 肾主纳气肾能摄纳肺吸人之清气和调节呼吸。肺 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肾主骨、生髓、通于脑,其华在发 肾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 肾在志为恐,在液为唾 胆 胆贮藏和排泄胆汁胆汁来源于肝,胆汁的生成和 排泄依赖于肝的疏泄功能

10、。 胆主决断 胃 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胃为水谷之海,依赖于脾的 运化 胃主通降,以降为和胃气上逆则恶心呕吐 胃喜润恶燥 小肠 小肠主受盛化物协助脾 小肠主泌别清浊 大肠 大肠主传化糟粕 膀胱 膀胱主贮藏和排泄尿液依赖于肾的气化 三焦 通行元气元气根于肾,由先天之精化生,赖后天 之精补充,为生命的原动力。元气通过三焦而布散 全身,以推动各脏腑组织器官进行各自的功能活动 。 运行水液三焦是机体水液输布运行与排泄的通道 。 上焦指膈以上的部位,包括心、肺以 及头面部。宣发卫气、布散水谷精微和 津液以营养滋润全身。上焦如雾 中焦指膈以下,脐以上的部位,主要 包括脾胃。消化吸收输布水谷精微和化 生气血。中

11、焦如沤 下焦指脐以下的腹部,包括小肠、大 肠、肾和膀胱。排泄糟粕和尿液。下焦 如渎。 奇恒之腑 脑脑为髓之海,脑为元神之腑。肾精 髓骨髓、脊髓,养骨,脊髓通于脑 脉气血运行的通道 女子胞主管月经、育养胎儿 骨 胆 脏腑之间的关系 心与肺-心主血脉,肺主气,肺朝百脉。气与血的 关系。心肺气虚 心与脾-心主血脉,脾生血、统血。心脾两虚 心与肝-心主血,肝藏血,主疏泄。心肝血虚 心与肾-水火相济,心肾相交。心肾不交、心肾阳 虚 肺与脾-肺主气,肺主宣发肃降,肺为水之上源; 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肺脾两虚 肺与肝-肺主宣发肃降,肝主疏泄,维持气机正常 运转。木侮金(肝火犯肺) 肺与肾-肺主气、司呼吸,肺通调水道,为水之上 源;肾主纳气,主水为水之下源。肺肾气虚、肺肾 阴虚 肝与脾-肝藏血,脾生血统血;肝主疏泄,脾主运 化消化 肝与肾-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乙葵同源; 木与水,水能涵木。肝肾阴虚 脾与肾-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肾藏精为先天之本 ;脾的运化需肾阳温煦。肾主水,脾运化水液,土 能制水。脾肾阳虚 脏与腑的关系 表里相合的关系: 心与小肠 肺与大肠 脾与胃 肝与胆 肾与膀胱 (心包与三焦)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 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 勿避险希、昼夜、饥渴、疲劳。一心赴救 ,无作功夫行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