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医础病因病机-文档资料.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91604 上传时间:2019-01-19 格式:PPT 页数:102 大小:6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中医础病因病机-文档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2018年中医础病因病机-文档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2018年中医础病因病机-文档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2018年中医础病因病机-文档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2018年中医础病因病机-文档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中医础病因病机-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中医础病因病机-文档资料.ppt(10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肾藏精 素问.六节脏象论:“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主闭藏的主要生理作用是将精气藏于肾,并促使其不断充盈,防止精气从体内无故流失,为精气在体内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创造必要的条件。,精,广义:泛指一切精微物质(气血津液、水谷精微等)。,狭义:指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肾所藏之精,先天之精,后天之精,不断培育充养,活力资助,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人出生后,机体从饮食物中摄取 的营养成分和脏腑代谢所化生的 精微物质。,天癸:人体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一种精微物质,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和维持人体生殖功能的作用。 【天癸:促性腺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

2、素问.上古天真论:“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 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肾藏精,精化气,促

3、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 肾精、肾气、肾阴、肾阳的关系,肾精,肾气,肾阴,肾阳,具有滋润、濡养的功能;为一身阴液的根本,又称元阴、真阴或真水。,具有温煦、推动的功能;为一身阳气的根本,又称元阳、真阳或真火。,二、肾主水 肾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津液代谢的作用。素问.逆调论:“肾者水脏,主津液”。,水谷,津液,脾胃,肾,肺,尿,脾,宣发,肃降,膀胱,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 主宰整个水液代谢。,升清,降浊,肾主水 功能失调,小便清长,尿频,夜尿多,或 浮肿,尿少。,三、肾主纳气 肾有帮助肺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肾主纳气的功能是肾主封藏功能在呼吸运动中的具体表

4、现。,肾主纳气 功能失调,呼吸表浅,或呼多吸少,动则气短。 (肾不纳气), 肾的阴阳气血失调,肾的阴阳 气血失调,肾阳虚 肾阴虚 肾精不足 肾气不固 肾不纳气,肾病常见症:腰膝酸软而痛,耳鸣耳聋,发白早脱,齿牙动摇,阳萎遗精,精少不育,女子经少经闭,以及水肿,二便异常等。 A. 腰膝酸痛,畏寒肢冷,小便清长,阳萎,妇女宫寒不孕,或五更泄泻,或浮肿尿少。 B. 腰膝酸痛,失眠多梦,阳强易举,遗精早泄,潮热盗汗,咽干颧红,溲黄便干。 C. 痿软,成人精少,经闭,发脱齿摇,健忘耳聋,动作迟缓,足痿无力,精神呆钝,性功能下降。小儿生长发育迟缓。 D. 腰膝酸软,听力减退,小便频数而清,余沥不尽,遗尿失

5、禁,滑精早泄,胎动易滑。 E. 咳喘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动则喘息益甚,自汗神疲声音低怯,腰膝酸软。 F.舌淡或胖苔白,或舌红少津。 G. 脉沉弱或沉细或细数。,四、肾与形窍志液的关系 (一)肾在体合骨,主骨生髓(见形体官窍.骨) (二)肾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见形体官窍.耳及二阴) (三)肾在志为恐 (四)肾在液为唾,第七节 六腑及奇恒之府 概述 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的总称。以传化饮食和水液为主要功能,以“泻而不藏”为其生理特点。六腑以降为顺,以通为用。 奇恒之府,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总称。,一、胆 胆既属于六腑,又属于奇恒之府。 生理功能 1.贮存胆汁 2.排泄胆汁

6、 3.主决断,肝主疏泄,胆功能失调,胁下胀满疼痛、食欲减退,腹胀、便溏;胆汁外溢出现口苦、呕吐黄绿苦水、黄疸等;怯弱,善太息,或谋虑不决等。,二、胃 素问.灵兰秘典论:“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胃又称胃脘。胆既属于六腑,又属于奇恒之府。 生理功能 1.主受纳,腐熟水谷。 胃为“太仓”、“水谷之海”、“水谷气血之海”。临床强调“保胃气”。 2.主通降,以降为和 藏象学说以“脾升胃降”概括整个消化系统功能活动。,胃功能失调,口臭,脘腹胀闷或疼痛,大便秘结;或嗳气酸腐,恶心,呕吐,呃逆等。,胃的通降相对脾的升清而言,则是降浊。胃的通降还包括小肠将食物残渣下输于大肠,以及大肠传化糟粕的功能在内。

7、,三、小肠 素问.灵兰秘典论:“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生理功能 1.主受盛和化物 2.泌别清浊,小肠中水液量 的多少与尿量有关,“小肠主液”。临床应用:“利小便及所以实大便”。,小肠功能 失调,腹胀,腹痛,呕吐,便秘;便溏,小便短少,泄泻等。,四、大肠 素问.灵兰秘典论:“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生理功能 传导、排泄糟粕,胃的降浊,肺的肃降,肾的气化,大肠的传导排泄,大肠功能 失调,便秘或泄泻,五、膀胱 素问.灵兰秘典论:“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生理功能 贮存和排泄尿液,肾的气化,膀胱功能 失调,遗尿,甚至小便失禁;尿痛,淋涩,排尿不畅,甚至癃闭。,六、三焦 素问.

8、灵兰秘典论:“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膈以上为上焦(心肺),膈至脐为中焦(脾胃、肝胆),脐以下为下焦(肾、膀胱、大肠、小肠等)。 生理功能 1.通行元气 2.运行水液,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七、脑 脑为“髓海”。 生理功能 1.与精神活动有关。“头者,精明之府”,“脑为元神之府”。 2.听觉、视觉、嗅觉以及思维、记忆、言语等功能都归于脑。“灵机记性在脑”、灵枢.海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八、女子胞 又称“胞宫”,即子宫。是女子发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 生理功能与下列物质、脏腑、经络有关 1.“天癸” 2.冲、任二脉 3.心、肝、脾, 第

9、九节 脏与腑及六腑间的关系,一、六腑之间的关系,胃:受纳腐熟水谷初步消化 胆:贮存排泄胆汁以助消化,受盛化物进一步消化 小肠: 泌别清浊吸收精微,吸收水份 大肠: 传导变化 排泄大便,膀胱:贮尿排尿排泄小便 三焦:水谷之道路(概括消化吸收排泄过程),排泄,吸收,消化,(一)心与小肠 (二)肺与大肠 (三)肝与胆 (四)肾与膀胱 (五)脾与胃,脾与胃,纳运协调,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升降相因,燥湿相济,胃主降浊,脾主升清,胃喜润恶燥,脾喜燥恶湿,二、脏与腑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 经络学说 Theory of The Meridians,关键性问题 经络的概念 经络系统的组成 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分布

10、规律 奇经八脉的生理功能 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经络的概念,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经络系统,经脉,十二经别,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五别络,浮络,十二经筋,孙络,连属 部分,络脉,十二皮部, 第二节 十二经脉,十二经脉命名含义及名称分类,足经循行于下肢,阴经循行于四肢内侧,手经循行于上肢,阳经循行于四肢外侧,阴经属脏,阳经属腑,十二经脉命名含义表,十二经脉名称分类表,十二经脉的走向与交接规律,头,胸,手,足,腹,手三阳经,足三阴经,手三阴经,足三阳经,灵枢.逆顺肥瘦篇:“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

11、足之三阳,从头走足; 足之三阴,从足走腹。”,十二经脉流注次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少阴心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厥阴心包经,食指端,足大趾,目外眦,目内眦,足小趾端,无名指端,足大趾端,小指端,鼻孔旁,心中,胸中,肺中,灵枢.营卫生会篇:“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第三节 奇经八脉,奇经八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奇经八脉的特点,1.循行不如正经有规则,上肢无奇经分布。 2.与脏腑无特定的络属关系。 3.彼此间无表里配合关系。,奇经八脉的功能,1.密切十二经脉的

12、联系。 2.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 3.与某些脏腑密切相关。,督 脉,一、循行部位 起于胞中,行于背部正中。 二、功能 1.调节阳经气血,总督一身之阳经,称为“阳脉之海”。 2.反映脑、髓和肾的功能。,任 脉,一、循行部位 起于胞中,行于腹部正中。 二、功能 1.调节阴经气血,总任一身之阴经,称为“阴脉之海”。 2.任主胞胎,与女子月经、生殖机能及妊娠有关。,冲 脉,一、循行部位 起于胞中,行于人体前后上下。 二、功能 1.调节十二经气血,称为“十二经脉之海”。 2.“冲为血海”,有促进生殖的功能,与妇女月经有关。,带 脉,一、循行部位 起于季胁,环腰如带。 二、功能 约束纵行的诸脉。, 第四节

13、 经络的功能,经 络,运行全身气血 营养脏腑组织,联络脏腑器官沟通内外上下,感应传导信息调节机能平衡,脏腑与肢节的联系,脏腑与官窍的联系,脏腑之间的联系,经脉之间的联系,药物归经引经报使,第五章 病因学说 Theory of Etiology,关键性问题 中医对病因的认识方法及分类 六淫的概念及致病特点 七情的概念及七情内伤 痰饮、瘀血的概念、形成及致病特点, 病因引起疾病的原因。 中医认识病因的方法 1.询问病因 2.辨证求因 根据疾病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分析,来推求病因。 辨证求因后进而审因论治。 中医病因学说的发展 内经、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14、三因学说”、朱丹溪、王清任等。,概 述, 第一节 六淫,六淫的概念,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总称。 在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六淫致病的一般特点,1.外感性:六淫之邪多从肌表、口鼻侵犯人体。 2.季节性: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季多燥病、 冬季多寒病。 3.地区性:与居住地区和环境密切相关。 4.相兼性:既可单独侵袭人体,也可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如风 热、风寒、寒湿等。 5.转化性:六淫致病在一定条件下,其证候可发生转化。如风寒表 证转化为里热证,与体质有关。,一、风,自然界中具有风之轻扬开泄、善动不居特性的外邪,称为风邪。,二、寒,自然界中具有寒冷、凝

15、结特性的外邪,称为寒邪。,三、湿,自然界中具有水湿之重浊、粘滞、趋下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四、燥,自然界中具有干燥、收敛清肃特性的外邪,称为燥邪。,五、热(火)邪,自然界中具有火之炎热特性的外邪,称为火邪。,六、暑邪,暑为夏季的火热之邪。大凡夏至以后,立秋以前,自然界中的火热外邪,称为暑邪。暑邪致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第二节 七情内伤,七情的概念内涵,所谓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的变化,是机体的精神状态,亦是机体在心神的主导和调节下,对客观事物的特殊反映形式。在一般情况下,七情属于人类正常的心理活动范围,不会致病。这种正常状态下的七情包括了现代心理学所说的情绪、情感过程,

16、亦涉及到认识过程。 若为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刺激,超越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则会导致内脏阴阳、气血等方面的紊乱,引起疾病的发生,中医学称为“内伤七情”。,七情致病的特点,1.七情皆从心而发 张介宾类经:“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总统魂魄,兼该意志,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唯心所使也。” 2.直接伤及内脏 以心、肝二脏为多见 3.影响脏腑气机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忧则气郁 4.多发为情志病 5.病势变化与情志关系密切, 第三节 疠气、劳逸、饮食,疠气的概念,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邪。又称“疫

17、气” 。疠气引起的疾病称为“疫病”、“瘟病” 。疠气致病的种类很多,如“大头瘟”、“疫痢”、“白喉”、“天花”、“霍乱”、“鼠疫”等,实际上包括了现代许多传染病和烈性传染病。,疠气的致病特点,1.传染性强 2.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3.一气一病,症状相似,疠气形成及疫病流行原因,1.气候反常 2.环境污染和饮食不洁 3.预防隔离工作不好 4.社会因素,劳逸失当,过劳,饮食失宜,饥饱失常,过逸,房劳过度,劳神过度,劳力过度,饮食偏嗜,饮食不洁, 第四节 痰饮,痰饮的基本概念,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变化及其病理性产物。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痰饮作为一种新的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新的病

18、变,则为继发病因。,痰饮,有形之痰:实质性痰浊和水饮,无形之痰:是痰饮导致的特殊的病理变化和症状体征,用治痰饮方法能获得疗效。,痰饮的形成,外感六淫 饮食失宜 七情内伤 劳逸太过,肺失宣降 脾不健运 肾气化失司 肝失疏泄 三焦水道不利 膀胱气化不利,伤及内脏,津液代谢障碍 水液停滞,痰饮,痰饮是由外感六淫、或饮食失常、或七情内伤、或劳逸太过等原因,导致肺、脾、肾、三焦等脏腑对水液的气化功能失常,津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液停滞而生成。,痰饮的致病特点, 第五节 瘀血,瘀血的概念,是指体内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停积于体内的病理性产物,以及血液运行不畅而阻滞于脏腑经络之中的病理变化。血液停滞于体内又能导

19、致新的病变,而成为继发病因。,瘀血的形成,瘀血形成的病因:包括外邪入侵,情志失调,饮食所伤,劳逸太过,以及外伤等原因。,外邪 情志 饮食 劳逸 外伤,外伤络伤血溢 气虚气不摄血 血热迫血妄行,损伤机体,血离脉道,停积体内,气血功能失调导致瘀血形成主要有以下四种: 1.气虚血瘀 2.气滞血瘀 3.血寒致瘀 4.血热成瘀,气虚血行无力 气滞血行受阻 血寒寒凝血滞 血热煎熬粘滞,血行不畅阻滞脏腑经络,瘀血,瘀血致病的共同特点,第六章 病机与发病 Theory of Pathogenesis,关键性问题 中医病机的概念 中医病机学说的特点 基本病机内容 中医学发病原理, 第一节 病机学说,病机即疾病发

20、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亦即病因作用于人体,致使机体某一部位或层次的生理状态遭到破坏,产生或形态、或功能、或代谢等方面的某种失调、障碍或损害,且自身又不能一时自行康复的病理变化。,中医病机学说的特点,整体观,辩证观,立足于整体联系的病理观,以整体联系和运动变化观点认识和研究疾病,(一)邪正盛衰,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 及转归过程,就是邪正斗争及其盛衰变化的过程。,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1.虚实病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实的病机,虚的病机,2.虚实变化 (1)虚实错杂 虚中夹实如脾虚所致水肿 实中夹虚如邪热炽盛灼津所致气阴两伤证 (2)虚实转化 由虚转实 由实转

21、虚 3.虚实真假 (1)真虚假实 (2)真实假虚,真虚假实,真实假虚,(二)阴阳失调,阴阳失调是脏腑、经络、气血、营卫等相互关系 失去协调,以及表里出入、上下升降等气机失常的概括。 阴阳失调是人体各种病变的最基本病机,是对人 体各种功能性和器质性病变的高度概括。,阴阳失调,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亡失,阴阳格拒,阳偏胜病机示意图,感受阳邪 五志化火 邪郁化火 阴邪从阳化热,阳偏胜,壮热、面红、目赤、便干、苔黄、脉数等症状,阴偏胜病机示意图,感受寒湿 过食生冷,阴偏胜,形寒、肢冷、舌淡、下利、脉迟等症状,阳偏衰病机示意图,先天禀赋不足 后天饮食失养 劳倦内伤 久病耗伤,阳偏衰,寒象:畏

22、寒喜暖、形寒肢冷、面色恍白、舌淡脉迟等 虚象:倦卧神疲、小便清长、下利清谷等,阴偏衰病机示意图,阳邪伤阴 五志过极化火 久病伤阴,阴偏衰,阴虚阳亢 阴虚火旺 阴虚内热,阴阳互损 1.阴损及阳 2.阳损及阴,阴阳两虚,阴虚,化生,阳虚,阴阳互损病机示意图,阴阳格拒 1.阴盛格阳 又称格阳,是指阳气极端虚弱,阳不制阴,偏盛之阴盘踞于内,逼迫阴阳之间不相维系,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阴寒内盛 格阳于外,面红、烦热、口渴、脉大等假热之象。 (真寒假热证),2.阳盛格阴 又称格阴,是指邪热极盛,阳气被郁,深伏于里,不得外达四肢,而格阴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阳盛于内 格阴于外,四肢厥冷,脉沉伏等假寒之象

23、。 (真热假寒证),亡阴:指体内阴液大量消耗而出现阴液衰竭的病证。 亡阳:指体内阳气严重损耗而出现阳气虚脱的病证。,阴亡,亡阳,阳亡,亡阴,阳散越,阴耗竭,阴阳离决 精气乃绝, 第二节 发病原理,发病,是指疾病的发生过程(包括原病和复发等),是机体处于病邪的损害和正气的抗损害之间的矛盾斗争过程。,发病的基本原理,1.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2.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部因素,3.正邪相搏,邪胜正负则发病,4.不同条件下,正与邪主导作用不同,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第七章 四诊,望诊:神、面色、形态、皮肤、排出物、舌 闻诊:听声音、嗅气味 问诊:寒热、汗、疼痛、饮食、睡眠、二便 切诊:脉

24、诊、按诊 四诊合参,第八章 辨 证,重点内容 辨证分类 常见症候分析,辨证论治 证是指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它包括:疾病的原因疾病的部位疾病的性质邪正关系 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常见种类,八纲辨证 气血津液辨证 脏腑辨证 其他辨证,第一节 八纲辨证,八纲辨证,是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个纲领辨别疾病病位、病性及邪正盛衰的辨证方法。 表里,是辨别病位内外和病势深浅的两个纲领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虚实,是辨

25、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 阴阳是归类病证的纲领。任何疾病,无论证候性质如何千变万化,不外属阴证、阳证。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表里辨证1,是辨别疾病病位和病势趋向的两个纲领。 皮毛、肌腠 、经络在外属表 脏腑、气血阴阳、骨髓在内属里 表证 概念:指六淫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时所产生的证候。 临床表现:发热恶寒(或恶风)、头身痛、舌苔薄白脉浮。兼见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咳嗽等症。 “有一分恶寒,就有一分表证” 辨证要点:1.有感受外邪的病因,为外感病的初期阶段。 2.恶寒发热,苔薄白,脉浮为主症,伴有鼻寒流涕、咽喉痒痛、咳嗽等肺气失宣症状。,表里辨证2,里证 概念:指病位深入于内(脏腑、气血、骨髓)的

26、一类证候。 成因:外邪不解,内传入里,侵犯脏腑; 外邪直接侵犯脏腑而成; 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等直接损伤脏腑。 临床表现:见有关章节。 表证和里证鉴别要点:主要审察寒热、舌象、脉象等变化 寒 热 舌 苔 脉 象 表证 恶寒发热并见 少变化 浮 里证 但热不寒,但寒不热 多有变化 沉,半表半里证,概念:外邪由表内传,尚未入于里,或里邪透表,尚未至于表,邪正相搏于表里之间。 临床表现: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表证和里证的关系,分为表里同病、表里出入 表里同病 即表证和里证在同一时期出现。常见的有表热里寒、表寒里热、表虚里实、表实里虚等。 表里出入 1.表

27、邪入里 凡病表证,本有恶寒发热,若恶寒自罢,不恶寒反恶热,并见渴饮,舌红苔黄,尿赤等。 2.里邪出表 如痧倍或麻疹,里邪出表反映邪有去路,病势减轻。,寒热辨证1,辨别疾病性质的纲领。寒证与热证反映机体阴阳偏盛与偏衰。 阴盛或阳虚寒证(实寒或虚寒) 阳盛或阴虚热证(实热或虚热) 寒证 概念:是感受寒邪,或阴盛阳虚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恶寒喜暖,面色恍白,肢冷倦卧,口淡不渴,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而润滑,脉迟或紧等。 包括表寒、里寒、虚寒、实寒等。 治则:寒者热之,,寒热辨证2,热证 概念:是感受热邪,或阳盛阴虚,人体的机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恶热喜冷,口渴喜冷

28、饮,面红目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吐血衄血,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而干燥,脉数等。 包括:表热、里热、实热、虚热等。 病机:阳热亢盛、阴虚内热;热伤津液;热迫血妄行 治则:热者寒之,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寒热 口渴 面色 四肢 二便 舌象 脉象 寒证 恶寒 不渴 白 冷 大便稀溏 舌淡苔 迟或 喜热 小便清长 白腻 紧 热证 恶热喜冷 渴喜 红赤 热 大便干结 舌红 数 冷饮 小便短赤 苔黄,寒证与热证的关系,1.寒热错杂 2.寒热转化 3.寒热真假 (1)真寒假热(阴盛格阳): 概念:是内有真寒而外见假热的证候。 证例:身热,面红,口渴,脉大,似属热证,但身热反欲盖衣被,口渴喜热饮,饮

29、亦不多,脉大而无力,并见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舌淡苔白等寒象。 (2)真热假寒(阳盛格阴): 概念:是内有真热而外见假寒的证候。 证例:手足厥冷,脉沉,似属寒证,但肢冷而身热不恶寒,反恶热,脉沉数有力,更见烦渴喜冷饮,咽干,口臭,谵语,小便短赤,大便燥结或热痢下重,舌质红,苔黄而干等。,第二节 气血津液辨证,1、气血辨证:就是分析、判断疾病中有无气血亏损或运行障碍的证候的存在。 2、津液辨证:就是分析、判断疾病中有无津液亏虚或水液停聚的证候存在。,一 气病辨证,1、气虚证: (1)含 义:指元气不足,脏腑组织的机能活动减退所表现的虚弱证候。 (2)病因病机: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年老体弱

30、等致元气匮乏;久病、重病、劳累等耗伤元气 (3)临床表现:少气懒言,声音低微,呼吸气短,神疲乏力,或有头晕目眩,自汗,活动后诸症加重,舌质淡嫩,脉虚。,2、气逆: (1)含义:气机升降失常,气上冲逆而不降所表现的证候。 (2)临床表现:有肺气上逆、胃气上逆、肝气上逆 肺气上逆咳嗽、喘息 胃气上逆呃逆、嗳气、恶心、呕吐 肝气上逆头痛、眩晕、气从少腹上冲咽喉等。,二 血病辨证,1、血虚 (1)含义:血液亏少、不能濡养脏腑、经络、组织而表现的虚弱证候 (2)病因病机: 生成不足:生血不足、瘀血阻塞 耗损太过:失血过多、劳神耗血、久病大病 (3)临床表现: 常见心血虚和肝血虚 面、睑、唇、舌、甲颜色淡

31、白,眩晕、心悸、多梦、肢麻、经少色淡,脉细无力。(血虚症心血虚 or 肝血虚),2、血瘀 (1)含义:由瘀血内阻所致证候,称为血瘀证。 (2)病因病机: 外伤,气虚血热出血离经之血 气滞、气虚、血热、血寒血行受阻,滞郁脉内。 (3)临床表现: 疼痛刺痛固定不移,入夜加重 肿块体表包块色青紫;腹内质地坚硬,推之不移 出血血色紫暗,夹有血块,或便黑如柏油状 望诊面色黧黑,唇甲青紫,皮下紫斑,肌肤甲错,腹露青筋、红丝赤缕 舌脉舌质紫暗,瘀斑瘀点,舌下络脉曲张;脉细涩或结代,第三节 脏腑病辨证,目的要求: 掌握脏腑各证的临床表现和辨证要点 学习方法: 先掌握脏腑的生理特点,再是常见病理症状,进行辨证。

32、先定位(脏腑常见症状)再定性(表里虚实寒热),心与小肠病辨证,概说:心与小肠的生理、病理 常见症状: 心心悸、怔忡、心痛、心烦、失眠、多梦、健忘、神昏、神识错乱、脉结代或促,舌体病变; 小肠小便赤涩、灼痛;,证型: 实证心火亢盛、心脉痹阻、痰迷心窍、痰火扰神、小肠实热; 虚证心血虚、心阴虚、心气虚、心阳虚、心阳虚脱,心脉痹阻证,概念:指由于瘀血、痰浊、阴寒、气滞等因素阻痹心脉,而出现以心悸怔忡,胸闷心痛为主症的一类证候。 临床表现:瘀血:刺痛,舌暗或有青紫斑点,脉涩 痰浊:闷痛,体胖痰多,身重困倦,苔腻脉滑 寒凝:突发剧痛,得温痛减,舌脉 气滞:胀痛,情绪诱发,脉弦。 辨证要点:心悸怔忡,心胸

33、憋闷作痛为主+疼痛特点、兼症 治则:活血祛瘀,行气止痛;通阳化瘀 代表方:血府逐瘀汤;瓜蒌薤白桂枝汤,脏腑兼证辨证 心 脾 两 虚,概念: 表现:心血虚+脾气虚 脾气虚:食少便溏+气虚证 辨证分析: 治则:补益心脾 代表方:归脾汤,第九章 预防与治则,第一节 防治原则 一 治未病,含义:预防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治疾病的发生发展。 内容: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一) 未病先防,1 养生 (1)调养精神意志 (2)加强锻炼 (3)适应四时气候 (4)注意饮食起居 (5)药物预防及人工免疫 2 防止病邪的侵害,(二) 既病防变,1 早期诊治 2 控制疾病的传变,二 治病求本,含义:即寻找出疾病的根本原

34、因,并针对根本原因进行治疗,(一) 正治与反治,1 正治:(本质与表象一致) (1)含义:逆其征候性质而治。(逆治) (2) 治法: 例如寒者热之:寒性 病证表现 寒象,用温热性质的方药来治疗的方法。 2 反治:(本质与表象不一致) (1)含义:顺从疾病的假象而施治。(从治) (2)治法:例如寒因寒用:用寒凉性质的药物来治疗具有假寒征象的热证。(以寒治寒),(二) 治标与治本,1 急则治其标 2 缓则治其本 3 标本兼治,三 调整阴阳,(一)损其有余(损其偏盛) 实证 阳热偏盛:热者寒之 阴寒偏盛:寒者热之 (二) 补其不足 虚证 阳虚阴盛(虚寒)温补阳气 (阳病治阴。“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35、 阴虚阳亢(虚热)滋补阴液 (阴病治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四 扶正祛邪,1、概念: 扶正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抗邪能力的一种治疗原则。 祛邪祛除病邪,减轻或消除邪气的毒害作用,使邪去正安的一种治疗原则。 2、关系: 扶正有助于祛邪 祛邪则正气自复,五 三因(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一)因时制宜: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特点,来制订适宜的治法和方药。 “用寒远寒、用凉远凉、 用热远热、用温远温” (二)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域环境特点,来制订适宜的治法和方药。 (三)因人制宜:根据病人年龄、性别、体质不同,来制订适宜的治法和方药。,六 病治异同,(1) 同病异治:同种疾病,证候不同,治法也不一样。 (2) 异病同治:不同疾病,证候相同,治法也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