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版心肺复苏课件 2-文档资料.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94184 上传时间:2019-01-19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2.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新版心肺复苏课件 2-文档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2018年新版心肺复苏课件 2-文档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2018年新版心肺复苏课件 2-文档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2018年新版心肺复苏课件 2-文档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2018年新版心肺复苏课件 2-文档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新版心肺复苏课件 2-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新版心肺复苏课件 2-文档资料.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 : 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这种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医学上又称猝死。,心脏骤停定义,心脏骤停,成人: 心脏疾病(冠心病最多见) 创伤、淹溺、药物过量、窒息、出血等 小儿: 非心脏性 如气道梗阻、烟雾吸入、 溺水、感染,中毒等,心脏骤停原因,(一)心室颤动 (二)心脏停搏 (三)心电-机械分离,心脏骤停类型,心室颤动或扑动,心脏停搏和心电-机械分离,电机械分离是指心脏有电活动而无有效的机械(泵)作用。常为临终的表现,亦为猝死的一种形式。,电机械分离?,临床表现: 心音消失。 脉搏扪不到

2、,血压测不出。 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 呼吸断续,呈叹息样,后即停止。 瞳孔散大。 面色苍白兼有青紫。,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与诊断,诊断: 意识突然丧失。 大动脉(颈动脉、股动脉)搏动消失。,心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 10秒意识丧失,突然倒地。 30秒全身抽搐。 60秒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4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 6 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 8分钟“脑死亡”“植物状态”。,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生命,“黄金4分钟”,时间与抢救成功率,心肺复苏 (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 是指对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采取紧急抢救措施(人工呼吸、心脏按压、快速

3、除颤等)使其循环、呼吸和大脑功能得以控制/部分恢复的急救技术。,2010年10月-美国心脏协会(AHA)公布最新心肺复苏( CPR)指南,重新安排了CPR传统的三个步骤, 从原来的 A-B-C改为C-A-B。生存链:由2005年的四早生存链改为五个链环。,生 存 链,1)早期识别与呼叫; 2)早期CPR:强调胸外心脏按压,对未经培训的普通目击者,鼓励急救人员电话指导下仅做胸外按压的CPR; 3)早期除颤:如有指征应快速除颤; 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ALS); 5)完整的心脏骤停后处理。,Chain of survival,BLS,完整的心肺复苏CPR,基础生命支持(BLS) 识别 心肺复苏(

4、CPR) 胸部按压(C,compression) 开放气道(A,airway) 人工呼吸(B,breathing) 除颤,一叫:判断有无意识(10秒) 1. 拍打双肩 2. 大声呼换 3. 掐压穴位 二呼:呼救;拨打急救电话 (先急救,再求救),心肺复苏BLS(识别),识别:首先确定现场安全!,摸颈动脉脉搏,在 喉结左右约两指幅处,单侧触摸、力度适中,时间10秒,心肺复苏BLS(识别),成人心肺复苏,C1 按压体位: 呼救同时,迅速将病人摆成仰卧位,头侧。 解开病人衣领、领带以及拉链。 摆放地点:地面/硬板床。 翻身时整体转动,保护颈部。 保持身体平直、无扭曲。 救护:跪于病人右侧。,心肺复苏

5、BLS(C),胸部按压(C,compression),C2按压部位: 胸骨下1/3交界处 双乳头与前正中线交界处 C3按压深度: 胸骨下陷至少5cm 有效标准: 能触摸到颈或股动脉搏动,心肺复苏BLS(C),C4按压频率: 至少100次/min 按压与放松的时间各占50% C5按压姿势: 地上:采用跪姿,双膝平病人肩部 床旁:应站立于脚踏板,双膝平病人躯干双臂绷直、与胸部垂直,不得弯曲,心肺复苏BLS(C),C6按压手法:,心肺复苏BLS(C),正确,错误,心肺复苏BLS(C),开放气道(A,airway) :,A1清理口腔 清除呼吸道杂物: 假牙、呕吐物、 血液等。,心肺复苏BLS(A),A

6、2开放气道 体位:病人平卧在平地或硬板上,采用仰头抬颌法使病人口腔与咽喉成直线。 操作方法:术者站在病人的右侧,左手放在病人的前额,用力将头部下压,右手置于病人下颌骨下缘将颜部向上,向前抬起,可以起到通畅呼吸道的作用。,心肺复苏BLS(A),人工呼吸(B,breathing) : B1口对口,心肺复苏BLS(B),人工呼吸(B,breathing) :,1.始终保持气道开放; 2.吹气是不能漏气,每次吹气量600800ml,以患者胸部抬起为宜,不是“吹蜡烛”,吹气持续2秒,连吹2次; 3.牙关紧闭时采取口对鼻人工呼吸,确保口不漏气;,B2简易呼吸器,心肺复苏BLS(B),胸 外 电 击 除 颤

7、,除 颤,除 颤,除 颤,除颤时机: 发现室颤或心跳骤停2min内可立即除颤,做5个周期CPR考虑除颤; 心跳骤停未及时发现者,在基础生命支持CAB 2min后行除颤; 只要具备除颤条件,必要时可盲目除颤。,1、患者取仰平卧位,操作者位于患者右侧位。 2、迅速开启除颤仪,调试除颤仪至监护位置,显示患者心律。 3、用干布迅速擦干患者胸部皮肤,将手控除颤电极板涂以专用导电胶。,除 颤,4、确定手控除颤电极板正确安放胸部位置,前电极板放在胸骨外缘上部、右侧锁骨下方。外侧电极板放在左下胸、乳头左侧、电极板中心在腋前线上,并观察心电波型,确定为室颤。,除 颤,单向波形除颤仪 能量选择从0到360J, 根

8、据病人年龄,体重调节 选择不同能量。,除颤仪类型,双向波形除颤仪 能量选择为0到200 J,比单向波形除颤仪更加 安全有效,故现在临床多 已使用双向波形除颤仪。,除颤仪类型,同步和非同步直流电除颤主要是依据心律失常时R波是否存在来确定:R波存在选用同步,R消失选用非同步,如室颤、室扑。同步除颤的适应证为房颤、房扑、室上速及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室速;非同步除颤的适应证为室颤、室扑和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速,,除 颤,除颤仪分为单相波除颤仪和双相波除颤仪 1 单相波除颤仪释放单向电流脉冲。目前仍在临床使用单相波除颤仪。单相波除颤仪缺点主要表面在: 除颤对能量水平要求较高,电流峰值较大,所以会对心肌功能造

9、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无法自动调节对人体经胸阻抗。,除 颤,2 双相波除颤仪先后释放两个方向相反的电流脉冲。双相波除颤仪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会随经胸阻的变化而变化,首次电击成功率较高。 需要的能量较小,电峰值较低或相对”,恒定”,对心肌功能不会有太大损害。所以双相波取代单相波是除颤仪与电除颤技术发展趋势。对于终止室颤,双相波电击除颤比单相波电击除颤安全有效。,除 颤,昏迷变浅,出现各种反射 身体出现无意识的挣扎动作 自主呼吸逐渐恢复 触摸到规律的颈动脉搏动 面色、口唇转为红润 双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射恢复,心肺复苏成功的指标,病人已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确定病人已死亡。 心肺复苏进行30分钟以上,

10、检查病人仍无反应、无呼吸、无脉搏、瞳孔无回缩。,心肺复苏终止指标,小结 1、意识的判断; 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问:“喂!你怎么了?”告知无反应。,2、检查呼吸: 观察病人胸部起伏5-10秒(1001、1002、1003、1004、1005)告知无呼吸,3、呼救: 来人啊!喊医生!推抢救车!除颤仪!,4、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 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告之无搏动(数1001,1002,1003,1004,1005判断五秒以上10秒以下)。,5、松解衣领及裤带。,6、胸外心脏按压; 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深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5CM,7、打开气道; 仰头抬颌法。口腔无分泌物,无假牙。,8、人工呼吸: 应用简易呼吸器,一手以“CE”手法固定,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400-600ml,频率10-12次/分。,9、持续2分钟的高效率的CPR: 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的比例进行,操作5个周期。(心脏按压开始送气结束),10、判断复苏是否有效(听是否有呼吸音,同时触摸是否有颈动脉博动)。,11、整理病人,进一步生命支持。,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