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控ppt课件-文档资料.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95641 上传时间:2019-01-20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6.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控ppt课件-文档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18年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控ppt课件-文档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18年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控ppt课件-文档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18年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控ppt课件-文档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18年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控ppt课件-文档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控ppt课件-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控ppt课件-文档资料.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脊髓的躯体运动反射,(一) 脊髓的运动神经元及运动单位,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分类:,运动神经元:支配骨骼肌的梭内肌纤维 环路,运动神经元:支配骨骼肌的梭外肌纤维 运动单位 最后通路,1、运动单位,一个运动N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功能单位称为运动单位。,脊髓前角运动N元,骨 骼 肌 纤 维,牵 张 反 射,最后公路,皮肤、肌肉、关节等传入信息,皮层等高位中枢的下传信息,2、最后公路:躯体运动反射的最后公路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N元支配,N元支配,(二)脊休克(spinal shock),定义: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横断面以下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而进入无反应状态。,原

2、因:失去高级中枢的支配 主要表现: 横断面以下脊髓所支配的骨骼肌紧张性减弱甚至消失 外周血管扩张,血压降低 出汗被抑制 直肠和膀胱中粪、尿潴留等,暂时的,脊髓反射可逐渐恢复 恢复快慢与种族进化程度有关 恢复快慢与反射弧的复杂程度有关 人类发生脊休克恢复后,排便排尿反射由原先的潴留变为失禁。,特点:,(1)屈反射与对侧伸肌反射,如果受到伤害性刺激较强时,则受刺激一侧肢体屈曲的同时,对侧肢体出现伸直的反射活动。,对侧肢体的伸直,防止歪倒,以维持身体姿势的平衡。,意义:,概念:,(三)脊髓的躯体反射,抑制性中间N,对侧伸肌收缩,1、概念:与中枢神经系统保持正常联系的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使其伸长时,

3、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称为牵张反射。,2、分类: 位相性牵张反射:如膝跳反射、跟腱反射 紧张性牵张反射:肌紧张,(2)牵张反射(stretch reflex),牵张反射的感受装置肌梭,N元兴奋梭内肌收缩,牵拉肌腱梭内肌牵拉,肌梭的传入冲动增加,梭外肌持续缩短,运动神经元兴奋,膝跳反射弧: 叩击肌腱 肌肉受到牵拉刺激 肌梭兴奋性 I类和类 N纤维传入 运动元兴奋 梭外肌收缩,位相性牵张反射,肌紧张(muscular tonus),定义:人和动物的骨骼肌在无明显的运动表现时,处于一种持续的轻度收缩状态。 感受器:肌梭 适宜刺激:梭外肌的被动拉长, 环 路,运动N元兴奋,肌梭的敏感性兴奋

4、性,梭外肌收缩,梭内肌收缩,肌梭的敏感性兴奋性,运动N元兴奋,肌梭的敏感性兴奋性,牵 拉,运动N元兴奋,高位中枢 下传冲动,运动N元,运动N元,骨骼肌处于持续地轻微的收缩状态,梭内肌松弛,特点: 不易疲劳。 发生的基础是紧张性牵张反射,受高级中枢的调节。 意义: 对抗重力的牵拉以维持身体的姿势,是一切躯体运动的基础。,肌紧张的生理意义,(4)腱器官生理功能,检测肌肉张力变化: 被动牵拉 肌肉主动收缩 反牵张反射(inverse stretch reflex),牵拉肌肉引起牵张反射,腱器官传入冲动增多,运动神经元抑制,抑制牵张反射,防止被牵拉肌肉受到损伤,牵张反射yu反牵张反射,相互联系,彼此制

5、约 牵张反射:避免过度拉伸 反牵张反射:避免过度收缩,总结1:腱反射与肌紧张的比较,肌梭与梭外肌并联是长度感受器; 腱器官与梭外肌串联是张力感受器; 腱器官对被动牵拉不敏感,而对肌肉的主动收缩异常敏感。,总结2:肌梭与腱器官的区别,二、高级中枢对肌紧张的调节,1、证据:去大脑僵直 decerebrate rigidity,定义:在动物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动物出现伸肌过度紧张现象,表现为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称为去大脑僵直。,(二)躯体运动的调节部位:脑干,抑制区: (范围较小),2、脑干网状结构的调节特点,没有自发活动,来自大脑皮质、基底核和小脑,易化区: (范围较大) 有自发活动

6、,对比: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和易化区对肌紧张的调节,抑 制 区,易 化 区,网状结构背外侧部 (包括中脑背盖),网状结构内侧尾部,部位,新小脑、前庭核 (与易化区构成易化系统),大脑皮质、基底核和小脑蚓部 (与抑制区构成抑制系统),上级中枢,下传通路,作用,网状脊髓束 N元兴奋性 肌梭敏感性 肌紧张和肌运动,前庭脊髓束 N元兴奋性 梭外肌敏感性 肌紧张和肌运动,抑制,加强,部位:主要是中央前回运动4区,执行随意运动指令,功能:,特征:,(三)运动功能的调节:大脑皮层,倒立,大小与精细程度呈正比,交叉支配: 除上面部肌受双侧皮层支配外 倒置分布:除头面部是正立外 区域大小与精细程度呈正比 功能定位

7、精确,中央前回,(四)运动的调节:基底神经节,(一)基底神经节的组成及连接:,纹 状 体,尾 核,壳 核,苍 白 球,丘脑底核,黑 质,红核,基底神经节,尾 核,壳 核,苍 白 球,黑 质,丘脑底核,(二)基底神经节的功能及病变: 调节肌紧张、协调随意运动、调节本体感觉的传入信息等,参与运动的计划和运动的程序。,肌紧张过低而运动过多综合征,肌紧张增强而运动过少综合症,肌紧张增强而运动过少综合症 临床病症:如震颤麻痹(帕金森氏病)。 主要表现:全身肌紧张增高、肌肉僵硬、随意运动过少、动作缓慢、面部表情呆板。 静止性震颤是本病的重要特征,震颤多见于上 肢,尤其是手部,静止时出现,情绪激动时增强,随

8、意运动时减少,入睡后停止。 病理研究:黑质病变,脑内多巴胺含量明显。,治疗方案:促进多巴胺合成的药物(如左旋多巴)或阻断乙酰胆碱的药物 (如阿托品等),可缓解上述症状。,肌紧张过低而运动过多综合征 临床病症:如舞蹈病和手足徐动症等。 病理研究:纹状体病变,脑内多巴胺含量正常。 主要表现:肌紧张减低,头部和上肢不自主的舞 蹈样动作。,用耗竭多巴胺递质的药物(如利血平), 可缓解其症状。,治疗方案:,(一)小脑的结构,六、躯体运动的调节:小脑,新小脑:皮层小脑,旧小脑:脊髓小脑,古小脑:绒球小结叶,脊髓小脑,皮层小脑,古小脑,(二)小脑的功能,功能:参与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肌群活动。其功能与前庭器官

9、密切相关。 临床症状:平衡失调综合症(身体倾斜,站立不稳,醉步;不影响随意运动)。,1、前庭小脑(绒球小结叶),功能:调节抗重力肌群的活动,提供站立和运动时维持平衡的肌张力强度。,临床: 肌张力降低,四肢无力,共济失调症状。,2、脊髓小脑(小脑前叶及后叶的中间带),小脑后叶损伤出现小脑性共济失调症状:,意向性震颤:运动过程中的震颤; 动作分解:把一个指鼻动作分解位三四个动作才完成; 运动时离开指定的路线:指鼻不准; 不能快速变换运动(轮替运动障碍)。,功能:与感觉皮层、运动皮层、联络区之间的联合活动和运动计划的形成及运动程序的编制有关。,临床: 精巧运动受损(穿针)。,(因新小脑贮存了一整套程

10、序,当大脑皮层发动精巧运动指令时从新小脑中提取贮存的程序将程序回输到皮层运动区锥体系发动运动),学习后期:动作渐熟练,学习中期:动作渐协调,学习初期:动作不协调,3、皮层小脑(后叶的外侧部),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 运动调节的基本机制:脊髓运动神经元和运动单位;牵张反射:腱反射和肌紧张,牵张反射的机制;随意运动的产生和协调。 运动调节系统的功能:大脑皮层主要运动区及其功能特征,其他运动区;运动传导通路。 姿势调节系统的功能:脊髓的整合功能:脊休克,脊髓对姿势的调节(屈肌反射和对侧伸肌反射,节间反射);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的调节:去大脑僵直,网状结构的抑制区和易化区,去皮层僵直,状态反射,翻正反射。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功能:基底神经节的功能,以及损害时的主要表现和中枢递质改变:震颤麻痹和舞蹈病。小脑的功能:前庭小脑、脊髓小脑和皮层小脑。,复习思考题 1.何谓肌紧张?其反射弧如何构成?肌紧张加强的机制有哪些?举例说明。 2.何谓脊休克?试述其发生机制。 3.简述牵张反射的概念,种类及发生机制。 4.高级中枢如何对肌紧张进行调节? 5.什么是锥体系和锥体外系?各有哪些生理功能? 6.基底神经节在运动调节中有何作用?举一例临床基底神经节损害的常见疾病,试述其发病机制。 7.小脑有何功能?损伤后出现哪些症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