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二健康与疾病-文档资料.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97048 上传时间:2019-01-20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第二健康与疾病-文档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18年第二健康与疾病-文档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18年第二健康与疾病-文档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18年第二健康与疾病-文档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18年第二健康与疾病-文档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第二健康与疾病-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第二健康与疾病-文档资料.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学目标 1、掌握健康和亚健康的概念。 2、掌握现代疾病观及其特点。 3、正确理解健康和疾病的辨证关系。 4、熟悉病人角色及角色适应不良的类型。 5、了解生存质量的概念。 6、了解医学模式的历史发展,掌握现代医学模式。 7、了解中国的医疗卫生方针及医疗卫生保健体系。 第一节 健 康 一、健康的概念 古代健康观 近代健康观 1.生物的健康观 2.生态平衡健康观 现代健康观:WHO的健康定义 1947年WHO提出: 健康不但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 整的生理、心理状况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 力。 1989年WHO提出: 健康不但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 、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W

2、HO健康定义的优点 1)指出了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弥补了以前所 下定义的不足。正确指出了健康包括生理、心 理、社会等方面,把人看成一个整体,克服了 把身、心机械分割开的传统观念。 2)把健康看成是动态的。 3)个体健康群体健康 4)健康也包括对社会环境的良好适应,既考 虑到人的自然属性,又侧重于人的社会属 性,把人看成既是生物的人,又是心理社 会的人。 亚健康状态 是指个体介于健康与疾病的边 缘状态,临床检查无明显疾病, 但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 过程活力降低。表现为身心疲劳 ,创造力下降,并伴有自感不适 症状时。 引起亚健康状态的因素 1、超负荷工作 2、不良的生活习惯 3、心理失衡

3、4、衰老 5、疾病前兆 6、生物周期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1、生物因素 1)遗传因素 2)生物性致病因素 2、心理因素 3、环境因素 物理环境 社会环境(政治、社会、经济文化) 1.人类的健康与环境状况息息相关 2.通过自身的应对机制适应环境,征服 自然与改造自然。 3.环境质量的优劣影响健康。 4.树立环保意识,保护生存环境。 人、健康与环境的关系 三、健康的测量指标 四、生存质量 WHO定义:是指个体在其所处的文化和风俗习 惯的背景下,由生存的标准、理想、追求的目标所 决定的对其目前社会地位及生存状况的认识和满意 程度。 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及物质状态四个方面 。 五、促进健康及提高生

4、存质量的护理活动 促进健康的行为: 1、日常健康行为 2、保健行为 3、避免有害环境行为 4、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5、预警行为 6、求医行为 7、遵医行为 8、病人角色行为 提高生存质量的护理活动: 1、生理领域:生活护理、止痛、促进舒适 2、心理领域 3、社会领域 一、疾病概念 (一)医学模式 1、 模式:是指人们观察问题的思想方法。 2、医学模式:是指人们对疾病和健康总的特点 和本质的概括。 第二节 疾 病 3、医学模式的历史沿革 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2)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3)机械论的医学模式 4)生物医学模式 5)生物-心理-社会医学 模式 特点:特点: 将人体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要求

5、从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认识疾病 ; 要求医学和护理学由个体防治转向群体防 治,由偏重治疗转向防治结合,由单纯躯 体病变转向躯体、心理、社会因素所致疾 病。 (二)现代疾病观 疾病是机体身心在一定内外因素作用下出 现的一定部位功能代谢或形态结构改变,表现为 机体内部及机体与环境间平稳的破坏或正常状态 的偏离。 特征 1、疾病是发生在人体一定部位 一定层次的整体 反应过程。 2、是正常活动的偏离或破坏。 3、不仅是体内的病理过程,还是内外环境适应的失 调。 4、不仅是躯体上的,也包括精神、心理方面的疾病 。 健康与疾病的连续相模式 最佳健康 高度健康 健康良好 正常 健康不良 极劣健康 死亡 健

6、康是指人在不断适应内外环境变化过程所维 持的生理、心理、情绪、智力及社会等方面的动态 平衡的状态;疾病则是指人的某方面功能较之于以 前的状况处于失常的状态。由此可见,健康与疾病 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是一种连续过程,二者各自 独立且相互对立,可在个体身上同时并存,在一定 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是处在动态当中的。 健康和疾病的关系 生病是一种主观感受 疾病则为客观的存在 生病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二、疾病发生的原因 轮状模式 三角模式 三、患病行为及心理 (一)影响个体对待疾病的因素 (二)患病后的行为 1、不求医或延迟求医 2、采取求医行为 3、踌躇徘徊 4、对抗行为 (三)患病后的心理反应 1、焦虑

7、及恐惧 2、依赖性增强 3、自尊心增强 4、猜疑心加重 5、主观感觉异常 6、情绪易激动 7、孤独感 8、习惯性心理 9、害羞与罪恶感 10、心理性休克及反常行为 四、角色与病人角色 角色:是某一特定社会地位的权利、义务 和行为的准则。 角色表现: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或 群体,在实现与这种地位相联系的权利与义 务中,所表现出的符合社会期望的模式化的 行为。 (一)角色的概念 角色特征: 角色的实现必须通过互动才能得以完成: 角色是在与相关得角色伙伴发生互动关系 得过程中表现出来的。 角色行为由个体完成:自由个体存在的 情况下,才会拥有某以角色。社会对每一 个角色均有角色期待。 角色可以相互转

8、变;每个人的一生中会 获得多种角色,在不同的时间、空间里会 同时扮演多种不同的角色。 病人角色 1.病人可酌情免除正常的社会角色所承担的 责任:免除的程度取决于疾病的性质和严 重程度。 2.病人对其陷入疾病状态是没有责任的,他 们有权利获得帮助。 3.病人有治好病的义务,有恢复健康的责任 。 4.病人应主动寻求专门技术的帮助;如医护 人员,并在康复中与医护人员合作。 (二)病人角色适应不良行为 1.角色冲突 2.角色缺如 3.角色强化 4.角色消退 5.病人角色行为异常 (三)护士在帮助病人角色适应中的作用 1、常规指导 2、随时指导 3、情感指导 (一)对个人的影响 负性影响: 生理方面:个人自主性与生活方式的影响 心理方面:个人行为与情绪方面的影响,自我概 念紊乱 3.对个人和家庭经济的影响 五、疾病对个人及社会的影响 (二)对家庭的影响 1、经济负担加重 2、家庭成员的精神心理压力增加 3、家庭角色的改变 (三)对社会的影响 1、降低社会生产力 2、消耗社会资源 3、成为传染源,威胁他人健康 六、预防疾病的措施 1、一级预防 2、二级预防 3、三级预防 罗伊提出:围绕和影响个人或集体行为与 发展的所有因素总和 韩德森提出:影响机体生命与发展的所有 外在因素的总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