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电脑验光仪、角膜曲率计-文档资料.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98788 上传时间:2019-01-20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电脑验光仪、角膜曲率计-文档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2018年电脑验光仪、角膜曲率计-文档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2018年电脑验光仪、角膜曲率计-文档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2018年电脑验光仪、角膜曲率计-文档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2018年电脑验光仪、角膜曲率计-文档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电脑验光仪、角膜曲率计-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电脑验光仪、角膜曲率计-文档资料.ppt(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电脑验光仪,客观验光法 工作原理与视网膜检影相同,获得屈光参数,球镜:、 柱镜:、 散光轴向:0180 角膜最大子午线:方向、曲率半径、屈光度 角膜最小子午线:方向、曲率半径、屈光度 瞳距:远用瞳距,屈光度表达方式,正圆柱透镜方式: 1.00DS2.00DC35 负圆柱透镜方式 3.00DS2.00DC125,优点 快捷、方便、准确 技术要求低 无需被检查者主观配合 可以作为主觉验光的起点 缺点 存在系统误差 定期校验 受被检查者合作的影响:头位、瞬目等 不能直接处方,仍需规范主觉验光,眼镜的光学测量,焦度:球镜、柱镜、轴向 表面曲率(前、后) 棱镜效应 瞳距和偏心度 双焦、三焦和多焦点 顶点

2、距离,一、焦度,后顶点焦度 前顶点焦度,手动中和:用已知焦度的试验透镜抵销未知焦度的被测透镜的方法来确定待测焦度。 正透镜:逆向运动 负透镜:同向运动 球柱面透镜:断离现象 中和:不运动 缺点:只能测前顶点焦度,镜度计:可以测定前、后顶点焦度 横线为球镜焦度 竖线为柱镜焦度,二、表面曲率,分为前、后表面曲率 凹凸面镜:适应眼球形态 较小的像差 基本弧面 树脂 加工后表面 玻璃 加工前、后表面 柱镜一般做在后表面,测量表面曲率 镜片弧面表 测量前后表面曲率半径,根据折射率换算成焦度 复曲面镜片要分别测量最大、最小子午线的焦度,三、棱镜效应,三角形截面 改变入射光线方向,不改变光线之间相互关系 光

3、线向棱镜的底偏移 成象向棱镜的顶偏移,透镜看成由无数个棱镜组成 通过透镜中心的光线不发生偏移;通过透镜中心以外部分的光线发生偏移 偏移程度取决于 a镜片焦度 b与透镜中心 的距离,Prentice公式 CF :透镜上某点棱镜度() C:距透镜光学中心的距离(cm) F:透镜焦度(Diopter) 含义:光线从距离光学中心1cm处通过1D的透镜时可以产生1偏移。,凸透镜:光线向心性偏移,物象离心性偏移,凹透镜:光线离心性偏移,物象向心性偏移,棱镜效应的结果 视疲劳:破坏双眼单视 眼位偏斜:破坏肌力平衡 矫正隐斜:相反的训练棱镜(底朝不健全肌肉方向)加强肌力 相同的矫正棱镜缓解症状(解剖性偏斜),

4、四、瞳距和偏心度,理论上为双眼视轴间的距离,实际测量双眼瞳孔中心之间的距离 远用瞳距 近用瞳距 测量方法 瞳距仪 角膜映光点 角膜缘,透镜光学中心之间距离应当与患者瞳距相对应,否则产生偏心。偏心度越大,棱镜效应越明显。,五、双焦、三焦和多焦点,双焦眼镜:近用 远用 三焦眼镜:近用 远用 中间距离 渐进多焦点:连续距离 舒适 克服跳像,六、顶点距离,镜片后表面顶点到角膜表面的距离 一般1015mm 影响镜片放大率,凸透镜远离角膜,像放大并前移;靠近角膜,像缩小并后移。 凹透镜远离角膜,像缩小并后移;靠近角膜,像放大并前移。,例 眼镜处方为8.00D,离角膜13mm,则眼顶点屈光度7.25D; 眼

5、镜处方为8.00D,离角膜13mm,则眼顶点屈光度8.93D; 眼镜处方为4.00D,离角膜13mm,则眼顶点屈光度3.80D; 眼镜处方为4.00D,离角膜13mm,则眼顶点屈光度4.22D;,临床上验配隐形眼镜时,4D以内可以忽略顶点距离效应, 4D以上必须进行有效屈光度的换算。,角膜曲率计,1856年 Helmholtz发明 角膜双映象原理,Haag-Streit角膜曲率计,使用方法,Baush&Lomb角膜曲率计,使用方法,角膜曲率计应用,测量角膜曲率半径及其屈光力 了解角膜的平坦或陡峭程度 角膜曲率异常可导致屈光不正,特别是散光 隐形眼镜,特别是RGP验配的必需参数 屈光手术的术前参

6、数:放射状角膜切开 角膜楔形切除 角膜松解切开 准分子激光手术,角膜屈光力的影响因素 恒定因素:空气屈光指数 1.000 角膜屈光指数 1.376 房水屈光指数 1.336 可变因素:角膜前表面曲率半径 7.7mm 角膜后表面曲率半径 6.8mm 角膜厚度 0.5mm,D=屈光度 n第二介质屈光指数 n第一介质屈光指数 r角膜屈光面曲率半径,角膜前表面屈光力,角膜后表面屈光力,角膜厚度,0.1D,角膜总屈光力,目前角膜曲率仪只能测量前表面曲率半径,角膜总屈光力,角膜屈光指数修正值 1.3375,r以mm为单位 D*r337.5,优点: 对正常屈光力范围(4046D)的规则角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

7、可重复性,精确度到0.25D 测量快捷 操作简便 仪器价格低廉 一般不需维修 特别适用于规则角膜配戴角膜接触镜前的检查,缺点: 角膜曲率仪将角膜上同一子午线上的两个相应点(各距角膜中心1.5mm2.0mm)作为测量点,从而估测出该子午线上角膜曲率半径;事实上并不能反映角膜中央3mm的曲率情况,更忽略了周边角膜的曲率分布情况。,缺点: 角膜曲率仪的设计将角膜假设为对称的规则圆柱体,这对于规则角膜时正确的,但对于病变角膜或术后角膜出现的某一子午线上的不对称分布,实际所测的只是两条半子午线上测量点的平均曲率,并不能反正真实的曲率分布情况,容易漏诊圆锥角膜。,缺点: 即使是轻度的角膜表面不规则也可导致

8、映象变形,测量结果不规则 对于过度平坦或过度陡峭的角膜,特别是屈光力大于50D的角膜,将失去准确性。,角膜地形图及其在圆锥角膜中的应用,概述,以Placido盘为基础的计算机控制的全面反映角膜表面曲率的定量分析手段,组成部分,Placido盘投射系统:根据需要将许多圆环投射到角膜,并将每一圆环分割成许多点,以精确分析角膜 实时图像监视系统:对投射到角膜的圆环图像进行实时观察、监测、调整,当图像处于最佳状态时储存起来 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将储存的角膜图像数字化,进行分析,不同的屈光度用不同的冷暖色彩图像显示,特点,获取信息量大:角膜曲率计仅能测量角膜总面积的8;角膜地形图覆盖95以上面积,几万个

9、数据点。 精确度高:角膜曲率计仅测量相距3mm的两个对应点的平均值;角膜地形图对角膜表面8mm范围内的精确度达0.07D。 易于建立数学模型:以高度而非曲率来解释角膜表面的变化。,特点,受角膜病变影响小:可对上皮缺损、溃疡和瘢痕进行检查。 误差小:1/30秒内显示映象环,避免瞬目和心跳造成的假象。 直观性强:不同曲率采用不同的颜色,暖色代表屈光力强的部位,冷色代表屈光力弱的部位,鲜明直观。 兼有角膜曲率计、角膜镜的作用,有关术语,角膜表面非对称指数 SAI 分布于角膜表面128条相等距离径线上相隔180的对应点角膜屈光度的差值的总和,角膜表面规则性指数 SRI 对256条径线上角膜屈光度的分布

10、频率的参数,SRI越小,角膜表面越规则,潜视力 PVA 根据SAI和SRI预计最佳矫正视力,模拟角膜镜读数 SimK 最大子午线上屈光度在第6、7、8环上的平均值,以及与此子午线垂直方向上同样三环的平均值,同时表明轴向,最小角膜镜读数 MinK 最小子午线上屈光度在第6、7、8环上的平均值,同时表明轴向,正常角膜地形图,Placido盘映象环为同心圆,边缘光滑、完整、无畸变,映象环之间距离大致相等 角膜中央区位于视觉中心偏颞上方 角膜由中央向周边曲率逐渐变大,屈光度逐渐变小,这种变化在鼻侧比颞侧更明显 角膜中央较规则,周边逐渐不规则,同一环各处曲率不相同,角膜中央屈光度43.971.54D,平

11、均散光0.800.70D,95在38.547.5D之间 第1环与第25环平均屈光度差1.780.89D 同一个体双眼角膜中央屈光度差0.60.3D SRI 0.1940.181 SAI 0.2470.008,正常角膜地形图分类,角膜中央形态 圆形 22.6% 椭圆形 20.8% 对称蝴蝶结形 17.5% 不对称蝴蝶结形 32.1% 不规则形 7.1%,圆锥角膜的角膜地形图,同一个体角膜中央曲率差异大 角膜下方尤其是颞下方角膜曲率明显增加 角膜中央曲率明显增加,形态分类 乳头形:角膜中央及旁中央曲率较小,周边部基本正常 卵圆形:角膜中线以下不同程度变陡,上方也变陡或正常,但仍可见部分角膜曲率正常 球形:整个角膜向前凸出,未见正常角膜曲率区域,圆锥角膜角膜地形图早期改变,角膜下方“ 梨形”改变 最大一环和最小一环屈光力差值4.50D 角膜中央屈光力47.00D 同一个体角膜中央屈光力差值2.50D SimK差值4.50D IS值1.00D 其中两项或以上异常即为可疑,进行性发展则可以诊断 结合另一眼情况,假性圆锥角膜,角膜接触镜配戴,尤其是RGP 鉴别:角膜不变薄 脱镜后2周能恢复 角膜病变后变薄,正常眼压作用下向前隆起 鉴别:角膜病史 角膜基质混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