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3章+眼表疾病7课件-文档资料.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99086 上传时间:2019-01-20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第3章+眼表疾病7课件-文档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8年第3章+眼表疾病7课件-文档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8年第3章+眼表疾病7课件-文档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18年第3章+眼表疾病7课件-文档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18年第3章+眼表疾病7课件-文档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第3章+眼表疾病7课件-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第3章+眼表疾病7课件-文档资料.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概念】,角膜缘为角膜和结膜、巩膜交界部分,与角膜鉴别的标志是Bowman氏膜的终止处;与结膜的鉴别标志是不含杯状细胞。角膜缘宽约1mm ,此处仅有上皮层和基质层, 其上皮细胞层超过10层,排列不规则,细胞呈小的圆柱状;深部基底细胞为一层小圆柱状或立方形细胞,细胞核为卵圆形,与表面平行,在基底部乳头形成特殊的“栅栏”(Vogt)样上皮结构,其中含有色素和丰富的血管网,并与基底膜联系紧密。,当严重化学烧伤, 热烧伤眼后, 眼的角膜通常被广泛破坏,角膜上皮的修复出现困难,致使结膜上皮向角膜内生长,表现为角膜上皮结膜化,上皮附着松弛,容易脱落, 结果导致角膜上皮因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发生愈合延迟,新生

2、血管侵入、角膜结膜化和基质瘢痕化。通常情况下角膜上皮的细胞丢失可通过来源于角膜缘干细胞的上皮细胞替代。然而,一些病理性改变和损伤导致部分或全部角膜缘干细胞的缺乏,从而使正常的角膜更新机制失去功能。,诊断,1.有原发或继发失代偿的病史。 2.有相应的视力减退和眼部不适症状。 3.裂隙灯检查主要是角膜新生血管和角膜结膜化。 4.角膜上皮印迹细胞学检查,可以发现有杯状细胞。,治疗,角膜缘干细胞缺乏是以正常角膜上皮被结膜上皮侵犯和替代为特征。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是用自体或同种异体角膜缘干细胞替换功能不良的角膜缘组织,通过供体干细胞的增生分化及细胞的向心性移行来修复和稳定受损的角膜表面。 1 自体角膜缘干

3、细胞移植 2 异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3. 自体干细胞培养和移植:,第六节 Stevens-Johnson综合征,定义: Stevens-Johnson syndrome (SJS),又称多形糜烂性红斑的一型,SJS是由免疫复合物所致的一种过敏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多形性红斑,可累及皮肤与粘膜,包括口、鼻、眼、阴道、尿道、胃肠道和下呼吸道粘膜,SJS是一种严重的系统性疾病,甚至有导致死亡的潜在危险。死亡率3-15%。,统计: 病损可能持续2-3周,伪膜可引起结瘢和受累器官的功能障碍。食管广泛受累者会发生食管狭窄。呼吸道的粘膜脱落可诱发呼吸衰竭。眼睛的并发症包括角膜溃疡和前葡萄膜炎,中至重度

4、的角膜炎或全眼球炎可导致失明,发生率为3-10%。阴道狭窄和阴茎结瘢也有报告,肾脏并发症罕见。 流行病学: 好发于春冬季,世界各地均有发病。国外报告白种人多发。男女比例为2:1。发病年龄大部分在10-40岁,可发生于未成年人,甚至有3个月婴幼儿发病的报告。,病因,可能与多种药物、病毒感染和恶性肿瘤有关。约一半的病人找不到病因。 1、成人或中年以上人群与药物与肿瘤显著相关。 2、儿童与感染显著相关。,临床表现,症状: 全身症状:约半数患者发病前1-14天有前驱症状,很快就出现皮肤和黏膜损害。 眼部症状:眼红、异物感、流泪、畏光。,体征: (1)急性期:生双侧卡他性、化脓性和假膜性结膜炎。 (2)

5、慢性期:常有结膜瘢痕形成在球结膜和睑结膜发生粘连时,可出现眼眶囊肿。结膜杯状细胞破坏所引起的泪道瘢痕化可能导致泪膜异常。 (3)全身症状:,并发症 : 可以并发严重的前葡萄膜炎角膜溃疡、睑内翻睑球粘连、角膜血管化和泪膜不稳定等。,诊断,病史,体征,检查即可诊断。 鉴别:春季结膜炎,眼类天疱疮,治疗,(1)人工泪液。 (2)怀疑有感染时应用抗生素滴眼液和眼膏。 (3)滴用免疫抑制剂滴眼液,1%环孢素滴眼液。 (4)糖皮质激素。 (5)出现倒睫和睑内翻要手术矫正。 (6)眼表重建手术.。 (7)PKP术后感染等,预后差。,第七节 眼类天疱疮,(良性粘膜类天疱疮/疤痕性类天疱疮/眼天疱疮为中年以上发

6、病的一种粘膜和皮肤慢性水疱,愈后遗留永久性疤痕,结膜受累最为常见,20%患者可失明。,病因,80%-97%病人作免疫病理可见1gG和C3呈线形沉积于基底膜带,10%-35%病人有抗基底膜的循环IgG抗体。免疫电镜示免疫反应物沉积在透明区。类天疱疮免疫反应物局限于疱顶,而本病免疫反应物局限于疱底,说明两者涉及不同的抗原成分。,临床表现,75%患者最终有眼损害 病初侵犯一侧,2年后波及另一侧。 开始时常呈急性卡他性炎症,有粘液脓性分泌物,结膜上有多数水疱,疱壁较薄,破溃后糜烂面被覆灰白色膜状物,脱落后形成瘢痕。 反复发作后,导致结膜萎缩,引起泪液减少,结膜干燥,睑球结膜粘连,睑板皱缩引起内翻倒腱,

7、导致角膜浑浊、溃疡、穿孔,最后虹膜脱出,眼球萎缩,终至失明。 如损害仅发生于眼部,则称眼瘢痕性类天疱疮。,85%患者有口腔损害,最常见的表现是脱屑性齿龈炎,齿龈弥漫性红斑、糜烂。 1/31/2病人有皮肤损害 病程慢性,活动与缓解交替发作,1/4患者可失明,偶有食管完全闭塞和口腔溃疡癌变报告。,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 病程慢性; 大多侵犯眼结膜,有形成疤痕倾向; 部分患者合并有皮肤广泛性大疱或局 限性红斑。,鉴别: 1.大疱性扁平苔藓: 有典型的扁平苔藓皮损,在正常皮肤上或红斑基础上可发生水疱、大疱,口腔粘膜易受损,常伴有指(趾)甲缺失和服痕性脱发。组织病理学检查为表皮下水疱。伴有基底细胞严重液

8、化变性,无抗基底膜带区抗原自身抗体。,2.天疱疮: 多数学者认为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查,发现患者血清中有抗表皮棘细胞间物质的特异抗体(又称天疱疮抗体),主要是IgG,血清中天疱疮抗体滴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平行。天疱疮抗体的反应部位病理组织学上是天疱疮的发病部位(棘解离发生的部位)。本抗体作用在表皮细胞间的结合部。,3.大疱性类天疱疮: 临床上以厚壁张力性大疱,病理上以表皮下单房大疱,免疫荧光检查以基底膜带有免疫球蛋白G和或C3沉积为其特点。一般全身症状轻微,病程持久,预后较好。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1.局部用药:补充泪液。 2.全身用药 (1)糖皮质激素 (2)化疗 3.手术治疗,课后练习,名词解释 Stevens-Johnson综合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