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胃痛-精选文档.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00929 上传时间:2019-01-20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2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内科学胃痛-精选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中医内科学胃痛-精选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中医内科学胃痛-精选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中医内科学胃痛-精选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中医内科学胃痛-精选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内科学胃痛-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科学胃痛-精选文档.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定义,胃痛,又称胃脘痛,是由外感邪气、内伤情志、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气机郁滞,胃失所养,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胃的位置: 胃位于膈下, 腹腔上部,上接食 道,下通小肠。胃 又称胃脘。 胃脘:两侧肋 骨下缘连线以上, 至鸠尾的梯形部位。,胃的生理功能 1. 胃喜润恶燥 临证指南说:“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指出“胃喜润恶燥”的特性。 2.胃主通降 通,就是通畅。降,就是下降。保持“通”的状态,有赖于胃气的推动作用。胃气的运动特点是“降”,才能使饮食物经腐熟后,向下传送到小肠。,3.胃主受纳腐熟水谷 灵枢说:胃“受水谷。”难经说:“中

2、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 受纳,即接受和容纳。水谷,即饮食物。胃主受纳,是指胃在消化道中具有接受和容纳饮食物的作用。胃为“水谷之海”、“太仓”、“仓廪之官”。,脾胃的关系 在特性上,脾喜燥恶湿, 胃喜润恶燥;脾主升,胃主降。在生理功能上,胃为水谷之海,主消化;脾为胃行其津液,主运化。二者燥湿相济,升降协调,胃纳脾化,互相为用,构成了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运动,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和转输的任务。 胃气以下行为顺,胃气和降,则水谷得以下行。脾气以上行为顺,脾气上升,精微物质得以上输。若胃气不降,反而上逆,易现呃逆、呕吐等症。脾气不升,反而下陷,易现久泄、脱肛、子宫下脱等症。由于脾胃

3、在生理上密切相关,在病理上互相影响,所以在临证时常脾胃并论,在治疗上多脾胃并治。,历史沿革,(一)宋元以前论述了胃痛的病因病机 1.“胃脘痛”之名最早记载于内经,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胃病者,腹缜胀,胃脘当心而痛。”并首先提出胃痛的发生与肝、脾有关,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说明肝郁气滞,易使肝气横逆犯胃,导致胃痛发作。灵枢经脉说:“脾,足太阴之脉,人腹属脾络胃,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说明胃痛是脾经的病变导致。 2.张仲景奠定了辩证论治的基础 金匮要略:“按之心下不痛者为虚,痛者为实。” 3.张仲景的有一大贡献是制定了许

4、多行之有效的治疗胃痛的方剂,如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吴茱萸汤等。,(二)宋元时期医家指出“胃痛”与“心痛”有别 1.唐宋以前文献多称胃脘痛为心痛,与属于心经本身病变的心痛相混。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说:“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大陷胸汤主之。”这里的心下痛实是胃脘痛。又如外台秘要心痛方说:“足阳明为胃之经,气虚逆乘心而痛,其状腹胀归于心而痛甚,谓之胃心痛也。”这里说的心痛也是指胃脘痛。,2.宋代之后医家对胃痛与心痛混谈提出质疑,如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九痛叙论曰:“夫心痛者,在方论有九痛,内经则曰举痛,一曰卒痛,种种不同,以其痛在中脘,故总而言曰心痛,其实非心痛也。

5、”直至金元时代,兰室秘藏首立“胃脘痛”一门,将胃脘痛的证候、病因病机和治法明确区分于心痛,使胃痛成为独立的病证。,(三)明清重点论述了胃痛的病因病机与辩证论治 明清时代进一步澄清了心痛与胃痛相互混淆之论,提出了胃痛的治疗大法,丰富了胃痛的内容, 1.景岳全书论述胃病病因:“惟食滞、寒滞、气滞者诸多,其有因虫、因火、因痰因血者,皆能作痛,大多暴痛者,多有前三症,渐痛者多有后四症。” 2.临证指南医案“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瘀,” 3.医学真传心腹痛还指出了要从辨证去理解和运用“通则不痛”之法,书中说:“夫通者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

6、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为后世辨治胃痛奠定了基础。,范围,现代西医学中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黏膜脱垂等病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者,属于中医学胃痛范畴,均可参考本节进行辨证论治,必要时结合辨病处理。,病因病机 胃痛的发生,主要由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等,导致胃气郁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1.外邪犯胃 外感寒、热、湿诸邪内客于胃胃腑气机阻滞不通则痛。,2.饮食伤胃 饮食不节、饥饱失调损伤脾胃胃气壅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嗜食辛辣、肥甘厚腻、饮酒无度蕴生湿热阻滞气机不通则痛。 饮食生冷,损及中阳使胃腑气机不

7、畅不通则痛,3.情志不畅 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气阻滞不通则痛。 气滞日久瘀血内生阻滞胃络不通则痛。 气郁化火肝火犯胃灼伤胃络而致胃痛。 火热伤阴胃阴亏虚胃失润养而致胃痛。,4.脾胃虚弱 (一)、虚寒 劳倦过度伤脾;或久病脾胃受损;或饮食饥饱寒凉使中阳不振,寒从中生脉络失于温养而致胃痛。 (二)、阴虚 肝郁化火,耗灼胃阴;或过服辛燥行气之药;或温热病后,阴津耗伤胃阴不足,失于濡养而致胃痛。,二、病机,胃为阳土,喜润恶燥,为五脏六腑之大源,主受纳、腐熟水谷,其气以降为顺,以通为和,不宜郁滞。上述病因如寒邪、饮食伤胃等皆可引起胃气阻滞,胃失和降而发生胃痛,正所谓“不通则痛”,“不荣则痛”。胃痛

8、的病变部位在胃,但与肝、脾的关系极为密切。肝与胃是木土乘克的关系。 (1)若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气横逆,势必克脾犯胃,致气机阻滞,胃失和降而为痛。肝气久郁,既可出现化火伤阴,又能导致瘀血内结,病情至此,则胃痛加重,每每缠绵难愈。,(2)脾与胃同居中焦,以膜相连,一脏一腑,互为表里,共主升降,故脾病多涉于胃,胃病亦可及于脾。若禀赋不足,后天失调,或饥饱失常,劳倦过度,以及久病正虚不复等,均能引起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气机阻滞而为胃痛。 (3)脾阳不足,则寒自内生,胃失温养,致虚寒胃痛。如脾润不及,或胃燥太过,胃失濡养,或阴虚不荣,脉失濡养,致阴虚胃痛。阳虚无力,血行不畅,涩而成瘀,可致血瘀胃痛。

9、,小结,1. 胃痛早期由外邪、饮食、情志所伤者,多为实证;后期常为脾胃虚弱,但往往虚实夹杂,如脾胃虚弱夹湿、夹瘀等。 2.胃痛的病理因素主要有气滞、寒凝、热郁、湿阻、血瘀。 3.其基本病机是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胃痛的病理变化比较复杂,可以衍生变证,如胃热炽盛,迫血妄行,或瘀血阻滞,血不循经,或脾气虚弱,不能统血,而致便血、呕血。大量出血,可致气随血脱,危及生命。若脾胃运化失职,湿浊内生,郁而化热,火热内结,腑气不通,腹痛剧烈拒按,导致大汗淋漓,四肢厥逆的厥脱危证。或日久成瘀,气机壅塞,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致呕吐反胃。若胃痛日久,痰瘀互结,壅塞胃脘,可形成噎膈。,诊查要点,一、诊断依据

10、 1上腹近心窝处胃脘部发生疼痛为特征,其疼痛有胀痛、刺痛、隐痛、剧痛等不同的性质。 2常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吞腐等上消化道症状。 3发病特点:以中青年居多,多有反复发作病史,发病前多有明显的诱因,如天气变化、恼怒、劳累、暴饮暴食、饥饿、进食生冷干硬辛辣醇酒,或服用有损脾胃的药物等。,二、病证鉴别,1胃痛与真心痛 真心痛是心经病变所引起的心痛证。多见于老年人,为当胸而痛,其多刺痛,动辄加重,痛引肩背,常伴心悸气短、汗出肢冷,病情危急,正如灵枢厥论曰:“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其病变部位、疼痛程度与特征、伴有症状及其预后等方面,与胃痛有明显区别。 2胃痛与胁

11、痛 胁痛是以胁部疼痛为主症,可伴发热恶寒,或目黄肤黄,或胸闷太息,极少伴嘈杂泛酸、嗳气吐腐。肝气犯胃的胃痛有时亦可攻痛连胁,但仍以胃脘部疼痛为主症,伴有食少、恶心、呕吐、嘈杂、泛酸等。两者具有明显的区别。,3胃痛与腹痛 腹痛是以胃脘部以下,耻骨毛际以上整个位置疼痛为主症。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两者仅就疼痛部位来说,是有区别的。但胃处腹中,与肠相连,因而胃痛可以影响及腹,而腹痛亦可牵连于胃,这就要从其疼痛的主要部位和如何起病来加以辨别。 此外,肝、胆、脾、胰病变所引起的上腹胃脘部疼痛还应结合辨病予以排除。,辨证论治 1辨急缓 :凡胃痛暴作,多为外感寒邪,或恣食生冷,或暴饮暴食;而

12、胃痛渐发,则多由肝郁气滞,或脾胃虚弱。 2辨寒热 :寒邪胃痛,多胃痛暴作,痛剧而拒按,并喜暖恶凉,苔白,脉弦紧。脾胃阳虚之虚寒胃痛,多为隐隐作痛,喜温喜按,舌淡苔薄,脉弱。而热结火郁,胃气失和之胃痛,多胃灼痛,痛势急迫,伴烦渴喜饮,喜冷恶热,舌红苔黄, 脉弦数。,3辨虚实:实者多痛而胀,大便秘结,拒按,食后痛甚,痛处固定不移,脉多实;而虚者多痛而不胀,大便溏薄,喜温喜按,饥而痛增,痛无定处,脉多虚。,4辨气血:在气者,多为初痛,有气滞、气虚之分。(1)其中,气滞者,多见胀痛,或涉及两胁,或兼见恶心呕吐,嗳气频频,疼痛与情志因素显著相关;(2)气虚者,指脾胃气虚,除见胃脘疼痛或空腹痛剧外,兼见饮

13、食减少,食后腹胀,大便溏薄,面色少华,舌淡脉弱等。在血者,多为久痛,持续刺痛,痛有定处,舌质紫暗,或兼见呕血、便血。,5辨脏腑:胃痛与肝脾皆有关连。 在胃:多属初发,多由外感或伤食所致,症见胃脘胀痛、闷痛、痛无休止、嗳气、大便不爽,脉滑。 在脾:多属久病,胃中隐痛,饥时尤甚、进食可缓,劳倦则重,休息则轻,面色萎黄,疲乏无力,大便溏薄,脉缓。 在肝:每与情志不遂有关,常反复发作,胃脘胀痛连胁,窜走不定,太息为快,脉弦。,二、治疗原则 治疗以理气和胃止痛为主,审证求因,辨证施治。邪盛以祛邪为急,正虚以扶正为先,虚实夹杂者,则当祛邪扶正并举。虽有“通则不痛”之说,但决不能局限于狭义的“通”法,要从广

14、义的角度去理解和运用“通”法,正如叶天士所谓“通字须究气血阴阳”。属于胃寒者,散寒即所谓通;属于食停者,消食即所谓通;属于气滞者,理气即所谓通;属于热郁者,泄热即所谓通;属于血瘀者,化瘀即所谓通;属于阴虚者,益胃养阴即所谓通;属于阳虚者,温运脾阳即所谓通。根据不同病机而采取相应治法,才能善用“通”法。,三、证治分类,1寒邪客胃证 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证机概要:寒凝胃脘,阳气被遏,气机阻滞。 治法: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代表方:香苏散合良附丸加减。常用药:良姜温胃散寒,香附行气止痛。根据辨证随证加减。胃寒较轻者,可服生姜红糖汤即可止痛

15、散寒。 临床应用 1.寒重加吴茱萸、干姜; 2.气滞加木香、陈皮; 3.有表证加紫苏、生姜; 4.夹食滞加神曲、鸡内金; 5.郁久化热,寒热错杂,用半夏泻心汤。,2饮食伤胃证 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大便不爽,得矢气及便后稍舒,舌苔厚腻,脉滑。 证机概要:饮食积滞,阻塞胃气。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代表方:保和丸加减。本方消食导滞,适用于脘满不食、嗳腐吐食的胃痛证。 常用药:神曲、山楂、莱菔子消食导滞;茯苓、半夏、陈皮和胃化湿;连翘散结清热。 临床应用 脘腹胀甚,加厚朴、槟榔; 食积化热加黄芩、黄连; 大便秘结,合用小承气汤。,3肝气

16、犯胃证 胃脘胀痛,痛连两胁,遇烦恼则痛作或痛甚,嗳气、矢气则痛舒,胸闷嗳气,喜长叹息,大便不畅,舌苔多薄白,脉弦。 证机概要: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阻滞。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减。本方具有疏肝理气的作用,用于治疗胃痛胀闷、攻撑连胁之证。 常用药:柴胡、芍药、川芎、郁金、香附疏肝解郁;陈皮、枳壳、佛手、甘草理气和中。 临床应用 胀重加青皮、郁金、木香; 痛甚加川楝子、延胡索; 嗳气频作加半夏、旋复花,4湿热中阻证 胃脘疼痛,痛势急迫,脘闷灼热,口干口苦,口渴而不欲饮,纳呆恶心,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证机概要:湿热蕴结,胃气痞阻。 治法:清化湿热

17、,理气和胃。 代表方:清中汤加减。 常用药:黄连、栀子清热燥湿;制半夏、茯苓、草豆蔻祛湿健脾;陈皮、甘草理气和中。 临床应用 热甚便秘加大黄、枳实; 气滞腹胀加厚朴、大腹皮。,5肝胃郁热证 症状:胃脘灼痛,痛势急迫,心烦易怒,泛酸嘈杂, 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理气,泄热和胃。 方药:丹栀逍遥散。柴胡、当归、白芍解郁柔肝止痛, 丹皮、栀子清泄肝热,白术、茯苓、甘草和中 健胃。随证加减。亦可选用化肝煎,滋水清肝 饮。 临床应用 肝体阴用阳,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应忌 刚用柔,常用当归、白芍、佛手; 火热内盛,灼伤胃络,而见吐血,用半夏泻 心汤。,6瘀血停胃证 胃脘疼痛,如针刺,似刀

18、割,痛有定处,按之痛甚,痛时持久,食后加剧,入夜尤甚,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 证机概要:瘀停胃络,脉络壅滞。 治法:化瘀通络,理气和胃。 代表方: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常用药:蒲黄、五灵脂、丹参活血散瘀止痛;檀香、砂仁行气和胃。 临床应用 痛甚加延胡索、三棱、莪术; 并加理气之品如木香、郁金。,7胃阴亏耗证 胃脘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消瘦乏力,口渴思饮,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 证机概要:胃阴亏耗,胃失濡养。 治法: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代表方: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常用药:沙参、麦冬、生地、枸杞子养阴益胃;当归养血活血;川楝子理气止痛;芍药、甘草

19、缓急止痛。 痛甚,加香橼、佛手; 脘腹灼痛,嘈杂反酸,加左金丸; 胃热偏盛,加生石膏、知母; 日久肝肾阴虚加山萸肉、玄参。,8脾胃虚寒证 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 证机概要:脾虚胃寒,失于温养。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代表方:黄芪建中汤加减。 常用药:黄芪补中益气;桂枝、生姜温脾散寒;芍药、炙甘草、饴糖、大枣缓急止痛。 临床应用 泛吐清水重者,加干姜、吴茱萸; 寒盛用大建中汤或附子理中丸; 脾虚湿重合二陈汤; 肾阳虚,加附子、巴戟天、仙茅,【转归预后】 胃痛预后一般

20、较好,实证治疗较易,邪去则胃安。虚实夹杂,或正虚邪实者,则治疗男的较大,易反复发作。久病伤及血络,可至呕血便血,有时可危及生命。,预防调护,本病发病,多与情志不遂、饮食不节有关,故在预防上要重视精神与饮食的调摄。患者要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与饮食习惯,忌暴饮暴食,饥饱不匀。胃痛持续不已者,应在一定时期内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宜,忌粗糙多纤维饮食,尽量避免进食浓茶、咖啡和辛辣食物,进食宜细嚼慢咽,慎用水杨酸、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西药。同时保持乐观的情绪,避免过度劳累与紧张也是预防本病复发的关键。,结 语,胃痛多由外感寒邪、饮食所伤、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等病因而引发。起病之初多为单

21、一病因,病变比较单纯。日久常多种病因相互作用,病情复杂。胃是主要病变脏腑,常与肝脾等脏有密切关系。发生胃痛的病因较多,病机演变亦较复杂,但胃气郁滞、失于和降是胃痛的主要病机。胃痛初期,病变脏腑单一,久则累及多个脏腑。寒邪、食停、气滞、热郁、湿阻、血瘀等多属实证;脾胃虚寒、胃阴不足多为虚证。且虚实之间,可相互转化,由实转虚,或因虚致实,虚实夹杂;可由寒化热,寒热错杂;可因气滞而血瘀,或瘀血阻遏气机而气滞。胃痛日久可发生吐血、便血、呕吐、反胃、噎膈等变证。治疗以理气和胃为大法,根据不同证候,采取相应治法。实证者应区别寒凝、气滞、食积、热郁、血瘀,分别给予散寒止痛、疏肝解郁、消食导滞、清泄肝胃、通络

22、化瘀治法;虚证者当辨虚寒与阴虚,分别治予温胃健中或滋阴养胃。,临证备要,1调肝理气,遣方的通用之法。肝气疏泄失常,影响脾胃主要有两种情况:一为疏泄不及,土失木疏,气壅而滞;二为疏泄太过,横逆脾胃,肝脾(胃)不和。一般来说,治疗前者以疏肝为主,后者则以敛肝为主。然而,肝气为病复杂,所以,从肝论治胃痛应调肝之用,可以疏肝解郁与抑肝缓急两法先后或同时运用。疏敛并用的组方原则,体现了调肝之法在病态下的双向性调节作用。肝疏泄功能正常,气顺则通,胃自安和,即所谓“治肝可以安胃”。当然,并不是所有胃痛都是肝气疏泄异常所引起。素体脾胃虚弱,或饮食、劳累损伤脾胃,中焦运化失职,气机壅滞,也会影响肝之疏泄功能,即

23、“土壅木郁”,此时又当培土泄木。而调肝之品多属于辛散理气药,理气药亦可和胃行气止痛,或顺气消胀,最适用于胃病之胃痛脘痞,嗳气恶心。故有“治胃病不理气非其治也”之说。,2活血祛瘀,遣方的主要之法。慢性胃痛的发病主要是情志伤肝,肝失疏泄,木郁土壅,或饮食劳倦,损伤脾胃,土壅木郁,以致胃中气机阻滞。然而,“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故胃病初起在气,气滞日久影响血络通畅,以致血瘀胃络。所以说,慢性胃痛多兼有血瘀,即“久病人络”、 “胃病久发,必有聚瘀”。从症状辨析,可见胃痛固定,持续,时而刺痛,或有包块,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点等瘀象。而通过纤维胃镜见到胃黏膜的凹凸不平、溃疡、出血点、息肉,胃黏

24、膜活检示胃黏膜不典型增生或肠腺化生,极个别还可发展成胃癌。此亦属于胃络瘀阻所致,治疗应重视活血祛瘀药的运用。常用郁金、延胡索、田七、莪术、红花、赤芍等。在运用活血祛瘀法组方时,要根据辨证配合其它治法方药。瘀热者,配用赤芍、茜根等以凉血活血;瘀毒者,配用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以解毒祛瘀;气虚者,配用黄芪、党参等以益气行血;阴虚者,配用沙参、麦冬等以养阴畅血。,3清解郁热,遣方的变通之法。慢性胃痛中以溃疡病和慢性胃炎占绝大多数。但溃疡的“疡”和炎症为“炎”是否一定就属于中医的热证而从痈从热论治呢?未必尽然。因为慢性胃痛者多迁延日久,或反复发作,致脾胃受损,出现面色萎黄,胃胀纳呆,腹胀便溏,体倦乏力,

25、舌淡脉弱等脾胃气虚症状,即使消化性溃疡或慢性胃炎在活动期,也不一定表现出中医的热象。所以,本病与热并不一定有必然的联系。但是,当病人出现口干口苦,舌苔变黄之时,虽未必热象悉俱,但已显示郁热。治疗可适当选用清热药,如蒲公英、黄芩、黄连、柴胡等。注意不能一概用清热之品,且要适可而止,因为这种热多在脾胃虚弱(气虚或阴虚),气滞血瘀的基础上产生,过用苦寒势必损伤脾胃,弊大于利。,4健脾养胃,遣方的固本之法。慢性胃痛病程长,病情缠绵。从起病原因看,本病多在脾胃虚弱的基础上而发。从虚实辨证看,虚多于实,因实致虚,虚证贯穿于全过程。所以,治疗本病要补虚以固本。慢性胃痛的虚证主要有脾气虚弱和胃阴不足。前者主症

26、为食后饱胀,口淡乏力,舌淡,脉弱,以虚寒象为主;后者主症为胃脘灼痛,口干欲饮,舌红脉细,以虚热象为主。根据内经“虚则补之”原则,常用李东垣的升阳益气法以健脾益气,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重用黄芪、党参;用叶天士的甘凉润燥法以养阴益胃,方用沙参麦门冬汤加减,常用沙参、麦冬、石斛等养阴又不过于滋腻、有碍脾胃之品。临床上常可发现患者可同时存在脾气虚弱和胃阴不足,具有气阴两虚之候,治疗上可益气养阴、健脾养胃并举,脾气得升,胃得润降,清升浊降,出入有序,胃则安和。,【单方验方】 (1)桃仁,五灵脂各15克,微炒为末,米醋为丸如小豆粒大,每服1520粒,开水送下,孕 妇忌服.治血瘀胃痛. (2)五灵脂9克,枯

27、矾4.5克,共研细粉,分2次开水送服,治血瘀胃痛. (3)姜黄18克,香附(炒)9克,研细末,每服23克,治胃院气滞作痛. (4)黑香附12克,砂仁3克,甘草3克,共为细末,每服23克,治气痛. (5)毕澄茄,白豆蔻各等分,研末,每服1.53克,治胃寒痛. (6)苡仁30克,制附子15克,研末贮存,每服5克,治寒胃痛. (7)百合30克,丹参20克,水煎空腹服.治虚热胃痛. (8)百合30克,乌药,玄胡各9克,水煎服,治虚热胃痛. (9)川乌,草乌各9克,白芷,白芨各12克,研末和面少许,调合成饼,外敷于剑突下胃脘部,一昼夜后除去.治胃寒痛.,(l0)荔枝枝,烧焦,每3克加木香0.5克,共为细

28、末,热汤调下.治胃寒气滞疼痛. (11)莱菔子15克水煎,送服木香面4.5克,治食积胃痛. (12)鸡内金10克,香橼皮10克,共研细末,每服12克,治食积胃脘胀痛. (13)香砂养胃丸(由白术,陈皮,厚朴,木香,砂仁等组成,水丸,每次6克,一天2次,可健脾和胃理气止痛.主治脾虚肝郁胃痛. (14)暖脐膏(由沉香,小茴香,肉桂,麝香等组成)每次1张,微火化开,贴脐腹.功能:温中散寒,暖腹止痛;主治脾胃虚寒胃痛. (15)甲鱼膏,又名二龙膏(由甲鱼,生三枝,乳香,没药等组成),每次1张,微火化开,贴脐腹.功能:消积化瘀止痛;主治气血凝结胃痛. (16)疏肝止痛丸(由柴胡,白芨,良姜,香附,玄胡,川芎,郁金等组成),浓缩小丸,每次1袋,可用于气滞寒凝胃痛,必要时服.,(17)附子理中丸(附子,干姜,人参,白术,甘草)蜜丸,每次1丸,一天2次,适用于脾胃虚寒之胃痛. (1)十香丸(由沉香,丁香,木香,肉桂,玄胡,砂仁等组成),蜜丸,每次1丸,用于胃寒气滞. (19)摈榔四消丸(由槟榔,大黄,山楂,砂仁,厚朴等组成),水丸,每次6克,痛作时服,功能:消食导滞,理气宽胸;主治食积胃痛. 【针灸疗法】 (1)针刺:内关,中脘,足三里,适用于各种胃脘痛.暴痛实证用泻法,久痛虚证用补法. (2)艾灸:中脘,足三里,神阙,适用于虚寒性胃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