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腹膜后脂肪肉瘤-文档资料.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02951 上传时间:2019-01-20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腹膜后脂肪肉瘤-文档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8年腹膜后脂肪肉瘤-文档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8年腹膜后脂肪肉瘤-文档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8年腹膜后脂肪肉瘤-文档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8年腹膜后脂肪肉瘤-文档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腹膜后脂肪肉瘤-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腹膜后脂肪肉瘤-文档资料.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原始间叶组织恶性肿瘤 软组织肉瘤的10%-14%,不足恶性肿瘤1% 常见于大腿、腹膜后(41%)、腋窝等富含 脂肪区域,liposarcoma,TNM Classifications Histological grade (G) G1 Well differentiated G2 Moderately well differentiated G3 Poorly or very poorly differentiated Primary site (T) T1:Tumor less than 5 cm in diameter T1a:Superficial tumor T1b:Deep tumo

2、r T2:Tumor 5 cm or more in diameter T2a:Superficial tumor T2b:Deep tumor N.B. Retroperitoneal and pelvic sarcomas are classified as deep tumors Nodal involvement (N) N0:No histologically verified metastases to lymph nodes N1:Histologically verified regional lymph nodes Distant metastasis (M) M0 No d

3、istant metastases M1 Distant metastases present,Epidemiology-Retroperitoneal liposarcoma,可见于任何年龄,多见于成年人,男性为主。 高发年龄40-60岁,发病进展较缓慢。 罕见恶性肿瘤(恶性肿瘤 0.2%) 地区性发病率差异不明确,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表现为不同分化程度的异型脂肪母细胞,均含有脂质 细胞内脂质和粘液的含量及细胞分化的程度 (1)分化型脂肪肉瘤:最多,脂肪瘤样、硬化性、炎性 (2)粘液性脂肪肉瘤 (3)圆形细胞(低分化粘液性)脂肪肉瘤 (4)多形性脂肪肉瘤 (

4、5)去分化脂肪肉瘤,分化型(Differentiated):低度恶性,易复发,不易转移 去分化型(De-D): 高度恶性,80%术后复发,30%患者 3年内转移,5年存活率75% 圆形细胞性及多形性脂肪肉瘤较少见,转移潜力大, 恶性程度高。 粘液性脂肪肉瘤属中度恶性。,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同一肿瘤可以有不同的组织类型-生物学行为评价困难 复发性肿瘤:肿瘤细胞的数量和异型性方面都更严重,因此也就更具有侵袭性,以侵润生长为主。 绝大多数脂肪肉瘤从一开始便是恶性起源 肿物膨胀性生长,似有假包膜,肿瘤可穿透假包膜形 成“卫星灶”复发原因,Biological char

5、acteristics,Clinical diagnosis,早期无症状 后期:腹部肿块、腹胀和腹痛- 三主要症状 可有局部压迫症状,偶有肿瘤破裂出血 肿瘤转移:任何位置,以肺、肝、淋巴结为主,多为 复发性肿瘤 诊断:B超,CT, MRI,DSA,CT & pathology,Differentiated-lipomatous tumor,Differentiated- Sclerosing tumor,Pleomorphic tumor,Dedifferrentiate tumor,Treatment,手术切除(原发&复发) 多能完整切除,有时需联合其他脏器切除 无法完整切除的可行姑息性切除-缓解症状,延长生存 术前栓塞?无确定疗效 术后并发症-出血最常见(渗血)术前纠正贫血、备血 肿瘤复发率高,原位、多次复发,间隔时间渐短。,Treatment,多次复发者,完整切除困难,可行姑息切除 放疗:争议!可术前或术中放疗减少复发 化疗:效果不满意,无法提高生存率 随访:多在3年内复发,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Conclusion,罕见病,40-60岁男性多见。 组织学5种类型,生物学行为、预后与分型有关。 早期无症状,局部压迫症状为主。 CT、MRI 是主要的辅助检查。 手术是治疗的首选,复发后侵袭性增加。 姑息性切除有效,放化疗效果不确定。,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