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物理考点一遍过专题07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含解析2017110231.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906819 上传时间:2019-01-2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物理考点一遍过专题07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含解析201711023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物理考点一遍过专题07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含解析201711023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物理考点一遍过专题07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含解析201711023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物理考点一遍过专题07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含解析201711023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物理考点一遍过专题07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含解析2017110231.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07 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一、基本实验要求1实验原理弹簧受到拉力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和外力大小相等;弹簧的伸长量越大,弹力也就越大。2实验器材铁架台、弹簧、钩码、刻度尺、坐标纸。3实验步骤(1)安装实验仪器(见实验原理图)(2)测量弹簧的伸长量(或总长)及所受的拉力(或所挂钩码的质量),列表作记录,要尽可能多测几组数据。(3)根据所测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以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为横坐标。(4)按照在图中所绘点的分布与走向,尝试作出一条平滑的曲线(包括直线),所画的点不一定正好在这条曲线上,但要注意使曲线两侧的点数大致相同。(5)以弹簧的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曲线所代表的

2、函数,首先尝试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再考虑二次函数。二、规律方法总结1实验数据处理方法(1)列表法将测得的F、x填入设计好的表格之中,可以发现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比值在误差范围内是相等的。(2)图象法以弹簧伸长量x为横坐标,弹力F为纵坐标,描出F、x各组数据相应的点,作出的拟合曲线,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3)函数法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满足F=kx的关系。2注意事项(1)不要超过弹性限度:实验中弹簧下端挂的钩码不要太多,以免弹簧被过分拉伸,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2)尽量多测几组数据:要使用轻质弹簧,且要尽量多测几组数据。(3)观察所描点的走向:本实验是探究性实验,实验前并不知道其规律,所以描点

3、以后所作的曲线是试探性的,只是在分析了点的分布和走向以后才决定用直线来连接这些点。(4)统一单位: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及弹簧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3误差分析(1)钩码标值不准确,弹簧长度测量不准确带来误差。(2)画图时描点及连线不准确也会带来误差。4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图象法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图象具有既能描述物理规律,又能直观地反映物理过程、表示物理量之间定性定量关系及变化趋势的优点。当前高考试题对数据处理、结果分析考查的频率较高。5作图的规则:(1)要在坐标轴上标明轴名、单位,恰当地选取纵轴、横轴的标度,并根据数据特点正确确定坐标起点,使所作出的图象几乎占满整个坐标图纸。若弹簧

4、原长较长,则横坐标起点可以不从零开始选择。(2)作图线时,尽可能使直线通过较多所描的点,不在直线上的点也要尽可能对称分布在直线的两侧(若有个别点偏离太远,则是因偶然误差太大所致,应舍去)。(3)要注意坐标轴代表的物理量的意义,注意分析图象的斜率、截距的意义。要理解斜率和截距的意义可以解决什么问题。某同学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1)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应在_方向(填“水平”或“竖直”)。(2)弹簧自然悬挂,待弹簧_时,长度记为L0;弹簧下端挂上砝码盘时,长度记为Lx;在砝码盘中每次增加10 g砝码,弹簧长度依次记为L1至L6。数据如下表。代表符号

5、L0LxL1L2L3L4L5L6数值(cm)25.3527.3529.3531.3033.435.3537.4039.30表中有一个数值记录不规范,代表符号为_。由表可知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_。(3)图是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的图,纵轴是砝码的质量,横轴是弹簧长度与_的差值(填“L0”或“Lx”)。(4)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N/m;通过图和表可知砝码盘的质量为_g。(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取9.8 m/s2)【参考答案】(1)竖直(2)静止L31 mm(3)Lx(4)4.910【详细解析】(1)为保证弹簧的形变只由砝码和砝码盘的重力引起,所以弹簧轴线和刻度尺均应在竖直方向。(2

6、)弹簧静止时,记录原长L0;表中的数据L3与其他数据有效位数不同,所以数据L3不规范,标准数据应读至cm位的后两位,最后一位应为估读值,精确至mm位,所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1 mm。(3)由题图知所挂砝码质量为0时,x为0,所以x=LLx。(4)由图知mg=k(LLx),即mg=kx,所以图线斜率即为弹簧的劲度系数k=4.9 N/m,同理砝码盘的质量=0.01 kg=10 g。1下列关于“探究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关系”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弹力F的具体数值必须计算出来B如果没有测出弹簧原长,用弹簧长度l代替伸长量x,Fl图象也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C利用Fx图象可求出k值,其中F为弹簧弹力,x

7、为弹簧伸长量D实验时要把所有点连到直线上,才能得到真实规律【答案】C【解析】弹簧的弹力等于钩码的重力,用质量代替钩码重力也可得出弹簧的弹力与伸长量之间的关系,所以A选项错;Fx图象过原点,Fl图象一定不过原点,B选项错;画图象时,可让大多数点在图象上,少数点均匀分布在图象两侧,D选项错;由胡克定律F=kx知,Fx图象的斜率表示k,选项C正确。2表中是某同学为“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时所测的几组数据:弹力F/N0.51.01.52.02.5弹簧的伸长量x/cm2.65.07.29.812.4(1)请你在图中的坐标纸上作出Fx图线;(2)写出图线所代表的函数式(x用m为单位):_;(3)写出

8、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_。(4)若弹簧的原长为40 cm,并且以弹簧的总长度L为自变量,写出函数表达式(单位为N和m):_。【答案】(1)见解析图(2)F=20x(3)弹簧每伸长(或压缩)1 m,其弹力增加20 N(4)F=20(L0.4)(2)由图象得F与x的函数关系式可写为F=kx,而k=20 N/m,故F=20x。(3)函数表达式中的常数表示该弹簧每伸长(或压缩)1 m,其弹力增加20 N。(4)弹簧伸长量x=(L0.4) m,代入(2)中关系式得:F=20(L0.4)。1小明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安装好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刻度尺零刻度与弹簧上端平齐,在弹簧下端挂1

9、个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为l1,根据此时固定在弹簧挂钩上的指针在刻度尺(最小分度是1 mm)上位置的放大图,可读出弹簧的长度l1=_cm。在弹簧下端分别挂2个、3个、4个、5个相同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分别是l2、l3、l4、l5。实验中,当挂3个钩码时,弹簧长度为24.95 cm。已知每个钩码质量是50 g,当地重力加速度g=9.80 m/s2,据此小明计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N/m(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某同学做“探究某根弹簧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实验。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F与x的关系图象。(1)F与x的比值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k,实验得出的k =_N/m。(2)若实验得出的F与x的关系

10、图象中直线的斜率越小说明弹簧越软,轻挂同一重物(在弹簧弹性限度内)软弹簧伸长量比硬弹簧伸长量_(选填“长”或“短”)。3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并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k。主要实验步骤如下:将待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毫米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指在刻度尺上。当弹簧自然下垂时,指针的指示值记作L0;弹簧下端挂一个砝码时,指针的指示值记作L1;弹簧下端挂两个砝码时,指针的指示值记作L2 ;挂七个砝码时,指针的位置如图所示,指针的指示值记作L7。已知每个砝码的质量均为50 g,测量记录表:代表符号L0L1L2L3L4L5L6L7刻度数值/cm1.703.40

11、5.106.858.6010.3012.10(1)实验中,L7的值还未读出,请你根据上图将这个测量值填入记录表中。(2)为充分利用测量数据,该同学将所测得的数值按如下方法逐一求差,分别计算出了四个差值:d1=L4L0,d2=L5L1,d3=L6L2,d4=L7L3。(3)根据以上差值,可以求出每增加50 g砝码的弹簧平均伸长量L。L用d1、d2、d3、d4表示的式子为L=_。(4)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k=_N/m。(g取9.8 m/s2)4如图甲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已知质量且质量相等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2)图乙是弹簧

12、所受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图线,由此可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N/m。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由于_。5科考队在玛雅文化发祥地进行探索和研究,发现了一些散落在平整山坡上非常规则的不明圆柱体,有科学家认为是外星人带着玛雅人离开时留下的。于是对其力学性质进行研究,下表为其形变量x与所施加拉力F关系的实验数据F/N0.524.5812.518x/mm123456(1)试猜想此不明圆柱体施加拉力F与其形变量x的关系_;(2)如果想要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应该画出下列哪种图象最能直观准确的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_。AFx图象 BFx2图象 CF2x图象 DF2x2图象。6将两根自然长度相同、劲度系数不同、粗细也不

13、同的弹簧套在一起,看作一根新弹簧,设原粗弹簧(记为A)劲度系数为k1,原细弹簧(记为B)劲度系数为k2、套成的新弹簧(记为C)劲度系数为k3。关于k1、k2、k3的大小关系,同学们做出了如下猜想:甲同学:和电阻并联相似,可能是。乙同学:和电阻串联相似,可能是k3=k1+k2。丙同学:可能是。(1)为了验证猜想,同学们设计了相应的实验(装置见图甲)。(2)简要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应填空。a将弹簧A悬挂在铁架台上,用刻度尺测量弹簧A的自然长度L0;b在弹簧A的下端挂上钩码,记下钩码的个数n、每个钩码的质量m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g,并用刻度尺测量弹簧的长度L1;c由F=_计算弹簧的弹力,由x=L

14、1L0计算弹簧的伸长量,由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d改变_,重复实验步骤b、c,并求出弹簧A的劲度系数的平均值k1;e仅将弹簧分别换为B、C,重复上述操作步骤,求出弹簧B、C。(3)图乙是实验得到的图线,由此可以判断_同学的猜想正确。7在探究“弹簧的弹力与伸长的关系”实验中,通过在悬挂的弹簧下面加挂钩码,逐渐使弹簧伸长,得到以下的数据。(1)根据数据在坐标中画出图象。(2)由此得到结论:_。(3)弹簧的劲度系数k =_N / m。(取两位有效数字)钩码个数123456弹簧弹力F(N)0.501.001.502.002.503.00弹簧伸长x(cm)1.202.403.604.766.107.108

15、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用的每个钩码的重力相当于对弹簧提供了向右恒定的拉力。实验时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L0,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绳子的下端,每次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L。(实验时弹簧没有超出弹性限度)(1)某同学通过以上实验测量后把6组数据描点在坐标图中,请作出FL图线_;(2)由图线可得出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_N/m。9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将不同数量的钩码分别挂在竖直弹簧下端,进行测量,利用描点法作出了所挂钩码的重力G与弹簧总长L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以下问题。(1)弹簧的原长为_cm。(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

16、N/m。(3)分析图象,总结出弹簧弹力F跟弹簧总长度L之间的关系式为_。10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弹簧弹力的时候,测得弹力的大小F和弹簧长度l的关系如图1所示,则由图线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学/11(2015四川卷)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安装好实验装置,让刻度尺零刻度与弹簧上端平齐,在弹簧下端挂1个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为l1,如图1所示,图2是此时固定在弹簧挂钩上的指针在刻度尺(最小分度是1毫米)上位置的放大图,示数l1= cm。在弹簧下端分别挂2个、3个、4个、5个相同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分别是l2、l3、l4、l5。已知每个钩码质量是50 g,挂2个钩码时,

17、弹簧弹力F2= N(当地重力加速度g=9.8 m/s2)。要得到弹簧伸长量x,还需要测量的是 。作出Fx曲线,得到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12(2015福建卷)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1)图甲是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其示数为7.73 cm,图乙是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此时弹簧的伸长量l为 cm;(2)本实验通过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的方法来改变弹簧的弹力,关于此操作,下列选项中规范的做法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A逐一增挂钩码,记下每增加一只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B随意增减钩码,记下增减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

18、重(3)图丙是该同学描绘的弹簧的伸长量l与弹力F的关系图线,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OA,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13(2014新课标全国卷)某实验小组探究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长度(圈数)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一均匀长弹簧竖直悬挂,7个指针P0、P1、P2、P3、P4、P5、P6分别固定在弹簧上距悬点0、10、20、30、40、50、60圈处;通过旁边竖直放置的刻度尺,可以读出指针的位置,P0指向0刻度;设弹簧下端未挂重物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0;挂有质量为0.100 kg砝码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测量结果及部分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n为弹簧的圈数,取重力加速度为9.80 m/s

19、2)。已知实验所用弹簧的总圈数为60,整个弹簧的自由长度为11.88 cm。P1P2P3P4P5P6x0 (cm)2.044.066.068.0510.0312.01x (cm)2.645.267.8110.3012.9315.41n102030405060k(N/m)16356.043.633.828.81/k(m/N)0.00610.01790.02290.02960.0347(1)将表中数据补充完整: , ;(2)以n为横坐标,1/k为纵坐标,在图(b)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1/kn图(3)图(b)中画出的直线可以近似认为通过原点;若从实验中所用的弹簧截取圈数为n的一段弹簧,该弹簧的劲度系数

20、k与其圈数n的关系的表达式为k= N/m;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自由长度l0(单位为m)的表达式为k= N/m。14(2014浙江卷)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某同学把两根弹簧如图1连接起来进行探究。钩码数1234LA/cm15.7119.7123.6627.76LB/cm29.9635.7641.5147.36(1)某次测量如图2所示,指针示数为_cm。(2)在弹性限度内,将50 g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下端,得到指针A、B的示数LA和LB如表。用表中的数据计算弹簧1的劲度系数为_N/m(重力加速度g=10 m/s2)。由表中的数据_(填“能”或“不能”)计算出弹簧2的劲度系数。15(2

21、011安徽卷)为了测量某一弹簧的劲度系数,降该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自由端挂上不同质量的砝码。实验中除了砝码的质量m与弹簧长度l的相应数据,七对应点已在图上标出。(g=9.8 m/s2)(1)作出ml的关系图线;(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124.750.01 490(516或467都正确)2(1)2 000 (2)长【解析】(1)由图象得出:。(2)若实验得出的F与x的关系图象中直线的斜率越小,说明弹簧的劲度系数越小,弹簧越软,根据可知,轻挂同一重物(在弹簧弹性限度内)软弹簧伸长量比硬弹簧伸长量要长。3(1)14.05(14.0314.07) (3) (4)28【解析】(1)刻度尺的最小分

22、度值为1 mm,刻度尺读数:L7=14.05 cm。(3)根据以上差值,可以求出每增加50 g砝码的弹簧平均伸长量L。L用d1、d2、d3、d4表示的式子为:。(4)根据胡克定律有:m0g=kL,充分利用测量数据,。4(1)刻度尺 (2)200 弹簧有自重【解析】(1)实验需要测弹簧的长度、形变量,故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尺。(2)图象中的斜率表示形变量,则;图线不过原点说明没有力时有了形变量,故说明弹簧有自身的重力存在。5(1)F与x的二次方成正比 (2)B6(1)mng 钩码的个数 (2)乙【解析】(2)弹簧的弹力等于n个钩码的重力mng,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所以实验中需要改变

23、钩码的个数以改变弹簧弹力。(3)由图可知,相同伸长量时:,由胡克定律可得,所以乙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7(1)如图所示 (2)弹簧的弹力与伸长成正比 (3)42或43【解析】(1)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2)弹簧的弹力与伸长量成正比。 (3)图线的斜率表示劲度系数,则。8(1)如图所示 (2)4029(1)10 cm (2)1 000 (3)F=1 000(L0.1)或F=10(L10)【解析】(1)当弹簧下端所挂钩码的重力G为0时,弹簧的拉力也为0,此时弹簧长度即为原长,由图象可知,弹簧的原长为:10 cm。(2)由图象可知,图线的斜率为弹簧的劲度系数:。(3)由图象可知,弹簧力F跟

24、弹簧长度L之间的关系式为:。 10300 N/m【解析】由图读出,弹簧的弹力F=0时,弹簧的长度为L0=20 cm,即弹簧的原长为20 cm,由图读出弹力为F0=60 N,弹簧的长度为L0=40 cm,弹簧压缩的长度x0=LL0=4020=20 cm=0.2 m;由胡克定律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125.85 0.98 弹簧的原长l0【解析】根据图2指针指示可知,l1=25.85 cm,挂2个钩码时,以2个钩码整体为对象,受重力mg和弹簧的拉力F2作用而处于平衡,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F2=mg=2501039.8 N=0.98 N,弹簧的伸长(或缩短)量x=|ll0|,其中l为弹簧形变以后的长

25、度,l0为弹簧的原长,因此要得到弹簧伸长量x,还需要测量的是弹簧的原长l0。12(1)6.93 cm (2)A (3)钩码重力超过弹簧弹力范围【解析】(1)由乙图知,读数为14.66cm,所以弹簧伸长14.667.73=6.93 cm;(2)若随意增减砝码,会作图不方便,有可能会超出弹簧形变范围,所以应逐一增挂钩码;(3)由图知AB段伸长量与弹力不成线性关系,是因为钩码。13(1)81.7 0.012 2 (2)见解析 (3) N/m(在之间均可) (在之间均可)【解析】(1)中; (2)图线如图:(3)由图线可知直线的斜率为,故直线方程满足,即 N/m(在在之间均可);由于60匝弹簧的总长度为11.88 cm;则n匝弹簧的原长满足,代入可得:。(在在之间均可)14(1)15.9516.05 cm (2)12.212.8 N/m 能15(1)如图所示 (2)0.2480.262【解析】(1)如图所示(2)在图线选取相距较远的两点,读出坐标为(19.0 cm,2.75 g),(9.5 cm,0.25 g),求出图线的斜率,则劲度系数。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