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2017).ppt-文档资料.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06946 上传时间:2019-01-20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12.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2017).ppt-文档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2017).ppt-文档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2017).ppt-文档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2017).ppt-文档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2017).ppt-文档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2017).ppt-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2017).ppt-文档资料.ppt(9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概念概念 医院感染管理是各级医院感染管理是各级 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行政部门、医疗 机构及医务人员针对机构及医务人员针对 诊疗活动中存在的医诊疗活动中存在的医 院感染、医源性感染院感染、医源性感染 及相关的危险因素进及相关的危险因素进 行的预防、诊断和控行的预防、诊断和控 制活动。制活动。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2006 2006年年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是多学科的合作,不同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是多学科的合作,不同专 业的人员合力、协作,方能给病人带来福音业的人员合力、协作,方能给病人带来福音 1847 1958 1970 1980 1990 2000 1863 Ignaz Phi

2、lipp Semmelweis (1818-65) 漂白粉洗手消毒漂白粉洗手消毒 1919世纪中期,曾因产褥热导致大批产妇死亡,医院世纪中期,曾因产褥热导致大批产妇死亡,医院 被称为被称为“死亡场所死亡场所”“”“产妇死亡之门产妇死亡之门”;18471847年塞年塞 姆尔韦斯通过对产褥热的研究,发表了姆尔韦斯通过对产褥热的研究,发表了“产褥热的产褥热的 病原学观点和预防病原学观点和预防”而成为医院感染研究的先驱。而成为医院感染研究的先驱。 Ignaz Semmelweis,Ignaz Semmelweis,1811818-18658-1865 1840s: General Hospital o

3、f Vienna Divided into two clinics, alternating admissions every 24 hours: First Clinic: Doctors and medical students Second Clinic: Midwives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6 产褥热的病产褥热的病 原学观点和原学观点和 预防预防 Semmelweis Hand Hygiene Intervention Hand antisepsis reduces the frequency of patient infections 南丁格尔在

4、克里米亚 战地医院,用改善环 境条件、隔离及病房 通风、戴手套等措施 ,使医院伤兵死亡率 由42%下降到了2.2% “Above all, Hospitals should do the patients no harm” 最重要的,医院不能给病人带来伤害。最重要的,医院不能给病人带来伤害。 洗手水龙头太少洗手水龙头太少 使用手拧式水龙头使用手拧式水龙头 使用固体肥皂使用固体肥皂 很少配备抗菌皂液很少配备抗菌皂液 没有烘干设施或一次性擦手纸没有烘干设施或一次性擦手纸 对环境清洁管理认识不足:对环境清洁管理认识不足: *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不到位医务人员职业防护不到位 缺少缺少“标准预防标准预防”

5、的观念的观念 洗手设施配置不足洗手设施配置不足 洗手池、皂液、干手设施、速干手消毒剂洗手池、皂液、干手设施、速干手消毒剂 人员少、工作量大人员少、工作量大 管理问题管理问题, ,如将消毒液纳入病房成本核算中如将消毒液纳入病房成本核算中 法治不力法治不力 洗手洗手依从性差原因:依从性差原因: 旧金山市政大厅设置酒精擦手液旧金山市政大厅设置酒精擦手液 * 比洗手有更高的依从性比洗手有更高的依从性 所用时间少,作用快所用时间少,作用快 比洗手和戴手套浪费少比洗手和戴手套浪费少 不需要水和毛巾不需要水和毛巾 比普通洗手更有效比普通洗手更有效 酒精类手消毒酒精类手消毒 液是卫生保健液是卫生保健 的标准的

6、标准 WS/T 31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B卫生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 表面的菌落总数应10cfu/cm2。 B外科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 表面的菌落总数应 5cfu/cm2。 我国医务人员我国医务人员 血源性感染血源性感染 AIDS/HIVAIDS/HIV:7070多万多万 乙肝感染:乙肝感染:1 1亿亿 丙型肝炎:丙型肝炎:38003800万万 特别需要防范的一大类感染性疾病特别需要防范的一大类感染性疾病 预防血源性感染,预防血源性感染, 对病人,我们已做了很多!对病人,我们已做了很多! 推行一次性使用的注射器推行一次性使用的注射器、血液透析器;软式内镜的活、血液透析器;软式内镜的活 检钳采用压力

7、蒸汽灭菌等等检钳采用压力蒸汽灭菌等等 预防血源性感染的基础太薄弱!预防血源性感染的基础太薄弱! 外科、口腔科很少用护目镜外科、口腔科很少用护目镜 徒手徒手 这些危险动作,您停止了吗?这些危险动作,您停止了吗? BD优赛TM 分隔膜密闭式 BD Eclipse Needle. 安全输液工具您用了吗?安全输液工具您用了吗? BD赢玛TM 密闭式防针刺伤 安全型留置针 BD安全真空采血系列 澳洲某医院给艾滋病人的吸痰过程澳洲某医院给艾滋病人的吸痰过程 自新世纪以来自新世纪以来 发生的呼吸系统类、传染性疾病:发生的呼吸系统类、传染性疾病: 20032003年年 SARSSARS 2005 2005年年

8、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2008年至今至今 HFMD 20092009年年 甲型甲型H1N1 H1N1 近年近年 甲型甲型H7N9H7N9 被被SARSSARS攻陷攻陷 SARSSARS的起因是社区感染,但的起因是社区感染,但 其疫情的发展、失控其疫情的发展、失控, ,与医院与医院 感染密切相关;感染密切相关; 中国内地感染中国内地感染SARSSARS累计累计53275327 例,医务人员达例,医务人员达1000 1000 名左右名左右 ,占,占20%20%; 因因SARSSARS死亡死亡349349人,有统计报人,有统计报 告其中告其中1 13 3 是战斗在第一线是战斗在

9、第一线 的医务人员;的医务人员; 医院既是治疗医院既是治疗SARSSARS的场所,的场所, 也是最重要的疫情传播地!也是最重要的疫情传播地! SARSSARS给中国的惨痛教训:给中国的惨痛教训: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医务人员职业防护不容忽视!不容忽视! 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分院 急診科護士長 葉欣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急诊科副主任 丁秀兰 启示启示: : SARSSARS存在气溶胶经病存在气溶胶经病 房排风系统垂直长距房排风系统垂直长距 离传播的可能性。离传播的可能性。 SARSSARS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空气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空气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 ( 5 5MM,如结核、

10、水痘、麻疹如结核、水痘、麻疹) 密切接触: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密切接触: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 直接或间接传播直接或间接传播 飞沫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飞沫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 ( 5 5MM,如细菌性脑膜炎、白喉),如细菌性脑膜炎、白喉) 20032003年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用品?!年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用品?! 滤过率可达滤过率可达90%90% 滤过率仅达滤过率仅达20%20% 职业安全职业安全: 医务人员不保,医务人员不保, 如何保病人?如何保病人? 20092009年年1010月月9 9日至日至1212月月2727 日,汕头潮阳区华侨医院日,汕头潮阳区华侨医院3838名名 剖

11、宫产中,剖宫产中,1818名发生手术切口名发生手术切口 感染。经调查,该事件是由于感染。经调查,该事件是由于 手术器械灭菌不合格导致手术器械灭菌不合格导致 。病原菌为快速生长型分支杆病原菌为快速生长型分支杆 菌。菌。 原因:原因:调查发现,该院手调查发现,该院手 术器械清洗不彻底,存有血迹术器械清洗不彻底,存有血迹 。手术用刀片、剪刀、缝合针。手术用刀片、剪刀、缝合针 和换药用剪刀等用戊二醛浸泡和换药用剪刀等用戊二醛浸泡 ,不能达到灭菌效果,对部分,不能达到灭菌效果,对部分 手术器械及物品的灭菌效果未手术器械及物品的灭菌效果未 实施有效监测,手术用的外科实施有效监测,手术用的外科 手消毒剂不达

12、标。手消毒剂不达标。 汕头产妇切口感染事件 深圳妇儿医院产妇切口感染! 19981998年年4 4月月3 3日日5 5月月2727日共手术日共手术292292例,例,4 4月月2222日日7 7月月 1414日发生切口感染日发生切口感染166166例。潜伏期为例。潜伏期为20203030天。切口部位天。切口部位 开始为小结节,继而化脓成窦道,有线头挟出。清创换药开始为小结节,继而化脓成窦道,有线头挟出。清创换药 后创面清洁但不愈合,或愈合后又复发,并有淋巴结炎倾后创面清洁但不愈合,或愈合后又复发,并有淋巴结炎倾 向,向,切口感染率为切口感染率为56.85%.56.85%. 患者感染的主要是患者

13、感染的主要是“龟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由于国内外都缺。由于国内外都缺 乏成功医案,对它的治疗是在探索中进行的,一直到乏成功医案,对它的治疗是在探索中进行的,一直到19981998 年底,大部分患者才伤口愈合出院,但至今也没有人保证年底,大部分患者才伤口愈合出院,但至今也没有人保证 他们已经治愈不再复发。他们已经治愈不再复发。 原因:原因: 1. 1.手术器械消毒灭菌不到位;手术器械消毒灭菌不到位; 2. 2.戊二醛错配、浓度过低,制剂员失职;戊二醛错配、浓度过低,制剂员失职; 3. 3.对消毒剂缺乏常规监测制度,手术室护士失职。对消毒剂缺乏常规监测制度,手术室护士失职。 卫生部通知强调: 非结

14、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条件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条件 致病菌,存在于水、土壤和气溶胶中,可以导致致病菌,存在于水、土壤和气溶胶中,可以导致 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发生感染。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发生感染。 切实做好手术器械、注射器具及其他侵入性医疗切实做好手术器械、注射器具及其他侵入性医疗 用品的消毒灭菌工作。对耐高温、耐高湿的医疗用品的消毒灭菌工作。对耐高温、耐高湿的医疗 器械、器具和用品应当首选压力蒸汽灭菌,尽量器械、器具和用品应当首选压力蒸汽灭菌,尽量 避免使用液体化学消毒剂进行浸泡灭菌。避免使用液体化学消毒剂进行浸泡灭菌。 清洁的双手清洁的双手 清洁的用水清洁的用水 清

15、洁的产品清洁的产品 清洁的环境清洁的环境 全球患者安全行动全球患者安全行动 患者安全问题患者安全问题 现状现状 不安全注射、医院感染、乱不安全注射、医院感染、乱 用药等问题已经成为背离科用药等问题已经成为背离科 技发展目的、严重影响患者技发展目的、严重影响患者 安全的隐形杀手安全的隐形杀手 控制经诊疗护理器具传播的感染控制经诊疗护理器具传播的感染 减少侵入性操作减少侵入性操作 确保诊疗护理器具的清洗、消毒确保诊疗护理器具的清洗、消毒/ /灭菌灭菌 控制经医务人员诊疗活动传播的感染控制经医务人员诊疗活动传播的感染 实施标准预防实施标准预防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针对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针对

16、 不同传播途径的额外预防不同传播途径的额外预防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免疫抑制类药物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免疫抑制类药物 WS/T3112009WS/T3112009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标准预防(标准预防(standard precautionstandard precaution):): 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 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 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 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以及安全注

17、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 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 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或粘膜均可能含有感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或粘膜均可能含有感 染性因子的原则。染性因子的原则。 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 空气传播:空气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 5M) 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 飞沫传播:飞沫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M) ,在空气中短距离(1M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 鼻粘膜或眼结膜导致的传播。 接触传播: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 触导致的传

18、播。 在标准预防措施的基础上,采取相应传播途径的在标准预防措施的基础上,采取相应传播途径的 隔离与预防措施。隔离与预防措施。 隔离标志:隔离标志: 空气传播空气传播 飞沫传播飞沫传播 接触传播接触传播 黄色黄色 粉色粉色 蓝色蓝色 额外预防:额外预防: 空气传播的预防与隔离空气传播的预防与隔离 患者的隔离:患者的隔离: 1.1.尽快转送有条件收治呼吸道传染病的医院进行救治,注尽快转送有条件收治呼吸道传染病的医院进行救治,注 意转运途中的防护;意转运途中的防护; 2.2.病情容许应戴外科口罩,并限制活动范围;病情容许应戴外科口罩,并限制活动范围; 3.3.严格空气消毒严格空气消毒 医务人员的防护

19、:医务人员的防护: 1.1.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区域穿或脱不同的防护用品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区域穿或脱不同的防护用品 ; 2.2.进入确诊或可疑传染病房间时,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进入确诊或可疑传染病房间时,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 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 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飞沫传播的隔离与预防飞沫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患者的隔离患者的隔离 1.1.应减少转运,需要转运时,医务人员应注意防护;应减少

20、转运,需要转运时,医务人员应注意防护; 2.2.病情容许应戴外科口罩,定期更换,应限制活动范围。病情容许应戴外科口罩,定期更换,应限制活动范围。 3.3.患者之间、患者与探视者之间相隔距离应在患者之间、患者与探视者之间相隔距离应在1 1米以上,探米以上,探 视者应戴外科口罩;视者应戴外科口罩; 4.4.加强通风,或进行空气消毒。加强通风,或进行空气消毒。 医务人员的防护医务人员的防护: : 1.1.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区域穿戴或脱不同的防护用品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区域穿戴或脱不同的防护用品 ;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的物品;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的物品; 2.2.与患者近距离接触(与患者近距离接触(

21、1 1米以内),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米以内),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 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 等物质时应戴手套。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患者的隔离:患者的隔离: 1.1.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 2.2.应减少转运;如需要转运时,应采取有限措施,减少对其应减少转运;如需要转运时,应采取有限措施,减少对其 他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表面的污染。他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表

22、面的污染。 医务人员的隔离:医务人员的隔离: 1.1.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 戴手套;离开隔离病室前,接触污染物品后应摘除手套,戴手套;离开隔离病室前,接触污染物品后应摘除手套, 洗手和洗手和/ /或手消毒或手消毒; ;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 2.2.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 衣,按要求悬挂,每天更换清洗与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隔衣,按要求悬挂,每天更换清洗与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隔 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置。离衣,用后

23、按医疗废物处置。 3.3.接触甲类传染病应按要求穿脱防护服,离开病室前脱去防接触甲类传染病应按要求穿脱防护服,离开病室前脱去防 护服,按医疗废物处置。护服,按医疗废物处置。 1 1、医院感染的、医院感染的 普遍性普遍性:有医院有医院 ,就有医院感染,就有医院感染 ! 医院感染主要危险因素:医院感染主要危险因素: 1.1.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2.2.介入性诊疗操作;侵袭性操作多而复杂;介入性诊疗操作;侵袭性操作多而复杂; 3.3.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和不合理应用,普遍缺少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和不合理应用,普遍缺少 病原学检查,凭经验用药居多;病原学检查,凭经验用药居多; 4.4.医院感

24、染重点区域的建筑布局、工作流程不医院感染重点区域的建筑布局、工作流程不 符合相关卫生学标准,符合相关卫生学标准, 5.5.环境污染;环境污染; 6.6.血制品及医用器材污染等。血制品及医用器材污染等。 耐药菌的难题,远不止耐药菌的难题,远不止NDM-1NDM-1! 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 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 素肠球菌、产超广谱素肠球菌、产超广谱-内酰胺内酰胺 酶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酶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 物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物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 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多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多 重耐药重耐药

25、/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 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2005-20092005-2009上海上海XXXX医院医院 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改变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改变 18.6%41.9%32.2%44%59.3%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05年 院感科专人深入院感科专人深入ICUICU病房病房 参加晨会交班及床头交班参加晨会交班及床头交班, ,查阅病历和床头查看患者查阅病历和床头查看患者, , 了解病情了解病情, ,及时发现有无感染病例及时发现有无感染病例. . 查检、督促查检、督促对感染病例的标本送检情况

26、对感染病例的标本送检情况. . 观察观察ICUICU的医疗护理过程有无缺陷的医疗护理过程有无缺陷, ,加强过程管理加强过程管理 消毒隔离工作落实情况消毒隔离工作落实情况( (包括手卫生情况包括手卫生情况) ) 针对针对ICUICU医院感染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培训医院感染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培训 加强与加强与ICUICU医护之间的沟通医护之间的沟通, ,及时反馈信息及时反馈信息 如何进行监测如何进行监测? ? ICUICU监测流程监测流程-1-1 每天每天 隔天隔天 每周每周2-32-3次次. . 临床病情分类标准及分值临床病情分类标准及分值 分分类类类类 级别级别级别级别 分分值值值值

27、 分分 类类类类 标标标标 准准 A级1分需要常规观 察,不需加强护理和治疗,(包括手术后只需观察的患 者)。这类 患者常在48h内从ICU转出。 B级2分病情稳定,但需要预防性观察,不需要加强护理和治疗的患者,例 如某些患者因需要排除心肌炎、心肌梗死以及因需要服药而在ICU过 夜观察。 C级3分病情稳定,但需要加强护理和/或监护 的患者,如昏迷患者或出现慢 性肾衰的患者。 D级4分病情不稳定,需要加强护理和治疗,需要经常评价和调整治疗方案 的患者。如心律不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但尚未出现昏迷、休克 、DIC)。 E级5分病情不稳定,且处于昏迷或休克状态,需要心肺复苏或需要加强护 理治疗,并需

28、要经常评价护理和治疗效果的患者。 ICUICU患者各危险等级登记表患者各危险等级登记表 表 每每床病情床病情 等等级级级级 分分值值值值第第1 1周周第第2 2周周第第3 3周周第第4 4周周 A1 B2 C3 D4 E5 ICUICU患者日志患者日志 日期日期 新住新住进进进进 患者数患者数 a a 住住在在患者数患者数 b b 留置留置导导导导尿管尿管 患者数患者数 c c 中心静脉插中心静脉插 管患者数管患者数 d d 使用呼吸机使用呼吸机 患者数患者数 e e 1 2 3 31 合合计计计计 a:指当日新住进进ICU的患者。b:包括新住进进和已住进进ICU的患者。 c、d、e:均指当日

29、使用的患者数。f:为为ICU患者日志各项项的累计计。 ICUICU7 7月份耐药菌监测报告月份耐药菌监测报告 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的研究近况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的研究近况 自自19911991年美国首例碳青霉烯类耐药的不动杆菌年美国首例碳青霉烯类耐药的不动杆菌 ( (CRABCRAB) )报道以来,世界各地陆续出现此类菌株。但在报道以来,世界各地陆续出现此类菌株。但在2121 世纪之前,国内外的多项监测资料都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世纪之前,国内外的多项监测资料都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 碳青酶烯类碳青酶烯类( (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 )抗生素的敏感率都能保抗生素的敏

30、感率都能保 持在持在90%90%以上,以上,因此,碳青酶烯类抗生素是当时治疗多重因此,碳青酶烯类抗生素是当时治疗多重 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最后一道强有力的武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最后一道强有力的武器。 近两年来,近两年来,CRABCRAB呈现明显增多的趋势,一旦亚胺培呈现明显增多的趋势,一旦亚胺培 南耐药,就意味着对现有的常用广谱抗菌药物都耐南耐药,就意味着对现有的常用广谱抗菌药物都耐药。药。 2001 2001年中国医院内病原菌耐药监测网年中国医院内病原菌耐药监测网ICUICU鲍曼不动杆鲍曼不动杆 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在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在95%95%以上,以上,20042004年北

31、京协和医年北京协和医 院院ICUICU其耐药率已高达其耐药率已高达55.4%55.4%。 外源性因素外源性因素: 医护人员手是传播耐药菌的重要途径是传播耐药菌的重要途径. .调查发现在医护人员手、仪器调查发现在医护人员手、仪器 表面、门把手、病例夹、治疗车、办公用品等处都分离到基因分型具有表面、门把手、病例夹、治疗车、办公用品等处都分离到基因分型具有 同源性的鲍曼不动杆菌同源性的鲍曼不动杆菌。由于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大。由于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大, ,操作频繁操作频繁, ,有时忙于有时忙于 救治患者而忽略了手的清洁和消毒救治患者而忽略了手的清洁和消毒, ,特别是吸痰前后未进行手卫生;有特别是吸痰前后未

32、进行手卫生;有 的医务人员用戴手套来代替洗手的医务人员用戴手套来代替洗手, ,每接触每接触1 1例患者时没有及时洗手或更换例患者时没有及时洗手或更换 手套。由于诊疗操作增加了交叉污染的机会,通过双手接触医疗器械、手套。由于诊疗操作增加了交叉污染的机会,通过双手接触医疗器械、 床头柜、物品等床头柜、物品等, ,致病菌附着其表面致病菌附着其表面, ,手接触物品,再接触其他病人,如手接触物品,再接触其他病人,如 此反复、相互接触而传播导致医院感染发生。因此,手及环境污染是造此反复、相互接触而传播导致医院感染发生。因此,手及环境污染是造 成本次暴发流行的重要的外源性因素。成本次暴发流行的重要的外源性因

33、素。 呼吸器具的污染:如呼吸囊如呼吸囊, ,从一个病人到另个病人如果不消毒从一个病人到另个病人如果不消毒, ,也是也是 其重要的原因其重要的原因. . 内源性因素:内源性因素: ICU ICU患者病情危重、高龄、大手术、患者病情危重、高龄、大手术、 侵入性操作(气管插管或气管 侵入性操作(气管插管或气管 切开)、机械通气、住院时间长,抵抗力弱、免疫功能低下,特别是开切开)、机械通气、住院时间长,抵抗力弱、免疫功能低下,特别是开 放的气道,在吸痰操作中极易造成交叉传播。因此,本次放的气道,在吸痰操作中极易造成交叉传播。因此,本次ICUICU下呼吸道下呼吸道 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暴发有内源性因素

34、和外源性感染共存。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暴发有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感染共存。 ICU7ICU7月份耐药菌监测报告月份耐药菌监测报告 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的研究近况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的研究近况 控制错施控制错施-1-1 床垫床垫用紫外线正反两面直接照射1小时,高度离 污染面不超过1m,经现场实验对泛耐药的鲍曼不动 杆菌的消毒效果较好,1m范围内的培养皿中受到 直接照射紫外线的鲍曼不动杆菌全部杀灭。认真处 理可重复使用的医疗用品,能高压灭菌的使用高压 灭菌,对不能高压灭菌的如吸氧湿化瓶、雾化吸入 设施使用后先冲洗,再单独用500mg/L 84液浸泡 消毒,然后再冲洗、晾干贮存。

35、 呼吸囊、模拟肺呼吸囊、模拟肺用环氧乙烷灭菌。若患者痰液少 则每周更换一次,用后送供应室集中处理。吸痰瓶 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或使用一次性集痰器 。便器个人专用,用后消毒。 ICUICU监测流程监测流程-5-5 控制错施控制错施-2-2 积极治疗病人,实行单间隔离。在 单间隔离不能满足的情况下,在大厅 建立相对的隔离区域,分组护理,护 理感染病人的工作人员与护理非感染 病人的工作人员分开,降低交叉感染 的机率,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待病 情稳定及时转出ICU。 ICUICU监测流程监测流程-5-5 控制错施控制错施-3-3 运用运用FMEAFMEA(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管理理念(失效

36、模式及后果分析)管理理念,这是一 种预防型质量管理方法。运用在ICU过程管理中,通过前瞻性监测, 评估ICU高风险医疗护理流程,并找出和矫正危险因子,不断地进行 过程改进4。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操作规程, 加强过程控制,优化护理流 程。对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高危患者,由操作者吸痰带入污染的机 会较高,因而, 在吸痰操作前要进行手卫生(可用速干手消毒液),戴一次性手 套,操作完成后脱去手套,再次进行手卫生; 更换呼吸机管道时,手卫生-戴手套-换管道-放入黄色垃 圾袋中(送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脱手套-消毒手-再换另一 病人管道等。 建议使用封闭式吸痰管,可减少交叉感染的机

37、会。 ICUICU监测流程监测流程-5-5 控制错施控制错施-4-4 重点强调手卫生是实施接触隔离简单而有效的措施,切重点强调手卫生是实施接触隔离简单而有效的措施,切 断鲍曼不动杆菌的传播途径。断鲍曼不动杆菌的传播途径。 利用科会、晨会时间加强手卫生教育,提高对手卫生的认识。 改善手卫生条件:ICU洗手设施不符合要求,水池少,于是,每个病床 配备了速干手消毒液,为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创造条件。 现场采样说教:当医护人员给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 患者改变体位后、未洗手时进行手微生物采样,结果发现手上有鲍曼不动 杆菌10cfu/m2;当给患者进行静脉治疗后采样、给气管切开的患者吸痰 后

38、采样,医务人员手上的鲍曼不动杆菌无法记数。将此采样结果在科会上 进行反馈,引起强烈的反响,从此ICU手卫生的依从性得到了明显改善。 探讨手卫生效果 将培养18-24小时的全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以生理盐水 制成菌悬液,与速干手消毒液按1比1浓度进行定量杀菌试验5,结果速干 手消毒液对全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的消毒效果与作用时间、量成正相关。 作用15秒、30秒培养仍有菌生长,作用1分钟再培养无菌生长。以此结果指 导临床,使用速干手消毒液要充分搓揉,使手部每个接触面都要有消毒液 ,时间最少1分钟,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ICUICU监测流程监测流程-5-5 控制错施控制错施-5-5 强化各种护理措施强化各

39、种护理措施:强调口腔护理的重要性,特别对气 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及时清除口腔内分泌 物,防止口咽部细菌寄生;机械通气患者20-30度半卧位 ;对昏迷患者应定时翻身拍背,促进排痰。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及早停用抑酸剂,尽量 不用激素,根据病情尽早拔除气管导管停用呼吸机,以降 低继发感染的机会,尽量缩短ICU住住时间。 充分发挥临床院感监控小组的作用。充分发挥临床院感监控小组的作用。监控医生、护士长 和监控护士每天监督各项感控措施落实情况,住院总每天 掌握病区内医院感染(包括耐药菌)的发生情况,及时向 科主任汇报,科主任及时查看病人及抗生素应用的合理性

40、 加强指导,优化抗菌药物应用。 ICUICU监测流程监测流程-5-5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抗生素的管理包括医院和社区抗生素的管理包括医院和社区 耐药菌感染的控制耐药菌感染的控制 超级细菌出现超级细菌出现/ /MDROMDRO泛滥,泛滥, 我们需要改变什么呢?我们需要改变什么呢? 接触传播的隔离接触传播的隔离 手卫生:洗手液、抗菌洗手液、手消毒液手卫生:洗手液、抗菌洗手液、手消毒液 医院环境消毒:手接触的物表医院环境消毒:手接触的物表 隔离衣、口罩与手套隔离衣、口罩与手套 隔离隔离 多重耐药菌主动筛查与去污染多重耐药菌主动筛查与去污染 。 更明智地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更明智地合理使用抗

41、菌药物 预防传播预防传播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预防感染 Campaign to Prevent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in Healthcare Settings 12 12 遏制医务工作者传播遏制医务工作者传播 11 11 隔离患者隔离患者 9 严格掌握万古霉素应用 1 接种疫苗 2 拔除导管 6 专家会诊 7 治疗感染,而非污染 3 针对性病原治疗 8 治疗感染,而非寄殖 4 控制抗菌药物应用 5 应用当地资料 10 及时停用抗菌药物 预防抗菌药物耐药的预防抗菌药物耐药的1212项措施项措施 耐药菌愈演愈烈,耐药菌愈演愈烈, 感染预防的价值越来越

42、大!感染预防的价值越来越大! 9.9.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 9.1.19.1.1中度危险性物品如中度危险性物品如口腔护理用具口腔护理用具等耐热、耐湿物品,等耐热、耐湿物品, 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的物品如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的物品如体温计(肛表或口表体温计(肛表或口表 )、氧气面罩、麻醉面罩应采用高水平消毒或中水平消毒。、氧气面罩、麻醉面罩应采用高水平消毒或中水平消毒。 9.1.29.1.2通过管道间接与浅表体腔黏膜接触的器具通过管道间接与浅表体腔黏膜接触的器具如氧气湿化如氧气湿化 瓶、胃肠减压器、吸引器、引流瓶等瓶、胃肠减压器、吸引器、引流瓶等的消毒方法:的消毒

43、方法: a)a)耐高温、耐湿的管道与引流瓶应首选湿热消毒耐高温、耐湿的管道与引流瓶应首选湿热消毒 b)b)不耐高温的部分可采用中效或高效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等不耐高温的部分可采用中效或高效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等 以上的消毒剂浸泡消毒。以上的消毒剂浸泡消毒。 c)c)呼吸机和麻醉机的螺纹管及配件呼吸机和麻醉机的螺纹管及配件宜采用清洗消毒机进行清宜采用清洗消毒机进行清 洗与消毒。洗与消毒。 d)d)无条件的医院,呼吸机和麻醉机的螺纹管及配件可采用高无条件的医院,呼吸机和麻醉机的螺纹管及配件可采用高 效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等以上的消毒剂浸泡消毒。效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等以上的消毒剂浸泡消毒。 9.29.2注

44、意事项注意事项 9.2.19.2.1待消毒物品在消毒灭菌前应充分清洗干净。待消毒物品在消毒灭菌前应充分清洗干净。 9.2.29.2.2管道中有血迹管道中有血迹等有机物污染时,应采用等有机物污染时,应采用超声超声 波和医用清洗剂波和医用清洗剂浸泡清洗。浸泡清洗。清洗后的物品应及时进清洗后的物品应及时进 行消毒。行消毒。 9.2.39.2.3使用中的消毒剂应监测其浓度,有效期内使使用中的消毒剂应监测其浓度,有效期内使 用。用。 10.10.低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低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 10.110.1诊疗用品的清洁与消毒诊疗用品的清洁与消毒 诊疗用品如血压计袖带、听诊诊疗用品如血压计袖带、听诊 器等,

45、保持清洁,遇有污染应及器等,保持清洁,遇有污染应及 时先清洁,后采用中、低效的消时先清洁,后采用中、低效的消 毒剂进行消毒。毒剂进行消毒。 10.2 10.2 患者生活卫生用品的清洁与患者生活卫生用品的清洁与 消毒消毒 患者生活卫生用品如毛巾、面患者生活卫生用品如毛巾、面 盆、痰盂(杯)、便器、餐饮具盆、痰盂(杯)、便器、餐饮具 等,等,保持清洁,个人专用,定期保持清洁,个人专用,定期 消毒消毒;患者出院、转院或死亡进;患者出院、转院或死亡进 行行终末消毒终末消毒。消毒方法可采用中。消毒方法可采用中 、低效的消毒剂消毒;便器可使、低效的消毒剂消毒;便器可使 用冲洗消毒器进行清洗消毒。用冲洗消毒

46、器进行清洗消毒。 病区全自动清洗消毒器病区全自动清洗消毒器 引流瓶;尿壶;便盆;引流瓶;尿壶;便盆; 痰杯;盛放污物的盘、碗;痰杯;盛放污物的盘、碗; 拖布头和抹布;拖布头和抹布; 。 改建前后的 污物处置间 上海 华山医院 德国医院拖把清洁消毒 未来的污物处置间。 10.3患者床单元的清洁与消毒 10.3.1医疗机构应保持床单元的清洁。 10.3.2医疗机构应对床单元(含床栏、床头柜 等)的表面进行定期清洁和/或消毒,遇污染 应及时清洁与消毒;患者出院时应进行终末消 毒。消毒方法应采用合法、有效的消毒剂如复 合季铵盐消毒液、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或采 用合法、有效的床单元消毒器进行清洗和/或

47、消毒,消毒剂或消毒器使用方法 与注意事项等应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臭氧床单位消毒器 用于病床床垫、被褥内部及表面的消毒。 将需要消毒床垫、被褥放入专用的聚氯乙烯塑料罩将需要消毒床垫、被褥放入专用的聚氯乙烯塑料罩 中,通入臭氧气体,使臭氧浓度达到中,通入臭氧气体,使臭氧浓度达到150200mg/m150200mg/m 3 3 作作 用用20-3020-30分钟,然后维持分钟,然后维持3030分钟,可使床单位中的被褥、分钟,可使床单位中的被褥、 床垫表面达到消毒要求。床垫表面达到消毒要求。 带有抽气功能的床单位消毒器,先抽气带有抽气功能的床单位消毒器,先抽气 10201020分钟,然后通入臭氧气体

48、,使其浓度达到分钟,然后通入臭氧气体,使其浓度达到 300600mg/m300600mg/m 3 3 ,作用,作用20-3020-30分钟,然后维持分钟,然后维持3030分钟,分钟, 可使床单位中的被褥、床垫内部及表面均达到可使床单位中的被褥、床垫内部及表面均达到 消毒要求。消毒要求。 臭氧发生装置的寿命800-1000h 注意更换! 2 2、医院感染的可预防性、医院感染的可预防性 医院感染的分类医院感染的分类 外源性感染也称交叉感染,指病原体来源于病外源性感染也称交叉感染,指病原体来源于病 人体外,如其他病人、病原携带者、污染的医人体外,如其他病人、病原携带者、污染的医 疗器械、血液制品、病房用物、医院环境等,疗器械、血液制品、病房用物、医院环境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