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8年高考政治纠错笔记系列专题10文化传承与创新含解析201710283133.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907284 上传时间:2019-01-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2018年高考政治纠错笔记系列专题10文化传承与创新含解析20171028313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备战2018年高考政治纠错笔记系列专题10文化传承与创新含解析20171028313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备战2018年高考政治纠错笔记系列专题10文化传承与创新含解析20171028313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备战2018年高考政治纠错笔记系列专题10文化传承与创新含解析20171028313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18年高考政治纠错笔记系列专题10文化传承与创新含解析201710283133.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10 文化传承与创新2017年3月,历时3个月的“徐悲鸿现代中国绘画的开拓者”艺术展在美国丹佛圆满闭幕。徐悲鸿的历史巨作田横五百士兵和愚公移山代表了时代的精神,描绘出中国人民为掌握自己的命运而斗争的决心,许多美国观众为之震撼。材料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优秀文化作品具有其特有的感染力文化创新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时代精神是文化创作的源泉和动力ABCD【错因分析】本题较为简单,不能准确识记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特征、识记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是做错本题的原因。【答案】A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文化是世界的: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

2、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组成的,二者是共性和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文化的世界性存在于文化的民族性之中,并通过文化的民族性表现出来;民族性与世界性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外国人来中国观光,同时又有数以万计的中国人到世界各地旅游。观赏自然风光和领略“异国风情”是跨境旅游的两个主要目的

3、。领略“异国风情”,实际上是在感受和体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世界文化的趋同性不同文化的排他性ABCD【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理解。“异国风情”是不同国家民族文化差异易错点2 混淆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微文化”插上了飞速发展的翅膀,把我们带入了微交往、微传播和信息微循环的时代。这说明A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B现代科技是文化创新的源泉C现代传媒推动了文化传播和共享D文化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错因分析】不能准确区分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是做错本题的原因。【答案】C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文化传播的手段

4、区别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方式指的是与人们文化传播相关联的社会交往活动。如商业贸易、人口迁徙、留学访问、聚会、旅游等文化传播的手段指的是媒介所借助的物质技术手段,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联系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传媒才能实现,各种传媒都在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是文化传播方式和途径,还是传播手段,都直接影响文化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也就是任何文化传播的方式和途径都要借助一定的文化传播手段,文化传播手段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文化传播,并且文化传播方式也会随之发生相应变革2017年,中国在德国举办贯穿全年、覆盖全德的系列文化庆祝活动。活动主题为“今日中国合作友谊共赢”,以展示

5、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代文化创新成果以及充满活力、创新、自信的当代中国形象,进一步深化合作、巩固友谊、实现共赢。在德国举办中国文化年活动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输出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文化在交流过程中传播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ABCD【答案】B 【解析】在德国举办中国文化年活动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正确;“输出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带有贬意,不选;在德国举办中国文化年活动有利于文化在交流过程中传播,正确;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说法错误,不选,故本题选B。易错点3 不能准确理解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我们时常察觉和叹息:一些原本属于我们自己的珍贵东西,不知什么时候被丢掉了。诵读传统

6、文化中的经典,是“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的需要,是继承传统的必要方式。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强调要“诵读经典”是因为A对待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后发展B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C只要继承了传统就能实现发展D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错因分析】不能准确识记并理解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不能准确概括材料主旨联系课本知识,是做错本题的原因。 【答案】B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一个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凝聚了该民族世世代代的创造和智慧,是该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力量。所以,要实现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复兴,就不能无视这些宝贵财富的存在,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否则文化

7、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继承的目的不在于束之高阁,或者拿来供奉景仰,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为了服务于当代社会。因此,不能原封不动地承袭文化,而要紧紧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有所扬弃,发展文化。任何一种优秀的文化传统,只有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地扬弃、改造和更新,才能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对于任何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都要立足于现实的土壤,着眼于当前,面向未来,使之适应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精神生活的需要。一位中学生在谈到自己对传统文化漠视的“理由”时振振有词:“竞争太激烈了,学生们都在忙着学习高科技,无暇顾及传统文化。”这是发生在“佛山传统文化知多少”的论坛

8、上的真实情景。为此,有识之士强烈呼吁,要强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教育,这是因为继承是为了发展,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益的东西传统文化钳制着我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ABCD【答案】A 易错点4 不能全面把握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草根是相对于主流、精英而言的。草根文化即平民化、大众化的文化,近年来借助媒体和网络技术迅猛兴起,如在百家讲坛中用“说书体”评说历史的易中天“如日中天”。同时高雅文化也正逐渐通过媒体和网络技术走向平民,走向大众。草根文化借助媒体和网络技术迅猛兴起表明A思想文化主要在思想运动中促进文化发展B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产生的影响正越来越小C科学技术的进步

9、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D社会制度的更替强有力地促进了文化的进步【错因分析】本题较为简单,不能全面识记并理解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做错本题的原因。【答案】C 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社会制度的更替 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和政治所决定的,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产物。社会制度的更替,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当社会制度发生新旧更替时,新的社会力量的出现必然要求为之服务的文化随之取代旧的文化形态。这里新旧文化力量的斗争,就有力促进了文化的进步。比如说历史上每次制度更替都会带来文化大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启蒙运动等都是明显的例证。2科学技术的进步 科学技术作为文化

10、范畴的一部分,其进步不仅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且还推动了整体文化的发展。自古以来,科学技术中的每一项重大发现和发明,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例如,造纸术的发明,引起了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使之成为交流思想、传播文化的强有力工具,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 3思想运动的推动 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对文化的发展也产生重要影响。不同的思想文化在运动中相互激荡,催生着社会变革,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4教育对文化传承的作用首先,教育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能动性活动,对文化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它通过自身的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次,教育使用“传道、授

11、业、解惑”的方式,把文化传递给受教育者,使人类世代的优秀文化得以传承。最后,教育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了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身处快速发展的时代,道别变得频繁和寻常。30年前,父母亲朋、恋人对远行者的叮咛是“一定要写信来”;20世纪90年代后,离别的嘱托变成“常打电话”。如今,书信、电话、短信、电邮、MSN、QQ等方式总有一款适合离者抒发别情,道声平安。这表明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因时而变传统习俗和思想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ABCD【答案】D 易错点5 对文

12、化创新相关知识理解不全面(2017新课标II文综)2016年9月,中国歌剧舞剧院复排的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在北京上演。该剧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又融入了时尚元素,洋溢着青春气息,在表演样式、舞美设计、服装造型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演出取得了极大成功,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这表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只有赢得市场,优秀传统文化才有价值只要引入流行元素,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很好地传承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ABCD【错因分析】文化创新涉及文化创新的主体、文化创新的途径、文化创新的意义等多方面的内容,不能全面把握,是做错本题的原因。【答案】B 1文化创新的实质文化

13、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发展的实质,就是文化创新。2文化创新的必要性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实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而文化来源于社会实践,因此,文化也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发展而创新。3文化创新的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 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创新,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

14、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文化创新的根基是传统文化;文化创新的基础是社会实践。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4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要坚持正确的方向,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既要反对“守旧主义” 和“封闭主义”,又要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错误倾向。守旧主义即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封闭主义即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民族虚无主义即一味推崇外来文化;历史虚无主义即根本否定传统文化。(2017江苏政治)在每一个历史时期

15、,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今天要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就要A超越生活、改变社会 B立足实践、扎根生活C继承传统、满足大众 D博采众长、海纳百川【答案】B 1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传统的教育思想有糟粕和消极之处,也有着思想的精华和合理之处。对此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是全盘否定,也不能全面回归。因此,要把握好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积极从改革开放和社

16、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汲取养分,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才能实现文化繁荣,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2厘清继承和发展关系的几点误区(1)对于继承和发展,不是先继承,后发展,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因为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结果。(2)对文化的继承,是批判地继承。无论是对传统文化、现代文化,还是对外来文化、本土文化,也无论是民族文化、世界文化,都要批判地继承。既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一概继承。(3)不能认为只有抛弃传统文化才能实现文化发展。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实现文化的发展,不断创造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文化,但这并不意味着

17、要抛弃传统文化,因为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中华优秀文化发展的根基。所以我们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3全面认识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作用角度教育作用文化的特点教育有利于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展示文化的力量文化与经济、政治、综合国力的关系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能够为经济建设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交流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教育有利于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传承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

18、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与现代化建设教育是发展科技与培养人才的基础,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与人的素质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正确理解文化创新的含义(1)从横向上看,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从纵向上看,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这些都是文化发展的过程。前者侧重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和交融,后者侧重于本民族文化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2)无论是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还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1(2017江苏政治)在一些旅

19、游景区,国内外的许多标志性建筑如天坛、鸟巢、兵马俑、埃菲尔铁塔、悉尼歌剧院等,经常被照搬、模仿或抄袭,山寨景观多次出现。对此类现象认识正确的是A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B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C发展了国家倡导的大众文化D需要通过文化创新去改变【答案】D 2“诗是不可译的,中国古典诗歌更是不可译的”,爱好古典诗歌的中国人包括不少专家学者常常带着七分自豪、三分遗憾地感叹。但如果古典诗歌不创新形式走出去,就不能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这给我们的启示是扩大文化传播的途径 加强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加强文化交流,走向文化的统一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ABCD【答案】C 【解析】题目中,如果

20、古典诗歌不创新形式走出去,就不能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加强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故入选。选项在题目中没有体现。“走向文化的统一”的表述错误,排除。选C。3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互联网与教育不断融合,在线教育日益火爆。人们的学习方式正发生深刻变化,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能力,在网上找到为自己“量身定制”的课程,学习变得更为主动和灵活。这说明科技进步是文化多样性产生的重要因素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文化传承方式的变革“互联网教育”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方向在线教育有利于满足学习者个性化需求ABCD【答案】D【解析】不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科技进步是文

21、化多样性产生的重要因素;材料说明科技发展推动了文化传承方式的变革,正确;不符合题意,“互联网教育”对文化发展的方向不起决定作用;正确,材料表明在线教育有利于满足学习者个性化需求。42017年6月26日,第十六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印度尼西亚赛区决赛在印尼首都雅加达落下帷幕,这标志着本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海外预赛已全部结束。7月10日,有来自全球110多个国家的约150名大学生选手抵达北京,来到孔子学院总部,用两天的时间近距离的体验中国文化。之后他们还飞抵星城长沙,在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汉语言文化传播基地开启为期1个月的第十六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复赛、决赛之旅。近年来,儒家思想在世界影响深远,与孔子学院的设立有关。这告诉我们 儒家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教育具有传递文化的特定功能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教育是文化传播最重要的途径ABCD【答案】 C_- 1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