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曹县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2017103101142.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907440 上传时间:2019-01-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曹县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201710310114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东省曹县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201710310114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东省曹县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201710310114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曹县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201710310114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曹县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2017103101142.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选择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涂在答题卡上。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案涂答题卡上。2非选择题答案要写在第4页答题卷对应的答题框内,否则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战国时期重士之风兴起,士的地位大大提高。许多诸侯国因能“得天下之士”而在争霸战争中出尽风头,秦国因善于得士和用士而最终完成统一。这一现象( )A. 使贵族政治更加巩固B. 是“百家争鸣”的产物C. 开始打破“学在官府”D. 为社会发展增添了活力2商

2、鞅认为“一教则下听上”,强调“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因此对民众必须加强“法治”教育。这主要反映了商鞅( )A. 力图建立并维护专制局面B. 主张统治者要有民本意识C. 重视教育和法治的统一性.B竭力提高民众的法治观念3孟子主张“民贵君轻”,陆九渊主张“民为邦本”,黄宗羲提出“民为主,君为客”由此可见( )A. 儒家“民本思想”常有传统 B. 傜家“仁”的学说停滞不前C. 历代统治者均奉儒家为正统 D. 儒家学者都主张“民贵君轻”4“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下列各家思想最能体现这种意识的是(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5某学者评价百家争鸣时指出:“正是这

3、一时期(战国时期)的政治混乱才迫使那些思想者不断反思社会的本质以及人民所应该承担的角色,一些人试图找到能够恢复政治和社会秩序的法则。”由此可见( )A. 战国时诸子百家开始出现B. 争鸣核心是重建社会秩序C. 文化的繁荣源于社会混乱D. 百家争鸣只关注人际关系6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动荡,有学者认为:“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然则崇此害亦何哉?以不相爱生。”为此他提出的解决方法是( )A.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B. 既以非之,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C.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D.

4、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7家中的老人时常教育后代说:“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遇事要冷静,做到以静制动”。显然,老人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 )A. 道家思想 B. 儒家思想 C. 墨家思想 D. 法家思想8以下关于孔子、孟子、荀子、老子、韩非子所属学派及其思想主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孔子在春秋晚期创立了儒家学派,其核心思想是“仁”B.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C. 孟子、荀子主张实行“仁政”“仁义”,在伦理观上都主张“性本善”D. 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9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

5、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大害”。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 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B. 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C. 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D. 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10汉代有一典型案例:父亲和别人因口角发生斗殴,对方用刀刺父亲,儿子持棍相救,结果误伤了父亲。依据汉律,子伤其父,应论死罪。但最终判决认为,“父子至亲”,儿子出于孝心持棍救助,应当无罪免刑。这一判决反映了汉代( )A. 儒家伦理道德影响司法B. 司法审判标准极度混乱C. 儒学成为唯一司法依据D. 孝治天下儒家独尊观念11冯友兰认为:“(董仲舒的)王者受命于天的学说,既为行使皇权提

6、供根据,又对行使皇权有所限制。”与这一观点相符的是( )A. 皇帝有时要依天行事B. 天意与人事没有联系C. 皇帝的权力来自人民D. 儒家试图约束皇权12从汉初崇尚黄老之学,到汉武帝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一变化反映了( )A. 春秋以来思想自由局面的结束B. 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与利益的冲突C.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创新D. 恢复国力到加强集权的政治转变13有人认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主要依据是董仲舒( )A. 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B. 认为君主施暴会受到惩罚C. 主张民贵君轻D. 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14范仲淹直抒胸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7、”,张载慷慨立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些千百年来传诵不断的励志名言,均可推许为古代“国士”情操与境界的代表作。他们反映出中国古代“国士”( )A. 励志入世救民 B. 批判重利轻义C. 固守儒学传统 D. 倡行经世致用15北宋时期儒学家对佛道二教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但到南宋时期,这种批判已经没有那么强烈了。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 理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 宋代商业都市繁盛C. 南宋的统治者尊道礼佛D. 南宋社会相对稳定16在宋代理学兴起的过程中,出现了尊孟排荀的思潮,宋代学者,特别是理学家对荀子多持否定态度。这是因为( )A. 理学家以孔子儒学为正宗B

8、. 荀子主张把握自然规律C. 佛教思想影响了理学形成D. 两者对人性的认识不同17汉代以后到唐代,儒学的内在传统中断了。宋代的理学就致力于把汉代以后中断的儒学内在传统接续起来。宋代理学接续的“儒学内在传统”是( )A. 理生万物 B. 格物致知 C. 心即理也 D. 强调人格、修养18唐代女人喜欢骑着高头大马招摇过市,宋代妇女却只站在重重帏帘之后,掀起一角向外悄悄张望一下。唐代妇女可以和男人一样,大呼大叫地参加集体体育运动,宋代妇女却裹起了三寸金莲,讲究起行不动裙,笑不露齿。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 )A. 宋代的观念趋于封闭和保守B. 程朱理学的盛行C. 君主专制集权制度的强化D. 男女平等的社

9、会关系被破坏19清初学者颜元对当时某一现象评论道:“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即为上品也。”由此可以推断( )A. 程朱理学不受重视 B. 空谈心性的理学受到批判C. 儒者忠君报国值得称道 D. 妇女教育受到重视20习近平主席认为黄宗羲具有民主启蒙性质的民本思想,而有学者则称黄宗羲为千古学者中对君主第一“狠人”。以下史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 工商皆本B. 君主为天下第一大害C. 经世致用D. 提出“存天理,灭人欲”21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

10、与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乙:“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A. 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B. 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C. 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D. 王夫之、程颢、王阳明、顾炎武22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的是( )A. 经世致用B. 工商皆本C.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 天下为主,君为客23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政治家

11、,赞颂商鞅,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A. 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B. 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礼教C. 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D. 揭露道学家的虚伪24中国古代科技史话中有一段描述:“北宋庆历年间的印刷术方法是:用胶泥刻字,使字划凸出,每字单独成一印,用火烧硬,制成字印;在铁板上敷松脂、腊、纸灰,把一颗颗字印镶嵌于铁板便可刷墨印书。”该印刷技术( )A. 最早出现于唐朝 B. 实现了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C. 发明者是王祯 D. 在12、13世纪传入欧洲25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四位学生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你觉得哪些命题最适宜:( )大汉的文明传承

12、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A. B. C. D. 学校 姓名 班级 考试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三大题,50分。26阅读春秋战国时期一些思想流派的言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材料二古者圣王之为政,立德而尚贤。自贵且智者为政则治,自愚且贱者为政则乱,是以尚贤之为政本也。材料三不尚贤,使民不争;大道废,存仁义;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

13、自富,我夫欲而民自朴。”材料四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楚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为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以上皆引自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请回答:(1)以上四则言论都是围绕什么中心问题而叙述的?(2分)概括四段材料各自所体现的核心主张。(8分)(2)为什么在同一问题上,会出现各种不同的主张?(2分) (3)上述四则材料中的主张,哪一种对当时的社会影响最大?说明其原因。(4分)(4)上述四则材料中的主张,哪一种对后世影响最大?为什么?(4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程朱理学在社会伦理观方面最受人诟病的理学主张

14、“存天理,灭人欲”,其并非是禁欲主义,问题不是如何解释“灭”字,而是如何解释“人欲”。在程朱理学中,人欲是有特定含义的概念,与人欲对应的概念是人心,“人心泛指一切欲望,私欲则专指过分追求利欲,违背道德原则的欲念,所谓存天理,灭人欲,并不是去除一切人心、一切感性欲望,而是以道德意识克服违背道德原则过分追求利欲的意识”。清朝对程朱理学的阉割与歪曲材料二在西方,人们把程朱理学称为新儒学。新儒学的改革由朱熹完成。朱熹把孔孟置于正宗,又把董仲舒的阴阳五行和张载、周敦颐、二程(程颐、程颢)思想以及佛家高度一元化的哲学与道学无为的思辨精神,整理融合,形成了一个内容精深的新儒学体系。宋元明清,几代统治者把二程

15、和朱熹的理学树为正统思想,程朱理学在900年间,成为了人们日常言行的是非标准和认理践履的主要内容。程朱理学在教育人们知书识礼、陶冶情操等方面,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程朱理学在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程朱理学蕴含的爱国主义理论,激扬了中华民族的正气,凝聚了华夏儿女团结御侮,革旧立新的雄心,成为了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源泉之一。摘编自程朱理学:中国哲学史上的一座高峰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概括作者对程朱理学中“灭人欲”的认识,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存天理”这一思想成果的政治功效。(6分)(2)材料二中认为程朱理学被称为新儒学主要“新”在哪里?(2分)宋元明清的几代统治者

16、将程朱理学树为正统思想的根本原因何在?(2分)(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程朱理学的进步性及其消极影响。(6分)28阅读下列材料:(14分)材料一“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茶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即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夕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原君材料二后之人主,既得天下,惟恐其柞命之不长也,子孙之不能保也,思患于未然以为之法。然其所谓法者,一家

17、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是故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以其可以藩属于我也;宋解方镇之权,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请回答:(1)材料一、二中,黄宗羲把批判矛头分别指向了什么?(2分)这是一种什么思想?(2分)(2)材料二中,“秦变封建而为郡县汉建庶孽宋解方镇之权”分别是指哪些事件?(6分)(3)黄宗羲的思想实质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2分)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曹县三桐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1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士阶层的崛起并受到重用,结合所学可知,士阶层的崛起并受到重用有利于

18、思想的活跃,促进各国变法的进行,即为社会发展增添了活力,故D项正确;士阶层的崛起并受到重用不利于贵族政治的巩固,故A项错误;士阶层的崛起并受到重用是“百家争鸣”的背景,故B项错误;士阶层的崛起并受到重用与打破“学在官府”没有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结合士阶层的崛起并受到重用的作用解答即可。2A【解析】商鞅强调“法令者为治之本也”,认为必须对民众加强“法治”教育,是达到“一教则下听上”,即维护专制统治的目的。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商鞅强调民众守法是为了加强统治,排除D项。3A【解析】“

19、天下为主,君为客”、“民为邦本”,是对孟子“民贵君轻”这一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故A项正确,D项错误;B项说法错误,儒家思想不断发展;从汉武帝开始,儒家才成为正统思想,故C项错误。点睛:对“民贵君轻”“天下为主,君为客”、“民为邦本”理解是解题的关键。4A【解析】据材料“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仁政、以德治民的思想主张,属于儒家,故A项正确;道家主张无为而治,不符合材料,故B项错误;法家主张严刑苛法,也不符合材料信息,故C项错误;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与民做主”,学生应该可以联系儒家

20、仁政的思想,同时,要求掌握其它各派思想主张,据此可以对选项逐一分析排除,得出正确答案。5B【解析】“恢复政治和社会秩序的法则”其实也就是重建社会秩序,这也是材料所强调的争鸣核心所在,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自身就是错误的,文化的繁荣源于社会经济等的繁荣,不符合题意,排除;百家争鸣也关注社会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6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天下之害”的原因是由于“国之与国之相攻”“ 不相爱”。因此可以推断是墨子,符合墨子的观点是B项,提倡“兼相爱,交相利”。因此C正确。AD为儒家思想

21、故排除,C项为道家思想,故排除。7A【解析】材料大意是做人处事都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以静制动。材料反映了道家的清心寡欲、顺其自然的辩证思想,故A项正确;B、C、D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或体现,排除。8C【解析】荀子主张性本恶,在伦理观上都主张“性本善”是不正确的描述,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孔子在春秋晚期创立了儒家学派,其核心思想的确是“仁”,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老子的确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也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韩非子的确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也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同时也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

22、在于要明白荀子主张性本恶。9C【解析】材料说明中国古代的儒家学者对君主专制持有明显不同的态度,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些思想家身处不同时代,他们的主张都与当时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故答案为C项。孟子、黄宗羲都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君主专制制度,排除A项;董仲舒“君权神授”深受统治者的重视,排除B项;董仲舒新儒学产生时,并非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排除D项。点睛:本题属于比较型选择题中的类比,即将同一类性质的事件、人物和观点进行比较,主要考查它们的相同点。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看各自体现出的特点,再找出它们的共同点,要审准试题的比较点和要求,注意结合课本内容逐一辨析备选项,然后选出正确答案。10A【解析】“孝心”属于儒

23、家伦理道德,因为“孝心”而无罪免刑则反映了儒家伦理道德影响了司法,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司法审判标准不可避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但不能说司法审判标准极度混乱,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司法只是受儒学的影响而己,不能说儒学成为唯一司法依据,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不是材料的主旨,因为材料主旨是儒家伦理道德影响司法,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注意“孝心”等关键字眼。11D【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冯友兰认为董仲舒的学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皇权,通过天人感应学说要求皇权顺应天道体察民情,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说明儒家试图约束皇权,D项正确。冯友兰认为董仲舒的学说既为

24、行使皇权提供根据,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皇权,因此皇权顺应天道体察民情,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而不是有时要依天行事,而是要一直遵循天意,排除A。“王者受命于天”就是“天意”,而皇帝行使权力是“人事”,二者相互影响,天意与人事交相感应,正是天人感应的学说,排除B。皇帝的权力是来自天给予的,而不是人民,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12D【解析】据材料“汉武帝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以来思想自由局面的结束是在秦朝统一之后,不是汉武帝时期,故A项错误;汉武帝罢黜百家也不是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与利益的冲突的结果,故B项错误;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创新,属于思想家的个人主观因素,不是

25、汉武帝罢黜百家的主要条件和原因,故C项错误;经过汉初休养生息,武帝时国力增强,要求加强集权,故以思想大一统服务于政治大统,故D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汉武帝罢黜百家的历史背景和目的等相关知识,从国力增强,要求加强集权的方面入手即可排除其它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13B【解析】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认为认为君主施暴会受到报应,受到自然灾害等的惩罚,是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君舟民水的观点是荀子提出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民贵君轻是孟子提出的,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是神化封建统治而非仁政思想,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

26、题选B。14D【解析】题中主要体现了古代“国士”经世致用的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并非仅仅为了“救民”、还有“天下”“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目标,故A错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强调了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道德,没有涉及“批判重利轻义”“固守儒学传统”信息,排除B、C;经世致用就是关注社会现实,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体现了经世致用的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故D正确。15A【解析】理学直接承继孔子到孟子的

27、先秦儒家,同时也有选择性的吸收扬弃了道家、玄学、道教以及一些佛教的思想的一种新的思想体系。理学由北宋程颢、程颐建立,南宋朱熹集其大成,他集孔子之后历代学术思想之大成,形成儒学思想文化的杰出代表-朱子理学,受到朝廷的推崇,被钦定为官方的正统哲学思想,构成中国宋末至清代一直处于统治地位的思想理论。所以对佛道二教激烈的批判到南宋时期就没有那么强烈了。故A项正确,B、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表述错误,南宋社会不稳定。16D【解析】根据题干“出现了尊孟排荀的思潮,宋代学者,特别是理学家对荀子多持否定态度”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本恶,两者对人性的认识不同,而理学家主张天理即儒家伦理

28、道德,主张致良知,人性本善,D项正确。荀子和孟子都是儒家代表人物,排除A。是否把握自然规律不是理学家尊孟排荀的原因,排除B。题干没有涉及佛教的问题,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干关键信息“尊孟排荀”“理学家对荀子多持否定态度”,运用所学知识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17D【解析】题干中的“儒学内在传统”应该指的是汉代以后中断的儒学内在传统,意即汉代及以前的儒学传统,根据所学儒家思想的知识可知,先秦和汉代的儒学都主张人格、修养等,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都是宋明时代的主张,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18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朝理学,旨在考查分析比

29、较相关所学的能力。宋朝理学强调的是“存天理,灭人欲”对这种人性的压制必然导致在生活上出现相应的变化,所以符合题意的是B项;宋代文化氛围相对宽松,排除A项;题干中没有涉及到君主专制,排除C项;封建阶级社会本身就不是男女平等的社会关系,排除D项。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程朱理学。19B【解析】材料中“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无事袖手谈心性”反映了对宋元以来空谈心性的理学的批判,故B正确;程朱理学在清朝依然占据统治地位,故A错误;C、D材料未体现,排除。【名师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无事袖手谈心性”即可。20D【解析】本题属于逆向型选择题,考查

30、黄宗羲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在经济方面主张工商皆本,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在政治方面黄宗羲认为君主为天下第一大害,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在治学方面黄宗羲也主张经世致用,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是朱熹,不是黄宗羲,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21C【解析】联系已学史实可得出“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出自于王阳明的大学问;“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出自于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原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出自于董仲舒的天人三策;“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则出自于顾炎武的日知录

31、。故选C。22B【解析】明清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这代表了中国社会的前进方向,这种经济现象在思想上的反映就是主张工商皆本以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故B项正确;A项强调学以致用和务实的精神,CD项强调政治变革,这是经济发展的政治要求而非经济本身的发展趋势。23B【解析】从材料中“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杆起义的农民”可知,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故B项正确。AC D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点睛:材料“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杆起义的农民”是解题的关键。24B【解析】

32、材料反映的是北宋科技成就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是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故B正确,A错误;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C错误;元朝以后活字印刷术传入欧洲,D时间不符合。25A【解析】印刷术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说法绝对,其他三项说法正确,故答案为A项,排除含有的BC项和说法不全面的D项。点睛:造纸术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26(1)围绕的中心问题:如何治理国家,才能巩固统治。(2分)材料一主张“德”、“礼”;材料二主张尚贤;材料三主张无为;材料四主张重罚。(8分

33、)(2)因为各派代表的阶级立场不同。(2分)(3)材料四的主张。因为适应了建立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需要和国家走向统一的潮流。(4分)(4)材料一的主张。因为儒家学说经过西汉董仲舒的发挥,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4分)27(1)认识:作者认为“灭人欲”是把人的欲望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不让其过度放纵。(3分)政治功效:“存天理”的思想主张适应了宋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历史发展趋势,有利于维护政治统治和社会秩序的稳定。(3分)(2)在继承孔孟思想的基础上,把董仲舒的阴阳五行思想以及唐宋时期的佛家、道家思想精华整理融合,形成新的儒学体系。(2分)根本原因

34、:程朱理学有利于维护君主专制统治和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控制,稳定社会秩序。(2分)(3)进步性:程朱理学在教育人们知书识礼、陶冶情操等方面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等;程朱理学蕴含的爱国主义理论,激扬了中华民族的正气,凝聚了华夏儿女团结御侮、革旧立新的雄心,成为了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源泉之一。消极影响:程朱理学以封建伦理道德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思想文化的发展;程朱理学的一些思想主张也一定程度上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尤其是对妇女思想、行为的束缚更为严重。(6分)28(1)封建君主专制和封建法制。早期反封建的民主思想。(4分)(2)秦实行的郡县制;汉初的封国制;北宋削减节度使权力。(6分)(3)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有一定影响。(4分)- 1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