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降低急查静脉血标本结果回报延迟率——杨莘-PPT文档.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07932 上传时间:2019-01-21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3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降低急查静脉血标本结果回报延迟率——杨莘-PPT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降低急查静脉血标本结果回报延迟率——杨莘-PPT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降低急查静脉血标本结果回报延迟率——杨莘-PPT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降低急查静脉血标本结果回报延迟率——杨莘-PPT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降低急查静脉血标本结果回报延迟率——杨莘-PPT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降低急查静脉血标本结果回报延迟率——杨莘-PPT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降低急查静脉血标本结果回报延迟率——杨莘-PPT文档.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项目背景,2011年11月,护理部获得临床科室反应检验报告延迟的现象 静脉血标本广泛应用于临床科室及急危重患者抢救及临床诊断,赢得救治时间 常因多种因素导致急查静脉血标本结果回报延迟,导致临床医师无法及时、正确、有效进行诊断与救治 李凯等分析22例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静脉溶栓治疗开展情况.静脉溶栓院内延迟平均为107 min,最主要的原因为等待相关化验结果回报1。,一、项目背景,护理部为解决此问题,进行临床调研,发现报告延迟集中在急查静脉血标本。 为了解决此类问题,由护理部牵头,号召临床医护人员积极参与,组成了多学科人员参与的质量控制小组(QC小组),对此问题

2、开展质量持续改进项目研究。,二、品管圈的组成,三、活动计划拟定,四、现况调查,(一)相关工作流程图,四、现况调查,(二)数据收集 调查时间:2011年12月1530日 调查人员:小组成员 调查内容: 2011年12月1530日全院所有住院病人急查血常规标本登记 调查结果(详见表1): 急查血标本登记共1173例 检验结果回报延迟74例 检验结果回报延迟发生率6.31%,四、现况调查,表1 检验标本问题频率统计表,(三)确定主要原因,四、现况调查,人员,流程,结果回报延迟,环境,电脑速度慢、存在故障,医生,外送人员,未及时通知外送 人员取回报告,病区分散、 运送耗时,无化验送检流程,仪器、设备,

3、缺少急查医嘱 提示流程,检验人员,急查化验 安排不合理,医嘱开写后未及时提示护士,医嘱开写 错误,未及时催促 结果回报,与检验人员未进行交接,工作安排 不合理,血管条件差,调度未及时呼叫员工,忘记取结果,新员工 培训不到位,信息人员,管理者,护士,未进行标本采集流程总体设计,对报告延迟现象不了解,新护士培训不到位,操作 不正规,未及时通知外送送检,软件设计不完善,不了解临床工作,疾病导致不配合,患者,无检验报告 返回流程,条码不能故障,系统故障,医嘱不能生成,电话线路繁忙、信息传达延迟,采血用物 准备不充分,电梯数量有限、运送效率降低,五、主因分析,六、目标值设定,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 =现

4、况值-(现况值*累计百分比*圈能力) =0.063-(0.063*76.2%*76%) =0.027,七、对策方案,实施一:加强医嘱处理环节的培训 实施二:加强爱玛客运送服务公司合作培训,提高运送服务质量 实施三:加强监管 加强各病区护士长对护士标本留取的质量控制 加强外送公司负责人对员工的质量监管 加强检验科主任对检验人员标本检验的质量监管 实施四:加强各部门间的有效沟通 实施五:加强仪器设备的维护,八、方案实施,九.效果确认,调查时间: 2012年5月1527日 调查人员:小组成员 调查内容: 住院病人急查血常规标本登记 调查结果: 急查血标本登记共1236例 检验结果回报延迟19例 检验结果回报延迟发生率1.54%,十.巩固措施,护士血标本留取技术操作培训常规化、常态化 管理部门每月调取检验报告查看报告时限 相关部门定期协调沟通,及时解决衔接问题 医学工程科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小结,通过QC小组的活动,急查静脉血标本化验结果回报延迟问题已明显改善,显著降低了化验结果回报时间,更有利于临床医师对患者进行及时的诊断与救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