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PPT课件.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10452 上传时间:2019-01-21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3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03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03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03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03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3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3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PPT课件.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主要内容 l第一节 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方法 l第二节 细胞组分的分析方法 l第三节 细胞培养细胞工程与显微操作技术 第一节 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方法 一 光学显微镜技术 1、根据光源不同,可分为: 1)、光学显微镜: 以可见光(或紫外光)为光源 2)、电子显微镜: 以电子束为光源 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 2、分辨率(resolution) R = 0.61/n Sin l n=介质的折射率 ;空气为1. 油为1.5 l =样品对物镜角孔径的半角;sin的最大值为1 l =照明光源的波长 l 0.61是一个恒定的参数;表示成像的点虽被重叠但仍能 被区别的程度 分辨率概念:是指能区分两个

2、物点间最小距离的能力 l 分辨距离越小,分辨率越高,即分辨细微结构的能力越 大 提高分辨能力的方法: l 改变n: n越大; R越小;分辨能力好 l 改变:越小;R越小;分辨能力好 2、放大率 l最终成像的大小与原物体大小的比值 l总放大率=物镜放大率目镜放大率 l例如:目镜10X;物镜40X;则总放大率400X l注意分辨率与放大率的区分 电子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的基本区别 分辨本领光源透镜真空 光 学 显 微 镜 300 n m可见光玻璃透镜不需真空 200 n m(油镜) 可见光玻璃透镜不需真空 100 n m 紫外光玻璃透镜不需真空 电子显微镜0.1 n m电子束电磁透镜真空 3、普通光

3、学显微镜构成 照明系统: 光源、聚光器 光学放大系统:物镜、目镜组成;为了消除球差和色差 机械装置: 用于固定材料和观察方便 双筒显微镜 :亮度较单筒暗;双眼观察立体感较单筒强 双筒显微镜 单筒显微镜 (二)、荧光显微镜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1、工作原理: l利用紫外线光源(如弧光灯、水银灯等发出) 通过照 明设备把切片或活染细胞透视出来 1)自发荧光 l细胞中有些物质(如叶绿素等)紫外线照射后可 发荧光 2)诱发荧光 l一些物质紫外线照射后不能发荧光,但如果用荧 光染料或荧光抗体染色后,经紫外线照射亦可发 荧光 荧光显微镜照片(微管呈绿色、微丝红色、核蓝色)

4、2、荧光显微镜和普通显微镜的区别 1)照明方式: l 通常为落射式,即光源通过物镜投射于样品上 2)光源: l 为紫外光,波长较短,分辨力高 3) 特殊的滤光镜系统片 l 激发滤色镜(exciter filter): 光源前的用以滤除不需要的光线 UV(紫外);V(紫);B(蓝);G(绿) l 阻断滤色镜(barrier filter): 目镜和物镜之间的用于滤除紫外线,保护眼睛 落射式照明原理 荧光显微镜的光通路 尼康E800荧光显微镜 其它类型的显微镜 (三)、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境(laser confocal scanning microscope ) l用激光作扫描光源,逐点、逐行、逐

5、面扫描成像 l分辨力较高,是普通光镜的3倍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 LCSM照片 蓝色为细胞核,绿色为微管 (四)、暗视野显微镜 暗视野显微镜(dark field microscope) l用特殊的聚光器使照明光线不能进入物镜被放大 l在黑暗的背景下呈现明亮的像 l反差增大,分辨率提高 l观察未经染色的活体或胶体粒子 (五)、相差显微镜 相差显微镜(phasecontrast microscope) l 荷兰人Zernike1932年发明,获1953年诺贝尔物理奖 l 作用:可观察未经染色的标本和活细胞 l基本原理:把透过标本的可见光的光程差变成振 幅差,而提高结构间的对比度 入射光环 共轭区

6、 补偿区(并协区) (六)、偏光显微镜(polarizing microscope) l 检测有双折射性的物质,如纤维丝、纺锤体等 l 光源前有偏振片(起偏器),使进入显微镜的光线为偏 振光 (七)、微分干涉差显微镜(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 microscope) l 1952年,Nomarski在相差显微镜原理的基础上发明 l DIC显微镜又称Nomarski相差显微镜(Nomarki contrast microscope) l 利用的偏振光 ;标本可略厚,折射率差别更大 l 基因注入、核移植、转基因等的显微操作 (八)、倒置显微镜 倒置显微镜

7、特点: l物镜与照明系统颠倒 l观察培养的活细胞 l具有相差物镜 莱卡倒置显微镜 一般光学显微镜的样品制备与观 察 1、 样品的固定(fixation) 目的: 1)杀死细胞,稳定细胞的化学成份 2)使样品在后面的处理和切片时不受到破坏 做法: l最简单是直接浸泡在固定液中 l一般用有缓冲作用的醛类固定液,(甲醛或戊二 醛) 醛类固定液作用机理: l能够与蛋白质的游离氨基形成共价键,而将邻近 的蛋白质分子交联一起 2、包埋和切片(embedding and sectioning) 包埋: l 常用包埋剂:液态的石蜡或树脂 l 使之渗入整块组织,后将之硬化成固体的包埋块 切片: l 切片机切割包

8、埋块,制备成薄切片 l 适用于光学显微镜观察的切片厚度为 l10 m 切片机进行样品切片 3、染色(staining): 目的: 给细胞的不同组分带上可区别的颜色特征 一些典型的有机染料 苏木精(hematoxylin): 能显示出细胞内核酸的分布 伊红(eosin):可使细胞质染色 苏丹染料(Sudan dyes)的乙醇饱和溶液:能使脂肪着色 4、有些过程需进行脱水处理 二、电子显微镜(electron microscope) 1、发明 l 1932年德国人Max Knolls和Ernst Ruska发明第一台电 子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 2、电镜分类 l透射电子显微镜(

9、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 l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光镜与透射电镜的结构 光学显微镜、TEM、SEM成像原理比较 3、透射电子显微镜基本结构 l 三大部分组成 1、电子光学系统(镜筒): l 照明系统、样品室、成像系统、观察窗和记录 用的照相机等 2、真空系统: 作用: l 防止:阴极与阳极之间会放电, 灯丝也 会因受到氧化或被阳离子轰击而缩短寿 命 3、电子学系统(供电系统) l 供电系统,需要高压稳压 TEM的分辨力可达0.2nm 超薄切片:电子束的穿透力很弱 标本厚度约50nm的

10、超薄切片 4、透射电镜制样技术 1)固定样品: l锇酸(OsO4)和戊二醛 2)包埋及超薄切片: l以环氧树脂包埋,以热膨胀或螺旋推进的方式 推进样 品切片,切片厚度2050nm 3)负染色技术 l用重金属盐(如磷钨酸、醋酸双氧铀)对铺展在 载网上的样品进行染色;吸去染料,样品干燥后 样品凹陷处:薄层重金属盐 样品凸出处:没有染料沉积,而出现负染效果 4)冰冻断裂与冰冻蚀刻技术 1、标本置于-100C的干冰或-196C的液氮 中,进行冰冻 2、后用冷刀骤然将标本断开,升温后,冰 在真空条件下迅即升华,暴露出断面结构, 称为蚀刻(etching) 3、蚀刻后,向断面以45度角喷涂一层蒸汽 铂,再

11、以90度角喷涂一层碳,加强反差和强 度 4、后用次氯酸钠溶液消化样品,把碳和铂 的膜剥下来,此膜即为复膜(replica) 5、复膜显示出了标本蚀刻面的形态,在电 镜下得到的影像即代表标本中细胞断裂面处 的结构 冰冻蚀刻电镜照片 5、扫描电子显微镜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1)组成 l扫描电子显微镜主要由电子光学系统和显示单元 组成 2)工作原理: A:用细的电子束扫描样品,在样品表面激发出次级电子 次级电子的多少与样品的表面结构有关 B:次级电子由探测体收集,并被闪烁器转变为光信号 C:再经光电倍增管和放大器转变为电信号来控制荧光屏 上电子束的

12、强度,显示出与电子束同步的扫描图像 图像为立体形象,反映了标本的表面结构 3)标本制作: l为了使标本表面发射出次级电子,标本在固定、 脱水后,要喷涂上一层重金属微粒,重金属在电 子束的轰击下发出次级电子信号 l目前扫描电镜的分辨力为610nm (三)、扫描隧道显微镜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STM) 1、发明 lIBM公司瑞士苏黎世研究所Binning G.和Rohrer H.等在1981年发明 l具有原子显像力的显微镜,是根据量子力学中的 隧道效应原理而制成的 l1986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第二节 细胞组分的分析方法 第一部分 细胞分离技术 一、离

13、心技术 1、应用领域 l研究如细胞核、线粒体、高尔基体、溶酶体和微 体,以及各种大分子基本手段 高速离心机: l转速为1025Kr/min的离心机转速 超速离心机: l转速超过25Kr/min,离心力大于89K的离心机 2、离心方法分类 (一)、差速离心 (differential centrifugation) (二)、密度梯度离心 (density gradient centrifugation) (一)、差速离心 (differential centrifugation) l在密度均一的介质中由低速到高速逐级离心 l用于分离不同大小的细胞和细胞器 l在差速离心中细胞器沉降的顺序依次为:核

14、、线 粒体、溶酶体与过氧化物酶体、内质网与高基体 、最后为核蛋白体 差速离心的原理 (二) 、密度梯度离心 1、(density gradient centrifugation)原理: l 用一定的介质在管内形成一连续或不连续的密度梯度,将细胞混 悬液或匀浆置于介质的顶部,通过重力或离心力场的作用使细胞 分层、分离 2、常用的介质:为氯化铯,蔗糖和多聚蔗糖 3、分离活细胞的介质要求: l 1)能产生密度梯度,且密度高时,粘度不高 l 2)PH中性或易调为中性 l 3)浓度大时渗透压不大 l 4)对细胞无毒 4、分为:1)速度沉降(梯度沉降) 2)等密度沉降 1、速度沉降(梯度沉降) (velo

15、city sedimentation) 1)主要用于: l 分离 密度相近而大小不等的细胞或细胞器 2)要求 l 采用的介质密度较低,介质的最大密度应小于被分离生 物颗粒的最小密度 l 生物颗粒(细胞或细器)在十分平缓的密度梯度介质中 各自以不同的速度沉降 2、等密度沉降(isopycnic sedimentation) 1)适用于: l 分离密度不等的颗粒 2)原理 l 细胞或细胞器在连续梯度的介质中经足够大离心力和足 够长时间则沉降或漂浮到与自身密度相等的介质处,从 而将不同密度的细胞或细胞器分离 3)要求 l 通常在较高密度的介质中进行 l 介质的最高密度应大于被分离组分的最大密度 l

16、介质的梯度要求较高的陡度,不能太平缓 l 常需要高速或超速离心,离心时间也较长 二、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er) 1、用途:单个细胞进行快速定量分析与分选 2、基本原理: l 包在鞘液中的细胞通过高频振荡控制的喷嘴-形成含 单个细胞的液滴-在激光束照射下,细胞发出散射光 和荧光-经探测器检测,转换为 电信号,送入计算机 处理,输出统计结 果 第二部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 一、细胞化学技术 l利用染色剂可同细胞的某种成分发生反应而着色 的原理,对某种成分进行定性或定位研究的技术 。 l显示细胞的成分:无机物、醛、蛋白质、糖类、 脂类、核酸、酶等 (一)、固定: 1物理固定:如

17、空气快速干燥、冷冻干燥或直接 冷冻切片。 2化学固定:如甲醇、乙醇、丙酮、甲醛、戊二 醛和锇酸等 (二)、显示方法 1.金属沉淀法: l 如磷酸酶分解磷酸酯底物后,产物最终生成CoS或PbS有 色沉淀,而显示出酶活性 2.偶氮偶联法: l 酚类化合物与偶氮染料结合后可以形成耐晒染料 3. Schiff反应: l 细胞中的醛基可使Schiff试剂中的无色品红变为红色。 常用于显示脱氧核糖核酸(Feulgen反应) 4. 联苯胺反应: l过氧化物酶分解H202,产生新生氧,氧再将无色 的联苯胺氧化成联苯胺蓝,进而变成棕色化合物 5.普鲁士蓝反应: lFe3与酸性亚铁氰化钾作用,形成普鲁士蓝 6.脂

18、溶染色法: l苏丹染料溶于脂类而使脂类显色 7. 茚三酮反应: l显示蛋白质 二、免疫细胞化学 1、原理: l利用抗体同特定抗原专一结合,对抗原进行定位 测定的技术。 2、常用的标记物:荧光素和酶 lA常用的萤光素: 异硫氰酸荧光素、罗丹明等 lB常用的酶: 辣根过氧化物酶,酶与底物发生反应后形成不透 明的沉积物,而显示出抗原存在的部位 3、常用方法 据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方法分为: 1:直接法: 是将带有标记的抗体与抗原反应,显示出抗原存在 的部位 2、间接法: 是在抗体抗原初级反应的基础上,再用带标记的次 级抗体同初级抗体反应,从而使初级反应得到放 大,显示增强 三、显微光谱分析技术 1、原理

19、 l细胞中有一些成分具有特定的吸收光谱,其都有 自己特征性的吸收曲线,利用显微分光光度计对 某些成分进行定位、定性,甚至定量测定 例如: l核酸的吸收波长为260nm l蛋白质的吸收波长为280nm。 四、放射自显影术 1、用途 l研究标记化合物在机体、组织和细胞中的分布、 定位、排出以及合成、更新、作用机理、作用部 位等等 2、原理: l将放射性同位素(如14C和3H)标记的化合物导入 生物体内-经一段时间后,将标本制成切片或 涂片,涂上卤化银乳胶-经放射性曝光,组织 中的放射性即可使乳胶感光-然后经过显影、 定影处理显示还原的黑色银颗粒-即可得知标 本中标记物的准确位置和数量 l实验室一般

20、常选用14C和3H标记 五、分子杂交技术 1、原理: l具有互补核苷酸序列的两条单链核苷酸分子片段 ,在适当条件下,通过氢键结合,形成DNA-DNA ,DNA-RNA或RNA-RNA杂交的双链分子 l来测定单链分子核苷酸序列间是否有互补关系 (一)、原位杂交 (in situ hybridization) l 用来检测染色体上的特殊DNA序列 l 使用带放射性的DNA探针(或荧光物质),通过放射自显 影来显示位置 人类染色体端粒DNA的荧光原位杂交 (二)、基因克隆(gene cloning) l可概括为分、切、连、转、选 l两个最基本的特点:分子水平上的操作和细胞水 平上的表达 DNA的分子

21、操作 六、PCR技术 l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1、作用: l 在体外将微量的目标DNA大量扩增 2、反应体系: 样品DNA 引物(primer),是人工合成的一对寡核苷酸链(约15 -20个核苷酸) 4种dNTP; Tag DNA聚合酶,此酶最适作用温度为7580,但短时 间在95下不失活 适宜的缓冲体系和适量的Mg2+ 3、反应过程: l 变性:将反应液置于PCR仪中,提高温度(约90-95 )使DNA双链解离 l 复性:降温(约60左右)退火,使引物与模板结合 ; l 延伸:升温度至70-75,在引物的引导下合成模板 单链的互补链,

22、从而形成DNA双链片段; l 重复上述“变性复性延伸”的过程。经大约 2030次循环后,扩增产物中主要是目标DNA 第三节 细胞培养与细胞工程与显微操作技术 l 1、细胞培养技术(cell culture)是选用最佳体外生 存条件对活细胞进行培养和研究的技术 2、体外细胞培养的条件: 物质营养 生存环境 废物的排除 3、细胞培养方式: l 1)群体培养(mass culture),将含有一定数量细胞 的悬液置于培养瓶中,让细胞贴壁生长,汇合后形成均 匀的单细胞层 l 2)克隆培养(clonal culture),将高度稀释的游离 细胞悬液加入培养瓶中,各个细胞贴壁后,彼此距离较 远,经过生长增

23、殖每一个细胞形成一个细胞集落 3、贴壁培养(单层细胞培养) l 分散的细胞悬浮在培养瓶中很快(就贴附在瓶壁上, 称 为细胞贴壁, 贴壁后的细胞形态形成多态性, 呈单层 生长 l 单层培养的正常细胞保持接触抑制(contact inhibition)的特性 4、悬浮培养 l细胞在培养过程中不贴壁, 一直悬浮在培养液 中生长, 如T细胞 5、细胞寿命 l正常细胞培养的世代数有限 l癌细胞和转化的细胞能无限生长 6、原代培养 (primary culture):从动物机体 取出的进行培养的细胞群。 l原代培养的细胞生长比较缓慢,而且繁殖一定的 代数后(一般10代以内)停止生长,需要从更换 培养基。

24、7细胞株(cell strain):从原代培养细胞群中 筛选出的具有特定性质或标志的细胞群,能够繁 殖50代左右,在培养过程中其特征始终保持。 8、细胞系: l原代培养的细胞经首次传代成功后即成细胞系 (有的称10代之内的细胞为原代细胞) A :细胞系的生存期有限,称为有限细胞系 B:已获无限繁殖能力能持续生存的细胞系,称 连续细胞系或无限细胞系 l恶性的无限细胞系(癌化细胞)一般称为恶性转 化细胞系 l永生性而无恶性的细胞系,称无限细胞系或转 化细胞系 三种培养 (二)植物细胞培养 1、组织培养:诱发产生愈伤组织,如果条件适宜,可培 养出再生植株 l 根据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发展起来的利用植物植

25、株的不同 组织培养成完整植株方法 l 叶片、茎段、根等都可以通过诱导形成愈伤组织 2、悬浮细胞培养:在愈伤组织培养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一种培养技术。适合于进行产业化大规模细胞培养, 制取植物代谢产物 二细胞工程 1、细胞融合: 通过培养和诱导,两个或多个细胞合并成 一个双核或多核细胞的过程称为细胞融 合(cell fusion)或细胞杂交(cell hybridization) 基因型相同的细胞融合成的杂交细胞称为 同核体(homokaryon); 来自不同基因型的杂交细胞则称为异核体 (heterokaryon)。 2、诱导细胞融合的方法有三种: 生物方法(病毒) 化学方法(聚乙二醇PEG

26、) 物理方法(电融合) 细胞融合 3、单单克隆抗体 l 英国人Kohler和Milstein 1975将 两种细胞杂交而创立了单克隆抗 体技术,获1984年诺贝尔奖 原理: l 正常淋巴细胞(如小鼠脾细胞) 具有分泌抗体的能力,但不能在 体外长期培养 l 瘤细胞(如骨髓瘤)可以在体外 长期培养,但不分泌抗体。 l 将两种细胞杂交得到的融合体既 有分泌抗体的能力,又有体外长 期培养的特性 4、显微操作 显微操作术(micromanipulation) l 在显微镜下, 用显微操作装置对细胞进行解剖手术和 微量注射的技术 l 显微操作仪是在显微镜下对细胞进行显微操作的装置, 可用于细胞核移植、基因

27、注入、染色体微切和胚胎切割 等手术 尼康NT-88NE显微操作/注射仪 显微操作仪 模式图 5、动物细胞核移植克隆技术 l1997年,英国苏格兰罗斯林研究 所I.WI.Wilmut等首次成功利用 成年动物彻底分化的体细胞克隆 出子代个体 lI.Wilmut等从成年个体母羊的乳 腺组织分离单个乳腺细胞,后与 去核的羊的卵细胞融合,克隆得 到一头绵羊“Dolly“ 多利和邦妮 例子 克隆羊 l供体细胞: 芬兰绵羊乳腺细胞 l受体细胞: 苏格兰绵羊卵细胞 l移核方法: 乳腺细胞与去核卵细 胞电融合 l发育: 羊输卵管内发育之囊 l移植: 植入假孕母羊子宫内 发年育成体 克隆技术的医学价值 1、治疗性克隆: l体细胞核移植-培育到囊胚期-从这个囊胚分 离ES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分化成有特定功能的 细胞,组织和器官 2、生殖性克隆:多个国家禁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