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市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文201711020245.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910485 上传时间:2019-01-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庆阳市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文20171102024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甘肃省庆阳市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文20171102024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甘肃省庆阳市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文20171102024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甘肃省庆阳市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文20171102024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庆阳市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文201711020245.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政治第一次月考卷考试范围:必修三第一、二、三课;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1卷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中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了自主发射绕月卫星的知识产权,从而在太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个成果,从文化的形式来看,属于( )A.理论B.思想C.科技D.文化2、我国很多地方都有“放生积善”的习俗,即买一些活的乌龟、鲤鱼、青蛙等野生动物放归大自然。这一习俗源于佛教,佛教在我国的长期盛传,养成了人们崇尚善举、珍重生灵的精神风貌。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 )A.生活习

2、惯和社会风尚B.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C.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D.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3、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这表明(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 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出来的 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有A.B.C.D.4、一个城市拥有怎样的文化生活、文化品质,不仅关系到市民的幸福指数,也影响着城市的发展水准。这是因为( )特定的文化环境影响人的生活品质 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具有强大物质力量 价值观念决定人的认识水平 文化作为一种重要资源,经济功能越来越强A.B.C

3、.D.5、“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是近代文人李叔同创作的送别里的歌词,其实送别的曲子原是美国通俗歌曲作者J P 奥德威所作,日本歌曲旅愁也是根据它的旋律填写的。上述材料表明( )A.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逐渐趋同B.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C.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D.艺术家对中华文化有强烈的归属感6、长期以来,标榜“客观”“公正”的某些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国问题时,或由于思维定式,或由于价值观念的差异,或出于某种特殊的需要,很多时候、很多场合都持有固执的取舍与评判标准。这告诉我们( )A.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B.不同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

4、作用不同C.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道路D.不同的文化对经济的影响不同7、近年来,中国民乐在欧洲的主流音乐厅多次上演,为欧洲听众带去了充满中国韵味的音乐享受,受到了较高的评价。这表明()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8、“我们无法改变各个国家文化上的差异,但可以通过文化交流了解并理解这样的差异,从而增进对不同国家文化的认同。”这一观点的合理性体现在 ()承认世界文化的统一性 主张消除民族文化的差异性 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主张不同文化之间进行平等的交流与沟通A.B.C.D.9、由我国著名艺术家杨丽萍

5、领衔的云南映象在澳大利亚演出,引起轰动。这个蕴含现代文化观念、充满美丽安宁意境、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剧,在澳大利亚观众中产生了认同感和亲切感。该剧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鸣的根本原因是( )A.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B.中华文化与澳大利亚文化具有巨大的反差C.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D.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作品能得到世界认可10、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该材料告诉我们( )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 世界多极化发展充满了矛盾斗争 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

6、的文化霸权主义 跨国公司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A.B.C.D.11、在进行文化比较时,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能坚持文化中心主义。所谓文化中心主义就是以自己的文化为标准来评价其他文化,并认为自己民族的文化是正确的,而其他民族的文化是错误的倾向。反对文化中心主义()是承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互相尊重、共同发展 是承认各民族文化具有优劣之分的表现 是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要求A.B.C.D.12、外国人见面打招呼是互道“你好”;中国人见面则是问“吃饭了没有”,朋友、老乡、同事碰在一起,往往是请客吃饭。这主要表明( )A.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B.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C.文化对人的影响

7、潜移默化D.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13、一位中学生说,学习“八荣八耻”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还要不断深化对正确价值观和是非观的理解, 更需要从学习、课外活动等各种实际行动中去感悟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与这一认识相符合的道理是( )A.人的观念有不同的层次B.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C.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文化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14、总部设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全球语言监测机构”发布报告称,自1994年以来加人英语的新词汇中,“中文借用词”数量独占鳌头,以5% 20%的比例超过任何其他语言来源。该机构主席帕亚克表示:“令人惊讶的是

8、,由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中文对国际英语的冲击比英语国家还大。”这表明()A.文化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引导和制约作用B.中文相对于其他语言文字而言更具有优越性C.经济决定文化,国家经济发展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D.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更加突出15、英国著名艺术理论家罗金斯说:人的思想是可塑的。一个人如果每天观赏一幅好画,阅读某部佳作中的一页,聆听一支妙曲,就会变成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这说明 ()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是无形的、潜移默化的 文化促进人的发展 欣赏高质量的艺术作品是修身养性的最佳途径 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A.B.C.D.16、暑期小强、小亮、小光、小东四位同学到

9、博物馆的档案室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这一天,他们的任务是为当地新出土的蕨类植物化石归类,但这些化石是该归入文化遗产还是自然遗产,四个人有了各自的意见。四个人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小强认为它们是人类保护的化石,应归入文化遗产 小亮认为这些化石是纯自然的东西,应归入自然遗产 小光认为这些化石是精神现象的物质载体,应归入文化遗产 小东认为这些化石不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应归入自然遗产A.B.C.D.17、下图是关于我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图,从图中可推出( )【注】阅读率指有经常阅读行为的国民在全体国民中所占的比例。A.图书阅读水平大大提升B.数字媒介阅读增长较快C.人均阅读图书量增长迅速D.数字媒介阅

10、读比图书阅读重要18、下列关于文化传播的说法正确的是( ) 文化传播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 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现代信息技术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 从古至今,每一次文化之旅都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xA.B.C.D.19、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本杰明弗里德曼在经济增长道德的意义一书中指出,当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时候,一个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开放、包容、积极和乐观;当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甚至停滞之后,一个社会就会变得狭隘、排外、消极和悲观。由此可见( )A.经济发展程度决定文化发展方向B.文化发展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

11、性C.文化的包容性以经济发展为基础D.一定的文化反映一定的经济状况20、诗词往往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寓意,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A.B.C.D.21、追溯中国结的渊源应从远古年代的结绳记事开始。“结”与“吉”谐音,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小小绳结被人们赋予了各种情感愿望, “同心结”“平安结”“团圆结”,一个个美丽中国结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上述材料中对文化现象的正确解读是( )中国结

12、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 中国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 从绳结之中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结绳使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我国进人文明时代A.B.C.D.22、在燧石取火的实践中,人们悟出了“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这一道理,从此在生产和生活中,多了几分执着、几分坚守。由此可见(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自然界的事物蕴含着文化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享用文化A.B.C.D.23、央视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通过对古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人们重温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可见( )A.人们在重温中华古诗词中涵养着心灵B.不同

13、的知识素养决定着人的行为选择C.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促进了人的发展D.人们总是自发地接受着古诗词的熏陶24、上下班路上刷微博,聚会吃饭时拍照发朋友圈,临睡前还要再上会儿网如今, 网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这表明( )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人们逐渐远离传统文化B.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引发令人忧虑的文化现象C.现代科学技术能满足人们文化生活的全部需要D.现代科技的发展给大众传媒插上了飞翔的翅膀25、中国菜如今有了官方标准英文译名。如“红烧狮子头”在标准译法中被称为 Braised pork ball in brown sauce,而不能译成 Red burned lion head(

14、红烧狮子脑袋)。“如果外国客人看到菜单中有狮子的脑袋,一定会向动物保护组织投诉的。”这体现了( )中西方文化具有趋同性 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文化在交流中相互借鉴 中西方文化在竞争中共同发展A.B.C.D.二、材料分析题(共50分) 26、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三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不断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加快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 近代世界历史表明,科技创新是现代化的发动机,是一个国家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纵观当今世界创新型国家,他

15、们的共同特征是,科技自主创新成为促进国家发展的主导战略,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大都在70%以上,对外技术的依存度都在30%以下。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作用的知识,分析材料的观点。(15分) 27、 教育培训业作为朝阳产业,发展迅速。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教育培训业是一个神奇的行业,它包含两个极易混淆又内涵不同的词:“教育”与“培训”。所谓“教育”,指的是知识、技能的传递;所谓“培训”,指的是培养受众成为社会所需人员的过程。原本培训只是产品提供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服务交易,然而凭空添加的“教育”二字,又增加了大众对这个行业的期望。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知识说明教育培训行业

16、存在的合理性。(16分) 28、爱国是我们对自己祖国最质朴的感情。爱国是情感,更是责任。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爱国主义的传承者。为了纪念抗战胜利,更好地弘扬爱国精神,践行爱国行动,某校准备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1)从“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角度出发,分析弘扬爱国精神对社会的意义。(9分)(2)请你为这一活动拟定两个具体的活动主题,并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指出其理论依据。(10分)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政治(文科)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1-5 CDCCC 6-10 ABDCB 11-15 CBBCC 16-20 BBDDC 21-25 ACADC二、材料

17、分析题26.答案: 文化和经济、政治相互影响,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科技创新是国家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体现了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文化和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技创新是现代化的发动机,科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科技自主创新成为促进国家发展的主导战略,各国越来越主张科技发展。27.答案: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教育培训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不断学习、提高技能的环境氛围。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参加教育培训有利

18、于更新观念、提高素质。教育培训所形成的氛围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教育培训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8.答案: 1.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弘扬爱国精神,可以激发社会向善的力量,培养健全的人格。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弘扬爱国精神,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弘扬爱国精神,能促使人们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2.举办一次“弘扬爱国精神,争做文明市民”图片展。理论依据: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举办爱国志士先进事迹报告会。理论依据: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