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2016_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题201711030263.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910673 上传时间:2019-01-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泉州市2016_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题20171103026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福建省泉州市2016_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题20171103026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福建省泉州市2016_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题20171103026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省泉州市2016_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题20171103026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泉州市2016_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题201711030263.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高一历史科试卷本试卷考试内容为:必修二116课。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3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保持答题纸纸面清洁、不破损、不折叠。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自行保存,答题纸交回。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2、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成书于元朝的农书列举了围田、柜田、架田、涂田、沙田和梯田等田制,前五种行于滨江海湖泊之地,后一种行于多山丘陵之域。这反映了当时()A人地矛盾突出B土地所有制变化C水旱灾害频繁D传统犁耕受冲击2宋朝明确规定,地主打死佃客,减罪一等,发配邻州。而在明律中规定:“富豪之家,役使佃客抬轿者”,不仅要“杖六十”,还要“各计一日追给工钱六十文”。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明代法律的内容更加细密严苛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C佃农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减弱D社会矛盾日趋缓和3唐初,拥有广大庄园的豪门世族受到了沉重打击,大片的沃土重新掌握在唐王朝手中。同时隋末以来的战争也造成了人口的大量死亡。这一历

3、史现象()A导致政权统治基础发生逆变B促进了小农经济的恢复发展C利于政府进行土地制度改革D加速了社会阶层的分化瓦解4东汉末年,由于中央集权的衰落,少数民族开始进入中原,农牧经济格局逐渐受到冲击。西晋灭亡后,游牧民族大批进入中原,畜牧带大幅度向南推移。由此推断魏晋时期()A北方形成农牧并重局面B南北经济的互补性增强C少数民族完成汉化过程D北方生态环境相对恢复5南宋后期的谢维新说:“今世俗所谓布者,乃用木棉或细葛、麻苎、花卉等物为之。”此后,我国中原地区衣被原料逐渐转变为以棉花为主。材料表明南宋以后()A种植结构发生重大变化B经济重心基本转移至南方C衣被原料受到政府关注D中原成为棉花种植的中心6明

4、代以后,陕西各地县志对城乡庙会的记载多附于“市集”之后。以下是根据资料整理的清末大荔县城乡庙会分月统计表。这反映出城乡商业() A注重保障农时B以季度为周期C受到时间限制D以农业为基础7北宋仁宗景佑年间,广州每年都有蕃客(外国商人)携带妻儿前来居住,甚至购买田宅,与当地人杂居,突破了蕃坊(蕃商聚居区)的限制,这些蕃客“富者资累巨万”。这表明当时()A坊市界限被打破B地域性商人群体出现C对外贸易的繁荣D外商开始在中国定居8下表是明代前期徽商州祁门土地买卖时的契约数和使用的通货情况。此表反映了明代前期() 时间 契约张数 使用通货的类别和次数 洪武至宣德年间(13681435) 42 宝钞27、布

5、12、稻谷1、银1 正统至弘治年间(14361505) 123 布31、稻谷3、银89 A货币经济发展尚未成熟B社会经济出现大幅衰退C商品交易秩序较为混乱D土地集中程度愈来愈高9明代官员张邦奇在西亭饯别诗序中提及,“禁令之下,每岁孟夏以后,漳州大舶数百艘,乘风挂帆,蔽大洋而下闽人与蕃舶夷商贸贩商物,往来络绎于海上。”由此可见()A海禁并未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B区域长途贩运使海禁政策瓦解C海禁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现象D明代政府并未真正实行过海禁10下表是法国货币图尔里佛中含银量的变化,对该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时间 15411550 15511560 15611570 15711580 1581

6、1590 15911600 含银量 50% 39% 11% 17% 18% 5% A美洲的财富到达欧洲存在时间差异B金银用途以及流向的多元化造成C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法国贵金属短缺D实现了西欧封建制度的最终解体11始于15世纪的黑奴贸易中,英国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的法案,又于1833年在西非海域驻扎了一支海军舰队,拦截贩卖奴隶的船只并将截获的奴隶放归自由。对英国的这一转变,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英国放弃了殖民扩张政策B奴隶贸易制度已彻底消失C英国推行自由贸易的表现D蕴含人类历史进步的方向12表3是英国社会各阶层(职业)15601700年识字率变动趋势分类统计

7、表(表中数据为具备识字能力的成员占该阶层(职业)全部成员的百分比)这一变动趋势() 阶层(职业) 年代 1560年 1700年 贵族、绅士、教士 100% 100% 商人、律师、政府官员 100% 100% (伦敦)店主、制造业者 60% 90% (乡村)店主、制造业者 30% 60% 农场主(含自耕农) 50% 75% 农牧业雇工和佃仆 15% 15% 茅舍农(含牧民) 20% 20% 表3 A说明社会上层政治地位稳定B表明工业资产阶级迅速崛起C有利于英国生产方式的变革D反映出英国基础教育已普及1318世纪末,奥地利作曲家海顿到访伦敦时发现,“雾如此之浓,以至于都可以抹到面包上”,浓雾之下,

8、鸟儿也因无法觅食而从天上跌落下来。当时英国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A圈地运动的进行B蒸汽动力的应用C石油工业的发达D电器的广泛使用141882年,英商魏特模等拟在上海设立纺纱厂,总理衙门明确指出:机器织布系中国创办之举,予限十年内只准许华商入股,不准另行设局是故不准华商另行设厂,然则何能反而允许洋商设厂欤!这表明洋务派所创办的近代民用企业()A具有垄断性与排他性B推动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C抵制了西方列强侵略D开启了中国经济领域的近代化历程151896年,杨宗濂、杨宗瀚兄弟在无锡开办的业勤纱厂尽管日夜开工,仍无法满足常州、江阴、镇江等地的需要1907年,业勤纱厂声誉鹊起,盈余50万两白

9、银。这一现象出现的客观因素是()A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B南京临时政府的推动C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161925年华资最大的两家水泥公司启新洋灰公司与华商上海水泥公司达成为期5年的联营协议。双方规定联营区域,在联营区域内约定销售比例和售价。这一协议()A加剧了同业内部的恶性竞争B有利于抵制外国商品的倾销C是海外市场不断扩大的结果D体现了国家的统制经济政策17禁止良贱通婚是延续了千百年的传统婚姻制度的最基本要点,但在宣统二年(1910年)颁布的现行刑律婚姻类中删除了“禁止良贱通婚”这一条。这种变化说明了()A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近代婚姻制度逐渐开始变革B婚姻风俗的变革在

10、全国都得到了推行C婚姻自主、平等的观念也影响到了清朝统治阶层D近代婚姻仍然受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影响18从1925年起,苏联要求农业税以货币形式缴纳,税额按产量计算,农民出售粮食换取货币,而粮价由国家统一规定,比较低廉;政府并号召全国人民节衣缩食,其主要目的是()A稳定税率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B为反法西斯斗争打下坚实基础C集中力量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D积累资金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191921年4月,列宁在论粮食税中明确提出“重新审查和修正关于投机倒把活动的一切法令。这样才能做到把某种程度上不可避免的、而且为我们所必须的资本主义发展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据此判断,列宁()A肯定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11、的作用B主张集中人力物力保障战时需要C赋予了一切投机倒把活动的合法性D以计划经济形式改造资本主义制度20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30%,1932年占50%,而且是择优、低价购买。1931年苏联购买美国机器设备约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这表明()A计划经济体制优于市场经济体制B苏联迅速实现了全面工业化C危机迫使美国调整对苏联政策D经济危机给苏联带来发展机会21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经济处于繁荣时期,财富集中在少数人和大企业手中,贫富差距不断扩大。1929 年,占美国人口 1% 的富人拥有的财富超过美国全部国民财富的三分之一。上述现象对美国造成的影响是

12、()A经济的持续繁荣发展B埋下经济危机的隐患C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D民主政治转变为富人专制22刘瑜在罗斯福新政的另一面中写道:“大萧条之前美国的失业率是3%左右,1931年是15.9%,到1939年仍停留在17.2%。1943年,美国的失业现象基本消失。”出现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A新政调整工业生产B新政调节农业生产C政府兴办公共工程D“二战”需求的刺激23在1950年的美国就业总人口中,白领工人占36%,蓝领工人占41。而到1995年,白领工人上升到70%,蓝领工人则大幅下降。这一变化根源于()A第三次科技革命B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C产业结构的变化D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24有学者认为,近代以来,西

13、方社会运动与工人斗争的诉求依次地表现为,在18世纪是“公民权利”,19世纪主要集中在“政治权利”,进入20世纪,主要表现在“社会权利”。“社会权利”的诉求主要表现为()A争取参与行使国家权力的权利 B争取与个人自由相关的基本权利C争取国家提供的社会保障和服务的权利 D争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25(2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市镇大部分集中在苏、松、杭、嘉、湖地区。其次,沿江、沿运河城市发展轴线的进一步发展。长江、大运河是中国明清时期东西、南北两大通道。基于这一时期沿海各大、中港口开放关闭不一,因而河港城市获得了进一

14、步的发展。并且,在西南地区,明、清两代随着政区不断推进,在云、贵、川、湖、广等少数民族地区推行了“改土归流”政策,平定了土司叛乱后又广建府、县治所;在西北地区,也出现了很多商业城市,如伊犁、哈密和西宁;在东北地区,沈阳一举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 摘编自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材料二 明清中叶之后,江南市镇人口的主体部分是商人、手工业工匠及脚夫、游民。市镇也吸引着邻近地区的士大夫阶层向它聚集。明清时期的江南地区,即便是中小型市镇,无不是文人学士丛集,如浙江湖州的南浔镇,有“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的民谚,入清以后保持着“书声与机杼声往往夜分相续”的传统。 摘编自袁行霈主编中华文

15、明史(第四卷) 材料三 鸦片战争前,中国古代城市完全处于封建皇权控制之下,1908年,清政府制定并颁布城镇地方自治章程,规定设置相应的城市管理机构。与此同时,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上海、天津、汉口等被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发展迅速;而中世纪以来许多著名的工商业城市,如佛山、松江、朱仙镇日趋衰落。 摘编自何一民中国城市史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城镇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其特点的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江南市镇所引发的农村社会变革。(4分)(3)根据材料三,归纳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新变化。 (6分)26(16

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时,英国盛行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其代表是海尔斯和斯塔福德。他们关心如何把货币保留在国内,不使货币流向国外,认为进口商品是有害的,主张禁止外国工业品进口,特别是奢侈品。通过贸易保护政策,来促进本国工业品的发展,要发展本国的工业和手工业。 摘编自岳川英国的重商主义 材料二 古典经济学家赞扬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然秩序”他们主张实行经济上的自由放任主义,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活动。他们要求让“看不见的手”所造成的“自然秩序”不受干扰地存在,不要用人为的制度去加以控制。政府只需要发挥保卫国家的职能,并维持某些公共工程,其余的就让“看不见的手”去发挥

17、作用。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材料三 在大危机之后的30年代,凯恩斯主义获得了主流地位,统治了经济世界几十年,一直到80年代才被人们所怀疑。为什么凯恩斯主义能够成为主流?简单的说就是,凯恩斯主义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依据:需求不足,市场失灵,解决的办法就是政府去介入市场,增加需求,从而使经济从萧条中走出来。 张维迎彻底埋葬凯恩斯主义 (1)依据材料一,概括英国重商主义的内容。(6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6分)(3)试用史实说明材料三中“凯恩斯主义获得了主流地位,统治了经济世界几十年”的原因。(4分) 27(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 材料一 1609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到17世纪中叶,阿姆斯特丹已经成为欧洲的股票交易中心,阿姆斯特丹也被誉为“17世纪的华尔街”。 大国崛起 荷兰篇 材料二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投资银行在企业债券和股票的发行中发展壮大,又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筹集资金。铁路公司是美国第一批从外部获得资本的公司,英国人、德国人和法国人大量购买美国铁路股票。没有投资银行的帮助,从来没有一个私人企业能够如此迅速地筹集如此巨大的资本。股票市场因为股份公司的大量出现而发展,股票的上市,又产生兼并和并购企业的动机。例如查尔斯范林特成功的完成了美国橡胶公司的合并。 高德步世界经济史 材料

19、三 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和美国股市进入空前繁荣的时代,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数百万普通居民争相购买股票的景象。在这段股票牛市的后期,乐观演变为疯狂,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券交易所迎来了自成立112年来最为艰难的一个时期大崩盘发生。 秦义虎金融的历史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世纪上半期荷兰阿姆斯特丹成为欧洲股票交易中心的历史背景。(4分) (2)依据材料二,说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资本流动的特点,并分析当时资本市场的发展对美国生产组织形式产生的影响。(8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2分) 南安一中2016201

20、7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高一历史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答案】A 【解析】材料中“围田、柜田、架田、涂田、沙田和梯田等”表明是对边角地块的农业开发利用,故A项正确;土地所有制与材料中“围田、柜田、架田、涂田、沙田和梯田等田制”不符,故B项错误;如果水旱灾害频繁,那么“滨江海湖泊之地,后一种行于多山丘陵之域”就难以开发,故C项错误;无论材料中“围田、柜田、架田、涂田、沙田和梯田”是哪种田,都离不开当时主流的犁耕,故D项错误。2【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得明代佃客与地主之间在法律上已经不存在人身隶属关系,反映

21、不出内容更加细密严苛,故A项错误;据材料可得租佃关系而不是雇佣关系,故B项错误;据材料“富豪之家,役使佃客抬轿者,不仅要杖六十,还要各计一日追给工钱六十文”可得明代租佃关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租佃关系的进步,不涉及社会矛盾的日趋缓和,故D项错误。3【答案】C 【解析】封建政权统治基础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并没有发生变化,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大片的沃土重新掌握在唐王朝手中。同时隋末以来的战争也造成了人口的大量死亡”可知不利于小农经济的恢复发展,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前面分析可知唐王朝手中掌握大量土地利于进行土地制度改革,故C项正确;社会

22、阶层的分化瓦解不是材料的主旨,故D项错误。4【答案】D 【解析】/少数民族以游牧经济为主,大举南迁,导致农业经济衰退,不会出现农牧并重的局面,故A项错误;从材料可知魏晋时期游牧经济占主体,没有体现南北经济增强了互补性,故B项错误;少数民族汉化的一个标志为由游牧经济转为农业生产,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农业经济会造成土地过度开垦,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但发展畜牧业,可退耕还牧,恢复生态环境,故D项正确。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不难得知,由于棉花于宋末元初传至中原地区,这直接导致了此后的古代中国种植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棉花逐渐取代木棉成为人们衣被原料的主要材料,故A项正确;经济重心南移的

23、标志是南方人口的增多以及南方赋税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而非棉花的普遍种植,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涉及政府的相关信息,故C项错误;“我国中原地区衣被原料逐渐转变为以棉花为主”,这并不直接代表“中原成为棉花种植的中心”,故D项错误。6【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图表可以看出当时的庙会主要集中在农闲时节,因此体现了这一时期的商业发展注重保障农时,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图表可以看出,并不是以季度为周期,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庙会发展与月份的关系,不是说明其受时间的限制,故C项错误;材料中信息说明商业发展注重农时,不是说以农业为基础,故D项错误。7【答案】C 【解析】蕃坊指的是外商聚居区而非区分商业活动

24、区域的“市” 和“坊”,故A项错误;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出现在明清时期,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外国商人可在广州与当地居民杂居,可知当时对外贸易频繁与繁荣,故C项正确;材料中体现不出外商“开始”在华定居,故D项错误。8【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出土地买卖时用宝钞和银时多时少,体现出货币经济发展不成熟,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土地买卖契约使用通货类别和次数,不能体现出社会经济大幅衰退,故B项错误;材料中仅反映的是使用通货情况,不能体现交易秩序混乱,故C项错误;材料中土地买卖频繁,但不一定都集中到固定人手里,故不能体现土地集中程度愈来愈高,故D项错误。9【答案】C 【解析】“海禁”政策阻碍了中国的对外

25、贸易,A项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蔽大洋而下闽人与蕃舶夷商贸贩商物”反映了海禁政策之下,中外民间贸易的发展状况,而不是海禁政策瓦解,海禁政策是明王朝长期推行的一种经济制度,故B项错误;据材料“蔽大洋而下闽人与蕃舶夷商贸贩商物”可知,在海禁政策之下,中外民间贸易继续推行,反映了海禁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现象,故C项正确;海禁政策是明王朝长期推行的一种经济制度,故D项错误。10【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可知法国货币图尔里佛中含银量逐年减少,结合所学这一时期是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时期,从美洲掠夺来的金银并不能如数的到达欧洲,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金银并非都用来制造货币,有大部

26、分用做奢侈品,或流向其他欧洲国家,所以造成法国货币含银量低,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从法国货币含银量减少可以看出法国贵金属短缺,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殖民扩张时期是加速封建制度瓦解,不是最终解体,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11【答案】D 【解析】英国在1840年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故A项错误;从材料“1833年在西非海域驻扎了一支海军舰队,拦截贩卖奴隶的船只并将截获的奴隶放归自由”,可知英国虽然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的法案,但奴隶贸易仍在继续,故B项错误;英国反对和打击奴隶贸易有利于工业革命期间的英国推行自由贸易,但并不是英国推行自由贸易的表现,故C项错误;英国通过废除奴隶贸易的法案并打击奴隶贸易,

27、客观上保障了黑人的人权和自由,这是人道主义的胜利,正体现了人类文明曲折发展中光明的方向,故D项正确。12【答案】C 【解析】材料并未体现社会上层的政治地位,故A项错误;此时工业革命尚未开始,故B项错误;英国社会有产阶级的识字率的提高为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业革命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故C项正确;材料表明广大农民、雇工、佃仆的识字率变化不大,故D项错误。13【答案】B 【解析】圈地运动不会导致环境污染,故A项错误;蒸汽动力的应用,煤炭的当使用,导致环境污染,伦敦出现雾霾现象,故B项正确;石油工业的发达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C项错误;电器的广泛使用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D项错误。14【答案】

28、A 【解析】根据材料“予限十年内只准许华商入股,不准另行设局是故不准华商另行设厂,然则何能反而允许洋商设厂欤”,可知洋务运动排斥民族资本与外来资本设厂,因而具有垄断性与排他性,故A项正确;材料中只准许华商入股,不准另行设局,因而B项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洋务企业对西方侵略的抵制作用,故C项错误;洋务企业开始中国经济近代化历程,但这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15【答案】A 【解析】“仍无法满足常州、江阴、镇江等地的需要”表明国内市场的扩大,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故A项正确;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于1912年,故B项错误;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是在一战期间,故C项错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

29、展是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故D项错误。16【答案】B 【解析】材料主旨与同行业的竞争无关,故A项错误;一战之后列强卷土重来,中国的一些本土企业加强了联合,用以抵制外国商品的倾销,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中国的水泥公司产品应该主要是国内市场销售,与海外市场的扩大无关,故C项错误;国家的统制经济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故D项错误。17【答案】C 【解析】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与材料“在宣统二年(1910年)颁布的现行刑律”不符,故A项错误;婚姻风俗的变革在全国都得到了推行在材料无体现,在当时广大农村,婚姻风俗变化不大,故B项错误;据材料清政府删除了“禁止良贱通婚”,反映了婚姻自主、平等的观念也影

30、响到了清朝统治阶层,故C项正确;D项在材料无体现,故D项错误。18【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稳定税率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不是主要目的,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1925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苏联没有进行反法西斯斗争,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不是主要目的,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结合“1925年”可知农业上的措施主要是为了配合国家工业化,故D项正确。19【答案】A 【解析】1921年新经济政策实施,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与材料中“1921年4月,列宁在论粮食税中明确提出”相符,故A项正确;集中人力物力保障战时需要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材料中“1921年4月,列宁在

31、论粮食税中”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重新审查和修正”不等于赋予了一切投机倒把活动的合法性,故C项错误;以计划经济形式改造资本主义制度是斯大林模式,与材料中“1921年4月,列宁在论粮食税中”不符,故D项错误。20【答案】D 【解析】材料没有涉及计划经济体制优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容,故A项错误;苏联基本实现工业化是在1936年,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美国和苏联的经济交往,不能反映出美国对苏联政策的调整,故C项错误;苏联购买了美国的先进机器设备,推动了国内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21【答案】B 22【答案】D 【解析】调整工业生产有利于缓解失业,但到1939年失业率仍然很高,可见不是主要原因,故

32、A项错误;调节农业生产与缓解工人失业无关,故B项错误;政府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缓解失业,但到1939年失业率仍然很高,可见不是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1943年处于二战期间,“二战”需求的刺激创造出巨大的需求,带来“失业现象基本消失”,故D项正确。23【答案】A 【解析】白领是指有较高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的人士,是西方社会对企业中不需做大量体力劳动的工作人员的通称,又称白领阶层,与蓝领对应,据材料可知1995年,白领工人百分比上升,蓝领工人大幅度下降,结合所学可知导致该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故A项正确;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的原因也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故B项错误;产业结构的变化也

33、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引起的,故C项错误;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不是根源,故D项错误。24【答案】C 【解析】该项体现的是,19世纪争取的政治权利,故A项错误;该项体现的是,18世纪争取的公民权利,故B项错误;该项体现的是一种社会权力,受罗斯福新政影响,战后西方国家纷纷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出现了“福利国家”,故C项正确;该项主要强调的是国家间的关系问题,故D项错误。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25【答案】 (1)特点:江南地区市镇大量涌现;沿江与运河的市镇进一步发展;沿海城市发展趋于停滞;边陲地区市镇得到发展。(6分,答出3点即可) 原因:经济重心已经南移;江南地区农业商品化程度的提高;江南地区手工业发

34、达;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改土归流政策的推行。(6分,答出3点即可) (2)变革:农村社会阶层多元化;文风昌盛,科第兴旺。(4分) (3)变化:城镇的政治独立性增强;近代工业城市兴起;发展不平衡,通商口岸发展迅速,传统工商业市镇走向衰落。(6分) 26【答案】 (1)内容:防止货币外流;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多出口,少进口;保护工业和手工业。(6分) (2)思想:市场经济是“自然秩序”;政府不应干预经济生活;市场具有自我调节能力。(6分) (3)原因:经济大危机时期罗斯福新政取得实效;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干预经济成效显著。(4分) 27【答案】(1)背景:16世纪后期,荷兰赢得国家独立,为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奠定基础;荷兰处于新航路开辟后的大西洋沿岸商业中心;荷兰造船业发达,成为“海上马车夫”;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给荷兰带来丰厚的利润。(6分,答出三点即可) (2)特点:资本跨国流动;资本流动速度快。(4分) 影响:企业兼并形成垄断组织。(2分) (3)原因:股票市场投机造成的金融市场的不稳定。(2分) - 1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