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保健功能食品的现状-精选文档.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11472 上传时间:2019-01-21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保健功能食品的现状-精选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我国保健功能食品的现状-精选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我国保健功能食品的现状-精选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我国保健功能食品的现状-精选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我国保健功能食品的现状-精选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保健功能食品的现状-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保健功能食品的现状-精选文档.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我国保健食品的批准产品数,20032005年我国注册产品的 原料分布,2003年-2005年注册的2261个功能类保健食品所用原料辅料共770种,其中原料610种,辅料160种。,2003-2005年保健食品原料分类、使用频次,*:指占全部原料使用频次总合的百分比,使用频次位于前20位的原料及使用频次,20032005年注册保健食品 的配方类型,全部以中药材为原料的产品居于首位,占功能类产品的25% 其次为中药材与普通食品配伍的产品,约占功能类产品的22% 中药材与普通食品、营养物质联合配伍的产品约占功能类产品的12% 普通食品与营养物质配伍的产品占功能类产品的8.2% 产品配方全部为普通食品

2、原料的产品共133个,占功能类产品的5.9%,2003-2005年注册保健食品主要配方类型及百分比,*:各配方类型的产品数量占2003-2005年注册产品总量(2261个)的百分比 *:包括常见普通食品原料和参照普通食品原料,由中药材参与配伍的产品占功能类产品的76.43%,占全部保健食品总量的65.18% 一种药材为原料的保健食品在中国保健食品中占有重要地位,传统的中医药养生保健理论是指导保健食品研发最具影响力的基础理论,20032005年注册保健食品 的剂型分布,涉及11大类29种 胶囊剂(硬胶囊、软胶囊) 片剂(普通片、咀嚼片、含片、泡腾片) 颗粒剂(冲剂、颗粒) 粉剂(普通粉、蛋白粉、

3、初乳粉、奶粉) 丸剂 膏剂 液体剂型(口服液、饮料、浓缩液、浆、果汁) 茶剂 酒剂 油剂 普通食品形态(牛奶、发酵乳(酸乳)、糖果、醋、饼干、膨化食品、蜜饯),以胶囊、片剂、口服液3种剂型的产品数量最多,其中胶囊剂(软、硬胶囊)产品的数量占同期批准全部产品的49.5%,片剂、口服液类产品分别占21.3%、11.5%。三者超过了80%。 普通食品在获准保健食品所占比例非常小,仅为0.8%,所涉及到的食品类型也很有限,仅包括奶类、糖果、保健醋、饼干、膨化食品及蜜饯,20032005年注册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的百分比构成,20032005年注册保健食品的 功效/标志性成分分布,2261个功能类产品中涉

4、及功效/标志性成分共268种,包括9大类、38小类的活性成分 碳水化合物及磷脂 含氮化合物(生物碱除外) 生物碱 酚类化合物 萜类化合物 维生素 益生菌类 其他,20032005年注册保健食品的 功效/标志性成分分布,碳水化合物及磷脂、酚类化合物最多,分别占功能类产品总量的23%和25%;其次为萜类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生物碱除外),分别占功能类产品总量的17%和13% 以总皂甙、总黄酮、粗多糖为功效/标志性成分的产品数量最多,在功能类产品中所占比例分别为29.1%、26.5%、23.7%,2000-2007年我国保健食品市场销售量*,*:数据来源:庶正康讯(北京)商务咨询有限公司,2007年我

5、国保健食品营销模式年销量分布*,*:数据来源:庶正康讯(北京)商务咨询有限公司,2007年保健产业各行业销售额及占GDP的比重,注:上表是一个较为保守的计算,保健产业的生产总值估计在5000亿左右。,我国保健食品的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向,“ 治未病 ”和“ 亚健康态 ”是未来研究功能食品重要的理论课题之一。 与生活方式相关的慢性病将成为今后功能食品研发的主要靶目标。 以中草药为主要原料的功能产品是中华保健食品主要特点。 现代生物科学及营养学与传统医学结合是研发保健食品主要方法。 以食品作载体是研发保健食品未来方向。,我国保健食品的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中医学中有一个理念:上工治未病 中国主管卫生行政

6、部门负责人曾提出将治未病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 现代的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和环境相结合的医学模式,现代的医学理念已由治愈疾病向预防疾病和提高健康水平方向作出调整,其实质就是由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由治“已病之人”转变为“治未病之人”。未病之人即来健康之人,是保健食品的主要对象。 有专家预测“治未病之人”必将成为21世纪医学变革的主流。,我国保健食品的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亚健康的研究“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设立“中医治未病及亚健康中医干预研究”重点项目 (1)亚健康范畴与评价标准及方法的研究 (2)亚健康状态中医辨识与分类研究 (3)亚健康中医干预效果评价及其方

7、法学示范研究 (4)亚健康基础数据库及其数据管理共性技术的研究 (5)亚健康人群监测方法与监测网络的研究 (6)健康保障与健康管理及其实施模式研究,我国保健食品的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向,2. 与生活方式相关慢性病将成为今后功能食品研发的主要靶目标。 与生活方式相关慢性病包括:高血糖、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老年记忆障碍与老年痴呆症、自由基危害和贫血等。这些疾病大都与膳食结构不合理有关。而且治疗费用高,缺乏良好治疗手段。,“十一五”我国功能食品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部将“功能食品研制和开发”列入“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将投入4500万,加上地方政府和企业投入共1.5亿人民币。进行三个层次,共十个

8、课题的研究。 第一个层次是关键性共性技术: 功能性食品评价技术的研究; 功能性食品有效成分检测和鉴伪技术的研究; 食品功能因子高效分离与制备关键技术的研究; 功能因子生物活性稳态化技术的研究;,“十一五”我国功能食品科技支撑计划,第二层为五个产业化课题: a.辅助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功能性食品的研究与产业化; b.减肥功能食品研究与产业化; c.抗氧化功能性食品的研究与产业化; d.辅助改善老年记忆功能性食品的研究及产业化; e.功能化传统食品研究与产业化; 第三层次的一个课题没有进行,我国保健食品产业的发展机遇,参照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人均GDP和恩格尔系数)我国功能食品的市场的潜在规

9、模应达2000亿元人民币。而2007年近600亿,为什么消费需求不能直接转化市场购买力?,制约我国保健食品产业 发展的瓶颈,研发盲目,科技投入不足 企业分散,规模过小 夸大宣传,信誉受损 管理多头,监督过宽 科普滞后,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创新是发展我国保健(功能)食品产业的根本出路,我国保健食品产业的创新,保健食品产业应如何创新呢?应包括四方面 研发技术创新 保健食品管理体制创新 保健食品监管机制创新 企业发展机制特别营销机制创新,我国保健食品产业研发技术创新,我国80%保健食品企业认为,保健食品企业不需要技术含量,60%企业认为产品功效不重要,广告提升才是产品成功关键 功能食品未列入国家“九五

10、”、“十五”科研项目 企业投入不足营销额1%,而且主要用于报批。重申报不重研发,以申报代研发普遍存在。,我国保健食品产业研发技术创新,保健食品技术创新的转型期即将到来的信号 “十一五”科技部支持计划: “功能食品研制和开发”,“治未病和亚健康中医干预研究”均列入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我国保健食品产业研发技术创新,如何实现保健食品产业研发技术创新,至少包括三个层次: 基础研究创新 应用技术创新 产业化创新,我国保健食品产业基础研究创新,保健食品是为亚健康人服用的,使亚健康人群不要转变为病人,而向健康人回归。但什么是亚健康态(或称第三态,诱发病态)呢?目前列入“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的“亚健

11、康中医干预研究”是在中医的理论及临床研究的基础下进行的。缺少现代生物学,医学和营养科学的支撑。,我国保健食品产业基础研究创新,如何用现代科学的手段研究亚健康态呢? 关于亚健康标准研究(台湾),一个指标不正常 危险 二个指标不正常 严重危险 三个指标不正常 判代谢综合症,易猝死,我国保健食品产业应用技术创新,关于新功能研究: 众所周之,列入我国保健食品检测与评价技术规范的保健功能为27项。虽然2005年公布的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明确并鼓励企业进行新功能的研究和申报,但自管理办法实施三年来,却没见一家企业申报新功能。为什么呢?,未来应用技术研究应围绕新功能和新原料方向进行,我国保健食品产业应用技术

12、创新,关于新功能研究: 一是,国家对新功能的研究没有实质性的支持。 二是,企业因研发的新功能得不到应有的保护而不愿进行投入。 当前有不少新功能是值得开发的:如改善妇女更年期综合症,预防蛀牙,改善老年骨关节功能等。 笔者建议,应采取国家和企业相结合的方法开发新功能,并制定切实措施,保护开发单位的一定利益。使新功能开发进入实施阶段。,我国保健食品产业应用技术创新,如何开发一个新原料 安全性研究,确定安全使用量 功效性研究 A. 明确最低有效剂量和最大无作用量 B. 复杂成分明确功能因子及作用机理 C. 功能因子的检测 D. 功能原料的检伪,我国保健食品产业应用技术创新,关于功能因子研究创新 1.

13、新的结构功能因子 2. 老成分有新的功能和新的功能或新的作用机理,我国保健食品产业应用技术创新,咖啡因(老成份):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 但它的腺苷受体阻断剂的作用报道很少 它因激活剂素敏感性脂肪酶具有动员脂肪,达到抗疲劳和减肥作用(报道少) 提高海马Ach水平改善老年记忆障碍(未见报道),我国保健食品产业化创新,这里应包括生产技术及产品的创新。 生产技术创新:主要是指保健食品生产中关键技术的创新,如: A. 功能因子分离和纯化技术,功能因子检测技术特别是快速检测技术的创新。 B. 保健食品的原料和产品的检伪技术的创新。 C. 功能因子的稳定化技术等方面的创新。 D. 在这一领域种大都采用了制药产

14、业,特别是中药现代化一些新技术。保健食品专用的技术较少。设备更是如此。,我国保健食品产业化创新,在产品的创新方面。笔者以为要大力发展以食品作载体的保健(功能)食品,使其进入消费者一日三餐。国外功能食品产业非常注意这一课题。而我国的保健食品以食品作载体的不到总数的1%。失去了食品本身的营养和感官属性,特别是我国一些传统食品,如何赋予保健功能是值得加强研究。,第十四届世界食品科技大会“功能食品” 技术专题共发表论文324篇(占大会论文数第二位) ,分为四个方面,从第十四届世界食品科技大会探讨我国功能食品未来的研发方向,我国功能食品未来研究方向,1、功能食品与降低疾病风险:,* 基础研究: -用现代

15、生物学、医学、营养学的基本理论来阐述、界定及干预亚健康 -作用(或代谢)机理的研究:活性物质与靶基因表达 快速筛选活性物质:Local gene network pattern (LGNP) 快速评价功能食品:食品功能评价的 matrix panel * 新功能研究:改善更年期综合症、relax、缓泻、抗AD、抗血管增生 * 功能因子的协同作用:资源优化、合理利用,2、植物源性功能成分(或功能食品),* 原料研究:食物、中草药 原料的(新)功能研究、 原料(及产品)的安全性研究 * 功能食品制备技术的研究 -功能因子分离和制备研究 -功能食品制造技术研究(以食品为载体的技术研究) * 资源信息

16、平台的建立 建立功能食品资源库、功能因子数据库,用于指导功能 食品的研究与开发。,我国功能食品未来研究方向,3、功能因子与检测技术,* 功能食品有效成分的(快速)检测和鉴伪 * 功能因子稳定化的研究 食品组分相互作用及功能因子活性保持技术的研究 功能性食品包埋保护技术的研究 功能性食品稳定化储存技术的研究等,我国功能食品未来研究方向,* 功能因子稳定化研究 * 功能食品有效成分的 (快速)检测和鉴伪,营养素,抗营养素,食品的功能学研究,植物源性功能成分,功能因子与检测技术,资源信息平台,功能食品制造 以食品为载体,* 基础研究 * 新功能研究 * 协同作用,食物,* 原料的功能研究 * 安全性研究,功能成分的分离与制备技术,功能因子数据库,功能食品资源数据库,功能因子的新功能研究,生物活 性物质,功能食品标准化?,我国功能食品未来研究方向,未来功能食品研究几个可能方向,*食品功能学研究(功能食品与降低疾病风险、新功能、作用机理、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 *植物资源与功能成分研究 *功能因子及检测技术研究研究 *功能食品原料及产品安全性研究 *功能食品制备技术研究 *功能食品资源数据库研究 *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建设,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