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章牙科解剖生理学及组织学-PPT文档.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11822 上传时间:2019-01-21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第三章牙科解剖生理学及组织学-PPT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2-第三章牙科解剖生理学及组织学-PPT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2-第三章牙科解剖生理学及组织学-PPT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2-第三章牙科解剖生理学及组织学-PPT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2-第三章牙科解剖生理学及组织学-PPT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第三章牙科解剖生理学及组织学-PPT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第三章牙科解剖生理学及组织学-PPT文档.ppt(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一)各类动物牙的演化特点 1.鱼类的牙:为多牙列 用以捕捉食物,无咀嚼功 能。 牙缺失后可新牙补充,去 旧更新,终身不止, 牙 数目及多,200个; 牙生长的部位:上下颌骨 、腭、翼等骨,即舌、咽、 食管的表面; 为端生牙:无牙根,借纤 维膜附着颌骨边缘。 端生牙 2.两栖类 牙为单锥体、同形牙、多列牙、端生牙 牙分布颌、腭、犁、蝶等骨表面 3.爬行类 牙为单锥体、同形牙 、多列牙 牙分布集中于上下颌 骨,如鳄鱼。 牙附着颌骨方式: 侧生牙槽生牙 侧生牙侧生牙:牙的基部与颌骨相连,一:牙的基部与颌骨相连,一 侧附着颌骨内侧,无完善的牙根,侧附着颌骨内侧,无完善的牙根, 较端生牙牢固较端生牙

2、牢固 槽生牙槽生牙:牙根发育好,位于牙槽窝内:牙根发育好,位于牙槽窝内 4.鸟类 现代鸟类无牙 5.哺乳类 牙为异形牙: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 双牙列:一生只换牙一次 牙演化特点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牙演化的主要特征是: 牙数由多到少:鱼类200多颗牙、哺乳类的狗和马有 42颗牙,人只有28-32颗牙 牙的形态:由单一的同形牙 不同形态的异形牙; 牙替换次数:多次 1次,由多牙列向双牙列演化; 牙根从无到有; 牙分布由广泛至集中;散布于整个口腔 牙槽骨内 牙附着于颌骨的方式:端生牙 侧生牙 槽生牙。 图 第三章 牙齿解剖生理 第一节 牙的组成、分类及功能 牙的组成 外部观察 牙体有三部分 1.

3、牙冠 由牙釉质覆盖的部分,正常情况下大 部分显露于口腔称临床牙冠,以牙颈为界的 牙冠称解剖牙冠 牙根 由牙骨质覆盖的部分 牙颈 牙冠与牙根交界处成一弧形曲线,又称 颈缘或颈线. (三)牙齿 牙冠 牙颈 牙根 解剖牙冠、临床牙冠 解剖牙冠:解剖牙冠系牙釉质覆 盖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牙颈为 界。 临床牙冠:临床牙冠为牙体露于 口腔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龈缘 为界. 解剖牙根:解剖牙根系牙骨质覆盖 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牙颈为界。 临床牙根:为在口腔内不能见到的 部分,牙冠与牙根以龈缘为界. 年轻人:临床冠短于解剖冠,临床根长于解剖根 老年人:临床冠长于解剖冠,临床根短于解剖根 剖面观察 牙釉质 半透明

4、的,高度钙化的白色硬组织 牙骨质 牙根表层,色泽较黄 牙本质 牙体的主质,位于牙釉质、牙骨 质的内层,其内层有一空腔称髓腔。 牙髓 充满髓腔的蜂窝组织,内含血管神经 和淋巴。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 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1313 * * (二)剖面观察 牙釉质 是人体中最硬的组织, 覆盖在牙冠表面是由无数 密集的釉柱和少量柱间质 组合而成。呈乳白色、略 透明、质坚硬,能耐受强 大的嚼力。无机盐约占96 ,其中主要成分是磷酸 钙、碳酸钙等。无血管神 经, 无自身修复能力. 牙釉质 牙本质 是构成牙齿的主体部分,牙本 质钙化程度和硬度比牙釉质稍 低,色淡黄,不透明。主要成 分是羟磷灰石

5、。 有牙本质细胞 , 有修复能力。 牙本质最内层有一容纳牙髓的 腔,称为髓腔。 牙骨质 羟磷灰石, 与牙周膜连接 牙髓 牙髓组织位于牙齿内部 的牙髓腔内。 牙髓腔的外形与牙体形 态大致相似, 牙冠部髓腔 较大,称髓室。 牙根部髓腔较细小,称 根管,根尖 部有小孔, 称根尖孔。 牙髓组织主要包含神经 、血管,淋 巴和结缔组 织。 根尖孔 牙髓腔 牙本质牙本质 Back 牙的分类及功能 根据牙的形态和功能 切牙 位于口角之前又称前牙 尖牙 又称犬牙、虎牙 前磨牙 位口角后称后牙 磨牙 切牙 共8个,邻面观牙冠呈楔型,颈厚而切缘薄 ,利于切断食物 ,单根。 尖牙位口角处共4个牙冠为楔型、切端有一突出

6、的 牙尖,方便穿刺和撕裂食物,尖牙粗壮,牙根长大 ,以适应撕裂所需之力. 前磨牙 又名双尖牙位于尖牙之后,磨牙之前共8 个、牙冠成立方形,有一个咬合面,一般双尖,下 颌第二双尖牙有三尖者,有协助尖牙撕裂及磨牙捣 碎食物的作用。根扁也有分叉。 磨牙共12个,牙冠成立方形,咬合面宽大, 有45个牙尖,结构复杂便于磨细食物,上 颌磨牙一般三根,下颌为双根,利于稳固。 根据牙在口腔内存在时间分类 乳牙 婴儿出生后78个月开始萌出,2岁 半萌出20个牙。乳切牙、乳尖牙、乳磨牙 。 脱落:67岁至1213岁,逐渐脱落有恒牙 代替。 存在时间:短的56年,长的10年 恒牙:第二副牙,因疾患或意外损伤才会 脱

7、落。脱落后无牙替换。六岁开始萌出和 替换,共2832个之间。 牙的功能 咀嚼 发音和言语 牙、唇和舌参与发音和言语 保持面部协调美观 牙的萌出及临床牙位纪录 牙的发育过程分为发生、钙化和萌出 出龈:牙胚破龈而出的现象 萌出:从牙冠出龈到达到咬合接触的全过 程。 牙萌出特点: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先后 顺序、左右成对地先后萌出,一般下颌牙 萌出略早于上颌同名牙。 (一)乳牙 1、乳牙的 数目、名称 2、乳牙共20个,萌出时间和顺序: 牙齿名称与顺序 萌出时间(月) 乳中切牙 6-8 乳侧切牙 8-10 第一乳磨牙 12-16 乳尖牙 16-20 第二乳磨牙 24-30 3、乳牙的标识与书写方法 符

8、号:以上下、左右将全口牙分 为四个区。 上 右 左 下 书写方法:乳牙用罗马数字表示, 如左下第二乳磨牙应记为 或 D (二)恒牙 1、恒牙的数 目、名称 2、恒牙萌出 时间及次序 3、恒牙书写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如右下第 一磨牙应记为6 。 牙体一般应用术语及表面标志 中线:平分颅面部为左右两等分的一条假 想线,该线与矢状缝一致。中线通过两眼 之间、鼻尖两上颌中切牙及两下颌中切牙 之间,将牙弓分为左右对称两部分。 牙体长轴 通过牙体中心的一条假想轴 接触区 牙与牙在邻面互相接触的部位 线角与点角 牙冠上两面相交成一线,所成 的角称线角,三面相交成一点,所成的角 称点角。 外形高点:牙体各轴面最

9、突出的部分 牙体三等分:为明确各面上一局部位置, 将牙体各面分三等份如切1/3,中1/3,颈1/3 ,邻面唇1/3,中1/3,舌1/3牙根根茎1/3, 根中1/3,根尖1/3 牙冠各面命名 唇面、颊面 舌面 近中面 远中面 牙合面和切嵴 牙冠的表面标志 牙冠的突起部分 牙尖:位于尖牙的切端,双尖牙及磨牙的 颌面 结节: 牙冠某部分牙釉质过分钙化形成的 小突起 嵴: 为牙釉质的长形线状隆起 (1)牙冠 各面名称 唇面 颊面 舌腭 面 近中面 远中面 切嵴 轴嵴 :在轴面上,从牙尖顶端伸向牙颈部的 纵形隆起 边缘嵴 : 后牙的颌面与轴面相交处切牙、 尖牙的舌面近中、远中边缘处, 三角嵴 : 位于颌

10、面,有牙尖的两斜面相遇 而成 横嵴: 两三角嵴相连且横过颌面,常见下颌 第一双尖牙 斜嵴 : 颌面三角嵴斜形相连如上颌第一磨 牙颌面的斜嵴. 颈嵴 : 牙冠的唇面及颊面上,沿颈缘部位 微显突起 舌隆突 : 牙釉质的半月形突起 (2)牙冠的表面标志 牙冠的凹陷部分 窝: 前牙舌面、后牙颌面 沟:似山间的溪流位于牙冠的轴面及颌面 发育沟: 牙齿发育时所留下的浅沟 副沟: 发育沟以外的沟 裂 : 钙化不全的沟 点隙 : 3个或3个以上的发育沟相交所成 的点形凹陷 (3)牙冠表面的凹陷 近中边缘嵴 远中窝 舌沟 远颊沟 远中沟 副沟 斜面: 组成牙尖的各面,两斜面相交成嵴, 四斜面相交成牙尖的顶. 生

11、长叶 牙发育的钙化中心称为生长叶,其交界处为 发育沟. 牙体形态的生理学及美学意义 牙冠形态的生理学意义 切缘及牙合面形态的生理意义 牙萌出早期,其尖、窝、沟、嵴都是有一定 曲度的曲线或曲面构成, 当咬合时上下牙尖 窝相对,沟嵴相合,切嵴对刃等,是点或线的 接触,不是面与面接触。 边缘嵴将食物局限在合面窝内对合的牙尖 与之相对则起到杵臼的作用,颊沟与舌沟则 是食物排溢的主要通道,上颌磨牙的斜嵴对 于侧方运动的方向有引导的作用.,如刀具 安插不同角度,提高咀嚼效率。 刚达到咬合接触的牙,位置不一定符合功能 的需要,在行使功能过程中,牙尖和斜面相互 引导的作用下,将牙调整到相应位置,随做咀 嚼运动

12、的进行,发生了功能性磨耗,变成面的 接触,不如早期锋利,但咀嚼肌的力量渐增强. 轴面突度的生理意义 1.唇颊舌面的突度 咀嚼时排溢的食物顺作 牙冠的突度滑至口腔,擦过牙龈的表面,按摩, 促进血液循环, 突度过小、过直 牙龈会受到创伤引起牙龈 萎缩 突度过大 废用性萎缩,龈炎患龋 2.邻面的凸度 前牙接触区近切缘,后牙近 颌缘接触区良好,防食物嵌塞,分散合力 ,利于稳固,在修复时,若接触区恢复不 当可造成食物嵌塞和牙移位。 3.楔状隙 接触区是圆凸面,在两牙接触 区周围都有向四周展开的空隙,称楔状隙 。有部分食物通过此处排溢,可摩擦牙面 防龋病、龈炎的发生。 (2)牙冠邻面突度的生理意义 前牙及

13、后牙邻面突度分别在切13和合13处,邻接点 因磨耗呈小面,称为接触区。 正常接触区的周围均有呈V字形的空隙,称为楔状隙或 外展隙。在唇(颊)、舌侧者分别称为唇(颊)楔状隙或舌 楔状隙;在切、合方者,分别称为切楔状隙或合楔状隙 ;在龈方者称为邻间隙,有龈乳头充满,可保护牙槽骨 和牙冠邻面。(图) 正常的牙邻接,不仅可防止食物嵌塞,免使龈乳头受压 萎缩及牙槽突降低,而且可使牙及 合关系稳定、牙弓 完整,有利于咀嚼,对颞下颌关节、咀嚼肌和牙周组织 的健康均具有重要意义。 邻间隙 切颈径大 于唇舌径 颊舌颈大于合颈 径 (二)牙根形态的生理意义 牙根在牙槽窝的稳固是保证牙冠行使其生理功能 的前提,稳固

14、的牙根又与其形态密切相关,如多 根牙较单根牙稳固,长根牙较短根牙稳固,粗根 牙较细根牙稳固,扁根牙较圆根牙稳固,根尖所 占面积大于合面者稳固等。 如上颌第一磨牙,牙根多、根形扁、根尖所占面 积大于合面,因而是全口牙中最稳固的牙,又如 上颌尖牙,牙根粗长,故较其它单根牙稳固。 乳牙根及恒牙根图 牙体形态美学参数 咬合关系、 合 与牙弓关系 1、正中 合 :临床上常以正中 合 来判断 咬合关系是否正常的基准。在正中合 时: 上下切牙间中线应位于同一矢状面上;上 颌前牙覆盖下颌前牙的唇侧,覆盖度不超 过3mm;上后牙的颊尖覆盖在下后牙的颊 侧。侧面观上、下中切牙长轴的夹角大约 度。 正常正常 覆盖

15、上前牙切缘的舌侧距下颌前牙唇侧之间的 水平距离 覆合 上前牙的切缘盖过下颌前牙的唇侧之间的 垂直距离(不超过下前牙唇侧1/3) 异常 反合(地包天) 深覆合 切合 开合 髓腔形态 髓腔的解剖标志 髓室 根管 根尖孔 髓腔的增龄变化及病理变化 髓腔的形态随年龄的增长不断变化 乳牙的 髓腔形态虽与乳牙的外形相似,但按牙体 比例而言,乳牙髓腔较恒牙者为大,青少 年恒牙髓腔比老年者大表现为: 髓室大、髓壁薄、髓角高、根管粗、根管 方向斜度较大,根尖孔亦大。 此外,髓腔因外伤、酸蚀、等牙本质暴露 在受伤处形成修复性牙本质,使髓腔缩小 对牙髓是一种保护性反应。 恒牙髓腔应用解剖 上颌前牙开髓从舌面窝中央向

16、牙颈方向钻 入,多为单根管,治疗效果好。 下颌切牙根管小防侧穿 上颌前磨牙颊侧髓角高,备洞防露髓,髓 室底深不要将髓角误认为根管口 上颌第一二磨牙近颊、近舌髓角高,颊侧 两根管相距近,小略弯。 下颌第一前磨牙髓角高防穿髓 下颌第一二磨牙髓室顶与底相距近防底穿 ,舌侧髓角高于颊侧,近中高于远中备牙 时要注意。 下颌磨牙牙冠向舌侧倾斜开髓部位在颌面 偏颊尖处 上颌牙下颌牙 临床意义 髓腔形态是临床进行牙体牙周牙髓疾病治 疗的重要依据, 髓室的大小、位置 根管的数目、类型 了解髓腔形态避免 操作中发生 意外露髓、器械折断、侧穿、根尖周炎等 开髓示意图 开髓示意图 上颌尖髓腔形态 开髓示意图 开髓示意图 下颌中、侧切牙髓腔形态 开髓示意图 下颌尖髓腔形态 开髓示意图 开髓示意图 开髓示意图 开髓示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