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神经系统2五年制-PPT文档资料.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13045 上传时间:2019-01-21 格式:PPT 页数:280 大小:8.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神经系统2五年制-PPT文档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0页
2014神经系统2五年制-PPT文档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0页
2014神经系统2五年制-PPT文档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0页
2014神经系统2五年制-PPT文档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0页
2014神经系统2五年制-PPT文档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神经系统2五年制-PPT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神经系统2五年制-PPT文档资料.ppt(2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感觉: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主观上的反映。 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和大脑皮质三部分结构完成。,一、感觉概述 (一)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感受器*(receptor):指分布于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或装置。 如游离神经末梢(痛觉、温度觉感受器) 神经末梢+结缔组织被膜(环层小体、肌梭) 高度分化的感受细胞【毛细胞、视锥(杆)细胞】,一、感觉概述 (一)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感觉器官*(sense organ): 感受器 + 附属结构 = 感觉器官。 特殊感觉器官:分布于头部的感觉器官。 如眼、耳、鼻、舌、前庭器官,5,按刺激来源分类: 内感受器:本体、内脏 外感受器:远距离、接

2、触 按刺激性质分类(五种): 光、机械、温度、化学、伤害性等,感受器的分类,6,按刺激物和引起的感觉效应分类: 视觉、听觉、触-压觉,平衡觉, 动脉压力感受器等。,感受器的分类,7,1、感受器的适宜刺激(adequate stimulus) 一种感受器通常只对某种特定形式的刺激最敏感,这种形式的刺激就称为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8,9,2、感受器的换能作用(transducer function) 感受器能把作用于它们的各种形式的刺激能量转换为传入神经的动作电位。 感受器电位*:换能过程中,在产生AP之前,在感觉神经末端或感受细胞上产生一种过渡性的电位变化。,(二)

3、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感受器电位转变为传入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部位 感觉神经的第一个郎飞结或轴突始段,若由于感受器电位变化而在神经纤维产生向中枢的冲动,则特称为发生器电位。 如感受器细胞以电紧张形式,引起突触后的初级传入神经末梢产生膜电位变化,这种神经纤维上的膜电位变化称为发生器电位*。,12,类似于局部电位。 是RP的小幅度波动。 大小在一定范围内与刺激的大小成比例。 可以总和。 呈电紧张性扩布。,感受器电位或发生器电位特点*,用一个轻微的触压刺激作用于环层小体的表面上时,在靠近环层小体的神经纤维上可以记录到刺激所引起的电变化。当刺激强度依次增大时,记录到的发生器电位依次增大(abc),当电位

4、达到一定值时(d),它会突然转变成膜的快速自动去极,产生一次锋电位(动作电位)。,14,3、感受器的编码功能 感受器换能时,把刺激包含的环境变化信息也转移到了动作电位的序列之中。 性质编码:兴奋的感受器、通路、中枢部位 强度编码:单一神经AP的频率 参与传输AP的神经数,(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15,光 眼,声 耳,化学 舌,Ap,大脑,感受器对刺激强度的编码,刺激强度与感觉神经纤维 AP频率关系,17,Figure 10-7: Sensory coding for stimulus intensity and duration,18,4、感受器的适应现象 刺激仍然存在,但传入纤维的AP频

5、率随刺激持续时间延长而降低的现象。 分为快适应/慢适应,(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适应并非疲劳,19,生理意义:不断接受新刺激(快适应); 利于对某种功能长期监测和及时调节(慢适应)。,时间(S),适 应 现 象,20,1、特异神经能量定律(law of specific nerve energe) 不同类型的感觉,除取决于不同的刺激类型、感受器外, 还决定于感觉传入的专用线路 (labeled line) 和信息最终达到的大脑皮层特定部位。,(三)感受通路中的信息编码和处理,21,2、感觉通路中的感受野 对某中枢感觉神经元而言, 所有能影响它的感受器所组成的空间范围。 中枢感觉神经元 感受

6、器 高位神经元 低位神经元 不同中枢感觉神经元不同,如感受手指尖皮肤的中枢感觉神经元 躯干。,(三)感受通路中的信息编码和处理,22,3、感觉通路对刺激强度的编码 除与单根神经传入冲动频率外, 还与参与活动的纤维数有关。 低强度刺激,低阈值感受器兴奋。 高强度刺激高阈值感受器兴奋感受野扩大传入冲动频率增高传入神经兴奋数目增加,(三)感受通路中的信息编码和处理,23,4、感觉通路中的 侧向抑制 (lateral inhibition),(三)感受通路中的信息编码和处理,意义:能增强刺激中心区和周边区间的差距, 增强感觉分辨能力。,24,(一)感觉传入通路,躯体通过皮肤及其附属的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

7、激,产生各种类型的感觉,称为躯体感觉。 分为: 浅感觉:触-压觉、温度觉和痛觉; 深感觉:本体感觉(位置觉和运动觉) 内脏感觉主要指痛觉。,(somatic senses),经典躯体感觉的传导道(除嗅觉) 第一级神经元:脊髓后根神经节 脑神经节 第二级神经元:脊髓后角 脑干的有关神经核 薄束核、楔束核 第三级神经元: 丘脑的特异感觉接替核 大脑皮层,(一)感觉传入通路,27,1、躯体感觉传入通路,(1)丘脑前的传入系统 1)深感觉、精细触压觉 精细触压觉:辨别两点距离和感受物体表面性状的辨别觉 肌肉和关节中的本体觉:即肌肉、肌腱和关节等运动器官本身在不同状态下产生的感觉,包括位置觉、运动觉、振

8、动觉。,28,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深感觉、精细触压觉传入冲动(后索-内侧丘系) 经后根节外侧部(粗纤维部分) 进入脊髓后角沿同侧后索上行 抵达延髓下部 在薄束核、楔束核换神经元 换元后第级神经元发出纤维 交叉到对侧,沿内侧丘系到达丘脑感觉接替核。,特点:先上行,后交叉,29,躯体感觉丘脑前的传导路,(2)浅感觉 粗略触压觉 温度觉 痛觉 传导特点:先交叉,后上行,30,粗略触-压觉,痛觉, 温度觉的传导道 (脊髓丘脑束) 经后根节外侧部(细纤维部分) 进入脊髓后角换神经元 换元后第级神经元发纤维 在中央管前交叉到对侧沿脊髓丘脑前束(轻触压觉)、脊髓丘脑侧束(痛觉,温度觉)上行 到丘脑感觉接

9、替核(主要) 丘脑非特异投射核(少),痛觉,温度觉,轻触压觉,31,*:脊髓半离断: 病变平面以下 对侧痛觉、温度觉和粗略触压觉障碍 同侧深感觉、精细触压觉 障碍 见于髓外肿瘤的早期、脊髓外伤。,32,*:脊髓空洞症: 局部破坏中央管前的交叉的感觉传导途径 表现为相应节段内的痛、温度觉丧失,而触觉、深感觉保留。,感觉传入纤维在脊髓的空间分布,从内到外排列: 后索: 骶、腰、胸、颈 脊髓丘脑束: 颈、胸、腰、骶 *脊髓外肿瘤: 骶腰部 - 痛温觉先缺失 *脊髓内肿瘤 颈胸部 - 痛温觉先缺失,感觉通路的脊髓横断面示意图,1后索,3脊髓丘脑前束,2侧束,骶 腰 胸 颈,34,头面部的感觉传导路,触

10、觉、本体感觉 传入冲动 三叉神经主核、中脑核换元,痛觉、温度觉 的传入冲动 三叉神经脊束核 换元,发出第级纤维 越至对侧 沿三叉丘系丘脑后内侧腹核,35,(2)丘脑的核团 丘脑是皮层不发达动物的感觉最高中枢,在皮层发达动物为除嗅觉之外感觉的总中继站,对感觉的传入进行初步的分析和综合。,1、躯体感觉传入通路,36,分三类: (1)第一类细胞群(特异感觉接替核) 接受除嗅觉外的第级神经元感觉纤维的投射,换元后,投射到大脑皮层感觉区。 功能:引起特定感觉。 包括:后腹核、内、外侧膝状体,丘脑的核团,特异感觉接替核,1)后腹核: 躯体感觉的中继站 后外侧腹核:接受 躯干四肢的传入纤维 后内侧腹核:接受

11、 头面部的传入纤维,2)内侧膝状体:听觉传导路的换元站, 发出纤维投向听觉皮层(颞叶)。 3)外侧膝状体:视觉传导路的换元站, 发出纤维投向视皮层(枕叶)。,37,38,(2)第二类细胞群(联络核) 不接受感觉的投射纤维,只接受丘脑感觉接替核 和其他皮层下中枢的纤维,换元后投射到大脑皮层某 一特定区域。 功能:与各种感觉在丘脑和大脑皮层水平间的联络和协调有关。,丘脑的核团,联络核,1)丘脑前核: 发出纤维到大脑皮层扣带回(内脏活动的调节),2)丘脑外侧腹核:发纤维到大脑皮层运动区(运动调节) 3)丘脑枕核:接受内、外侧膝状体纤维,换元后发纤维投射到皮层顶叶、枕叶、颞叶联络区,参与感觉联系。,3

12、9,40,(3)第三类细胞群(非特异投射核) 靠近丘脑中线,内髓板以内的各种结构,指髓板内核群。 不与大脑皮层直接联系,而是通过多突触的接替换元,弥散地投射到整个大脑皮层。 功能: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兴奋状态。,丘脑的核团,非特异投射核,包括:中央中核、束旁核、中央外侧核等,41,42,(3)感觉投射系统 ( sensory projection system ) 分为: 特异投射系统 非特异投射系统,1、躯体感觉传入通路,43,特异投射系统 (Specific projection system),(1)定义:丘脑特异感觉接替核及其投射至大脑 皮层的神经通路。 起源:丘脑感觉接替核、联络核。

13、投射特点:点对点投射到大脑皮层特定区域 突触联系:纤维末梢形成丝球结构,与皮层第四层 神经元、大椎体细胞形成突触联系。 (2)功能: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 神经冲动。,特异投射系统:红色线 非特异投射系统:蓝色线,45,非特异投射系统: (nonspecific projection system),(1)定义:第三类细胞群及它们投射到大脑皮层 神经通路。 起源:髓板内核群。 投射特点:经多次换元后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层的 广泛区域。 突触联系:纤维末梢以游离末端的方式与皮层各层 内神经元的树突形成突触联系。 (2)功能: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特异投射系统:红色线 非特异投射

14、系统:蓝色线,脑干结构上行激动系统 ascending reticular activating system,A切断特异性传导道而不损伤非特异性传导道的猫,处于觉醒状态。 A为其脑电图。,B切断非特异性传导道的猫,处于昏睡状态。B为其脑电图。,及大锥体细胞诱发其 兴奋,神经元树突改变其 兴奋状态,及效应,受药物影响 不易 容易,50,特异 和非特异投射系统的比较,51,2、内脏感觉(visceral sense)传入通路,由自主神经传入,胞体主要位于T7-L2,S2-4脊髓后根神经节,以及第7,9,10对脑神经节内。入中枢后沿躯体感觉通路上行。,52,(二)躯体和内脏感觉的皮层代表区,躯体感

15、觉代表区(somatic sensory area) 主要包括:体表感觉区、本体感觉区。 内脏感觉代表区: 部分与躯体感觉代表区重叠。,53,体表感觉代表区,第一感觉区*( Somatic sensory area, S) 部位:中央后回(3-1-2区),Brodmanns Maps,Brodmann根据细胞结构将大脑皮层划分为一系列解剖区域。每个半球有52个区域,Brodmann是德国神经学家,他因为对大脑皮层分区而闻名,即著名的“Brodmann分区”。,Brodmann分区,(1868-11-17 1918-8-22),神经解剖学中的细胞结构,指染色的脑组织中观察到的神经元的组织方式。

16、由于物种间差异,同一分区号码在不同物种间并不一定代表相似的区域 。,第一体表感觉区投射特点*,躯干四肢感觉 交叉投射 (头面部投射- 双侧) 投射区越大, 感觉分辨精细程度越高 整体为倒置安排, 头面部内部安排为正立。,大脑皮层感觉柱 (sensory column),大脑皮层细胞呈纵向的柱状排列并垂直皮层表面, 构成感觉皮层的最基本功能单位,称感觉柱。 同一柱内神经元对同一感受野的同一类感觉刺激 起反应,是一个传入- 传出信息的整合处理单位。 一个柱兴奋时, 相邻柱抑制,形成兴奋和抑制镶嵌 模式。 具有可塑性。,57,现象: 长期废用(如截肢), 原代表区被他区占领 切除某代表区, 原感觉投

17、射到该区周围 训练使感觉灵敏, 原代表区将扩大 同样发生在其他皮层(如视皮层) 盲人、聋人其他感觉增强 意义:有较好的适应能力,感觉皮层的可塑性(plasticity),58,第二体表感觉区 (somatic sensory area, S),部位:中央后回底部延伸到脑岛的区域。,S面积 远比 S区小,59,第二体感区,投射规律: 投射是双侧性。 投射区空间安排 是正立。 感觉定位不明确, 仅是粗糙分析。,60,本体感觉代表区* (Proprioceptive cortical representation),部位*:中央前回(4区),该区为运动区,Brodmanns Maps,主要接受: 小

18、脑、基底神经节的投射,本体感觉代表区投射特点*,与第一体感区相似 躯干四肢交叉投射 (头面部投射- 双侧) 投射区越大, 运动精细程度越高 整体为倒置安排, 头面部内部安排为正立。,内脏感觉代表区,部位:体表感觉第一区、第二区、 运动辅助区、边缘系统皮层。,63,(三)躯体和内脏感觉,1、本体感觉(proprioception) 1)感受器: 肌梭、腱器官、关节感受器等, 分布于肌肉、肌腱、骨膜、关节韧带等处 2)感受: 躯体空间位置、姿势、运动状态等 3)投射: 经脊髓后索上行,大量传入冲动到小脑; 少量经内侧丘系和丘脑投射到大脑皮层。 4)功能: 与其他感觉配合, 共同协调运动,64,牵张

19、反射的感受器 肌梭 (muscle spindle) 适宜刺激:为牵拉刺激,是肌肉长度变化的感受器,属本体感受器。功能是发动牵张反射。,65,66,分布在腱胶原纤维之间,与梭外肌纤维串联,是一种张力感受器。当肌肉收缩张力增加时,腱器官因受到刺激而发生兴奋,冲动沿着感觉神经传入中枢,反射性地引起肌肉舒张。,腱器官,67,胶原 纤维,腱,68,腱器官,69,在关节囊、关节韧带及骨膜处有几种感受器,它们都是由皮肤相应的感受器变形而来的。 如环层小体-感受关节活动程度; 鲁菲尼小体-感受关节屈曲。,关节感受器,70,由非均匀分布的压力(压力梯度)在皮肤上引起的感觉,叫触压觉。 触压觉分触觉和压觉两种。

20、 外界刺激接触皮肤表面,使皮肤轻微变形,这种感觉叫触觉。 外界刺激使皮肤明显变形,叫压觉。,2、触压觉(touch/pressure),71,1)感受器:是分布于真皮内的几种神经末梢。 如环层 小体 、麦斯纳小体、梅克尔盘小体、 鲁菲尼小体等 2)适宜刺激:机械刺激 3)传入通路:两条。 精细触压觉有后索-内侧丘系, 粗略触压觉经脊髓丘脑前外侧系通路传入, 仅在中枢广泛受损时才完全阻断。,2、触压觉(touch/pressure),72,环层小体,鲁菲尼 小体,麦斯纳小体,梅克尔盘小体,根毛丛,73,74,相邻两个能引起触觉的点,即触点的最小距离,称两点辨别阈。 麦斯纳小体、梅克尔盘小体感受野

21、小,两点辨别阈小,分辨力较强。 环层 小体、鲁菲尼 小体感受野大,两点辨别阈较高,分辨力较弱。,两点辨别阈,75,引起触-压觉的最小压陷深度,称为触觉阈。 手指和舌的触觉阈值最低,背部的触觉阈值最高。 与触觉感受器皮肤感受野的大小以及皮肤中触觉感受器的密度有关。,触觉阈,76,Receptive Fields,皮肤上有专门的“热点”和“冷点”,刺激这些点能分别引起热觉(warmth)和冷觉(cold),两者合称温度感觉。 冷点明显多于热点。,3、温度觉 (temperature),(三)躯体和内脏感觉,3、温度觉 (temperature),皮肤温度 30 热感受器兴奋,46 时频率最高。 皮

22、肤温度 46 产生痛觉。,79,(三)躯体和内脏感觉,3、温度觉 (temperature) 热感受器: 游离神经末梢,C类纤维传入。 冷感受器: 游离神经末梢,A 和C类纤维 传入。 投射: 中央后回; 岛叶皮层(可能是温度觉初级皮层),80,(三)躯体和内脏感觉,4、痛觉 (pain) 定义: 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有关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性体验,而引起痛觉的组织损伤可 为实际存在的或潜在的。,81,定义: 能够选择性地对造成组织损伤的各种刺激发生反应的感受器称为伤害性感受器。 特征: 没有一定的适宜刺激,任何刺激只要达到伤害程度均可使其兴奋。 不易发生适应(慢反应感受器),伤害性感受器(noci

23、ceptors),82,分类: (1)机械伤害性感受器: 又称高阈值机械感受器,它们只对强的机械刺激起反应,对针尖刺激特别敏感。这类感受器有A纤维和 C 纤维两类传入纤维。,伤害性感受器(nociceptors),83,分类: (2)机械温度伤害性感受器: 传入纤维属A类,对机械刺激产生中等程度的反应,对4051温度刺激(45为热刺激引起痛反应的阈值)发生反应,反应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强。,伤害性感受器(nociceptors),84,分类: (3)多觉型伤害性感受器: 数量较多,遍布于皮肤、骨骼肌、关节和内脏器官。对多种不同的伤害性刺激均能起反应,包括机械的、热的和化学的伤害性刺激。,伤害性

24、感受器(nociceptors),特异投射系统,(主),非特异投射系统,(主),快痛:,A类纤维,S、S,慢痛:,C类纤维,扣带回,伤害性感受器(nociceptors),是游离神经末梢(主要是A、C类纤维), 广泛分布皮肤、肌肉、关节和内脏等组织。 根据传入神经传导速度,痛觉分:,产生快,消失快; 定位精确、感觉鲜明,产生慢,消失慢;定位不精确、感觉不鲜明 伴情绪、呼吸和心血管等内脏功能变化,V:530m/s,V:0.52m/s,86,能引起疼痛的外源性和内源性化学物质。,87,88,89,90,致痛化学物质游离神经(AC)纤维末梢膜去极化AP脊髓后角经脊髓丘脑侧束传入丘脑大脑皮层痛觉。,痛

25、觉产生路径,91,躯体痛( somatic pain ),体表痛 (superficial pain): 伤害性刺激作用于皮肤, 先后出现快痛(刺激时)、慢痛(刺激后0.51s) 深部痛 (deep somatic pain): 发生于躯体深部 (骨、关节、骨膜、肌腱、韧带和肌肉等) 通常具有慢痛的特性 肌肉缺血性疼痛的恶性循环, P因子,92,内脏痛(visceral pain)*,定义:内脏组织因牵拉、缺血、炎症、平滑肌痉挛 或化学刺激等引起的疼痛。 特点: 定位不准确。 发生缓慢,持续时间较长,多为慢痛。 中空内脏器官对扩张、牵拉刺激敏感,对切割、烧灼等不敏感。 特别能引起不愉快的情绪活

26、动,并伴有恶心、呕吐和心血管及呼吸活动改变。,93,内脏痛(visceral pain)*,分类: 体腔壁痛 牵涉痛,体腔壁痛 (parietal pain),定义:是指内脏疾患引起邻近体腔壁浆膜 受刺激或骨骼肌痉挛而产生的疼痛。 由躯体神经传入。 如胸膜或腹膜受到炎症、压力、磨擦或牵拉等刺激时,产生疼痛。,牵涉痛 (referred pain),定义*:某些内脏疾病往往引起远隔的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病在内脏,痛在体表),96,皮节法则,发生牵涉痛时,体表疼痛的部位与患病内脏具有相同的胚胎发育阶段和皮节来源,这一原理称为皮节法则 。 皮节:由单一脊髓节段提供的感觉

27、区域。,97,Dermatome Map of the body,皮节图,98,1、会聚学说(convergence theory ) 来自内脏痛和躯体痛的传入纤维会聚到脊髓同一水平的同一个后角神经元,即两者通过一个共同的通路上传。因疼痛刺激多来源于体表部位,大脑皮层更习惯于识别体表信息,故把内脏痛误认为是体表痛。,牵涉痛的发生机制,99,100,Referred Pain,101,Referred Pain,102,2、易化学说(facilitation theory) 来自内脏痛和躯体痛的传入纤维到达脊髓后角同一区域内彼此非常接近的不同神经元,由患病内脏传来的冲动通过其传入侧支可提高邻近的

28、躯体感觉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对体表传入冲动产生易化作用,使平时不至于引起疼痛的刺激信号变为致痛信号。,牵涉痛的发生机制,三、视觉,外膜: 角膜、巩膜 (结膜包巩膜) 中层: 虹膜、睫状体 和脉络膜 内层: 视网膜,眼球壁主要分为外、中、内三层,人眼适宜刺激:380760nm,眼内容物包括房水、晶体和玻璃体。三者均透明,与角膜一起共称为屈光介质。,(一)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1、眼的折光系统的光学特征、简化眼,人眼光线的折射主要发生在角膜前表面*,眼内光的折射与简化眼,简化眼:与正常眼折光系统等效的简单模型。 由前后径为20mm的单球面折光体构成,入射光线仅在由空气进入球形界面时折射一次,折射率

29、1.33。光心在折射面后5mm后主焦点在折光体的后极(相当于视网膜位置)。,Listing提出,n,108,2、眼的调节*,(1)眼的近反射 (2)瞳孔对光反射,109,远点( far-point)* 将人眼不作任何调节所能看清的最远物体的距离,(6m之外),110,眼的近反射定义*,视近物(6m以内)时,如果眼不作调节,近物成像在视网膜之后,经过眼的折光系统调节,物像能清晰地聚焦在视网膜上。,111,眼的近反射机制*,1、晶状体变凸,睫状肌(舒张),悬韧带(拉紧),视远物,焦距,1、晶状体变凸,视近物,睫状肌,悬韧带,以前凸为主,113,视近物时:视网膜上模糊物像视区皮层下行冲动中脑正中核动

30、眼神经中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睫状神经睫状肌的环行肌收缩睫状肌向前向内移动悬韧带松弛晶状体由于其自身的弹性而向前方和后方凸出(以前突明显)折光能力增大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晶状体变凸的反射过程,114,近点*和老视*,近点:眼作充分调节所能看清眼前物体的最近距离。 8岁:8.6 cm 20岁:10.4 cm 40岁:22.0 cm 60岁:83.3 cm 老视:由于晶状体随年龄增长而弹性逐渐减弱所致近点增大。用凸透镜矫正。 (远点正常),衡量晶状体调节能力,2、瞳孔的调节,瞳孔近反射(near reflex of the pupil): 视近物时反射性地引起双侧瞳孔缩小。 意义: 减少进入眼内的光

31、线量 减少球面像差和色像差,(1.58.0mm),眼的近反射*,3双眼球会聚(视轴会聚):,双眼注视一个由远移近物体时,发生双眼球内收及视轴向鼻侧会聚现象,也称为辐辏反射( convergence reflex)。 意义:使双眼看近物时,物像成像于视网膜的 对称点上,避免复视。,眼的近反射*,118,119,完成单视,辐辏反射 ( convergence reflex),120,是反射活动,反射途径与晶状体调节反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主要为效应器(内直肌)。 意义:使物像分别落在两眼视网膜的对称点上,使视觉更加清晰和防复视的产生。,辐辏反射,(2)瞳孔对光反射*(pupillary light

32、reflex) 定义:瞳孔的大小可随光线的强弱而改变, 弱光下瞳孔散大,强光下瞳孔缩小。 生理意义:调节进入眼内的光线,以防入眼 光线过强损伤视网膜或过弱影响视觉。,眼的调节,122,瞳孔对光反射,瞳孔对光反射为双侧性的,称为互感性对 光反射。反射中枢在中脑。 临床意义:判断中枢病变部位及麻醉深浅。,瞳孔对光反射 (pupillary light reflex),124,瞳孔对光反射:,125,3、眼的折光异常,(1)正视眼 (2)非正视眼 近视 远视 散光,126,正视眼:无需调节可以使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经过调节的眼,能看清6m之内的、物距不小于近点的物体。 非正视眼:折光能力异常或眼

33、球形态异常,使平行光线不能在安静未调节的眼聚焦在视网膜上。,正视眼与非正视眼,眼球前后径过长 或 折光能力过强 看远处物体时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导致视物模糊 凹透镜矫正,近视*(myopia),远点、近点 都近移,眼球前后径过短 或 折光能力过弱 远物的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后引起视觉模糊 看远物和近物都要调节,易发生调节性疲劳。 凸透镜矫正,远视*(hyperopia),远点消失 近点远移,129,远视,近视,近视和远视,130,角膜不呈正球面,折光表面不同方位曲率不等 平行光线入眼后,不能在视网膜上聚焦成焦 点,有的聚焦在视网膜前面,有的聚焦在后面 形成焦线。造成视物不清或物像变形。 柱

34、镜矫正。,散光*(astigmatism),131,散光(astigmatism),角膜,晶状体,132,133,房水无色透明液体,充满于眼房内。 血浆睫状体脉络膜丛产生眼后房经瞳孔眼前房 虹膜角膜角巩膜静脉窦眼静脉。 作用:屈光、维持眼内压,营养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4、房水(aqueous humor)和眼内压,房水,134,房水回流受阻,引起眼内压增高,使视力减退,甚至失明,临床上称青光眼(glaucoma)。,眼内压(ocular tension),虹膜睫状体炎、前房角狭窄,(二)眼的感光换能功能,1、视网膜的功能结构,视网膜厚度0.10.5mm,136,137,138,色素层,视觉神

35、经,视盘 视神经乳头,Blind spot (生理盲点),生理盲点:视神经乳头,视神经的始端。 无感光细胞,无视觉感受。,黄斑,生理盲点,视网膜的两种感光细胞 视杆细胞、视锥细胞,142,143,144,145,视杆细胞形态上分四部分,由外向内依次称为外段、内段、胞体和终足。视杆细胞所含的视紫红质几乎全部集中在外段的视盘膜中。,视杆细胞(rod cell),146,Location of Visual Pigments(视色素),每个视杆细胞外段中有近千个视盘,每一视盘中约有100万个视紫红质分子。,147,杆细胞Rods位于周边部、分辨力低、对光的敏感性较高介导暗光觉、聚合联系、含视紫红质,

36、只能区别明暗而无色觉。,视杆细胞(rod cell),148,高度集中于中央凹处,愈向周边愈少。含三种视锥色素,能辨别色觉。对光的敏感性较差,介导昼光觉。单线联系,有很高的分辨力。,视锥细胞(cone cell),149,150,151,152,153,视网膜(retina ),154,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结构的区别,155,2、视网膜的感光换能系统*,人和大多数脊椎动物的视网膜存在两种感光换能系统:,视杆系统(暗光觉系统,scotopic vision): 视杆细胞和与其有关的传递细胞组成。 视锥系统(昼光觉系统,photopic vision): 由视锥细胞和与其有关的传递细胞组成。,156

37、,二元视学说( duplicity theory),视杆系统和视锥系统*,photopic vision 对光的敏感性较差,司昼光觉 (只在白昼或强光下引起兴奋) 可辨别颜色 分辨率较高 (对物体细节和境界有高分辨能力),scotopic vision 对光的敏感度较高,司晚光觉 (能在昏暗中感受弱光刺激引起视觉) 无色觉 分辨率较差 (只能区分明暗和感知物体粗略的轮廓),158,(1)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 视紫红质由一分子视蛋白和一分子视黄醛的生色基团组成。 视蛋白:348个疏水性氨基酸组成,有7个跨膜片段,11-顺视黄醛分子连接在第7个螺旋区的赖氨酸残基上。,3、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维

38、生素A,160,光照,161,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和夜盲症(nyctalopia),(2)感光细胞的感受器电位,视杆细胞:暗处:外段静息电位 - 30 - 40mV。 光照:外段膜两侧电位呈超极化。,163,Cones and rods hyperpolarize in response to light,光刺激视杆(锥)细胞感受器电位:超极化型慢电位*,164,视杆细胞在暗处的 静息电位机制: 外段膜Na+经cGMP门控通道持续内流,产生内向电流(暗电流)内段膜K+经非门控钾敏感通道外流,有Na+泵维持膜内外Na+、K+平衡。 此时感受器细胞处去极化状态,突触终末释放兴奋性递质谷氨酸。,16

39、5,色素上皮细胞,rhodopsin:视紫红质 opsin:视蛋白 retinal:视黄醛,166,光照时 超极化感受器机制: 视紫红质分解激活传递蛋白(transduction) 激活磷酸二酯酶cGMP分解外段膜Na通道开放数目减少,内段K+外流超极化(感受器电位-60mV)突触终末释放递质减少,167,一个被光激活的视紫红质分子能激活约 500个传递蛋白分子,一个传递蛋白分子激活一个磷酸二酯酶,一个磷酸二酯酶分子每秒使2000个cGMP分子降解,在光子吸收和cGMP 失活间的级联反应能导致极大的放大作用。,视紫红质分子激活后的放大效应,168,Ca 2+对视杆细胞外段cGMP浓度的调控,(

40、三)颜色视觉及其产生机制,1、颜色色觉(色觉,color vision) 指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刺激人眼后在脑内产生的一种主观感觉,是复杂物理-心理现象。 人眼可分辨380760nm波长之间150种左右的颜色。每一种颜色与一定波长相对应。波长nm的增减就可分辨。,170,2、三色学说 (trichromatic theory),理论: 视网膜存在3种视锥细胞,分别含有对红、绿、 蓝光线敏感的3种视色素。 某一种颜色光线使3种视锥细胞按一定比例兴 奋,传入大脑,就产生某一颜色的感觉。,红、绿、蓝三种视锥细胞: 兴奋程度为 4:1:0红色感觉, 2:8:1绿色感觉。,171,2、三色学说 (trich

41、romatic theory),支持依据:,420,534,564,阐述颜色信息在光感受器水平的编码机制,用不超过单个视锥 细胞直径的细小单 色光束,检查并绘 制在体视锥细胞的 光谱吸收曲线,三种不同视锥细胞的光谱吸收峰值与蓝、绿、红三色光波长相近,172,色盲(color blindness): 是一种对全部颜色或某些颜色缺乏分辨能力的色觉障碍。 全色盲:只能分辨光线的明暗,呈单色视觉。 部分色盲:分红色盲、绿色盲和蓝色盲。,色盲与色弱,173,色弱(color weakness): 由于某种视锥细胞的反应能力较弱,这就使患者对某种颜色的识别能力较正常人稍差(辨色功能不足),这种色觉异常称为

42、色弱。,色盲与色弱,12 15 6 73 29,176,理论: 1876年Hering提出,红色与绿色,蓝色与黄色分别形成对比色。由于任何颜色都由红、绿、蓝、黄四种颜色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对比色学说也称四色学说。,3、对比色学说 (opponent color theory),177,实验依据: 金鱼水平细胞在黄光刺激时出现最大的去极化反应,在蓝光刺激时出出现最大的超极化型反应;另一些水平细胞则在红和绿色刺激时有类似的不同反应。,3、对比色学说 (opponent color theory),178,三色学说阐述颜色信息在光感受器水平的编码机制。 对比色学说阐述颜色信息在光感受器之后神经通路中

43、的编码机制。 两种学说不矛盾,表明颜色信息在不同水平编码。,三色学说与对比色学说的作用,179,视力或视敏度(visual acuity)*: 眼对物体细小结构的分辨能力,称为视敏度,用视角的倒数来表示。,(四)与视觉有关的若干生理现象,180,暗适应( dark adaptation)* 人从亮处突然进入暗处,最初看不清任何物体,经过一定时间逐渐恢复暗光视觉的现象,称为暗适应。 与视网膜感光色素在暗处再合成增加有关。 7分钟初步适应,2530分钟完全适应。,(四)与视觉有关的若干生理现象,181,第一阶段(7分钟内)视锥细胞感光色素合成量增加。第二阶段(6-7分钟后20分钟左右)视杆细胞视紫

44、红质的合成逐渐增加。,暗适应,182,(四)与视觉有关的若干生理现象,明适应( light adaptation )*: 当人从暗处突然进入光亮处时,最初 只有耀眼光亮而视物不清,稍等片刻才能 恢复视觉,这个现象称为明适应。 明适应约1分钟即可完成。 耀眼的光感是由于大量视紫红质存在,随后 在亮处迅速分解,由视锥色素在光亮处感光。,183,(四)与视觉有关的若干生理现象,视野( visual field ):单眼固定注视正前方一点时,该眼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视野最大界限用视野和视轴 形成的夹角表示。 不同颜色视野的大小不同。 受面部结构阻挡的影响: 颞侧 鼻侧; 下方 上方,184,(四)与

45、视觉有关的若干生理现象,视觉融合现象( fusion phenomenon): 如果用重复的闪光刺激人眼,当闪光频率较低时,主观上常能分辨出一次又一次的闪光。当闪光频率增加到一定程度时,重复的闪光刺激可引起主观上的连续光感,这一现象称为融合现象。 引起闪光融合的最低频率,称临界融合频率。,185,(四)与视觉有关的若干生理现象,视后像(afterimage): 注视一个光源或较亮的物体,然后闭上眼睛,这时可感觉到一个光斑,其形状和大小均与该光源或物体相似,这种主观的视觉后效应称为视后像。,186,(四)与视觉有关的若干生理现象,双眼视觉( binocular vision): 两眼同时看一物体

46、产生的视觉。,优势 扩大视野 弥补盲区 (因鼻侧视野重叠, 正常情况下不出现鼻侧盲区) 立体视觉,187,(四)与视觉有关的若干生理现象,立体视觉( stereoscopic vision): 双眼视物时,主观上可产生被视物体的厚度和空间的深度或距离等感觉,称立体视觉。,188,(五)视觉传入通路 和视皮层的视觉分析功能,190,视觉传入通路与皮层代表区,视神经纤维: 鼻侧交叉,颞侧不交叉 投射外侧膝状体 经同侧膝状体距状束 投射区(初级视皮层): 枕叶皮层内侧距状沟 上下缘(17区),颞鼻,鼻颞,191,视觉传入通路与皮层代表区,192,视觉通路的损伤与视野的缺损,Black means b

47、lind Grey means see,视野:颞鼻 鼻颞,193,中枢对视觉的分析,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第三级神经元)轴突和外侧膝状体(第四级神经元)以及初级视皮层之间具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194,中枢对视觉的分析,视皮层有6层结构,其中两层由大细胞构成,分别接受右眼或左眼的输入,且输入主要来自视网膜神经节的M细胞(Magno )。视网膜神经节的P细胞(Parvo )则投射到其余4层上(分别来自左、右两只眼睛,但每一层只能从一只眼睛得到输入)。,195,中枢对视觉的分析,视觉系统存在两条通路:一条是大细胞通路(M通路),其功能为分析运动和深度;另一条是小细胞通路(P通路),其功能为分析颜色和形

48、状。,196,四、听觉,由三部分组成 外耳 : 收集声波 中耳: 传导声波 内耳 :含耳蜗、前庭器官(与平衡觉和听觉有关),听觉器官,198,声波:是声音的传播形式。是一种机械波,由物体(声源)在介质中的振动,形成疏密波。声波传播的空间就称为声场。,人耳最敏感的 振动频率: 2020000Hz*,199,听阈*(hearing threshold ):对于每一种频率声 波,都有刚能引起听觉的最小强度,称为听阈。 最大可听阈*( maximal hearing threshold ):当强度 增加到某一限度时,它引起不单是听觉,同 时引起鼓膜疼痛感觉,这个限度称为最大可听阈。,200,每一个声波振动频率都有其自己的听阈和最大可听阈,将不同频率声音的听阈和最大可听阈连成曲线,这两条曲线之间的面积称为听域*。,中央斜线区为通常语言听域区; 下方较大斜线区为次要语言听域区,201,1、外耳的功能 外耳:耳廓+外耳道 耳廓:收集声波,判断方向 外耳道:传音和增压。 (共振,最大共振效应:波长为长度4倍的声波, 最大共振频率:3800Hz。 即2.5cm3800Hz,强度增强12 分贝,(一)外耳和中耳的功能,202,中耳: 由鼓膜、听骨链、鼓室、咽鼓管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