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课件-厌氧性细菌-文档资料.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15297 上传时间:2019-01-21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厌氧性细菌-文档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厌氧性细菌-文档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厌氧性细菌-文档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厌氧性细菌-文档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厌氧性细菌-文档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厌氧性细菌-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微生物学课件-厌氧性细菌-文档资料.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根据形态、结构和染色性分,厌氧芽胞梭菌:只有1个属,均为G梭菌,1 厌氧芽胞梭菌属 (Clostridium),是一群专性厌氧、能形成芽胞、G的粗大杆菌。 它们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土壤中,有些可寄生在动物和人体的肠道内。如: 破伤风梭菌 (C.tetani):破伤风 产气荚膜梭菌(C.perfringens):气性坏疽 肉毒梭菌 (C.botulinum):肉毒中毒 艰难梭菌(C.difficile):假膜性结肠炎,一、生物学性状,(一)形态与结构,(二)培养特性,血琼脂平板:双层溶血环,产气荚膜梭菌,蛋黄琼脂平板 乳白色浑浊圈 Nagler反应P143 (毒素分解蛋黄 中的卵磷脂),(培养基

2、中加入毒素抗血清,不出现浑浊),产气荚膜梭菌,牛奶培养基:,汹涌发酵:P143 在牛奶培养基中能分解乳糖产酸,使其中酪蛋白凝固,同时产生大量气体(H2,CO2),将凝固的酪蛋白冲成蜂窝状,并将封固凡士林层上推,甚至冲走试管口棉塞,气势凶猛。,产气荚膜梭菌,(一)破伤风梭菌 (C.tetani),二、致病性与免疫性,破伤风梭菌或芽胞,伤口(厌氧微环境),局部繁殖,破伤风痉挛毒素,脊髓前角细胞、脑干神经细胞,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抑制性神经元,阻止抑制性神经介质的释放,破伤风,肌肉收缩和痉挛,破伤风溶血毒素,1.致病性,破伤风梭菌或芽胞,伤口(厌氧微环境),局部繁殖,破伤风痉挛毒素,脊髓前角细胞、脑干

3、神经细胞 亲和力高,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抑制性神经元,阻止抑制性神经介质的释放,破伤风,肌肉收缩和痉挛,破伤风溶血毒素,1.致病性,破伤风痉挛毒素,症状: 牙关紧闭;苦笑面容; 角弓反张,破伤风梭菌或芽胞,伤口(厌氧微环境),局部繁殖,破伤风痉挛毒素,脊髓前角细胞、脑干神经细胞 亲和力高,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抑制性神经元,阻止抑制性神经介质的释放,破伤风,肌肉收缩和痉挛,破伤风溶血毒素,1.致病性,破伤风痉挛毒素,症状: 牙关紧闭;苦笑面容; 角弓反张,sardonic smile (苦笑),Lockjaw(牙关紧闭),Rigid paralysis (硬性麻痹),2.免疫性 破伤风免疫是典型的抗

4、毒素免疫: 微量毒素即可致病,不足以引起免疫;并且毒素迅速与神经组织牢固结合,不能有效地刺激免疫系统引起免疫应答。 有效地获得抗毒素的途径是 通过类毒素的预防注射而获得的自动免疫, 通过注入大剂量抗毒素而获得的被动免疫。,1.分型: 按主要毒素的抗原性分、个毒素型,(二) 产气荚膜梭菌 (Clostridium perfringens),2.致病性,.致病条件:同破伤风梭菌 .致病物质:12种外毒素 外毒素的分类: 按对小鼠的致死程度分主、次要毒素,产气荚膜梭菌的主要和次要毒素及其分型,致病物质,1. 毒素 (1) 以A型产生量最大 (2) 分解细胞膜上磷脂和蛋白形成的复合物,造成细胞溶解,引

5、起血管通透性增加伴大量溶血、组织坏死、肝脏、心功能受损 (3) 在气性坏疽的形成中起主要作用,2. 、毒素 引起坏死损伤和血管通透性增加 3. 肠毒素P144 (1) 不耐热的蛋白质,100C瞬时被破坏 (2) 在结肠经胰酶作用后,其毒力能增加3倍 (3) 整段肽链嵌入细胞膜,破坏膜离子运输功能 (4) 可作为超抗原,产气荚膜梭菌,芽胞侵入伤口,局部形成厌氧微环境,气性坏疽,食入大量 被本菌污 染的食物,食物中毒,肿、痛、黑、臭,剧烈腹痛,水样腹泻,无恶心呕吐,无热,1-2自愈,C型产气 荚膜梭菌,坏死性肠炎,所致疾病,所致疾病 气性坏疽,多种毒素及侵袭酶,分解 破坏,分解组织中肌糖,气肿,组

6、织坏死,血管通透性增高,水肿,吸收 入血,毒血症,肿、痛、黑、臭,食物中毒,急性坏死性肠炎(acute necrotizing enteritis),Small intestinal serosal surfaces are diffusely red,Small intestinal contents are red and watery,(三) 肉毒梭菌 (Clostridium Botulinum),毒素前体,污染食物,1. 致病性,1. 致病性,肉毒毒素,1. 致病性,胆碱能神经,肌肉弛缓性麻痹,所致疾病:肉毒中毒 (1)食物肉毒中毒 毒素性食物中毒。 食入肉毒毒素后,经几小时至3d左右潜伏期,病人开始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头痛、乏力。继而出现特有的神经麻痹症状和体征。,1.致病性,(2)婴儿肉毒病 婴儿因喂食有该菌芽胞污染的蜂蜜或其他食物而感染致病。 (3)创伤感染中毒 肉毒梭菌的芽胞污染了创伤后,如果局部具备厌氧条件,芽胞发芽形成繁殖体而产生毒素,毒素被吸收后而致病。,厌氧性细菌微生物学检查法及防治原则,思考题 1.Nagler反应、汹涌发酵 2.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条件、致病机制与防治原则 3.肉毒梭菌与其它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有何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