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虫概论、肝吸虫、肺吸虫ppt课件-文档资料.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16904 上传时间:2019-01-22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5.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吸虫概论、肝吸虫、肺吸虫ppt课件-文档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吸虫概论、肝吸虫、肺吸虫ppt课件-文档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吸虫概论、肝吸虫、肺吸虫ppt课件-文档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吸虫概论、肝吸虫、肺吸虫ppt课件-文档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吸虫概论、肝吸虫、肺吸虫ppt课件-文档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吸虫概论、肝吸虫、肺吸虫ppt课件-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吸虫概论、肝吸虫、肺吸虫ppt课件-文档资料.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吸虫(Trematode)概论,寄生人体的吸虫都属于 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复殖目,一、形态,大多数成虫背腹扁平, 呈叶状或长舌状,两 侧对称,不分节, 具口、腹吸盘。 具生殖孔和排泄孔。,外形:,1、体壁,皮层(外质膜、基质、基质膜),肌肉层(外环肌、内纵肌),合胞体,(保护、吸收、感觉、分泌等功能),基层,内部结构:,基层,外环肌,内纵肌,中间为实质组织,无体腔。消化、生殖、排泄、神经系统埋在实质组织中。,2、消化系统退化,有口无肛; 口、前咽、咽、食道、 左右两支肠管,3、排泄系统,由焰细胞、毛细管、集合管、排泄囊和排泄孔组成。,受精囊 劳氏管 卵黄腺总管,射精管 阴茎袋 贮精囊 输精管 输

2、出管 睾丸,生殖腔,子宫 卵模 (外有梅氏腺) 输卵管 卵巢,4、生殖系统:,多为雌雄同体,二、生活史,特点:复杂,间接发育型 经历有性世代与无性世代交替和宿主交换,卵 毛蚴 胞蚴 雷蚴 尾蚴 囊蚴 成虫,需要水环境,有幼体增殖,三、我国常见的人体寄生吸虫,华支睾吸虫 Clonorchis sinensis,华支睾吸虫,成虫寄生于肝胆管,又名肝吸虫。引起华支睾吸虫病(clonorchiasis),即肝吸虫病。人感染本虫多是生吃或半生吃淡水鱼、虾所致。在我国,除了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和西藏等省区外,已有25个省、市和自治区有本病流行。,P115,一、形态Morphology,1.成虫 体形狭

3、长,背腹扁平, 前端尖细,后端略钝,呈葵花子状。 大小一般为10-25mm3-5mm。 口吸盘略大于腹吸盘。 雄性生殖器官: 睾丸2个,分枝状,前后排列 于虫体后端13处。 雌性生殖器官: 卵巢边缘分叶(位于睾丸之前) 子宫盘绕而上,内含大量虫卵。,2、虫卵,大小:2917m,最小 形状:芝麻状、灯泡状 颜色:黄褐色 内容物:含成熟毛蚴 卵壳:厚,一端有卵盖 特殊结构:肩峰、疣状突起,二、生活史(life cycle) 成虫 卵 毛蚴 胞蚴 雷蚴 (终宿主:人) (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 囊蚴 尾蚴 (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保虫宿主:猫、犬),活囊蚴(0.138 0.15mm),1.具吸

4、虫生活史的特点,生活史小结,经历有性世代与无性世代交替,需要两个中间宿主和一个终宿主,有阶段性,各阶段不可愈越,2.成虫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的肝胆管内,3.感染阶段(对人而言)为:,囊蚴,4.感染方式(对人而言)为:,经口感染,5.人感染囊蚴后至发育为成虫产卵所需时间为:,大约1个月,三、致病(Pathogensis),(一)致病机理 1.致病因素:机械刺激、代谢产物和分泌物等 诱发变态反应 胆管内膜及胆管周围的炎性反应 胆管局限性的扩张及胆管上皮增生,2. 病变的主要部位:肝的次级胆管 华支睾吸虫病的主要危害性是患者的肝受损,3.病变形成,(1)华支睾吸虫感染可诱发胆囊内色素结石的形成:

5、死虫、虫卵、胆管上皮脱落细胞结石核心胆结石 (2)胆管炎、胆囊炎 、阻塞性黄疸(并发症) (3)胆汁性肝硬变 胆管内上皮细胞脱落和增生, 管壁因纤维组织增生而变厚,并有大量腺体增殖,邻近肝细胞有脂肪性变、萎缩和坏死现象。 (4)胆管上皮癌、肝细胞癌(胆管上皮细胞增生而致),(二)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轻度感染者: 肝脏组织在显微镜下已有明显病 理性变化,临床症状不明显 重度感染者:以消化系统的症状为主,常见疲乏、上腹 不适、消化不良、腹痛、经常性腹泻、肝区隐痛、肝 肿大、头晕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严重感染者: 晚期可造成肝硬变性腹水,甚至死亡。可并 发阻塞性

6、黄疸、胆绞痛、胆管炎、胆囊炎、发热等症 状 (4)儿童和青少年感染者临床表现往往较重,死亡率较高, 少数可致侏儒症 临床表现也有急性、慢性华支睾吸虫病,四、实验诊断(Lab.Diagnosis),1.病原学诊断 粪便检查 直接涂片法 定量透明法 集卵法(沉淀、漂浮法) 十二指肠引流胆汁检查 离心沉淀检查,2.免疫诊断,皮内试验 间接血凝试验、 对流免疫电泳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可用于临床辅助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 3.B超、CT检查,1、分布:亚洲 人体感染较高的国家:中国、日本、朝鲜、越南和中南亚国家 我国:25个省市、自治区有不同程度流行 全

7、国平均感染率为0.365 流行较严重的省区有广东、广西、台湾、湖南、江西、四川省的部分地区以及东北三省等地。流行区平均感染率为16.2%。,五、流行(Epidemiology),2. 流行环节 传染源的存在:病人、带虫者,保虫宿主 保虫宿主包括猫、犬、猪、鼠等33种动物 中间宿主的广泛存在(第一、二中间宿主) 8种淡水螺可作为第一中间宿主 139种淡水鱼(我国102种)和细足米虾、巨 掌沼虾等可作为第二中间宿主 当地人群有吃生的或半生的鱼、虾的习惯 “鱼生 、鱼生粥、烫鱼片、生鱼佐酒(朝鲜 族)、醉虾、经口叼鱼等”,六、防 治 (Prophylaxis and treatment),不要生吃鱼

8、、虾;也不能用生鱼喂猫、狗等动 物。生、熟砧板要分开。 人粪不能用作养鱼,也不能直接流入池塘。 首选药物:吡喹酮(治疗剂量一般为 120mg/kg体重,每日2次,分2日服完),卫氏并殖吸虫 P120 Paragonimus westermani,成虫寄生于宿主肺内,引起肺吸虫病(paragonimiasis)。人的感染多因生食含囊蚴的淡水蟹、蝲蛄所致。,一、形态Morphology,1、成虫,(1)10mm5mm 4mm,体肥厚,背凸腹平,半粒花生米 状,活体呈红褐色 ,口吸盘腹吸盘。 (2)生殖器官并列:子宫与卵巢;一对睾丸;一对卵黄腺。,2. 虫卵,100m55m ; 不规则椭圆形 ,似陶

9、罐次品; 金黄色; 卵壳厚薄不均,卵盖大, 常略倾斜; 内含10多个卵黄细胞, 1个卵细胞常位于正中央。,二、生活史(life cycle),肺吸虫中间宿主,尾蚴,囊蚴,幼虫 脱囊,生活史中几个发育虫期,毛蚴,直径0.3-0.4mm,生活史要点 终宿主:人 成虫寄生部位:肺 保虫宿主:食肉哺乳动物 犬、猫、狐、狼、虎 第一中间宿主:川卷螺 第二中间宿主:蝲蛄、溪蟹(石蟹) 感染阶段:囊蚴 感染方式:经口感染 自感染到成熟产卵:2个月 成虫寿命:5-6年,长者可达20年,三、致病(Pathogensis),1、 致病机理,肺吸虫病主要是童虫或成虫在人体组织 与器官内移行、寄居造成的机械性损伤,

10、及其代谢物等引起的免疫病理反应。 病变以在器官或组织内形成互相沟通的 多房性小囊肿为特点,2 病理分期 2.1. 幼虫移行期(急性期): 由童虫移行引起。 童虫穿过肠壁,在腹腔、腹壁反复游窜,造成 肠道和肝的损伤,如出血、坏死等。 症状:吃进囊蚴后数天到1月左右出现。 轻者: 仅为食欲不振、乏力、消瘦、低热等非特异 性症状。 重者: 发病急,毒性症状明显,如高热、腹痛、腹 泻等;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一般为20 -40,高者可达80以上。,2.2 脓肿期 主要因虫体移行引起组织破坏和出血。 病变处呈洞穴状或隧道状,内有血液和虫体。含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等,病灶四周产生肉芽组织而形成薄膜状脓

11、肿壁,并逐渐形成脓肿。 X线:边缘模糊,界限不清的浸润阴影。,2.3 囊肿期 由于渗出性炎症,大量细胞浸润、聚集,最后细胞死亡、崩解液化,脓肿内容物浓缩为果酱样粘稠性液体。囊壁因大量肉芽组织增生而肥厚,包裹整个病灶,形成囊肿。 镜检:坏死组织夏科雷登氏结晶体大量虫卵 X线:界线清楚的结节状虫囊。,2.4 纤维疤痕期 虫体死亡或转移至它处,囊肿内容物通过支气管排出或吸收,肉芽组织填充,纤维化,病灶形成疤痕。 X线:硬结性或条索状阴影。,脓肿期、囊肿期、纤维疤痕期三期慢性期病变常可同时见于同一器官内。,3 临床分型,3.1 胸肺型 患者咳嗽、胸痛、痰中带血或咳铁锈色痰(痰中常可见大量虫卵),胸部X

12、线检查显示肺部有明显改变,易被误诊为肺结核或肺炎。 3.2 腹型 主要表现:腹痛、腹泻、大便带血;或肝功能紊乱、肝肿大、转氨酶升高、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倒置等肝损害表现。 3.3 皮下包块型 可见皮下移走性包块或结节(1-3cm),大小不一,触之可动。 3.4 脑脊髓型 患者出现头晕、头痛、癫痫、偏瘫、视力障碍等占位性病征。,四、实验诊断(Lab.Diagnosis),1. 痰或粪便查虫卵。 2. 皮下包块或结节手术摘除找童虫。 3. 免疫诊断:皮内试验、ELISA等。 4. X线、CT及MR(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2. 流行环节 传染源的存在:排虫卵的病人和保虫宿主 中间宿主、转续宿主的广泛存

13、在 当地人群有吃生的或半生的溪蟹、蝲蛄的习惯,五、流行(Epidemiology),1、分布: 我国26个省、市、自治区均有本虫存在,六、防 治 (Prophylaxis and treatment),1. 不生食溪蟹、蝲蛄;不饮生水。 2. 治疗药物: 吡喹酮,为首选药物,治疗剂量和疗程为:每天75mg/kg,分3次服,连服2天,总剂量150mg/kg。服药后患者可有短暂性的头昏、眩晕、恶心、腹痛、出汗、肌肉震颤等,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复习思考题,1、吸虫的内部结构特点。 2、肝吸虫、肺吸虫的生活史要点、虫卵形态。 3、肺吸虫病的临床表现如何?怎样进行诊断? 4、根据肝吸虫生活史的特点,请设计对肝吸虫 的预防方案。,再见!,豆螺,尾蚴,麦穗鱼,吃鱼生宴,喝鱼生(片)粥,吃醉虾,吃醉、腌蟹和蝲蛄,生吃溪蟹、蝲蛄,食未炒熟溪蟹和蝲蛄,手抓小龙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