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治疗-PPT文档.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18365 上传时间:2019-01-22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治疗-PPT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最新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治疗-PPT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最新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治疗-PPT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最新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治疗-PPT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最新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治疗-PPT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治疗-PPT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治疗-PPT文档.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病例报告,患者盛*,65岁,2011年12月16日因反复腰背痛4月余入我院骨科。 既往无殊。 查体:颈胸椎可及轻压痛,余椎体未及压痛。 辅助检查:肿瘤全套PSA140 ng/ml,生化AKP2307U/L。 胸椎平扫|腰椎平扫:胸、腰椎多个椎体信号减低,胸腰椎退行性改变,L3/4、L4/5、L5/S1椎间盘膨出。 上腹部/盆腔增强:前列腺癌侵犯膀胱及右侧精囊腺可能大,两肺及胸腰椎、骨盆多发转移考虑。,病例报告,查ECT全身骨显像提示颅骨、颈胸腰骶多个椎体、双侧肋骨、双侧肩关节、双侧肩胛骨、双侧骶髂关节、骶骨、双侧髂耻坐骨、双侧股骨上端放射性分布增高浓聚。呈超级骨显像征象,考虑多发性转移性骨肿瘤

2、。 诊断前列腺癌伴全身多发转移,于2011年12月20日转入泌尿外科。 治疗方案:比卡鲁胺片 50mg 口服 每日一次+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3.6mg 皮下注射 每月一次内分泌治疗,同时服用氯膦酸二钠1600mg 每日一次抑制骨质破坏及止痛等对症支持处理。 患者疼痛好转,于2012年1月1日出院。,病例报告,出院后其每月一次定期复查PSA,逐渐下降至最低2.02ng/ml(2012.3.22),后又开始逐渐上升至7.32ng/ml(2012.7.20)。 此后改用福他胺片 250mg 口服 每日三次+曲普瑞林3.75mg 肌注 每月一次二线内分泌治疗。 患者PSA仍逐渐上升,至2012.11.1

3、8复查达49.06ng/ml。 2012.11.22患者突然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伴大小便障碍,急诊再次住院。 入院查体:神经系统查体颅神经(-),脑膜刺激征(-),上肢肌力V级,双下肢0级,左侧T6右侧T5以下痛觉减退,双侧巴氏征(+)。,病例报告,辅助检查:生化AKP1225U/L。 胸椎CT平扫:所见胸椎及多发肋骨骨质密度增高,其内可见斑片状高密度影,部分椎体轻度压缩性改变。上胸段局部椎管右侧可见条片状高密度影,椎管变窄。 多次请普外,消化内科,骨科,神经内科会诊,考虑预后不佳,无有效治疗方案。予以TPN肠外营养、甘露醇脱水等对症支持处理,效果不佳,患者于2012年11月26日自动出院。,主

4、要内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特点 双膦酸盐的作用机理及分类 前列腺癌骨转移治疗中推荐双膦酸盐如何使用? 双膦酸盐使用的安全性,主要内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特点 双膦酸盐的作用机理及分类 前列腺癌骨转移治疗中推荐双膦酸盐如何使用? 双膦酸盐使用的安全性,主要是老年男性 新诊断患者中位年龄72岁,高峰年龄75-79岁 年龄小于39岁的个体,患病可能为0.005% 40-49岁增至2.2%,60-79增至13.7%,流行病学特点,在英国,新诊断的前列腺癌患者中约有20%合并骨转移 国内尚无确切的统计资料,但前列腺癌患者初诊时骨转移却较常见,甚至高达85% 在死于前列腺癌的患者中,有85%100%存在骨转移

5、,CANCER Supplement October 15, 1997 / Volume 80 / Number 8,流行病学特点,常见肿瘤合并的骨破坏,乳腺癌和骨髓瘤 骨破坏-破骨细胞,前列腺癌 成骨-成骨细胞,溶骨性,成骨性,前列腺癌骨转移机制,第一步:癌细胞转移到骨后首先激活破骨细胞,导致骨质溶解。 第二步:被溶解骨质中的细胞因子导致成骨细胞活性增加,最终形成PCa骨转移病灶 转移结果:骨质结构紊乱,骨骼生物力学特性改变,导致骨强度下降,发生SREs的危险性升高,Brown JE, Cook RJ, Major P, et al. Bone turnover markers as pre

6、dictors of skeletal complications in prostate cancer, lung cancer, and other solid tumors. J Natl Cancer Inst, 2005,97:59-69.,前列腺癌骨转移的部位及骨质改变,好发于脊椎、骨盆、肋骨和长骨近端 等部位,以中轴骨转移为主,且往往 为表现为多灶性转移 95%的转移病灶是成骨性病变,其次 为混合性,约占5%,而单纯溶骨性 转移少见,骨转移病变的后果:骨相关事件,定义:由肿瘤骨转移所引发的一系列事件的总称,称为骨相关事件,英文简称SRE SRE是目前美国FDA评价骨转移治疗的金标

7、准 SRE的5个可评价事件:骨折、骨放疗、脊髓压迫、骨手术、高钙血症 不包含骨痛,是因为骨痛仅仅是骨转移的一个主要症状,但不能全面涵盖骨转移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的影响,骨放疗:因顽固性骨痛需骨放疗 病理性骨折:长期不能愈合,需要手术修复;缩短生存时间,髋部骨折后16%死于30天内;60%有永久性活动受限,合并病理性骨折的患者生存期较短。 高钙血症:占2%。中度至重度高钙血症(血清钙3.0 mmol/L)的患者可出现致死性心律失常,肾衰竭和昏迷 脊髓压迫:顽固性疼痛,神经症状,不可逆转的瘫痪等 通常在确诊前列腺癌骨转移后的中位10个月左右出现首次SREs,骨转移导致骨相关事件(SREs),骨转移

8、病变的后果:骨相关事件,诊断骨转移后1年内SRE的发生率,The Cost of Treating Skeletal-Related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Prostate Cancer. Am J Manag Care. 2008;14(5):317-322,近78%的前列腺癌患者至少会有一种SRE的发生 两种以上SRE的患者,第一种与第二种事件的平均间隔时间为2.9个月,DePuy V, Anstrom KJ, Castel LD, et al. Effects of skeletal morbidities on longitudinal patient-rep

9、orted outcomes and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prostate cancer. Support Care Cancer, 2007,15:869-876.,SRES对前列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骨转移,骨折,高钙血症,骨手术,骨放疗,骨相关事件,脊髓压迫,自主性缺失,后果,严重的并发症,骨痛,生存时间减少,医疗保健 和资源花费增加,骨转移可导致非常严重的临床后果,Adap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Kinnane N. Eur J Oncol Nurs. 2007;11(suppl):S28-S31.,最终后

10、果,小结,前列腺癌骨转移病变多发生于老年男性,为晚期前列腺癌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前列腺癌骨转移多为成骨性病变,以中轴骨转移为主,且往往表现为多灶性转移。 前列腺癌骨转移导致的骨相关事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生存率,值得关注和重视。,主要内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特点 双膦酸盐的作用机理及分类 前列腺癌骨转移治疗中推荐双膦酸盐如何使用? 双膦酸盐使用的安全性,抑制破骨细胞形成、移动、聚集 抑制破骨活性,促进凋亡,减少细胞因子生成 阻断信号传递造成的恶性循环,肿瘤细胞,破骨细胞,成骨细胞,抑制肿瘤细胞浸润、粘附于骨基质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双膦酸盐作用机理,正确的双膦酸盐分类,双膦酸盐分子结构,R2

11、 决定生物活性,抗重吸收和与骨矿化基质结合,两个磷酸根像“钩子”与羟磷灰石结合 发挥生化作用,抑制骨重吸收,R1 = -OH R2 = - (CH2)2NH2 Pamidronate R1 = -OH R2 = - (CH2)3NH2 Alendronate,N,R1 = -OH R2 = - CH2 Risedronate,R1 =OH,骨矿化基质结合力增加,R1 = -OH R2 = - CH2 Zoledronate,R1 = -Cl R2 = -Cl,Clodranate,用药指南中对于分类的描述,MIMS疾病用药指南2008,小结,双膦酸盐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破骨细胞及细胞因子的传递三

12、方面发挥其治疗作用。 P-C-P结构是双膦酸盐发挥作用的基础,R2决定了双膦酸盐的抗骨吸收活性,分为含氮类和不含氮类双磷酸盐,发挥不同的生物学效应。,主要内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特点 双膦酸盐的作用机理及分类 前列腺癌骨转移治疗中推荐双膦酸盐如何使用? 双膦酸盐使用的安全性,双膦酸盐药物的治疗地位,骨转移治疗目标 缓解疼痛,恢复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预防或延缓骨相关事件的发生 延长生存 前列腺癌骨转移治疗方法 内分泌治疗 双膦酸盐药物治疗 对症支持治疗 止痛药物治疗 放射治疗 外科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及骨相关疾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08年版,双膦酸盐+内分泌治疗是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标准治疗!,骨,破

13、骨细胞,肿瘤细胞,双膦酸盐针对骨质破坏,内分泌治疗降低肿瘤负荷,内分泌治疗+双膦酸盐治疗是骨转移的首选治疗,双膦酸盐药物的治疗地位,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治疗流程,ADT治疗导致BMD丢失,前列腺癌ADT治疗后骨折风险增加,ADT增加骨折风险,双膦酸盐显著阻止ADT引起的骨密度下降,比较不同静脉用双膦酸盐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接受雄激素剥夺治疗患者的骨密度下降的影响 共入组96人,均为根治术后PSA再次升高、并且没有骨转移的患者 试验组1(39例):ADT固令针剂(1500mg/次/28天) 试验组2(24例):ADT唑来膦酸(每次4mg,每月一次) 对照组(31例) :ADT,Paulo Rodrig

14、u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ology (2007) 14, 317320,ADT治疗联合双磷酸盐可增加骨密度,Paulo Rodrigu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ology (2007) 14, 317320,最新进展:双膦酸盐药物增加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总体生存率,311位 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 随机分组 口服氯膦酸/安慰剂3年 中位随访时间11.5年 英国伦敦皇家马顿医院,“这是第一次发现双膦酸盐药物可以显著延长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生存”,PR05:口服氯膦酸盐显著增加近1倍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总体生存,小结,口服双磷酸盐联合内

15、分泌治疗是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标准用药。 前列腺癌骨转移确诊即应开始使用双膦酸盐,并应长期服用,骨痛是否缓解不能作为双膦酸盐疗效评判标准及临床用药指征。 双膦酸盐可用于预防前列腺癌患者抗雄治疗引起的骨密度下降,有助于提高患者长期生存质量。 最新研究表明口服氯膦酸钠治疗可以提高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生存率,长期用药观念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视。,主要内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特点 双膦酸盐的作用机理及分类 前列腺癌骨转移治疗中推荐双膦酸盐如何使用? 双膦酸盐使用的安全性,双膦酸盐药物的毒性报告,(Australian Report April 2004),Australian Adverse Drug Reac

16、tions Bulletin Vol. 23 No. 2, April 2004,SFDA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37期) 关注双膦酸盐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为什么含氮类双膦酸盐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不含氮 BP 结合力低 离解较高 重结合低 骨基质内扩散较多,含氮类 BP 结合力高 离解低 重结合多 骨基质内聚集明显,BP,BP,BP,BP,BP,BP,Russell et al, 2003.,双膦酸盐骨表面的结合与分离示意图,唑来膦酸盐造成的颌骨坏死在12个月时显现,在到 达36个月的过程中不断加重 共11.4%的患者确诊或高度怀疑骨坏死,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

17、cine, Volume 353:99-102 July 7, 2005,含氮双膦酸盐对骨代谢的影响,含氮双膦酸盐对骨代谢的影响,国内出现的下颌骨坏死,4个月帕米膦酸盐 12个月唑来膦酸盐 2007-07-10 右下颌骨破坏 病理为骨髓炎 停用唑来膦酸盐,经过5个月牙科治疗 2007-11-16 右下颌骨骨髓炎基本治愈 但局部永久性组织缺损,2008-01起改用氯膦酸盐10个月 2008-10 未发生颌骨炎或加重原有病变,小结,前列腺癌骨转移病人特点决定需要长期使用安全的双膦酸盐 口服不含氮氯膦酸盐不良反应通常为轻度 长期静脉输注含氮类双膦酸盐可导致颌骨坏死,总结,骨转移为晚期前列腺癌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导致的骨相关事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生存率,值得关注和重视。 双膦酸盐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破骨细胞及细胞因子的传递三方面发挥其治疗作用。其P-C-P结构是双膦酸盐发挥作用的基础,R2决定了双膦酸盐的抗骨吸收活性 。 口服双磷酸盐联合内分泌治疗是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标准用药,前列腺癌骨转移确诊即应开始使用双膦酸盐,并应长期服用。双膦酸盐还可用于预防前列腺癌患者抗雄治疗引起的骨密度下降,并提高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生存率。 口服不含氮氯膦酸盐安全可靠,不良反应通常为轻度,长期静脉输注含氮类双膦酸盐可导致颌骨坏死。,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