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专版2019届中考物理模块四力学第12讲简单机械习题20181020479.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918531 上传时间:2019-01-22 格式:WPS 页数:26 大小:8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专版2019届中考物理模块四力学第12讲简单机械习题20181020479.wps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云南专版2019届中考物理模块四力学第12讲简单机械习题20181020479.wps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云南专版2019届中考物理模块四力学第12讲简单机械习题20181020479.wps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云南专版2019届中考物理模块四力学第12讲简单机械习题20181020479.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专版2019届中考物理模块四力学第12讲简单机械习题20181020479.wps(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212 讲 简单机械 命题点 1 1 杠杆 1 1(2017昆明)如图所示,正在使用的各类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 A用镊子取砝码 B用核桃钳捏核桃 C用扳手拧螺帽 D用开瓶器开瓶盖 2 2(2018昆明)如图所示,轻质杠杆 OA 可绕 O 点无摩擦转动,A 点处挂一个重为 20 N 的物体,B 点处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 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 OBAB21.则 F _30_N,它是_费力_杠杆 3 3(2017曲靖)如图所示,小轿车的方向盘相当于一个轮轴,若 F120 N,盘的半径为 20 cm,轴的直径为 4 cm,不计摩擦阻力,则 F2_200_N门锁的把手相当于_省力_(

2、填 “”“”省力 或 费力 )轮轴 4 4(2018曲靖)在图中,l1是动力臂,作出动力 F1. 解: 5 5(2017云南)请在图中画出 F 的力臂 l. 1 解: 6 6(2014昆明)“”在探究 杠杆平衡条件 的实验中,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调节平衡时,应该使它在_水平_位置平衡根据图示杠杆所处的位置,应将平衡螺 母向_左_(“”“”填 右 或 左 )调整 (2)挂上钩码,正确调节使杠杆再次平衡此时挂在杠杆上的钩码施加的动力、阻力方向 恰好与杠杆_垂直_,挂钩码位置所对应的刻度值就等于_力臂_ (3)某小组同学在杠杆左右两侧分别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同时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平 衡,

3、你认为他们的做法是_错误_的 (4)另一小组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 (F1/N) (l1/cm) (F2/N) (l2/cm) 3 6 6 3 2 5 5 2 4 2 2 4 3 6 9 2 3 4 2 6 4 4 2 8 甲同学分析实验数据后认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乙同学分析实验数据后认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 两个同学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对方是错误的那么你认为他们中正确的应该是_乙_ 同学原因是_甲同学的结论仅从部分实验数据分析得到,不是所有实验数据都满足他总结 的结论_ (5)下列正在使用中的杠杆:用镊子取砝码、用扳手拧螺

4、母、用钉锤拔钉子,属于费力杠 杆的是_镊子_ 命题点 2 2 滑轮 7 7(2018曲靖)如图所示,体重为 500 N 的小强站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向下拉动绳子 使 600 N 的物体匀速上升 2 m,绳端向下移动的距离为_4_m;若不计绳重,滑轮重及摩 擦,小强对地面的压力是_200_N. 8 8(2017云南)某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重 150 N 的木块在 10 s 内竖直向上匀速 提升 4 m,此装置是_动_(“”“”填 定 或 动 )滑轮,该工人拉力的功率为_60_W(滑轮和 绳的重力、摩擦均不计) 9 9(2017昆明)图中物体的重力为 200 N,不计绳和动滑轮的重力及摩擦,则匀

5、速提起 重物时拉力 F_100_ N. 1010(2014云南)如图所示,用动滑轮把重为 100 N 的物体匀速提升 3 m,拉力 F80 N,则拉力 F 所做的额外功为_180_J,若改用质量更小的动滑轮来提升此重物则动滑轮的 机械效率将会_变大_(“”“”“”填 变大变小 或 不变 ) 3 命题点 3 3 机械效率 1111(2016云南)如图所示,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能提高机械效率的是(忽略绳重和 摩擦)(B) A改变绕绳方式 B减小动滑轮重 C减小提升重物的高度 D减小被提升物的质量 1212(2018云南)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把质量为 80 kg 的物体匀速提升 3 m,若拉力 F

6、500 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80%_,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动滑轮受到的重力为 _200_N(g 取 10 N/kg) 1313(2015云南)如图所示,小刚用 200 N 的拉力在 10 s 内把重 320 N 的物体匀速提升 了 3 m,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80%_,拉力的功率是_120_W. 4 1414(2015曲靖)如图所示,用一个长为 1.2 m 的斜面将重为 45 N 的物体沿斜面匀速拉 到 0.4 m 的高台上,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60%,则把重物拉上高台时做的有用功是_18_J,物 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是_10_N. 1515(2014曲靖)“”小红在 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哪些

7、因素有关 的活动中,提出了以 下猜想: A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 B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小红用木板搭成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记录数据如表: 斜面机 实验 斜面 物重 拉力 斜面高 斜面长 有用功 总功 次序 倾角 G/N F/N 度 h/m 度 s/m W 有用/J W 总/J 械效率 30 5 4.2 0.6 1.2 3 5.04 30 3 2.5 0.6 1.2 1.8 3 60% 42 3 2.8 0.8 1.2 2.4 3.36 71% (1)在实验过程中,应沿斜面向上_匀速_拉动木块 (2)第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 _60%_

8、 某型号电动机 ZGZ007 额定电压 220 V 5 (3)对比实验的数据 额定功率 1 100 W 可以用来验证猜想_A_, 对比两次实验数据,可初 步得出的结论是_斜面的机 频率 50 Hz 械效率 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_. 16.16.(2018曲靖)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小红家正在新建楼房,他看到工人师傅用如 图所示的装置,把 220 kg 建筑材料匀速提升到 3 楼地板上用时 20 s,楼层高 3 m电动机的 铭牌如下表,求: (1)装置中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2)拉力 F 所做的功 (3)该装置的效率 解:(1)装置中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P 1 100 W I 5

9、A U 220 V (2)拉力 F 做的功: WFs220 kg10 N/kg23 m1.32104 J (3)电动机做的总功: W 总Pt1 100 W20 s2.2104 J 该装置的效率: W 1.32 104 J 60% W 总 2.2 104 J 1717(2015曲靖)如图是一个弹簧门的示意图,相当于一个杠杆,弹簧的作用是当人进 门后,它的拉力自动将门关闭,在开门时它起到阻力的作用已知将门推到如图所示的位置 时,推力 F 与门面垂直,它的力臂是 0.8 m,弹簧产生的阻力是 120 N,力臂是 0.2 m,求: 6 (1)在门关闭的过程中,弹簧的_弹性势_能转化为门的动能; (2)

10、将门推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推力 F 的大小;(摩擦及其他阻力可不计) (3)若此时人的手掌与门的接触面积为 0.01 m2,推力对门产生的压强是多少 解:(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lFflf F0.8 m120 N0.2 m,解得 F30 N F 30 N (3)手对门的压强:p 3 000 Pa S 0.01 m2 1818(2014昆明)用如图所示的滑轮,使一个铁块以 0.2 m/s 的速度匀速上升了 1 m, 已知铁块的体积为 103 m3,(其中 铁7.9103 kg/m3,g 取 10 N/kg)求: (1)铁块的重力; (2)若不计滑轮、绳子的重和摩擦,绳子受到的拉力 F; (3

11、)拉力 F 的功率; (4)若实际作用于绳子的拉力为 50 N ,这个滑轮的机械效率 解:(1)铁块的重力:GmgVg7.9103 kg/m3103 m310 N/kg79 N(2分) 1 1 (2)不计滑轮、绳子的重和摩擦,拉力 F G 79 N39.5 N(2分) 2 2 (3)绳自由端拉力移动速度: v2v 物20.2 m/s0.4 m/s W Fs 拉力的功率:P Fv39.5 N0.4 m/s15.8 W(2分) t t W 有用 Gh G 79 N (4)滑轮的机械效率: 79%(2分) W 总 F2h 2F 2 50 N 7 杠杆 1 1(2017湘潭)下列工具在使用中属于费力杠

12、杆的是(C) A启瓶器 B钢丝钳 C钓鱼竿 D撬棒 2 2如图是自行车手刹示意图,手刹是一个简单机械,这种简单机械的名称是_杠杆_, 当图中手对车刹的作用力 F10 N 时,刹车拉线受到力的大小为_40_N. 3 3(2018昆明盘龙区一模)如图所示为用钓鱼竿钓鱼时的示意图,O 为支点请在图中 画出鱼线对钓鱼竿拉力 F2的力臂 l2. 解: 滑轮 4 4(2017台州)小柯用图中装置提升重为 400 N 的物体,不计摩擦和滑轮自重,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C) A两个滑轮均为定滑轮 B人将绳子拉过 1 m,物体也上升 1 m C物体匀速上升时,人对绳子的拉力为 200 N D使用该装置不能省力,但

13、能改变力的方向 8 5 5(2017济宁)小可在 A 端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匀速提起 200 N 的水桶,若不计绳重、 滑轮重及摩擦,则人拉绳子 A 端的动力为_100_N;实际测量 A 端的拉力为 110 N,不计绳 重及摩擦,则滑轮重为_20_N. 6 6(2018凉山)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滑轮组来提升重物,请在图中画出最省 力的绳子绕法 解: 斜面与轮轴 7 7驾驶员驾驶汽车时不断转动的方向盘属于简单机械中的_轮轴_(“”“填 滑轮 或 轮 ”轴 ),它属于_省力_(“”“”填 省力 或 费力 )机械 机械效率 8 8如图所示,分别用定滑轮、动滑轮把重力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在相同时间

14、内匀速提升 相同的高度(滑轮重小于物重),则所用拉力 F 甲_F 乙,机械效率 甲_ 乙(填 “”“”“” 或 ) 9 9(2018安徽)如图所示,当工人师傅用 400 N 的拉力向下拉绳时,可使重 680 N 的重 物匀速上升,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85%_. 9 10.10.(2018怀化)如图所示,在斜面上将一个重 5 N 的物体匀速拉到顶端沿斜面向上的 拉力为 2 N,斜面长 4 m,高 1 m则拉力做的有用功为_5_J,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_62.5%_ 重难点 1 1 杠杆的动态平衡问题 (2018临沂)图 a 所示的杠杆是水平平衡的如果在支点两侧的物体下方分别 加挂一个等重的

15、物体,如图 b 所示,则杠杆(A) a b A右端下沉 B左端下沉 C要保持平衡应将左端的物体向右移动 D要保持平衡应在右端再加挂一个物体 【变式训练 1 1】 如图所示,刻度均匀的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每个钩码质量均相 等若将两边的钩码分别向靠近支点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后,杠杆将(C) 10 A仍然平衡 B右端下降 C左端下降 D无法判断 【变式训练 2 2】 如图所示的均匀木条 AOB,AOOB,在 O 点系一绳并挂起,先使 AO 保 持水平,然后放手,则在刚放手的瞬间,木条将会(B) AA 端向上运动 BA 端向下运动 C保持平衡不动 D不能确定 重难点 2 2 杠杆的最小力问题 (20

16、18眉山)如图所示,轻质杠杆 OA 能绕 O 点转动,请在杠杆中的 A 端画出使 轻质杠杆保持平衡的最小的力 F 的示意图(要求保留作图痕迹) 解: 【变式训练 3 3】 如图所示,画出使杠杆 AB 在图示位置静止时所用最小力 F 的作用点和 方向 解: 11 【变式训练 4 4】 (2018齐齐哈尔)如图所示的杠杆(自重和摩擦不计),O 是支点,A 处 挂一重为 50 N 的物体,为保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中点 B 处沿_F2_(“填F1”“F2”或 “F3”)方向施加的力最小,为_100_N. 重难点 3 3 有关机械效率的计算 (2018咸宁)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在 4 s 内将重为 1

17、60 N 的物体匀速提升 2 m,若动滑轮重 20 N,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绳子自由端向上移动了 4 m B拉力 F 的功率为 90 W C拉力 F 为 90 N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 【变式训练 5 5】 (2018滨州改编)如图所示,重 400 N 的物体在 30 N 的水平拉力 F 的 作用下,以 0.1 m/s 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直线运动了 10 s,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3 m B有用功为 400 J 12 C拉力 F 的功率为 9 W D物体与地面间

18、的滑动摩擦力为 72 N 【变式训练 6 6】 (2017烟台)往车上装重物时,常常用长木板搭个斜面,把重物沿斜 面推上去,如图所示,工人用 3 m 长的斜面,把 120 kg 的重物提高 1 m,假设斜面光滑,则 需要施加的推力为_400_N,若实际用力为 500 N,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80%_,重物受到的 摩擦力为_100_N(g 取 10 N/kg) 实验 1 1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2018枣庄)“如图所示是小李和小王利用刻度均匀的轻质杠杆探究 杠杆平 ”衡条件 的实验装置 ,甲) ,乙) ,丙) ,丁) (1)实验前没挂钩码时,杠杆静止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螺母向_右_调节,使

19、杠 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杠杆平衡后,小李在左右两侧分别挂上钩码,如图乙所示,杠杆的_左_端会下沉, 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在不改变钩码悬挂点的位置的前提下,只需_将左侧的钩码 去掉一个_即可 13 (3)小李和小王又分别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小李的方案如图丙所示,小王的方案如图丁 所示你认为_小李_的实验方案更好,请说明你的理由_图丙中弹簧测力计与杠杆垂直, 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_ (4)实验中小王发现:如果在杠杆的 O 点用弹簧测力计施加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在探究 实验时是否影响到杠杆的平衡?请说明理由:_不影响,因为这个作用在杠杆 O 点的力的力 臂等于零,所以不影响杠杆的平衡_

20、 (5)如图戊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 D 点向下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测力计从 a 位置转动到 b 位置时,其示数大小将_变大_ 戊 己 (6)小明组在实验中,发现用装置己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水平平衡(杠杆上每格等 距),但老师建议同学不宜采用这种方式,主要是因为_C_ A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 B力臂与杠杆不重合 C力和力臂数目过多,不易得出结论 D杠杆受力不平衡 (7)改变钩码数量和位置获取三次测量数据(如表),目的是_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_, 根据表中数据你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F1l1 F2l2_,并完成表中的空格 实验测量数据记录表 实验 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 次序

21、F1/N l1/cm F2/N l2/cm 1 2.0 5.00 1.0 10.00 14 2 2.0 10.00 2.0 10.00 3 3.0 10.00 2.0 15.00 实验 2 2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017齐齐哈尔)“”某小组在 测滑轮组机械效率 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 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钩码上 绳端移 实验 钩码重 绳端拉 机械效 升高度 动距离 次数 力 G/N 力 F/N 率 h/m s/m 1 4 0.1 2.7 0.2 74% 2 4 0.1 1.8 0.3 74% 3 8 0.1 3.1 0.3 86% 4 8 0.1 2.5 0.4 80% (1)实验中

22、应沿竖直方向_匀速_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 (2)小组同学发现实验过程中边拉动边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应该静止读数,你 认为他的想法_不正确_(“”“”填 正确 或 不正确 ),因为她没有考虑到_摩擦_对滑轮组 机械效率的影响 (3)用丁图装置进行实验,得出表中第 4 次实验数据,请将表中的两个数据填写完整 (4)通过比较_1 、 2_(填实验次数的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 同一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子段数无关 15 (5)通过比较_2 、 3_(填实验次数的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 时,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6)通过比较 3、4

23、 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_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时,动滑轮越 轻,滑轮组机械效率越高 ( 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低 )_ (7)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第 2 次实验是用_乙_(“”“”填 甲 或 乙 )图所示装置进行 的 (8)有的同学认为,测量绕法确定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钩码上升的高度和绳端移动距离 _可以不测量_(“”“”填 可以不测量 或 一定要测量 ) (9)“”有的同学认为: 机械越省力,它的机械效率越高 分析表中数据,你认为这句话 是_错误_(“”“”填 正确 或 错误 )的 第 1212 讲 简单机械 考点 1 1 杠杆 1 1人们应用不同的简

24、单机械来辅助工作,正常使用下列简单机械时说法正确的是(A) A筷子可以省距离 B所有剪刀都一定省力 C定滑轮可以省力 D撬棒越短一定越省力 2 2(2018潍坊)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杠杆两侧的钩码各减少一个,杠杆 将(B) A左端下降 B右端下降 C仍然平衡 D无法判断 16 3 3如图是同学们常用的燕尾夹,ABBC,当用力摁住 C 点打开该夹子时,可把_B_点 看作支点,此时夹子可近似看作_等臂_(“”“”“”填 省力费力 或 等臂 )杠杆 4 4(2018曲靖二模)划船的时候所用的船桨属于_费力_杠杆;用杠杆去撬动一块石 头,如果杠杆的动力臂长 2 m,阻力臂长 40 cm,那么

25、只要用_100_N 的力就能撬起重 500 N 的一块石头 5 5(2018昆明五华区二模)在图中画出 F1的力臂 l1. 解: 6 6(2018黄石)旅行箱在拉力作用下静止于图示状态,O 点为旅行箱的重心,A 为拉力 的作用点,请在图中画出旅行箱的重力以及最小拉力 F 的示意图 解: 考点 2 2 滑轮 7 7如图所示,用机械使物体 G 分别在拉力 F1、F2、F3作用下保持静止,不计摩擦,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D) A这个机械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BF1、F2、F3一样大 C这个机械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 17 D使用这个机械可以省功 8 8如图所示,在一水平地面上,木箱重 600 N,受到的摩擦

26、力为 300 N,用力 F 拉动木 箱使它匀速直线运动了 2 m(不计滑轮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拉力 F 的大小为 100 N B拉力 F 的大小为 200 N C绳自由端移动了 4 m D绳自由端移动了 1 m 9 9(2017南充)如图所示,在滑轮组的作用下,重为 300 N 的 A 物体以 0.2 m/s的速度 匀速上升,动滑轮重为 60 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F_120_N,拉力 F 的功率 P_72_W. 考点 3 3 有关机械效率的计算 1010(2018昆明官渡区二模)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 800 N 的物体在 10 s 内

27、匀速上升了 1 m已知拉绳子的力 F 为 500 N,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D) A绳子自由端被拉下 3 m B做的额外功是 400 J C动滑轮的重力为 300 N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80% 18 1111如图所示,斜面高 0.2 m,小明用细绳沿斜面将重 4 N 的木块由斜面底端匀速拉到 斜面顶端,拉力为 2 N,测出机械效率是 80%,那么斜面长为(C) A0.32 m B0.4 m C0.5 m D0.8 m 1212(2018临沂)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提起重 140 N 的水桶,动滑轮重 20 N(不计 绳重和摩擦),小明拉绳子的动力为_80_N;如果向水桶内再加

28、入 40 N 的水,提起时动滑轮 的机械效率_变大_(“”“”“”填 变大变小 或 不变 ) 1313(2017达州)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拉着重为 30 N 的物体 A 匀速前进 0.2 m,则绳子自 由端移动的距离为_0.6_m; 若物体 A 与地面的摩擦力为 9 N,则拉力所做的有用功是 _1.8_J; 若实际拉力 F4 N,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75%_ 1414(2018乌鲁木齐)如图所示,每个滑轮的重力相等,不计绳重和摩擦力,G160 N,G238 N,甲、乙两种情况下,绳子在相等拉力 F 作用下均静止则每个动滑轮的重力为 (B) A3 N B6 N C11 N D22 N 19 15

29、15(2018广安)如图所示,斜面长 3 m,高 0.6 m,建筑工人用绳子在 6 s 内将重 500 N 的物体从其底端沿斜面向上匀速拉到顶端,拉力是 150 N(忽略绳子的重力)则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A) A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是 50 N B拉力的功率是 50 W C拉力所做的功是 300 J D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80% 1616(2018遂宁)小明在水平地面上推如图所示的一只圆柱形油桶,油桶高 40 cm,底 部直径为 30 cm,装满油后总重 2 000 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要使底部 C 稍稍离开地面,他至少应对油桶施加 600 N 的力 B他用水平力虽没推动油桶,但他用了

30、力,所以他对油桶做了功 C他用水平力没推动油桶,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D油桶匀速运动时,地面对油桶的支持力和油桶对地面的压力是平衡力 1717(2018乐山)图甲中用力 F1水平拉着重为 G 的物体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移动 s 的距 离图乙中用动滑轮拉着它也在同一路面上匀速移动 s 的距离,水平拉力为 F2.使用动滑轮的 过程中(D) A总功为 W 总F2s B有用功为 W 有Gs Gs C机械效率为 2F2s 20 D额外功为 W 额2F2sF1s 1818(2018枣庄)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安装成甲、乙两种装置,分别用 FA、FB 匀速 提升重力为 GA、GB 的 A、B 两物体,不计绳重和

31、摩擦若 GAGB,则 甲_ 乙;若 FA FB,则 GA_GB.(“”“”“”填 或 ) 1919(2018滨州)“”小明在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均匀 的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等的 0.5 N 重的钩码若干个 A B C (1)如图 A 所示,实验前,杠杆左端下倾,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右_(“”填 左 或 “”右 )调节,直到杠杆在_水平_位置平衡,目的是便于测量_力臂_,支点选在杠杆的中 点是为了消除杠杆_自重_对平衡的影响 (2)小明同学所在实验小组完成某次操作后,实验现象如图 B 所示,它们记录的数据为动 力 F11.5 N,动力臂

32、l10.1 m,阻力 F21 N,则阻力臂 l2_0.15_m. (3)“甲同学测出了一组数据后就得出了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的结论,乙同学 认为他的做法不合理,理由是_没有多次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_ (4)丙同学通过对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 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与小组同学交流后,乙同学为了证明丙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他做 21 了如图 C 的实验,此实验_能_(“”“”填 能 或 不能 )说明该结论是错误的图 C 实验中, 已知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为 5 cm,每个钩码重 0.5 N,当弹簧测力计在 A 点斜向上拉(与水平 方向成 30角)杠杆,使杠杆在

33、水平位置平衡时,动力动力臂_等于_(“”“填 等于 或 不 ”等于 )阻力阻力臂 2020(2018泰安)“”图甲是某学习小组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的示意图用弹簧测力 计竖直向上_匀速缓慢_拉动绳子自由端,将重为 4.5 N 的物体从 A 位置提升到 A位置, 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 B 位置上升到 B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 所示请你根据他们做的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物体提升的高度是_5.0_cm,拉力是_2_N,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_75%_ (2)若在图甲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动滑轮,改为图丙所示的装置,提升同一物体,则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变小_(“”“”“”填

34、变大变小 或 不变 ) 2121(2018呼和浩特)如图所示,用甲、乙两种滑轮组,分别匀速竖直向上提升同一重 物,从相同位置开始提升至同一高度处,求: (1)若不计绳重,滑轮重及摩擦,两次拉力 F1和 F2之比; (2)若不计绳重及摩擦,重物质量为 400 g,动滑轮质量为 100 g ,匀速拉动过程中甲、 乙两装置的机械效率 甲 乙 解:(1)由图知,甲图中动滑轮的绳子段数 n12;乙图中动滑轮的绳子段数 n23. 1 若不计绳重、滑轮重及摩擦,则拉力 F G n 22 1 G F1 n1 n2 3 两次拉力 F1和 F2之比: F2 1 n1 2 G n2 (2)重物的重力:Gmg0.4 kg10 N/kg4 N 动滑轮的重力:G 轮m 轮 g0.1 kg10 N/kg1 N 不计绳重及摩擦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W 有 Gh G W 总 (GG 轮)h GG 轮 由于两装置中物重和动滑轮重均相同,所以甲、乙两装置的机械效率相等: W 有 G 4 N 100%80% W 总 GG 轮 4 N1N 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