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辉南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1050144.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919045 上传时间:2019-01-22 格式:WPS 页数:16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辉南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1050144.wps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吉林省辉南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1050144.wps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吉林省辉南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1050144.wps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吉林省辉南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1050144.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辉南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1050144.wps(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2018-2019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每小题 3 分) 红楼梦的开篇神话 红楼梦是由一个神话故事开端的。说的是大荒山无稽崖下,有一块女娲补天时未被 采用的石头,幻化为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浇灌三生石畔上的一颗绛珠仙草,后来仙草修成女 身,愿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的情。因此一事,便引出一部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故事虽然说来荒唐无稽,但是任何神话都有其尘根俗缘。曹雪芹编造的这个神话故事, 毫无疑问也是有其现实的基础的。那么,红楼梦中的这块顽石,到底生于何方何地呢?作 “者说是本于 大荒

2、山,无稽崖”“,用脂砚斋的话来说,就是 荒唐也,无稽也”,亦即是无可稽 考之处。在我看来,这是作者和批者有意让人处于扑朔迷离之中,它应当是真有其处的。依据 “相关材料揆情度理,我认为,它应当是我国东北部的长白山。在远古时代,人们便称此为 大 荒山”“。我国第一部地理学著作山海经中记载: 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咸,在肃慎之国。 肃慎,位于我国东北的东北部;不咸,蒙语即神仙的意思;不咸山,即仙山。长白山天池之畔 “有一天豁峰,山峰形状奇特。山石巨大,其中最大的一块,便名曰 补天石”“。 绛珠仙草”又 是什么呢?我认为,它即是长白山上的名贵特产人参。人参常被称它为“神草”“或 仙草”, 长着对生的绿叶,

3、绿叶中间挺立着一株长长的花柱,柱上结着一串串红宝石似的珠果,颜色绛 “红绚丽,形状如同南国红豆,晶莹剔透。这样看来,这个 绛珠仙草”不是人参又是什么呢? “”“” 神瑛侍者 呢?他似是 神鹰 的谐音。很早以前,满人中间流传一个神话:有三个 仙女在长白山天池里洗澡,有一只神鸟(也有称说神鹰的)噙来一颗绛红的仙果放到最小的仙 女佛库伦的衣服上,仙女吞下红果后生个男孩,便是清世祖先布库里雍顺。因此,神鸟(或神 鹰)与绛红朱果的兰因絮果,恩恩怨怨,早就缔结在三生石畔了,曹雪芹只不过是将其巧妙地 改造了一番,且完全不露一点痕迹。 为什么曹雪芹要用这么一个神话故事,来牵引出这部百年望族的兴衰史呢?曹雪芹先

4、人 早在明万历年间迁居沈阳附近,加入旗军正白旗。他们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因此 曹雪芹用这么一个神话故事开篇,这与他绵绵不绝的寻根怀旧思恋有着直接的关系。曹雪芹生 于末世,当年随同清室一同入关的八旗子弟,个个都是声名显赫,唯独他结庐在荒凉的西郊荒 - 1 - “野村,穷困潦倒,怎能不产生 娲皇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下一块未用”的慨叹呢? “曹雪芹在一首画中诗中说: 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 ”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 这里明明点出这块顽石的来历,它的 根源本来尊贵,详溯其源当是出自太古的大荒山(即长白山)山巅,遥想当年是何等的荣耀,

5、 只是今日才蒙蔽尘埃,埋没于蓬蒿之中。现虽欲返璞归真,但又不能去攀结那些豪门权贵,只 “能是 自怨自愧,日夜悲哀”而已!并于万般无奈之中,才求诸笔墨文字,冀图得到诸如空空 道人之类的人去传述其一番历历可数的心迹罢了。 1下列几种说法中,不符合本文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_ A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的“绛珠仙草”,即是长白山上的名贵特产,被人们称为神草或 仙草的人参。 B“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当年女娲补天时未被采用的那块石头出自大荒山无稽崖下, 大 荒山,无稽崖”“,就是 荒唐也,无稽也”,亦即是无可稽考之处。 C“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的 神瑛侍者”“,神瑛”“似是 神鹰”的谐音。神鹰与绛红朱果 的兰

6、因絮果,恩恩怨怨,早就缔结在三生石畔了。 D曹雪芹先人早在明万历年间迁居沈阳附近,加入旗军正白旗。红楼梦的开篇神话故事表 现了曹雪芹绵绵不绝的寻根怀旧思恋。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_ A本文作者认为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的大荒山即是我国东北的长白山,是因为在远古 “时代,人们称此长白山为 大荒山”“,长白山天池之畔有块巨大山石名为 补天石”。 B满人神话中神鸟(或神鹰)与绛红珠果的兰因絮果缔结在三生石畔的故事,被曹雪芹妙若 无痕地运用到了红楼梦中。 C随同清室一同入关的八旗子弟,个个都是声名显赫,而曹雪芹虽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 “”越功勋却穷困潦倒,所以让他产生 单单剩下一

7、块未用 的慨叹。 D“”本文作者认为 绛珠仙草 即人参,因为人参长着对生的绿叶,中间花柱头上结着一串串 “”宝石似的珠果,与红楼梦描写的 绛珠仙草 很像。 3以下对于文章 相关自然段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纵观全文,作者对红楼梦的开篇神话中涉及的主要事物一一作了考证,说明作者对满 族历史及满族风情非常熟悉。 B“在第自然段,作者援引脂砚斋评说红楼梦的话,意在证明 大荒山”就是今天的长白山, “”引用山海经的句子,是为了证明 绛珠仙草 就是人参。 - 2 - C在第自然段,作者引用满族人中间流传一个神话,是为了证明神鸟(或神鹰)与绛红朱 果的兰因絮果,恩恩怨怨,早就缔结在三生石畔。 D在第

8、自然段,通过追溯曹氏家族兴衰,剖析曹雪芹绵绵不绝的寻根怀旧思恋。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7 分)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各题 冬天记忆 张海生 虽然时隔已经很久远了,但我却依然念念不忘。在那物质极度贫乏的冬天里,一块石头、 一堆柴草、一根鸡绒毛很自然就成了我患难的伙伴。 我记忆里的冬天是那样的寒冷,我穿着厚厚的棉袄棉裤走在上学的路上,寒风打着呼哨扑 过来,刀一样地扎疼我的脸,割疼我的耳朵,顺着袖口、脖子、胸口往棉衣裤里钻。教室里没 有取暖的设备,窗户上常常没有玻璃,取而代之的是厚厚的白塑料布或纸袼褙片儿,风刮过来 嘭嚓作响,顺着缝隙往教室里钻,坐在教室里,写字的手冻得拿不住笔,把两手抄进棉袖筒

9、里 或凑到嘴上哈几口气暖暖手再写。下雪的日子,冰天雪地,树木上、老墙上、屋顶上全是雪, 整个世界萧杀而苍茫。消雪的日子,更是冷得厉害,房檐上垂挂着短则几寸、长则数尺的小檊 杖一样粗细的冰凌柱,哩哩啦啦的滴着水。我们用一根长长的竹竿,一根根将冰柱捣下来,小 手冻得象透明的红萝卜。晚上睡觉的时候是最受罪的时候,脱了衣服往被窝里钻,被窝里冰凉 冰凉,冻得人浑身哆嗦,大半夜也暖不热。那时候我曾想,晚上我要能有一个温暖的被窝该有 多幸福呀。 那些个冬天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寒冷。在梦一般的记忆里,我用驱寒的方式,用寻找 温暖的方式,度过了一个个自由、率真、充满野趣的冬天。在学校里,下课的铃声一响,我们

10、就跑着挤到一堵太阳光照得到的背风的墙根前,一字排开从两边往中间挤,使劲的挤,一边挤 一边高声喊叫:挤挤,挤老干,挤出老干我喜欢。如果中间的那一位被挤出来了,就迅速的跑 到两端继续往中间挤,直到浑身发热,浑身出汗。我们还打皮老尖儿、迈大步、推铁环、吹鸡 毛上天。 放学了,几个同学一合计,直奔老麦场的麦秸垛,在麦垛的一方掏一个洞,再到地里偷几 个白萝卜,用竹批儿剥去厚厚的一层皮儿,躺在麦秸洞里吃得津津有味,辣甜绕口。有时候, 我们也会跑到大河塄的格档堆上,用自制的枪、棒做武器干中美、捉迷藏,我们常常忘记了时 间,直玩得天昏地黑。麦场的小庵也是我们常去的地方,我们会在小庵的朝阳背风处挖一个坑, -

11、3 - 坑沿上垒几块土坯或砖块,然后到地里去拾些树梢干柴,点上火取暖,有时还用泥包住用弹弓 打来的麻雀,放到火里烧烤,等到泥烧干了的时候,剥开泥块,麻雀的羽毛也会被烧的无影无 踪,烧熟了的麻雀肉热气腾腾,再撒上些从家里偷来的盐,一边烤火一边吃,香甜而温暖。 在关于寒冷的记忆中,尤其使我难忘的是那些圆溜溜、胖乎乎的鹅卵石,不知从啥时候开 始,我冬天的冷被窝里竟有了这些可爱的小伙伴。那是母亲去城河里洗衣服时捎回来的鹅卵石。 傍晚做饭时,母亲将几块石头围在煤火口边,到了睡觉前石头已经被炕得很热,母亲又把每一 块石头用一块包袱布裹住,放进我和弟弟妹妹的被窝。我钻进暖和的被窝里,脚蹬一块石头, 怀抱一块

12、石头,冬天的寒冷已躲得无影无踪。 时光已过去了几十年,如今我的女儿已将大学毕业,当我和她谈起这些往事,她听得一脸 茫然,不知所云。当然我理解女儿,在这个地球逐渐变暖,北方再也找不到大雪,空调、水暖、 电暖、暖水袋随处可见的年代,让女儿去理解一块石头的作用,理解人与人挤在一起用来取暖 的方法,的确愚顽可笑。但我这个从贫穷年代走过来的人,怎么能够忘记了对一颗萝卜的回味, 对一块石头的怀想,对一缕阳光的感恩呢?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_(5 分) A“文章开头对于 一块石头、一堆柴草、一根鸡绒毛”的强调,重在突出在物质生活极度贫 乏的年代,曾经带给自己怎样的生活体验

13、,也为下文的写作埋下伏笔。 B第二段关于寒冷的描写生动形象,作者把自己对于寒冷的深切体验细致地进行描绘,目的 是为与后文写女儿的生活进行对比,从而表现女儿的茫然无知。 C一块石头,被母亲用来作为驱走严寒的工具,一方面照应了前文的冬天的记忆,另一方面, 也表现了母亲对子女博大的母爱以及生存的智慧。 D本文是一篇回忆性的叙事散文,对于冬天的寒冷记忆,不仅作者的女儿不能体悟,在读者 看来,这也是一篇充满童趣的生活化气息浓厚的文章,让作者忘却痛苦。 E“文章结尾 但我这个从贫穷年代走过来的人,怎么能够忘记了对一颗萝卜的回味,对一块 ”石头的怀想,对一缕阳光的感恩呢? 这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5文章中多处

14、运用细节描写,请找出二处进行赏析。(6 分) 6“”作者以 冬天的记忆 为题有着怎样的情怀,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 分) - 4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外卖垃圾的危害不可小觑,送餐使用的塑料袋、塑料餐具等都属于塑料垃圾,大多均是不 可降解的普通塑料。这些塑料垃圾与生活垃圾混在一起,通常直接焚烧或填埋,会给自然环境 造成很大的压力。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可重复利用和可降解材料推广普及不够。目前,很多外卖平台出于成 本考虑,使用的材料多是一次性、不可回收的,源头上导致了污染的产生;另一方面,塑料回 收渠道不畅。塑料回收价格低、再资源化成本

15、高,无论是垃圾回收企业,还是城市的“拾荒大 ”军 ,均对回收塑料制品没有兴趣。此外,回收难还与我国回收体系不完善有关。 “”(新华网外卖垃圾渐成 围城 之势减少危害还要从源头入手) 材料二: 三大网络外卖平台一次塑料餐具日均产生量(单位:个) 美团外卖 1300万 饿了吗 800万 百度外卖 200万 2014 年至 2016 年我国废塑料回收情况 数据年份 2014 年 2015 年 2016 年 回收利用率 200 万吨 1800 万吨 1878 万吨 回收价值 1100 亿吨 810 亿吨 957.8 亿吨 回收均价 5500 元/吨 4500 元/吨 5100.1 元/吨 (数据来源:

16、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 材料三: 每年约有 800 万吨的塑料倾倒入海洋,中国的倾倒量大约占 1/3按照这个发展速度,到 2025 年,海洋里每一条海鱼(按一条 1 千克来计算),就有 330 克塑料萦绕在它生活的海域。 - 5 - 到 2050 年,塑料的重量将会超过这些海鱼自身的重量。曾经有一项研究表明,现在几乎所有 的海洋物种的体内都有塑料污染物,包括地球上离人类最遥远的物种。这些塑料会带来各种化 学物质的污染,或者成为塑料微粒,积累在鱼类体内的、有致癌致畸风险的这些污染物会沿着 食物链重新回到人类体内,最终带来各种疾病。 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指

17、出,2004 年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垃圾生产国。 2010 年,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统计,中国每年产生近 10 亿吨垃圾,其中生活垃圾产生量 约 4 亿吨,建设垃圾 5 亿吨。 (2017.09.18外卖,正在毁灭我们的下一代) 材料四: 塑料制品的回收其实是一个世界难题。据国际权威机构统计,目前全球只有 14%的塑料包 装得到回收,加上处理中的损耗,最终被有效回收的只有 10%。 在调查中,很多餐饮企业老板都表示,使用塑料餐盒也是无奈之举。中餐食物多含汤水、 油脂,使用塑料餐盒盛放更合适。虽然也有餐饮企业使用纸盒等包装,但大多数可降解餐盒并 不适合中餐,因为容易渗水渗油,难以被

18、消费者接受。除此以外,业内人士指出,市场上一些 可降解餐盒大多也含有较高比例的不可降解塑料成分,其成本高于传统塑料餐盒,但在使用性 能和环境友好型方面并无优势,既不能回收,在环境中破碎成片后反而更难处理。近年来,随 着人们的普遍关注,一些外卖平台也认识到了外卖垃圾这个问题,并采取了一些有助于环保的 行动。 2017 年 4 月,饿了么推出新一代环保可降解塑料袋,目前正在全国范围推广。此外,饿 了么还呼吁一次性餐具环保国家标准尽快出台,从原料、生产、使用到回收,对一次性餐具进 行全链条监管,让企业有法可依,真正把环保落到实处。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则提出了“共享餐盒”的概念,“用可回收、

19、可重复使用 的餐盒,比如不锈钢产品。对消费完的餐盒进行回收,消费者也不需要承担这个成本。”对于 大量无人回收的发泡餐具,专家呼吁,建立起相应的补贴机制,鼓励对废弃塑料等再生资源进 行回收。 (青年时报 2017.09.15激增的外卖垃圾该怎么处理)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3 分) A现在,外卖送餐使用的塑料袋、塑料餐具等塑料垃圾,是不可降解的普通塑料,给环境带 来很大危害。 B材料二中三大网络外卖平台一次性塑料餐具的日均产生量大得惊人,外卖背后带来的垃圾 - 6 - 隐患引人深思。 C倒入海洋的塑料会带来各种化学物质的污染,这些污染物会沿着食物链重新回到人类体内, 最

20、终带来各种疾病。 D材料三通过具体数字的对比,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垃圾生产国,如果不处理, 将会毁灭下一代。 8。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_(5 分) A由于可重复利用和可降解材料推广普及不够和塑料回收渠道不畅等因素,塑料垃圾回收难。 B从材料二中我国废塑料回收情况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塑料垃圾可以通过回收再利用,成 为再生资源。 C现在,越来越多的塑料垃圾开始倾倒入海洋,从而导致塑料的重量超过海鱼自身的重量。 D中餐食物多含汤水、油脂,使用塑料餐盒盛放更合适,这是我国外卖使用塑料餐盒过多的 主要原因。 E市场上一些可降解餐盒因含有较高比例的可降解塑料成分,其成本高

21、于传统塑料餐盒,不 宜推广。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如何降低外卖垃圾的危害?(5 分) 二古诗文阅读(分) (一) 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范质字文素,大名宗城人。九岁能属文,十三治尚书,教授生徒。后唐长兴四年举 进士。晋天福中,以文章干宰相桑维翰,深器之,即奏为监察御史。及维翰出,皆请质为从事。 契丹侵边,少帝命汉祖等十五将出征。 是夜质入直少帝令召诸学士分草制质曰宫城已闭恐泄 机事 独具草以进,辞理优赡,时人称之。周祖征叛,每朝廷遣使赍诏处分军事,皆合机宜。 “”周祖问谁为此辞,使者以质对。叹曰: 宰相器也。 周祖自邺起兵向阙,质匿民间,物色得之,喜甚,时

22、大雪,解袍衣之。六年夏,世宗北 征,质病留京师,赐钱百万,俾市医药。世宗 不 豫,入受顾命。及太祖北征,为六师推载, “自陈桥还府署。太祖对之呜咽流涕,具言拥逼之状。质等未及对,军校罗彦环举刃拟质曰: 我 辈无主,今日须得天子。”太祖叱彦环不退,质不知所措,乃 降 阶受命。乾德初,以质为大礼 使。质与诸人讨论旧典,定南郊行礼图上之。帝尤嘉奖。由是礼文始备。九月,卒,年五 - 7 - 十四。太祖闻之,为悲惋罢朝。 质力学强记,性明悟。举进士时, 和凝以翰林学士典贡部,鉴质所试文字,重之。自 以登第名在十三,亦以其数处之, 贡 “闱中谓之 传衣钵”。其后质登相位,为太子太傅,封鲁 “国公,皆与凝同

23、云。初,质既登朝,犹手不释卷,人或劳之,质曰: 有善相者,谓我异日位 ”宰辅。诚如其言,不学何术以处之。 质以廉介自持,未尝受四方馈遗,前后所得禄赐多给孤遗。闺门之中,食不异品。身没, “”家无余赀。太祖因谕辅相,谓侍臣曰: 朕闻范质止有居第,不事生产,真宰相也。 从子校 书郎杲求奏 迁 秩,质作诗晓之,时人传诵以为劝戒。 (节选自宋史 列传八)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 (3 分) A是夜质入/直少帝令/召诸学士/分草制/质曰/宫城已闭/恐泄机事 B是夜/质入直/少帝令召诸学士分草制/质曰/宫城已闭/恐泄机事 C是夜/质入直/少帝令召诸学士/分草制/质曰/宫城已闭/恐泄

24、机事 D是夜质入/直少帝令召诸学士/分草制/质曰/宫城已闭/恐泄机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 (3 分) A“”“”不豫,天子有病的讳称。 豫 意为安和, 不豫 即不舒服。 B降阶,在此处,是指范质走下台阶,以表示对宋太祖的尊重。 C贡闱,科举考试的地方。乡试被称为春闱,会试被称为秋闱。 D迁秩,这里是指晋升官职。秩,指官吏的俸禄或官阶、品级。 12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 (3 分) A范质聪明早慧,文才出众。他九岁能文,十三岁时因善治尚书、文章出众,受到宰相桑 维翰器重。 B范质受主推重,颇受礼遇。周祖十分器重范质,称赞他有宰相

25、的才能;范质去逝时,太祖 为之悲伤罢朝。 C范质读书勤奋,明礼知方。他虽天资聪颖,但依然勤学苦读;在担任大礼使期间,完备了 礼仪制度。 D范质品行端正,廉洁自律。他从不接受别人的馈赠,经常把俸禄赏赐送给孤寡之人。死后 家无余财。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周祖自邺起兵向阙,质匿民间,物色得之,喜甚,时大雪,解袍衣之。(5 分) - 8 - 和凝以翰林学士典贡部,鉴质所试文字,重之。(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各题。 (分) 西江月注 苏 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26、。 注 这首词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_ (分) A“上阕 新凉”“中 凉”“字用得很妙,其原因是 凉”字传达出词人内心的伤感、悔恨之情。 B词人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充斥廊庑间的西风落叶之声,营造出一种凄清寒凉的意境。 C“”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表达出词人念远怀人的情思与希望被人理解的深意。 D本词在抒情上只采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手法,由景生情,情真意切。 E这首词的语言不尚藻饰,用语平稳妥帖而又蕴含深意,富于人生哲理,十分耐人寻味。 15“”请结合写作背景,谈谈你对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两句的理解。 (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

27、子中的空缺部分。 (分) (1)逍遥游中宋荣子“ _ , _ ”“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不以物喜,不以 ”己悲 在认清自我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2)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认为自己走入迷途还不太远的自恕自慰之词是“ _ , _ ” (3)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_,_。这两句是将对滕王阁 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的句子,也是全文文眼句,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 三语言文字应用(分)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每个小题分,共分) 经过 20年发展,网络文学已日趋成熟,也更被主流文化认可。大批的网文作者,以“精 品化”“责任感”取代了“非主流”“民工文学”等标签,网络文学的社会价

28、值不断提升。同 时,( )。 我国网络文学从学习幻想、演义等通俗类型文学作品中_ ,形成了当代_ 的故事创作方式。网络文学中的仙侠,、玄幻、古言、穿越等类型,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作者对 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网络文学作为最直观、最贴近读者的_ 的文艺作 品,更应把五千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的灿烂文化继承起来,在现有文化基因上做到“内核有文 化,笔下有乾坤”。 到 2017 年 12 月,中国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达 3.44 亿人,签约作者约 68万人。中国 IP 改编剧在国外热播、一部小说吸引数万乃至数十万读者“追更”的情景已经在全球上演。当下, 网络文学运用广博的民族文化资源讲好中国故事, 是中国文化进

29、行系统性挖掘、思考与重构 的过程,也是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得以彰显、获得尊重的方式之一。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_ A 网络文学的自我驱动性被赋予了更多角色,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与传承成为网络文学的重要 功能。 B网络文学的自我驱动性被赋予了更多角色,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与传承成为网络文学的重要 功能。 C 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与传承成为网络文学的重要功能,被网络文学的自我驱动性赋予了更多角 色。 D 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与传承成为网络文学的重要功能,因网络文学的自我驱动性而被赋予了更 多角色。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_ A夺胎换骨 卓尔不群 汗牛充栋 下里巴

30、人 B脱胎换骨 自成机杼 汗牛充栋 曲高和寡 C夺胎换骨 自成机杼 博大精深 下里巴人 D脱胎换骨 卓尔不群 博大精深 曲高和寡 19文中画橫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_ A是中国文化进行系统性挖掘、思考与重构的过程,也是使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得以彰显、获 得尊重的方式之一。 - 10 - B是对中国文化进行系统性挖掘、思考与重构的过程,也是使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得以彰显、 获得尊重的方式之一。 C是对中国文化进行系统性挖掘、思考与重构的过程,也是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得以彰显、获 得尊重的方式之一。 D 是中国文化进行系统性挖掘、思考与重构的过程,也是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得以彰显、获得尊 重的方

31、式之一。 20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分) A. 像刘老师这样快要退休的老师仍然在为教育事业尽绵薄之力,更何况年轻人呢? B. 您的文章写得真好,如果要评选本世纪散文百家的话,我相信您必能忝列其中。 C. “”酒店经理对员工们说: 大家要用心做好服务工作,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D. 我校 50周年校庆将于近日举行,特向您发出诚挚邀请,请您务必拨冗参加为盼。 21 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续写四个句子,要求句式和结构基本相似。(分) 时间的足迹会踏遍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落,不曾遗漏,当然也不会停歇。在流逝的时间中, 我们见证了自己的成长,从呱呱坠地到如今的英俊少年; _ ; _ 。 四

32、写作(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高晓松) 众人以顺境为乐,而君子乐自逆境中来,(莱根谭)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张载) 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和物质的短暂情人。(海子) 累累创伤就是生命给你的最好的东西,因为在每个创伤上面,都标志着前进一步,(罗曼 罗 兰) 外表的美只能取悦于人的眼晴,而内在的美却能感染人的灵魂,(伏尔泰) 经典名言,就像一座灯塔,指引人们生活的方向。读了上面六句名言,你有怎样的感触 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 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33、 字。 - 11 - - 12 - 2018-2019 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答案 1B“出自大荒山无稽崖下”并非作者的观点,而是曹雪芹的观点,原文第二段的表述可以证 “明 故事虽然说来荒唐无稽,但是任何神话都有其尘根俗缘。曹雪芹编造的这个神话故事,毫 无疑问也是有其现实的基础的”。故选 B。 2C“曹雪芹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不符合原文意思,原文第四段表述为“曹雪芹 先人早在明万历年间迁居沈阳附近,加入旗军正白旗。他们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 3B“作者援引脂砚斋评说红楼梦的话,是证明 大荒山,无稽崖”“是 无可稽考”之处;引用山 “”海经中的句子,是为了证明 大荒山 就是

34、我国东北的长白山。故选 B。 4BD 5文章中典型的细节描写有下课之后在背风的墙根前,一字排开从两边往中间挤,使劲的挤, 直到浑身发热,浑身出汗。这一处的细节描写,刻画出在那样一个贫穷寒冷的冬季,孩子们想 出多种自我取暖的方式,使自己度过了一个个自由、率真、充满野趣的冬天。其次是母亲把石 块炕热,用包袱裹住放进被窝,度过寒冷。这一处的细节描写突出了母亲对孩子的关爱。 6在寒冷的冬天渴望有一个温暖的被窝;用驱寒的方式,用寻找温暖的方式,度过了一 个个自由、率真、充满野趣的冬天。玩得天昏地黑,拾些树梢干柴,点上火取暖,打麻雀, 烧火烤,一边烤火一边吃,香甜而温暖;得到母亲的照顾,钻进暖和的被窝里,

35、脚蹬一块石 头,怀抱一块石头,冬天的寒冷已躲得无影无踪。 7A 8BD 9用可回收、可重复使用的餐盒,比如不锈钢产品。对消费完的餐盒进行回收。建立起 相应的补贴机制,鼓励对废弃塑料等再生资源进行回收。 10。B“”少帝 为名词,作主语,其前断句,排除 A、D“”; 诸学士分草制 为完整的句子, “”作 令召 的宾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 C句子翻译为:当天夜里,范质在朝中值班,少帝 “”命令召诸位学士分头起草诏令,范质说: 宫城已经关闭,如再通知人恐怕事机泄露。 11C乡试被称为秋闱,会试被称为春闱。 12A因果失当,原文第一段为“十三治尚书,教授生徒。后唐长兴四年举进士。晋天福 中,以文章干宰

36、相桑维翰,深器之”“,意思是 十三岁攻读尚书,并开始招生收徒做教师。 后唐长兴四年,他考中进士。晋天福年间,他用文章求取宰相桑维翰,桑维翰很器重他”,两 者之间并无因果关系。 13阙:皇宫;物色:寻找;衣:穿。句子翻译为:周祖从邺地起兵攻向皇宫,范质在民间 - 13 - 藏身,周祖搜寻找到了他,非常高兴,当时下大雪,周祖解下袍服给范质穿上。 典:主管;鉴:审读;重:器重。句子翻译为:和凝凭借翰林学士的身份主管贡部,审读范 质的文章,很器重他。 参考译文: 范质字文素,是大名宗城人。九岁时就能写诗文,十三岁攻读尚书,并开始招生收 徒做教师。后唐长兴四年,他考中进士。晋天福年间,他用文章求取宰相桑

37、维翰,桑维翰很器 重他,就上奏封他做了监察御史。等到维翰离京任职,他都请求朝廷让范质给他当从事。契丹 侵扰边境,少帝命汉祖等十五位将领出征。当天夜里,范质在朝中值班,少帝命令召诸位学士 “”分头起草诏令,范质说: 宫城已经关闭,如再通知人恐怕事机泄露。 范质单独起草诏令进 送少帝,言辞事理都很优秀丰富,当时就受到称赞。周祖征讨叛乱,每次朝廷派遣使者持诏分 “配处理军事,都符合时机。周祖问使者是谁起草的诏令,使者回答是范质。周祖赞叹说: 范 ”质真是宰相的材啊 周祖从邺地起兵攻向皇宫,京城纷扰混乱,范质在民间藏身,周祖搜寻找到了他,非 常高兴,当时下大雪,周祖解下袍服给范质穿上。六年夏,世宗向北

38、征讨,范质因病留在京城, 世宗赐给他钱百万让他来就医买药。世宗病重时,范质入宫接受他临终前的遗诏。等到太祖北 征,被军队推立拥戴,从陈桥回到府衙。太祖对他呜咽哭泣,详细地描述了被拥戴逼迫的情形。 “范质等人没来得及对答,军校罗彦环举起刀对范质比划说: 我们这些人没有君主,今天必须 得到一个天子。”太祖喝叱罗彦环等人但他们不退下,范质不知所措,就走下台阶听命(拥立 太祖为天子)。乾德初年,太祖让范质担任大礼使。范质与众人讨论以前的典章制度,审定了南 郊行礼图上报。皇帝特别嘉奖了他,从此礼仪制度开始完备。九月,范质死了,终年五十四 岁。太祖闻讯,为他悲痛而罢朝。 范质致力于学习记忆力良好,生性聪慧

39、领悟力强。考取进士时,和凝以翰林学士的身份 主管贡部,审读范质的文章,很器重他。因为自己进士及第时名在十三,所以也把范质的名次 “定为这个数。贡院中称这叫 传衣钵”。那以后,范质登上相位,担任太子太傅,被封为鲁国 “公,都与和凝一样。当初,范质入朝为官,还手不释卷,有人慰劳他,范质说: 有善于相面 的人,认为我将来官位会做到宰相,如果真的像他说的,不学习将有什么办法来处在那个位置。” 范质以廉洁耿介自守,不曾接受各方人士的馈赠,前后的优厚俸禄及赏赐大多赐给了孤 寡的人。内室之中,食物都没有不同。自己死后,家里没有多余的钱财。太祖于是晓喻辅相, 告诉侍臣们说:“”我听说范质只有居住的府第,不致力

40、于生意产业,他是真正的宰相啊。 范 质的侄子校书郎范杲请求上奏升迁官阶,范质作诗晓谕他,当时的人都传诵认为是对他侄子的 - 14 - 劝诫。 14AD 15这两句写中秋之夜词人门庭冷落,独自饮酒的情形,以及天上云彩遮挡明月的景象词人 “因奸佞小人制造的 乌台诗案”而险些被杀,后被流放黄州在此,词人借酒贱客少的常理言 身贱而门庭冷落之事,借明月被云妨的常景喻满怀抱负不愿流于世俗的自己被奸邪小人所谤, “因谗入狱而被贬之事词人在 酒贱”“与 客少”“、月明”“与 云妨”的矛盾中,抒发了对世 道炎凉、小人当道而忠良被害的愤懑之情 译文: 世间万事都宛如一场虚无缥缈的幻梦,人生到底经历了几度这凉意的秋

41、?入夜的风阵阵,响动 在这长廊,看看自己,愁思爬上了眉头,鬓边生出了白发 酒并非好酒,常因客人稀少而发愁,月色澄明,却多被云遮挡中秋之夜,又有谁能与我一同 欣赏这中天的月光,我只拿着酒盏,神色凄然,望向北方 16.(1)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7B 18C 19B 20 C 【解析】A绵薄之力,谦辞,指微不足道的力量,不用于别人。 B忝列其中,谦辞,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不用于别人。 C宾至如归,客人到此,有在家之感。形容接待客人热情周到。正确。 D务必,命令语气,不符合邀请要客气有礼貌的要求。 2

42、1 示例:我们见证了父母的衰老,从满头青丝到而今的两鬓斑白;我们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从百废待兴到现在的富强文明。 22.参考立意: (1)忠于理想,梦在远方 高晓松、海子、罗曼 罗兰等人的名言,表现了对生命的思考。忠于美好的理想,努力向远方 前行,生命会变得更加丰盈,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 15 - (2)坎坷之路,成就人生 罗曼 罗兰的名言、菜根谭中的名言,都强调了面对坎坷人生时应该有的积极品质人生,会 遭遇困难、挫折、失败、痛苦,困境中开出生命的馥郁之花,才是最精彩的人生。 (3)修心如莲,高贵优雅 张载、伏尔泰等人的名言、都表现出对高雅纯净的人生境界的理解,都反映了对自我生命价值 的理解。 (4)生命永存,精神不灭 - 1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