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暑新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8110501100.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920543 上传时间:2019-01-22 格式:WPS 页数:14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暑新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8110501100.wps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西暑新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8110501100.wps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西暑新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8110501100.wps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暑新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8110501100.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暑新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8110501100.wps(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奉新一中 20192019 届高三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 150分钟,满分为 150分。 2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 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9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13 3 题。 唐诗之所以能达到高峰,也有文人们的自觉努力,其中

2、有些因素仍然值得当代文艺工作者 思考。 唐代经历了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在治乱两种不同的时世中,文学都取得了极高成就。其 中至关重要的原因,是文人们在不同时代条件下都能将个人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具有为时 代而创作的强烈责任感。例如初盛唐是社会走向兴盛的时期,文人们能站在观察宇宙历史变化 规律的高度,对时代和人生进行自觉的思考,将欣逢盛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转化为积极进取的 精神和健康乐观的情怀,创作出能充分体现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从而形成文学繁荣与社会繁 荣相一致的盛况。 齐梁陈隋时期诗风愈趋浮靡,唐朝为吸取前朝覆亡的教训,从开国之初就将政治革新和文 风革新联系在一起。从初唐到盛唐,诗歌经历过三次

3、重要革新。其主要方向是提倡诗歌文质兼 备,核心内涵是发扬比兴寄托的风雅传统,肃清浮华绮丽的文风。初唐四杰针对唐高宗龙朔年 “间 以绮错婉媚为本”“的 上官体”“诗风,明确提出要廓清诗赋的 积年绮碎”,强调刚健的 气骨和宏博的气象。陈子昂标举风雅兴寄和建安气骨,肯定革新诗歌的关键在于恢复建安文人 “”“追求人生远大理想的慷慨意气,批判齐梁诗的 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 ,提倡 骨气端翔、 音情顿挫”的诗风。张说和张九龄更进一步提出作文要风骨和文采并重,典雅和滋味兼顾,鼓 “励多样化的内容和风格,并提出盛唐诗歌应当以 天然壮丽”为主的审美理想。经过这三次革 新,建安气骨在开元中为诗人们广泛接受。政治气

4、象的更新又促使诗人们把共同的时代感受反 映到诗里,并意识到他们渴望及时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正是建安气骨和时代精神的契合点。 唐代诗人善于提炼具有普遍性的人情,表现人生共同感受,使之达到接近生活哲理的高度, 因而在百代之下犹能引起最广泛的共鸣。人类的社会生活、阶级属性、时代环境虽然千变万化, 但是总有一些共通的至少是本民族共有的情感体验,例如乡情、亲情和节物之感等。中国古诗 为大众接受度最高的多数是盛唐诗,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盛唐诗人既能在日常生活中捕捉人所共 “有而未经前人道过的感受,又能以透彻明快的语言将其概括为人类生活中普遍的体验。 白日 1 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日落归

5、山、黄河入海的壮伟景象,激起诗 “人再上一层、放眼千里的万丈豪情,又蕴含着登高才能望远的人生哲理; 烽火连三月,家书 抵万金”,战乱之中亲人的平安消息比什么都珍贵,这个道理高度提炼了人们在同类境遇中共 同的体会,因而成为后世常用的诗句。 从学术研究角度来看,唐代文学高峰形成的原因还有很多,但以上这些至关重要。在登临 巅峰的过程中,唐代文人追求完美和高远的精神风貌,可能在当下尤为欠缺,因而对今后的文 艺建设最有启发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人们的自觉努力促使唐诗达到了高峰,其他因素也值得当代文艺工作者思考。 B唐代文人能将个人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6、具有为时代而创作的强烈责任感。 C唐朝吸取了前朝覆亡的教训,认识到文风能影响世风,欲革新政治先改革文风。 D唐代诗歌革新的核心内容是发扬风雅传统、宏博气象,肃清浮华绮丽的文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一开头就指出了写作重点,然后在主体部分从三个角度论述文章中心论点。 B文章第三自然段的论述可分为三层,第二层按时间顺序分别阐述了三次诗歌革新。 C“”文章引述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意在激发当下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万丈豪情。 D文章第五自然段总结前文,进一步指明了文艺工作者向唐代文人学习的具体内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7、A文人对时代和人生进行自觉的思考,对创作出体现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意义重大。 B如果唐代没有三次重要的诗歌革新,其诗歌创作可能还会沿袭齐梁陈隋时期的浮靡诗 风。 C唐代诗歌所表现出的普遍性人情、生活哲理等,是唐诗在后代引起广泛共鸣的重要因 素。 D只要当下的文人能追求完美和高远的精神风貌,就能创造出一个新的文艺巅峰时代。 ( (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 3 3 小题,1515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 46 6 题。 你怎么就是得不到爱 梁 衡 南国冬日,我到惠安,去看一个给全世界留下了永远的爱,自己却没有得到爱的人。三年 前,我无意中知道那首著名的康定情歌的发现整理者是一位叫

8、吴文季的人,今天终于有缘 来访他的故居和墓地。 抗战时期,吴文季一身热血投奔抗日,后为生计应聘到驻扎在康定地区的青年军教歌,他 在这里采得了情歌溜溜调。抗战胜利后,这首歌被带回南京,经加工配器在学院演出,引起轰 动。歌唱家喻宜萱就将它带到巴黎国际音乐节,这首歌就走遍了世界。 2 我曾宿在康定城。那是一座高山峡谷中的小城,河水穿城拍打着堤岸,晚风轻漾,百姓在 广场上和着歌的旋律、浪的节拍翩翩起舞。康定情歌已被刻在大渡河边的石碑上,已登上 各种演唱会,通过现代传媒手段传遍全球,甚至被卫星送上太空。但是,很少有人问一问,它 的作者是谁? 当我在大渡河边惊喜地知道了这首民歌的发现整理者时,立即就想探寻

9、他的身世。几年来 我到处搜求有关资料,而这却将自己推入到一种悲凉的空茫。 南京解放后,吴文季 1949 年 5 月参加解放军,先后在二野文工团、西南军区文工团、总政文 工团工作,领唱过英雄战胜大渡河等歌曲。但因有到国民党部队教歌的经历,被认为不宜在总 政工作,1953年遣送回乡。他以为下放劳动一二年就可以返回北京,走时连行李都没有带全,一批 宝贵的创作乐谱也寄存在朋友处,没想到竟是一去不归。 那天,我从惠安县城出发,找到洛阳镇,又找到一条小巷。这巷小得仅容一人紧身通过, 然后是一处破败的民房。前室只有三步深,墙上挂着他的一张遗像,供少数知情而又知音的人 前来瞻仰,地上散乱地堆着一些他当年用过的

10、农具。后室只能放下一张床,是他劳累一天后, 挑灯写歌的地方。 参观完旧居,访过他的兄嫂,我坚持要去看看他的墓。村里人说,从没有外地人,更没有北京 来的人去看,路不好走。我心里一紧,就更想去会一会那颗孤独的灵魂。我们步行从一条蜿蜒的小 路爬上一个山包,再左行,又是一条更窄的路。走的人少,两边长满一人多高的野草,一种大朵的 “”黄花夹生其中。领路的村民说: 这叫臭菊,到处是,很贱的一种花,常用来沤肥的。 我心里又 是一紧,更多了一分惆怅。大家在齐人深的野草和臭菊中觅路,谁也不说话。转过一个小坡,爬上 一个山坳,终于出现一座孤坟。浅浅的土堆,前面有一块石碑,上书吴文季之墓,并有一行字:“他 一生坎坷

11、,却始终为自由而歌唱”。我就地采了一大把各色的野花,中间裹了一大朵正怒放的臭菊, 献在他的墓前,深深地鞠了一躬。两旁松柏肃然,世界很静。我想陪这个土堆里的人坐一会儿,他 绝不会想到有这样一个远方的陌生人来与他心灵对话。他整理的那首情歌是在 1944年左右,到现在 已经 60 多年,那是他精神世界中最明媚、灿烂的时刻,他孤寂地躺在这里是 1966 年,也已半个世 纪。他长眠后的岁月里,回忆最多的一定是在康定的日子。那强壮的康巴汉子、多情的藏族姑娘, 那激烈的赛马、跳舞、歌唱、狂欢的场面。这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一瞬。 我在墓边坐着,远处有一座小山,我问叫什么山,陪同的人说不出具体的名字,倒讲了一 “

12、个曾在山那边发生的著名的 陈三五娘”故事。穷文人陈三,元宵灯会上与富家女子黄五娘邂 逅,互相爱慕。黄父却贪财爱势,将五娘允婚他人。陈三便和五娘私奔,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讲故事者说,他们私奔的路线就是从那个山后转过来,一直朝这边,朝吴的墓地走来。 吴文季在这里长大,又酷爱民间音乐,他一定看过这出戏。也许,他在这凄冷的墓里,还 在一遍一遍地回味着这个故事。 3 吴文季所留资料甚少。他在总政文工团大约有一位女友。离京时,他的衣物、书籍、特别 是一些乐谱资料还寄存在她处。但对方的回信渐写渐少,最后终于音断讯绝。这大约是我们知 道的他一生中唯一享受过的一丝的爱,像早春里吹过的一缕暖风,然后又复归消失。

13、山上的风大,不可久留,我起身下山,对地方上的朋友说:“墓碑上的那句话应改为:他 ”终身为爱情而歌唱,却没有得到过爱。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以 你怎么就是得不到爱 为标题,感情强烈,充满疑问,自然引出了文眼 悲 ”凉的空茫 ,然后转入对吴文季身世的探寻。 B文章开头写到吴文季采写溜溜调的历史,以溜溜调改编后的康定情歌一唱世人惊 叹,来反衬采集美的人却被世人遗忘之憾。 C作者描写去吴文季墓的路上的环境,小路蜿蜒、行走困难,野草很高,突出了墓地的 荒凉,少人来访以及吴文季死后的孤独。 D本文夹叙夹议,思想深刻,富有哲理,通

14、过回顾被人遗忘的歌者吴文季的坎坷一生, 表现出对历史的审视和对世态炎凉的感伤。 5作者行文善于运用伏笔照应,请从文中找出一组相关句子并进行赏析。(6 分) 6“”“”文中插说 陈三五娘 ,补写 吴文季大约有一位女友 的事情,有什么作用?(6分) ( (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 3 3 小题,1212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 79 9 题。 材料一: 近年来,知识付费平台在互联网上骤然出现,有些平台迅速累积起成千上万的用户。这不 禁让人感叹:知识终于值钱了。 “目前,知识付费主要包括两种模式:第一种是某些平台花钱请一些 答主”,聚拢人气和 “流量,接下来才会考虑向用户收费的问

15、题;第二种是创建类似 得到”“”、 小密圈 这样的付 费专栏,专栏创建者和用户之间直接建立金钱协议关系。经济学者薛兆丰的专栏卖出了 20 万 份,他可以说是知识人里面的富翁了。 “知识付费”的核心就是花钱获得阅读特权。某 APP平台中的听书服务,受众群很大。一 本书有 20 万字,先找人整理一个 5000字的干货,再制作成语音放在平台上。你听一本书,只 “”需要花一元钱和半小时的时间,因此,朋友圈突然就有了一些一年 读 200本书的人。 但是,不管你是听很多书,还是追随薛兆丰这样的名家,阅读一年的专栏,你获得的都不 “是整体性知识,而是一堆 知识”的碎片。比如,薛兆丰会根据一些热点问题,做出经

16、济学的 解读,但那并不是经济学本身。如果你要真的提升自己的经济学知识,还必须自己下功夫获得。 4 因为,对一个人来说,不在于你是否拥有丰富的知识,关键是你是否构建了一个真正属于自己 的知识体系。人有了知识体系,就能获得一个思考的支点,此后,你只需要不断延展它、丰富 它。那些比你厉害的人,很有可能是知识体系更合理。 “恰恰在构筑知识体系上, 知识付费”“是很无力的。过于追随一个人的 专栏”,容易成 为他思想的应声虫;而大量听书的梗概的人,也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干货。这些碎片化的知识还 会转瞬即逝。这也是很多人的体会:付费听了一年书,回头想想自己却并没有记住什么,生活 和对世界的认识,也都没有什么变化

17、。 材料二: “在知识付费成为潮流的今天,某知名教授曾说: 能够与金钱和权力交换的知识,大多是 三流的,因为它们的表达方式不可能继续忠于那种只有一流知识才可表达的重要性感受。一流 的知识只能免费,这是因为它只吸引少数能够理解它的人。这些人是最可宝贵的,他们原本不 应该付费,他们投入了理解力,并伴随着理解一流知识付出了艰辛,这些价值远远超过了任何 ”付费知识的市场价格。 也就是说,一流知识自有其一定的、无法降低的甚至不可逾越的知识门槛,这是听懂、理 解、习得一流知识的起点。不过,这只是做学问的逻辑,并不是商业的逻辑。在知识付费的语 “境里,平台内所有的知识都应当是人人皆能歌的 柳词”,起码也应该

18、是有钱即入、可以自嗨 “的 迷你 KTV”。在这里,钱是唯一的门槛。 而专业领域里的专业知识,对大众来说,可能有些难以理解。这其实也没什么奇怪,学术 “知识与日常生活知识本身就有所差别。普通人靠 三流知识”可能就能活得不错,学者却必须 “”以追求 一流知识 为己任。 “人们为获得知识而付费,有着悠久的历史。比如,孔子曾说: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 诲焉。”至于在现实生活中,为了获得知识而上学、参加培训、听讲座,以及购买图书、报刊 资料、音像制品等,无不属于为知识付费的范畴。 应当说,知识付费的兴起和现代人的浮躁、焦虑以及速成的心理有很深的关系,在一个以 “”效率为目标、以速度为标准的时代,知识

19、的学习也难免走上了一条 快车道 。无数没入门、 “没基础的 菜鸟”,一上来就想走捷径,想只通过若干小时的听或读就达到他人十几年甚至几 十年的水平,想直接获取一流的知识,这是不可能的。只可惜,没有人能单靠第七张饼就吃得 饱饱的,也没有人能靠吃别人嚼过的馒头就成为大师。 不过,这并不是说,知识付费就一无是处。因为,在互联网时代,知识需求在不断升级, 而人的时间却被拆解得支离破碎,只能利用这些时间间隙来学习;传统阅读和学校教育已经没 办法满足不断升级的知识需求,但碎片式学习反而是在一定条件下更为有效的学习方式。而且, 付费这一门槛,一定程度上帮助用户在海量信息中筛选出了有效信息,同时也能让优质内容得

20、 到最大程度的曝光,使两方价值达到最大化。 即使知识付费买到的是三流知识,如果有人能将这些知识真正掌握、理解,岂不是一件幸 5 “事?这也是让学术通俗化的一种努力和有效的实践。毕竟,有些知识不能只是被关在 象牙塔” 内进行自我欣赏,而是需要走向大众。再进一步说,如果有人借付费买到三流知识,并窥得学 习门径,进而逐级而上,乃至最后可以听懂或读懂免费的一流知识,那么这也是受益匪浅的。 材料三: 近两年,以自媒体为代表的内容付费模式的出现,分答、喜马拉雅等知识类平台向付费答 题、付费读书的转型,真正意义地逐步开启了互联网共享时代为知识付费的模式。为知识付费, 有利于改变人们期望借助互联网免费获取知识

21、的思维和习惯。 “目前进入付费范畴的 知识”可分为知识类和非知识类两种,前者是有附加值的信息,如 专业讯息或自媒体红人的见解表达、某领域各类知识经验的汇总;后者则更像个信息综合体, 与其说是知识,不如说有更强的休闲娱乐性。这样看来,为知识埋单其实是前一种购买想法或 点子,而那些休闲娱乐性的信息,购买它们不过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市场自由定价,并不是 真正意义上的买卖知识。 其实,给知识性信息付费,与保护知识产权的逻辑并无二致。尽管定价是市场性的,但定 价并不是纯粹为了盈利,而是给予创作者公允的回报,促进知识相关行业的勃兴,鼓励更多的 创作涌现。换句话说,购买行为既让知识得到了充分的市场评估,也是

22、在鼓励更多的思想涌出 共享,通过这种良性的互动汇聚更多的新的时代思想。在网络这个特殊的平台上,由于分享与 链接的速度和效率都远高于线下,所以也就更需要注意对此类知识产权的全面维护,必须有更 先进的技术及时跟踪和回馈,随时打击侵权行为。 当然,也要看到,知识付费会让网络的群居性特点更为突出,即分享的碎片化、共享的碎片化, 此类知识只为一类人拥有,无形中形成了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壁垒。另外,我们也无奈地看到,并 不是所有知识都可以定价化,有些具有普世意义的知识,如知识产权中的药品配方、各个学科的公 理定论,哪怕在这个注重知识保护、给知识定价的时代,它们也是必须被分享以促进人类共同进步 的。这些问题,

23、都将是正在来临的知识付费时代我们必须要破的局。 7下列对材料一、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知识付费主要有两种模式,材料一第三段中的 听书 属于第二种。 B专业领域的学者不用追求那些繁琐的日常生活知识就能活得很不错。 C“” 知识付费 买到三流知识也是幸事,因为这毕竟强于什么都没买到。 D“”应辩证看待 知识付费 ,因为它虽然不是捷径但也并非一无是处。 8.根据材料三,下列说法理解、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当下,互联网知识付费还处在起步阶段,有待进一步发展。 B.“”将来进入付费范畴的 知识 会由目前的两种发展到多种。 C.“”进入付费范畴的 知识 分为两种,其

24、中休闲娱乐性信息不值得付费。 D.那些具有普世意义的知识是不用付费的,因为它们是众人皆知的知识。 6 9.“”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简述 知识付费 的优点。(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232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4 小题,19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01313题。 李清臣字邦直。七岁知读书,日数千言。客有从京师来者,与其兄谈佛寺火,清臣从傍应 “”“”曰: 此所谓灾也,或者其蠹民已甚,天固儆之邪? 兄惊曰: 是必大吾门。 “”治平二年,试秘阁,欧阳修曰: 不置李清臣于第一,则谬矣。 时大雨霖,灾异数见, 论者归咎濮议。及廷对,或谓曰:“宜以五行传 简宗庙,水不润

25、下为证,必擢上第。” “清臣曰: 吾不之信。民间岂无疾痛可上者乎?善止天地之异者,不止其异,止民之疾痛而已。” 策入等,名声籍甚。英宗曰:“如李清臣者,公议皆谓可用,顾以亲抑之可乎”? 既而诏举馆 阁,欧阳修荐之,得集贤校理。 “绍圣元年,廷试进士,清臣发策曰: 今复词赋之选而士不知劝,罢常平之官而农不加 富,赐土以柔远也而羌夷之患未弭,弛利以便民也而商贾之路不通。夫可则因,否则革,惟当 之为贵,圣人亦何有必焉。”鄜延亡金明寨,主将张舆战没,章惇怒,议尽戮全军四千人。清 臣 曰:“今悉诛吏士,异时亡将必举军降虏矣。”于是但诛牙兵十六辈。仆射韩忠彦与之有连, 惟其言是听,出范纯礼、张舜民,不使吕

26、希纯、刘安世入朝,皆其谋也。寻为曾布所陷,出知 大名府而卒,年七十一。赠金紫光禄大夫。 清臣蚤以词藻受知神宗建大理寺筑都城皆命作记简重宏放文体各成一家。为人宽洪,不忮 “害。尝为舒亶所劾,及在尚书,亶以赃抵罪,独申救之,曰: 亶信亡状,然谓之赃则不可。” 起身穷约,以俭自持,至富贵不改。然志在利禄,一意欲取宰相,故操持悖谬,竟不如愿以死。(选 自宋史 李清臣传,有删改) 注“”“”濮议:是宋英宗时代对生父濮安懿王赵允让是称 皇伯 还是称 皇考 的讨论,这场 “”讨论持续了十八个月。常平:常平仓。常平之官,简称 仓臣 ,掌常平仓、免役、市易、 坊场、河渡、水利等事。 10.下列对文章中画波浪线部

27、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清臣蚤/以词藻受知神宗/建大理寺/筑都城皆命作/记简重宏放文体/各成一家。 B.清臣蚤/以词藻受知/神宗建大理寺/筑都城皆命/作记简重宏放文体/各成一家。 C.清臣蚤以词藻受知神宗/建大理寺/筑都城/皆命作记/简重宏放/文体各成一家。 D.清臣蚤以词藻/受知/神宗建大理寺/筑都城皆命/作记简重宏放/文体各成一家。 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必擢上第 的 擢 指迁官,即升职。与 擢 相似的还有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中的 察举 等词。 B.“”从 欧阳修荐之 可以看出

28、欧阳修在当时具有一定的政治地位;文学上,他与韩愈、柳 “”宗元和宋代的三苏、曾巩、王安石并称为 唐宋八大家 。 7 C.“”“”廷试进士 中的 进士 是指在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殿试的 “”人,意思是可以进授爵位的人,而应试者被称为 举进士 。 D.“赠金紫光禄大夫”“中的 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追授给死者的一种 官职或称号,也称追赠;其余还有赠官、赠典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李清臣自幼好读书,其文备受好评。他七岁的时候就每天读好几千字书,不仅得到过考 官欧阳修的肯定,而且还在早年凭借诗词文章被英宗赞赏。 B.李

29、清臣见识深远,深知民生疾苦。他小时候就认为当时佛寺火灾是因官吏害民,老天发 出儆戒;为官后更认为善于消除灾异就要消除百姓的疾苦。 C.李清臣为人宽洪,不忌恨害人。即使在与自己有过节的人受冤时,他也正直地为他说话。 D.李清臣追求利禄,终被陷害而死。他因为一心想当宰相而行为错谬,他勾结韩忠彦并出 主意排挤范纯礼、吕希纯等人,最终被陷害出朝不如意而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如李清臣者,公议皆谓可用,顾以亲抑之可乎? 译文: (2)今悉诛吏士,异时亡将必举军降虏矣。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2 小题,7 7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

30、41515题。 暑旱苦热 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屠 字下得尤为精妙。 屠 是杀的意思,有力地表现了作者对酷热的极度怨恨。 B.“之高”“之远”的清凉世界尽管遥不可及,却对饱尝酷热的作者产生了无穷的吸引力。 C.“”手提天下 表现了作者想要得到天下、大展宏图的豪情,只可惜这一壮志无法实现。 D.在诗的最后一句中,王令称,如果只是自己一个人去享受那清凉世界,他宁愿不去。 15.“”本诗运用了多种手法表现 暑旱

31、,请找出两种并作简要分析。(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1 小题,6 6 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古 诗 文 常 以 “ 风 ” 为 意 象 烘 托 意 境 或 表 情 达 意 , 如 苏 轼 前 赤 壁 赋 “_,而不知其所止”。如李煜虞美人“_,故 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杜甫晚年四处漂泊、年迈病苦、久客孤愁。他的晚期诗作登高对这种生活状态作了生动 而准确概括的两句是:_,_。 8 李白善于吸收前人长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蜀道难中化用了晋代张载剑鸣阁 中 “ 飞 湍 走 壁 , 沙 石 碰 阁 , 汹 涌 而 惊 雷 ” 的 语 句 是 _, _

32、”。 三、语言文字运用(22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71919题。 网络并不是文学经典遭遇尴尬的_,但网络_的癖性,确实将文学经典 本来就脆弱的存在又推到了一个更加感伤的历史时空。文学经典名著在各种符号纷争的网络版 图上、在精神需求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还有没有统领群雄的权威性呢?这个问题本应该交给厚 重的文学史去裁决,( )文学原来固有的对象(客观世界)和功能(审 “美教化)已经退化,文学经典名著的价值取向也不再显得那么冷艳而高傲了。 高处不胜寒” 的姿态在百草丛生的网络文学社区里只剩下了没落后的哀怨和叹息,_的世界正在数 字化媒介的包围中变成一个众声喧哗的群欢空间。文学经典名著,

33、在平民起义般的网络革命中, 露出无奈的眼神。文学已不再是文学大师们的专属品,而且已成为平民大众的指尖玩意。专职 “作家大量 死亡”,网络写手_。一个高傲,一个时髦,文学经典名著遭遇时尚网络: 一声叹息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A元凶巨恶 无所不至 孤芳自赏 水到渠成 B罪魁祸首 无孔不入 孤芳自赏 应运而生 C元凶巨恶 无所不至 顾影自怜 水到渠成 D罪魁祸首 无孔不入 顾影自怜 应运而生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A“但在网络符号浪潮汹涌澎湃的面前,已经由不得 权威”的文学史慢悠悠地来回答了。 B“但在网络符号

34、浪潮汹涌澎湃的面前,已经由不得慢悠悠的 权威”的文学史来回答了。 C“”但在汹涌澎湃的网络符号浪潮面前, 权威 的文学史已经由不得慢悠悠地来回答了。 D“但在汹涌澎湃的网络符号浪潮面前,已经由不得 权威”的文学史慢悠悠地来回答了。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A文学已不再是文学大师们的专属品,也已成为平民大众的指尖玩意。 B文学已不再是文学大师们的指尖玩意,也已成为平民大众的专属品。 C文学大师们的专属品已不再是文学,而是成为平民大众的指尖玩意。 D文学已成为平民大众的指尖玩意,不再是文学大师们的专属品。 20找出下面文字中的四处语病,先写出有语病句子

35、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8分) “ 金庸的小说雅俗共赏,不但一些高层次的学者对作品的评价很高,一般的民众也非常 ”喜欢。金庸作品入选中学语文,能够促进教材的多元化。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中文 系教授葛晓音认为,“近年来中学语文课本不断改进,与统一教材配套的辅助读本也变得越来 9 ”越丰富。金庸小说的文笔很不错,可以激发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水平。 对于葛教 授的看法,接受记者采访的几个学校的语文教师基本持赞同意见,认为说得非常有道理。然 而部分中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对葛教授的看法却不以为然。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5 分) 全国共有 444 个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764 个城市限

36、制燃放烟花爆竹。有人感慨没了烟 “花爆竹就少了年味儿,甚至有人将其 上升”“到 文化流失”的高度,认为禁放烟花爆竹是对 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年俗文化的严重打击。 请写一段文字,劝大家转变观念,接受禁燃,要求体现辩证思维,60字左右。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 “谁是英雄?今天,我们一起寻找”,众多媒体共同发起的“”崇尚英雄精忠报国 大型网 “”络互动活动点燃了亿万网民的英雄情结, 怎样的人称得上英雄 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为此,班上拟召开 怎样的人称得上英雄 的主题班会,请你写一篇文章参与讨论。 要求:根据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37、,不 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10 奉新一中 20192019届高三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B【A.“原文中的 其中有些因素”“指文人自觉努力中的有些因素,不是除 文人们自觉努力” 外的“其他因素”。C.“”认识到文风能影响世风,欲革新政治先改革文风 错。原文“唐朝为 吸取前朝覆亡的教训,从开国之初就将政治革新和文风革新联系在一起”。D.以偏概全,原文 “中说的三次重要革新是从初唐到盛唐时期,且其 主要方向是提倡诗歌文质兼备,核心内涵是 发扬比兴寄托的风雅传统,肃清浮华绮丽的文风”“,选项中的 宏博气象”只是初唐四杰的诗 歌革新所强调的】 2.C“【文章引述是为证明 盛唐诗人既

38、能在日常生活中捕捉人所共有而未经前人道过的感受, 又能以透彻明快的语言将其概括为人类生活中普遍的体验”】 3.D“【 只要就”说法绝对,“创造出一个新的文艺巅峰时代”“需要很多因素与条件, 追 ”求完美和高远的精神风貌 只是其中之一】 4D“”“”【 思想深刻,富有哲理 错误, 对世态炎凉的感伤 也不恰当。】 5“示例一:开头 去看一个给全世界留下了永远的爱,自己却没有得到爱的人”“,与结尾处 他 终身为爱情而歌唱,却没有得到过爱”相照应。以两个鲜明的转折句(对比)来表现作者对历 史的拷问和对贡献者被世人遗忘悲剧命运的感叹。 “示例二:作者去坟墓的路上, 叫臭菊,到处是,很贱的一种花,常用来沤

39、肥的”“,与后文 我 ”就地采了一大把各色的野花,中间裹了一大朵正怒放的臭菊,献在他的墓前 相照应。 “沤 肥”比喻贡献。以不被人重视,被人遗忘的花象征(隐喻)了吴文季的贡献和身前死后孤寂的 命运。【找出照应句 2 分,赏析 3 分】 6丰富了文章内容,加入陈三五娘的传说,增强文学感染力,增强了可读性。人物形象 “”上,人物形象更深刻鲜明。 陈三五娘 故事的美好结局与下文中吴文季爱情的不幸形成了对 比,表现了吴文季一生和死后的孤寂。中心主旨上,反衬了在特殊时代的人生变化,表达作 者对吴文季悲剧命运的无限惋惜。 7D【A.“”“材料一第三段中的 听书 应属于第一种模式。第一种模式的关系是 答主(

40、作者) 平台用户”;第二种模式的关系是“作者用户”,中间没有获取利益的“平台”。材料一 “第三段中的 听书”“是获取利益的 平台”“充当 中间人”“,将书籍的 整理人”“与付费的 听 ”者 之间建立起了联系。B.“张冠李戴、不当套作,注意原文: 普通人靠 三流知识 可能就 能活得不错,学者却必须以追求一流知识”为己任。 C.“”这毕竟强于什么都没买到 于原 文无据。】 8A【B.“”会由两种发展到多种 的推断缺乏依据,原文中没有可支持此推断的内容;如果就 “可能性来说,既可能发展到多种,也可能缩减为一种,还可能保持不变(当然这也只是就 可 能性”来说)。C.“歪解原文,作者原意非 休闲娱乐性信

41、息不值得付费”“,作者只是说 购买那 些休闲娱乐性的信息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买卖知识”。D.作者对时下不为那些具有普世意义的 “知识付费的现状是不满的,作者呼唤 正在来临的知识付费时代”来破这个局,即解决不为那 11 “”些具有普世意义的知识付费的问题;选项中 因为它们是众人皆知的知识 更是失于主观,无 视原文。】 9.使知识和知识人得到经济上的认定。(或:使知识变得值钱了,使知识人可以变得有钱了。) 使付费者可以借之利用时间间隙来学习。帮用户筛选出有效信息。(或:让优质内容得到 最大程度的曝光。)让学术通俗化,走向大众。(或:有可能使付费者借三流知识弄懂一流知 识。)有利于改变人们期望借互联网

42、免费获取知识的思维和习惯。有利于保护知识产权, 鼓励创作。 10.C【原文:清臣蚤以词藻受知神宗,建大理寺,筑都城,皆命作记,简重宏放,文体各成一 家。 译文:李清臣早年因诗词文章好被神宗所赏识,修建大理寺,修筑都城,都叫他作记,文章简 洁厚重而气势宏伟,文体自成一家。】 11.A“”“”“”【察:考察后予以推举。举:推选,推荐。 察举 与 擢 的含义不同】 12.A【是神宗,不是英宗。】 13.(1)像李清臣这样的人,公议都认为可用,难道能因为是亲戚就压抑他吗? (2)现在如果把官吏士兵都杀掉,以后出现主将战死的情况必然会全军降敌了。 14C“【 想要得到天下、大展宏图的豪情”不正确,这四字

43、其实表达了作者想要帮助苦热中天 下百姓的豪情,整联抒发了作者愿与天下人共苦难的博大胸襟。】 15对比(衬托),“作者用 清风无力”来衬托暑热之甚,用昆仑、蓬莱的清凉来对比暑热之苦, 巧妙得当。比拟,首联分别赋予清风、热、落日以人或动物的特性,说清风没有力量去屠热, 落日长了翅膀飞上山,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天气酷热的特征。反问,第四句作者责问上天难道不 怜惜银河也会干枯?怎能任旱情肆虐,不顾人间黎民,感情色彩强烈。虚实结合,诗人将现实中 “的 暑旱苦热”与想象到的昆仓、蓬莱现实与传说中的清凉世界相结合,丰富了内涵,突出了暑 旱之苦。(手法各 1 分,分析各 1 分) 16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小楼昨夜又

44、东风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飞 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17.(3分)B(元凶巨恶:指为人所憎恶的恶势力头子。罪魁祸首:作恶犯罪的头子,或指坏 “事的根子。 元凶巨恶”“强调程度,而 罪魁祸首”“强调最先,更符合语境。 无所不至”指什 “”么坏事都干得出来,也指没有达不到的地方。此词强调范围。 无孔不入 比喻有空子就钻。 符合语境。“”孤芳自赏 泛指自命清高,自我欣赏的人。也指脱离群众,自以为了不起。符合 语境。“”顾影自怜 :意为回头看看自己的影子,怜惜起自己来。多用于形容女子孤独失意的 “”“样子。 水到渠成 指条件成熟,更强调自然而然的状态和听凭事物发展的趋势。 应运而生

45、” 旧指应天命而产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符合语境) 18.(3分)D“(此题关键点在前半句,由原文 文学经典名著在各种符号纷争的网络版图上” “说明前半句中心词为 网络符号浪潮”“,故选 但在汹涌澎湃的网络符号浪潮面前”,排除A、 12 B;C 项后半句语序错) 19.(3分)A“”(此题关键点有二:一是 指尖玩意 指网络文学;二是语序) 20“将 不但一些高层次的学者对作品的评价很高,一般的民众也非常喜欢”前后句语序调 换。在“”“金庸作品入选中学语文 之后加上 课本”“。 激发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 水平”“一句中 激发”“与 水平”“搭配不当,可以改为 激发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提

46、高 语文学习的水平”“。将 几个学校的语文教师”改为“”“几所学校的语文教师 或者 学校的 几位语文教师”。 “【解析】第句前后分句的递进关系弄反了,应该调换一下;句属于成分残缺,应该是 金 庸作品入选中学语文课本”;搭配不当,“激发兴趣”“可以,但不能 激发水平”, “可以改成 提高水平”“; 几个学校的语文教师”“这个短语有歧义,可把 个”“改为 所”。 21.(5 分)答案示例:燃放烟花爆竹的确是传统文化习俗,是春节的一种符号。然而,它与 现代社会人们对洁净环境、人身安全的需求是相矛盾的。我们需要权衡利弊,理性对待,从自 “”身做起,以实际行动支持禁燃。评分标准: 辩证思维 2“ ”分,

47、 劝 2 分,字数 1 分。 22“【写作指导】建立丰功伟业者是英雄,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者也是英雄。只要围绕着 怎 样的人称得上英雄”“的话题进行写作即可。在语体要求上,注意是写 写一篇文章参与讨论”, 对象是同学,语言表达要得体。 参考译文: 李清臣字邦直。七岁就知道读书,每天读书几千字。他家有客人从京城来,和他哥哥谈到 “佛寺遭火灾,李清臣在傍边插嘴说: 这就是所谓灾,可能是为害人民太甚,老天要儆戒吧?” “”他的哥哥惊异地说: 他一定会光大我家门户。 “”治平二年,应秘阁考试,欧阳修说: 不把李清臣放在第一,就荒谬了。 当时大雨成灾, 几次出现灾异,议论此事的人归罪于濮王之议。到朝廷

48、对答之时,有人说:“应该用五行传 ”“说的 简宗庙,水不润下 为证,一定能擢取上等。 李清臣说: 我不相信。民间难道没有 疾苦可以上奏的吗?善于制止天地灾异的人,不是去制止灾异本身,而是要解除百姓的疾苦而 已 。”“对策被选中入等,名声很盛。英宗说: 像李清臣这样的人,公议都认为可用,难道能 ”因为是亲戚就压抑他吗? 不久下诏推举馆阁官员,欧阳修举荐李清臣,得以任集贤校理。 “绍圣元年,殿试考取进士,李清臣在策问中提问说: 现在恢复了用词赋选用士人但士人 并不知道劝勉,撤消了常平之官但农民并不富裕,以赏赐土地的办法去柔服远方而异族的患害 并未平息,宽缓财利以方便百姓而商人的路仍不畅通。可行的就沿袭,不可行的就改革,惟求 ”适中为贵,圣人也没有定规。 当时鄜延失陷金明寨,主将张舆阵亡,章惇大怒,建议把全军 “四千人都杀掉。李清臣说: 现在如果把官吏士兵都杀掉,以后出现主将战死的情况必然会全 军降敌了。”于是只杀了牙兵十六人。仆射韩忠彦和他有勾结,专听他的话,排挤范纯礼、张 舜民,不让吕希纯、刘安世入朝,都是他的主意。不久,李清臣被曾布陷害,出朝为大名府知 府而去世,享年七十一岁。追赠金紫光禄大夫。 13 李清臣早年因诗词文章好被神宗所赏识,修建大理寺,修筑都城,都叫他作记,文章简洁 厚重而气势宏伟,文体自成一家。他为人宽厚,不忌恨害人。曾经被舒亶弹劾,等他任尚书时,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