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樟村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0300113.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920608 上传时间:2019-01-22 格式:WPS 页数:13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樟村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0300113.wps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樟村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0300113.wps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樟村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0300113.wps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樟村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0300113.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樟村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0300113.wps(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樟村中学 2018-2019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 月考试题 第一卷 一、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有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确实是这样,每 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为什么会不一样,其实还是有标准的。一个 人对幸福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是体现了价值观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所有的事情其 实都是手段。一个人想要赚钱赚得多一点儿,这本身并不是目的,他是为了因此可以过上幸福的 生活。有人可能就要反驳了:

2、我不要那么多钱,也可以幸福。比如说我读几本好书,就会感到很 幸福。其实对后一种人来说,读书就是他获得幸福的手段。 对于什么是幸福,“”西方哲学史上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一派叫做 快乐主义 ,其创 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近代以来,英国的一些哲学家,如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休 谟对此也有所阐发。这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但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 的无烦恼。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就是幸福。他们还特别强调一点, 人要从长远来看 快乐,要理智地去寻求快乐。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而给自己埋下一个痛苦的祸 根,结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另一派叫做“”完善主义 。完

3、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 的完善,或者说道德上的完善。他们认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你要 把这部分满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等,包括马 克思,他们强调的是人的精神满足。 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如伊壁鸠鲁强调,物质欲望的满 足本身不是快乐,物质欲望和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两码事。生命需要得到满足那是一种快乐,但是 超出生命需要的那些欲望反而是造成痛苦的根源。约翰 穆勒则强调,幸福就是快乐,但是快乐 是有质量和层次的区别的。一个人只有各种快乐都品尝过了,他才知道哪一种快乐更深刻、更 持久、更强烈、更美好。 在

4、中国哲学里,我感觉,“”道家比较接近 快乐主义 ,尤其是庄子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还强 调精神自由的快乐,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快乐。儒家比较接近 “”完善主义 ,儒家认为人生的 理想境界、最高的享受就是道德上的完善。 也有哲学家认为,幸福是根本不可能的。最典型的就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他说人是受欲望 支配的, 欲望就意味着匮乏,你缺什么往往就对什么有欲望, 而匮乏意味着痛苦。所以,欲望没 有满足的时候你是痛苦的,但是欲望满足以后,人是不是就快乐了呢? 非也。欲望满足以后是无 聊。叔本华说,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幸福是不可能的。 如果我们仅仅从满足身体的、物质的欲望层面来理解的话,幸

5、福确实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 我们超越欲望层面来看幸福,这个观点就不成立了。比如你非常爱读书,你渴望去读那些好书, 你知道一些好书在等着你读,那个时候你会痛苦吗?你不会。读完了以后你会无聊吗?不会。你 感到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你会因此快乐。这就进一步说明,我们谈幸福问题,一定要超越纯粹欲 望的层面,要从价值观角度去谈。 1.“”下列有关 幸福 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有人说,幸福好像是很主观的个人感觉。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尽相同,对幸福的认识也就很 难有统一的标准。 1 B.按照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幸福是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各种事情其实都 是获得幸福的手段。 C.

6、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一派认为幸福是身体无痛苦和灵魂无烦恼,而黑格尔等人乃至马克 思的主张则与之相反。 D.“西方 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人们在满足自身灵魂、精神的需求后才能感 受到真正的幸福。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近代以来,英国哲学家休谟等人认为,幸福就是快乐,但你若只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最终 你得到的也许是更大的痛苦。 B.伊壁鸠鲁认为,物质欲望的满足不能使人快乐, 只有满足了生命本身需要的那种快乐才会更 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 C.叔本华认为人生充满着痛苦和无聊,人受欲望支配,欲望没满足的时候你是痛苦的,而满足以 后则无聊,幸福是根本不

7、可能的。 D. 在幸福这个问题上之所以众说纷纭,是因为每个人看重的不同。我们若仅从满足身体和物质 欲望的层面理解,就不会有幸福感。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方 快乐主义”认为,身体健康、灵魂安宁让人们感到很快乐很幸福,人们应该从长远的角 度看待快乐,并理智地去寻求快乐和幸福。 B.中国哲学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也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属于 快乐 ”主义 ,庄子认为与天地精神往来快乐无限。 C.中国的儒家思想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最高享受就是道德上的完善,这种思想和西方哲学家 苏格拉底、康德等人强调的精神满足比较接近。 D.人们渴望得到幸

8、福,但是想获得真正的幸福,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摆脱纯粹物质欲望的 支配,丰富精神的世界,寻求心灵的满足。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 针对学生及其家长不太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有建议指出,要在中高考中增加传统文化 的考试内容。这其实还是“考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才学什么”的应试思路。表面上看,这可以 提高学校、家长、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但 应对 考试的传统文化教育会偏离初 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验、感知,是很难通过考试考出来的。 我国中高考改革都提到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是综合素质非常 重要的一部分。要让学生重视传统文化,需要综合素

9、质评价在大学、高中招生中切实发挥作用。 而在推进中高考改革过程中,需要学校教育从传统的讲授、灌输,转变为更多的探究、交互,从 过去重视结果评价,转变为关注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学校教育也不能囿于教材、课本,而应该 采取多种方式,借助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社团活动等,引领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多感悟优 秀的传统文化,进而帮助其做一个承继传统的人,成为有根的中国人。 (中国教育报2017年 03 月 07日第 2 版) 材料二: :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国家 十三五 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其中提到 厘清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改造陈旧的表现形式,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普及中华诗

10、 词、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举办经典诵读、国学讲堂、文化讲坛、专题展览等活动。鼓励媒 体开办主题专栏、节目。利用互联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 。这为传统文化的开 发挖掘指明了道路:既保有传统的魅力,又带着时代的创意。 2 谈及传统文化,言必及深邃与厚重。同时,任何一种文化,其生命力也来源于开放性与多义性, 来源于多维度阐释的可能。古语云:“爱如一炬之火,万火引之,”其火如故。 传统文化也是如 此,任何人取一星火光,都可收获智慧的启迪。正如一曲琵琶行,在陈寅恪先生的笔下,成就 了元白诗笺证稿这样的名著;“在今天 90”“后00”后 的手中,变成了网络上一曲流行歌 曲。正因为可以取之而不

11、竭,文化才能呈现出多元丰富的包容。 季羡林先生留学德国时,选修了一门梵文课,课堂上只有他一个学生,“绝学”的凄凉景象大 抵如此。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就不能只有“阳春白雪”一种样态,也不妨亲近“下里巴 ”人 。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观众人数累计达到 11亿人次,在这些人里,又有多少懵懂 少年,喜欢上了诗词?有多少普普通通的人,感受到了诗词的韵味?诗词变身综艺,乐器走进直播, 这些传统文化找到了新的落点,也就有了焕发新一轮蓬勃生命力的可能。当然,强调传统文化的 创新,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要媚俗,自降格调来满足所有人的口味。传统文化的阐释不是没有下 限的,它不能走上市侩化、神秘化、功利化的套路。

12、我们对传统文化有足够的信心,平上去入、 唱念做打、银钩铁画,自有它的魅力。对传统文化的诠释,如果从形变变成了神变,模糊了本来 的面貌,反而是打着弘扬的旗号,却丢弃了内在的魂魄 。 (摘自光明日报2017 年 5 月 10日) 材料三: : “我从 2014 年开始参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去年明显感觉到关注这一节目的人越来越 多学生、老师和孩子们身后的家长,这成为了一个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活动。”张一清说,要 想在某一领域取得一项突出的成绩,必得有广泛的参与群体作为支撑,现在,听写大会就具 “备这个条件。 报名参与节目的孩子越来越多,经过选拔后的水平也在逐年提升。各地的活动 都在贯彻这样一种精神:参与

13、不仅仅是为了最后获得一个名次,而是因为学生喜欢汉字,愿意了 解汉字背后的中华文化,”进而了解我们的历史。 读书对张一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也希望更多的人能静下心来体味阅读。 因为工作和生 活节奏的变化,阅读越来越趋向于碎片化。人们只能从手机等移动终端上抽时间看一点儿。时 间是碎片的,所以读的东西也往往是碎片的。但是,碎片的东西只能作为休闲和娱乐。如果要通 过读书丰富和充实自己,还是应该有一个安静的环境、不受打扰的时间段去读整本的书,真正享 ”受阅读的过程。 某一次出差去厦门时,张一清遇到一个民间的读书会,大家定期约见,交流阅 读所思所得,这个发现让他十分欣喜。在他看来,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公众对

14、于阅读的热情不减。 “现在出版的书太多,”需要这样的组织和个人起到引领的作用。 (选自张一清:探寻汉字文化基因有删改)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述三则材料虽然角度不同,侧重不同,但均谈及了传统文化的话题。 B.材料一、三更多地关注学生,认为必须让学生重视阅读,重视传统文化。 C.虽然电视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观众人数累计达到 11 亿人次,但在这些人里,很少有 少年观众因此爱上诗词。 D.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原创文化电视节目的受关注度越来越高,反映了 社会文化氛围的升温。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材料一认为我

15、国中高考改革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很重要。 B.材料二以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为例,来说明传统文化要找到新的落点,就能焕发生命力。 C.材料二指出,“我们的传统文化要避免 绝学化”,“就要亲近 下里巴人”,也就是要亲近群众。 D.张一清认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一节目的关注度、参与率越来越高,表明现在很多人愿 意了解汉字,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 3 E.张一清厦门出差时体悟到现在出版的书太多,必须有读书会这个民间组织引领公众阅读,才 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6.根据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传承传统文化的几种方式。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张照片 李全 三合村的李老头家的一张

16、照片被人炒到了两万,但李老头死活都不肯出售。听到这个消息后, 我再也坐不住了。因为那一张照片是我拍的,而且差点因为它连工作都没有了。 三年前,三合村遇上了百年难遇的洪水。我是市里某报的名记者,第一现场当然离不开我的 身影。那天,又一次洪峰即将到来,抗洪子弟兵刚把村里的老百姓转移走,正准备撤离时,就见洪 水里有一个人影,我和几个子弟兵什么都没有说,就跳下水去救那个人。等子弟兵把那个人救起 来一看,大家都吃了一惊,这人却是本县的县委刘书记。刘书记指了指远处说:“里面还有一个 老人,”赶紧营救他。 几个子弟兵一听村里还有人,马上让另外两个子弟兵把刘书记送走,他们 去救人,可刘书记死活不肯走,说:“我

17、也去。”几个子弟兵有些为难了,怎么能让刘书记再次冒 险呢?刘书记有些不快,又说:“快,不能再等了,如果洪峰到来之前,我们不能把他救出来,我们 怎么对得起我们的农民兄弟?再说,我对那里的路熟悉,我带路,会事半功倍。”刘书记这样一说, 大家再没办法阻止他,只好让他随着大家的船开往村里。我凭着职业的敏感,知道这才是新闻, 赶紧把相机紧紧拿在手里,随时把最好的镜头拍下来。 被困在村里的人就是李老头,为了家里的一头猪,死活不走。见我们来让他撤走,他就破口大 骂起来:“你们这些混蛋,大水快来了,还回来干什么?” 李老头的这句话,让我非常地反感。我们可是冒着生命危险来救他,他却这样对待我们。刘 书记没理睬李

18、老头的骂声,跳下水一把抓住李老头,几个子弟兵见状也跟着跳下水,一起把李老 头拉上了船,我不失时机地拍下了这个镜头。 等船只到安全地方,李老头居然问我刚才的照片拍得怎么样。我正在气头,淡淡地告诉他要 相信我的技艺,可李老头不相信,非要看看照片。我只好把相机取下来,把刚刚拍的那些一张张 地给他看了。他似乎还有些不满意,问道:“这是什么照片?”我要的是纸质照片。 我解释 说:“这是数码相机,根本用不着去洗。”李老头还是不相信,问道:“这么宝贵的照片怎么不洗 出来?” 傍晚,我要回城里把照片和稿子交给报社,刚上车,李老头跑了过来,非要缠着我一起进城,我 有些不情愿,可他说:“李记者,如果你不让我跟着你

19、去,”那说明你拍的照片是假的。 这个李老头真难缠,我哭笑不得,就随他吧。 一到城里,李老头非要我带他去洗照片的地方把那张照片洗出来,给他一张。我想,反正顺路, 又花不了几块钱,便答应了他的要求。 洗好照片后,李老头拿着照片看得跳了起来,说了谢谢,转身便不见了踪影。我正想如何摆脱 他,这正是一个机会。 待我回到报社里发照片时,才发现那张照片找不到了,便回到洗照片的地方,那个洗照片的 小伙红着脸告诉我,李老头叫他把这张照片从我的相机里删除,我才想起,在我把相机给那个洗 照片的小伙子时,报社领导打电话来,我到外面接电话去了。 结果,县委书记勇救农民的事,只是文字报道,不见照片。报社领导很是生气,不相

20、信一个名 记者会做出这样的事,马上把调到校对室做校对工到现在。因此,我对李老头也耿耿于怀。如今, 刘书记刚调到省里任职,他却趁机把这张照片炒高价出售。 第二天,我就驱车来到了三合村,在村长的带领下,好不容易在村东头找到李老头。他老多了, 却一眼就认出了我,大声喊道:“哎呀,李记者,多年不见了,你是越来越年轻了。”李老头的话, 4 让我非常生气,马上质问他:“你为什么让洗照片的小伙子把我照片删了?现在又要炒这张照 片?” 李老头叹了一口气,说:“李记者,其实其实,你在报纸上把照片登出来,大家看后都会 忘掉,时间一久,大家都会忘记那件事,我把照片保存到现在炒作,只是让大家都记住他们,因 ”为因为他

21、们都是我的恩人。 我想说点儿什么,可感觉到语言竟是那么苍白无力。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写李老头家的一张照片被人炒到了两万,但他死活都不肯出售,这样写为读者留下 了悬念,使小说更有吸引力。 B.县委刘书记在小说中着墨不多,但小说通过他的言行,将一个心系百姓、不顾个人安危的基层 干部形象表现得非常到位。 C.文中写到在又一次洪峰来临之际,“李老头却 为了家里的一头猪,”死活不走 ,这样安排情节 是为了突出李老头的自私自利。 D.“”我 是小说中的次要人物,但却是不可缺少的线索人物,“”小说的所有情节都和 我 有 关,“”我 是主要事件的亲历

22、者。 8.小说中的李老头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小说以 一张照片 为题有什么用意?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文言文阅读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 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沛公之从雒阳南出轩辕,良引兵从沛公。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 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 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 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 良曰:“此独其将欲畔耳 , 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 ,

23、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 之。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 汉元年正月,(汉王)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 , 示天 下无还心 , 以固项王意”。 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良 亡,间行归汉王。至下邑,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曰:“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良进 曰:“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郤;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 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 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 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

24、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 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 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高帝崩,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有删改) 【注】雒阳:洛阳。郦食其:人名。 10.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 户 B.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C.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

25、/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D.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 户 5 11.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侯,古爵位名,为春秋时期五等爵的第三等,“”比 伯 低一等。烛之武退秦师中晋侯比秦 伯低一等。 B.文中对于刘邦有多种称呼:“”“汉王高帝”,作为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庙号为 太祖”,谥 “”号为 高皇帝 ,称刘邦为汉王源于他曾被封为汉中之王。 C.古代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有很多,“”如表授予官职的 除、授、拜 等;“表罢免、降职的 罢、 ”谪 等;“”表提升官职的 拔、擢 等。

26、 D.崩,“”古代称帝王或王后死叫 崩 ,“”称诸侯或大官死叫 薨 ,称大夫死叫 “”卒 ,“”卒 后 来为死亡的通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良轻财爱国。韩国破亡之时,张良家有奴仆三百人。他变卖全部家产来寻求刺客暗杀秦王, 为韩国报仇。 B.张良为人精明。他献计刘邦,利诱秦朝将领,从而没费一兵一卒,一举拿下咸阳。 C.张良足智多谋。败峣下秦军,破项羽疑,荐举良才,解除危难,为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 D.张良作为谋臣考虑周全。韩信想自立为齐王,惹怒汉王。张良献计后,汉王派张良前去授予韩 信齐王王绶。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此独其将欲

27、畔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 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 诗歌鉴赏 五.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早蝉 白居易 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 14.下列关于这首诗的分析与理解,不合理的两项是( )( ) A.“”六月初七日 ,言语浅白,乍看不觉有何诗意,实则含有作者听到早蝉先秋鸣叫时内心的震 动与惊悸。 B.时值夏季,让作者意外的是,竟然在江边听到蝉鸣之声。这连绵不断的蝉声引发了作者的悲慨 之情。 C.“”西风 即秋风。古时人常习惯

28、于将春夏秋冬四季之风,分别以东风、南风、西风、北风称 之。西风未起,意即还没有到秋天。 D.“”东掖 ,宫中东侧的旁门。唐时为门下省的代称,亦称左掖,与称右掖的中书省对称。此联 表现作者不无对昔日在宫城槐下听蝉的美好回忆。 E.“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此联直抒胸臆,表现了作者此刻对云树缭绕的湓城的无限思念之 情。 15.秋虽未至,“”但秋思已先秋而生。诗人的 秋思 中包含哪些具体情感?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 分析。 默写题 16.补写出下面句子空缺的部分。 (1).陶渊明描写初回到家时看到的情景的两句诗是“_,_”,所蕴含的感 情相当丰富,有对久违的田园生活的向往,有恨自己不早归来的感叹。(归去

29、来兮辞) 6 (2).“作者最后以 _,_”二句作为结语,点出全篇主旨,充分体现了作者 的处世态度和人生哲学。(归去来兮辞) (3).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 是:_,_。这两句是将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的句子,也是全文文眼 句,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 (4).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 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 句子是:_,_。 (5).“”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 海运将徙 作对比, 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

30、_,_,_。 第二卷 选择题 17.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白居易对刘禹锡说:上次席间你所和之诗我已惠存,“”尤为喜爱 沉舟、病树 一联。 B.客人辞别主人:多日来寄身贵府,叨扰颇多,心存感激,今日别过,日后再谢。 C.苏轼对苏辙说:最近家兄在西湖清挖淤泥,政务繁忙,无暇及时回信,望见谅。 D.父亲向来宾介绍叔叔一家:这是舍弟,在北京工作,这是贤侄,正在读书。 18.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人们常常为不期而来的意外而烦恼不已。既然我们无法改变事实,为什么不豁然开朗地面对 一切呢? 近日,天津公安公交分局的便衣警察在执行反扒任务时,成功抓获两名公交扒手

31、,现场监控视 频完整记录下了扣人心弦的抓捕过程。 藏品因存世量稀少,历来是藏家的心头之好,又因其收藏价值高,赝品颇多,而收藏者最关注 的藏品真伪问题,历来争论不休,扑朔迷离。 用功譬如掘井,一锹下去可能会遇到瓦砾,也可能会遇到岩石。但是,只要心无旁骛,倾力深挖 一口井,自有清泉涌出之日。 市民对城市日益堵塞的交通怨言颇多,但市民是否深刻反思过自己对红灯视而不见、横穿公 路、跨越防护栏等不可理喻的行为呢? 研讨会中,专家对电视剧思美人发表了各自的见解,在指出部分瑕疵之外,更盛赞这是一 部雅俗共赏、富有价值的优秀作品。 A. B. C. D.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此次出台

32、的能源协同规划,是首次京津冀联合发布的区域能源协同发展规划,内容涵盖能源 设施协同、能源治理协同等八大领域。 B.由于连日暴风雨,使荷兰海岸出现大批流离失所的海豹孤儿。它们如果继续暴露在外,几乎难 逃死亡的命运,幸好当地的志愿者们建立起了海豹孤儿院。 C.根据国家统计局 9 月 9 日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 CPI(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 1.3%,创下今年以来新低。 D.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在例行记者会上重申: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是非常明确和一贯的。中 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方坚定维护自身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 权益。同时,中方也致力于同地区国家一道,共同维护

33、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 六、语言表达 7 20.仔细观察下边这幅漫画,然后回答问题。 (1).为漫画拟定一个标题。(不超过 10个字,“”不能以 无题 为题) 标题: (2).针对漫画的命名,结合画面,简要说明你对漫画内涵的理解。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 15 个字。 西瓜具有清热解暑、除烦止渴等作用,因此枝称为盛夏佳果。西瓜不仅具有很高的食用价 值,_。西瓜含有多种美容化学成分,用西瓜汁擦脸成西瓜片敷脸,可以使你的皮肤 保持洁白亮泽。_,而钾是美丽双腿所必需的元素之一,多喝西瓜汁会让你获得漂亮 的腿形。除此之外,_。头

34、发掉落或因烫发而发质干枯的人,不妨多吃一些。 七、材料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英国诗人瓦特兰德: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印度小说家普列姆昌德:在人类生活中,竞争心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东西。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竞争可能是建设性的,也可以是破坏性的。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少 于 800 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8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答案:1.C; 2.B; 3.B 解析:1.C“”项信息在第三、四段。 黑格尔等人乃至马克思的主张则与之相反 错。 2.B

35、项信息在第四段,“物质欲望的满足不能使人快乐”错误,“只有满足了生命本身需要的那 ”种快乐才会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 不符合文意。 3.B项信息在第五段,“中国哲学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也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 不当,这是庄 子强调的。 2.答 案:1.C; 2.AD; 3.中高考要重视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学校教育改变传统文化的讲授灌输 方式 传承传统文化,要赋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 青少年要多读书,不能用碎片化阅读取代书籍的阅读。 社会要加强对民众的阅读引领。 解析:1.“但在这些人里,”很少有少年观众因此爱上诗词 错 2.B “”就能 太绝对; C“”也就是要亲近群众 错,亲近通

36、俗易懂的文艺作品; E“”必须有读书会这个民间组织引领公众阅读 错 3.答案:1.C; 2. 善良朴实。他为一头猪而不走,却对不顾危险来救他的人大骂,显示出他对 他人的关心; 感情真纯。他对救他的人怀有真诚的感恩之心,并想永远记住他们; “”他有一种 农民式的狡猾 ,为了达到目的而一再坚持,甚至不惜使用小手段。 3.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 一张照片 是小说的线索,连接起小说的主要情节; “” 一张照片 既记录了干部对群众的牵挂,也体现了群众对干部的感激,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解析: 为了突出李老头的自私自利 错,这样写的目的是给下文作铺垫 二、文言文阅读 4.答案:1.B; 2

37、.A; 3.B;4. 这只是他们的将领想反叛罢了,恐怕士兵们不会听从,如不听从就 一定会有危险, 不如趁他们懈怠时去袭击他们。 大王为什么不烧断所经过的栈道,向天下表明 不再回来的决心,以此稳住项王的心。 解 析:2.侯是二等爵。烛之武退秦师课下注释: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3.“”没费一兵一卒 错 4.文言文参考译文: 留侯张良,他的祖先是韩国人。韩国灭亡时,张良家有僮奴三百人。他的弟弟死后没有厚葬, 而是用全部家财来寻求刺客暗杀秦王,为韩国报仇,因他祖父、父亲历任韩国五代国君之相的缘 故。 沛公从洛阳向南穿过轩辕山时,张良率兵跟随沛公。沛公打算率领两万人马去攻击峣山下的 秦

38、军,张良劝说道:“秦军还很强大,不可轻视。我听说他们的将领是屠户的儿子,买卖人容易用 利益来动摇。希望沛公暂且留守军营,派人先出发,替五万人准备粮食,在各山头张挂很多旗帜, 作为疑军,然后派郦食其带着贵重的财宝去诱惑秦将。”秦军的将领果然反叛,打算和沛公联合 一齐向西袭击咸阳,沛公想接受他们。张良说:“这只是他们的将领想反叛罢了,恐怕士兵们不 会听从。如不听从就一定会有危险,不如趁他们懈怠时去袭击他们。”于是沛公率兵袭击秦军, 大败秦军。于是到了咸阳,秦王子婴投降沛公。 9 汉元年正月,沛公派人请领汉中地区。项王就答应了。张良于是劝告汉王说:“大王为什么 不烧断所经过的栈道,向天下表示不再回来

39、的决心,以此稳住项王的心。”汉王于是让张良返回 去。一边走,一边烧断了栈道。项王因此消除了西面对汉王的忧心,而向北发兵去攻打齐国。张 良逃跑了,从小路偷偷归依汉王。到了下邑,汉王下马倚着马鞍问:“我打算把函谷关以东地区 送给别人,不知谁可以和我共建功业呢?”张良进言说:“九江王黥布是楚军的猛将,他和项王有 隔阂;彭越和齐王田荣在梁地反叛,这两个人马上就可以使用。而汉王的将领只有韩信可以委任 大事,独当一面。如果打算捐弃关东之地,就送给这三个人,”楚军就可以打败了。 最后击败楚 军的,正是靠了这三个人的力量。 张良体弱多病,不曾单独领兵,经常作为谋臣,时时跟从在汉王身边。汉四年,韩信打败齐国 以

40、后想自立为齐王,汉王非常生气。张良向汉王献计,汉王才派张良前去授予韩信齐王王印。汉 六年正月,封赏有功之臣。高帝说:“在帷帐之中运筹谋划,在千里之外决战取胜,是子房的功劳。 ”你自己在齐地选择三万户作为封地吧。 张良说:“当初我在下邳起兵,与陛下在留县会合,这 是上天把我授给了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策,幸而时常料中,我希望封在留县就满足了,不敢接 ”受三万户的封地。 于是封张良为留侯。高帝驾崩,八年以后,留侯去世,谥号为文成侯。 三、诗歌鉴赏 5.答 案:1.BE; 2.年事渐高的感伤之情。听到蝉鸣之声,作者就想到自己鬓色渐衰,大有岁月 催人老的感伤。 困居异乡的思乡之情。蝉鸣之声触动了作者对故

41、园的思念之情。 被贬离朝的愁闷之情。往昔在东掖槐花之下听蝉,今朝却是在浔阳僻处听蝉,今昔对比,失意 无限。 解析:B“”项 连绵不断的蝉声 有误,只是薄暮时分有三两声而已; E“”项 对云树缭绕的湓城的无限思念之情 有误,“”这里的 无限思 是有无限的愁思、哀思之 “”意。 云树绕湓城 借景抒情,表现出的是作者被贬江州困居湓江的失意与愁苦之情。 四、默写题 6.答案:1.三径就荒; 松菊犹存; 2.聊乘化以归尽; 乐夫天命复奚疑; 3.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 水共长天一色; 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5.野马也; 尘埃也; 生物之以息相 吹也 解析: 五、选择题 7.答案:B

42、解析:A 惠存,用于自己送给对方书画时使用的敬词。 B 贵府,敬词,用于称对方住处,叨扰,谦词,用于给别人添麻烦。 C 家兄,谦词,用于向别人称呼自己的哥哥。 D 舍弟,谦词,用于向别人介绍比自己辈分小、年龄小的人;贤侄,敬词,用于称呼他人的晚辈。 8.答案:A 解析:豁然开朗 :原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现比喻对于百思不得其解 的事物,在突然间开阔了思路,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形容突然明白某件事,不是乐观开朗。 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不合句意。可以改为 惊心动魄 。 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 难以辨别。符合语境。 心无旁骛: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

43、志。 符合语境。 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不合语境。 雅俗共赏:文化高的人和文化低的人都能欣赏。符合语境。 9.答案:D 解析:A 语序不当,“”“”把 首次 移到 京津冀 后面; 10 B 项成分残缺,“”“”应去掉 由于 或 使 ; C 项 “”“”根据 和 数据显示 杂糅,“”可以去掉 根据 。 六、语言表达 10.答案:1.题目:愿望。2.内涵: 时间是个不可逆的人生历程。少年时源于一种对生命的好奇与挥霍,总希望把时间前移;老年 “”感慨于 夕阳无限好 希望时间倒流,抓住生命的美丽,弥补人生的遗憾。 这两种愿望都是人之常情,但又是不可实现的,所以要把握

44、当下,珍惜人生的每个过程;以一 种平和、坦然的心态面对时间的流逝。 解析:漫画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做题时应将漫画的内容与 社会现实相联系,想想自己周围有没有漫画中所歌颂或讽刺的对象或现象。要正确理解画面中 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和原因。要由此及彼、由表及 里地理解漫画的寓意。 11.答案:还具有很好的美容功能; 西瓜含有丰富的钾元素; 西瓜还可以滋润头发 解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空注 “”“”意后文 美容 和前面的 不仅 ,“”第空注意后面的 钾 ,“”第空注意后文 发质干枯

45、 。 七、材料作文 12.答案: 纯粹地拥有竞争心 邓淑欣 正处科技发达的年代,竞争心被当作滑稽的戏码,与世无争被苟且偷安的人捧上神坛,对此 本末倒置之状我深感痛心。 安于现状的人总把不争当作懒惰的借口。科技发达的年代难道不是几十年前祖辈们苦苦竞 争的功劳吗?那些在二战中与别国竞争求进步的祖祖辈辈难道是假的?不!他们的精神深植在每 个国人的心中,流淌在国人的热血中。昔有谭嗣同“岂有不流血之革命”领导变法维新,今有航 天科技人员秉承工匠精神在竞争场上夹缝生存。难道他们教会我们的只是与世无争,安然处世? 罡风呼啸,也依旧怀揣一颗竞争心,方能进步。常言道: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竞争在 “人类社会

46、中一朵 无实花”,因为不懂竞争,我们经历了屈辱的侵略史,因为懂得竞争,中国人民 走出水深火热。普列姆昌德说的竞争心的意义远不止于此,“恰如四五十年代德国兴起的 吃 ”“”潮冰箱潮 种种丑态,西方文化俨如消失殆尽,而四十年后的德国,却是一个连底层扫街工 人都可以每年出国旅游的国家。诚然,是竞争心推动了社会进步,让德国披上华丽外衣东山再起。 但人们也总会提起伊战,想起魏晋风流,可细而观之,这也只是极端个例,不足以以偏概全地 否定竞争。竞争过度让伊战的爆发触及无数无辜者的生命,可美国从此学会了在国际赛场上不 得鲁莽。魏晋风流则相反,“人们夸夸而谈的 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那是他们皆意有所 郁结

47、,才选择躲避政治黑暗的官场而处之以明哲保身。但生命的本真是追溯生命的价值,今天的 “我们谈何 郁结”“避世”,“应该狠狠地把 老虎”关进权力的牢笼里。马克吐温就曾说过:“黄 ”金时代在我们身前而非身后。 在竞争中求进步才是普世价值之所在。 人类进步的道路如荆江般九曲回环,认识到竞争的破坏性和建设性到学会权衡,需要觉悟,由 此反映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的水平。竞争不是去听文雅而冗长的委婉之词,而是真枪实干。 生活中有太多被污名化的竞争,脱下污名化的外衣,还竞争一个真相,给自己和社会一次机 会,恰如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同等重要。 不争方能得始终 方子茵 与人世无争,不屑与人世有争。也许你认为这是一

48、种消极的逃避态度,但我看到的,却是在认 清世事后,“仍能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爱秋月春风 的恬静淡然的人生智慧与处世之道。 11 不与人争,并非是一种放弃有所作为的心态,而恰恰是一种不忘初心、不为追名逐利去做自 己心中所属之事的人生观。正所谓“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在被竞争观念充斥着的当今社 会,竞争心不断鞭笞着人们为了赢取他人、争名夺利而玷污着本该是一尘不染、无比纯粹之事, 导致当今各行业皆飘荡着铜臭之气。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先生曾在写给他女儿 18 岁生日的信 件中说道:“喜欢,是一切付出的前提。只有真心的喜欢了,你才会去投入,才不会抱怨这些投入, 无论是时间、精力还是感情。而这一切,无

49、关物质与名利,”更无关攀比与竞争。 诚然,诸如居 里夫人之提炼镭,默默地进行这一次又一次的实验,本着将科学事业作为生命的初心,而不是为 了去与他人竞争科学界的光环,最终使她的美丽跨越百年,生生不息。因为热爱,而非竞争,才能 无怨地付出,才能方得始终。 不与人争,是一种看透浮世之后仍能豁达于世、寻找自己价值的真正勇者的选择。苏东坡在 王安石变法相争无果、乌台诗案被贬后,没有再去纠结变法是对是错,没有再去竞争谁能在朝中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是欣然离去,“在赤壁之处高呼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在泥泞小道大 “喝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不是逃避,而是他知道,竞争所带来的后果必是两派对立、政治 腐、败,民间亦再无安宁之日,既不争可换自身逍遥,不争可得百姓祥和,又何不淡然处世?而竞 争的孰是孰非,千百年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