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幻灯片14第八章第三节气-PPT课件.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25989 上传时间:2019-01-23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诊断学幻灯片14第八章第三节气-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中医诊断学幻灯片14第八章第三节气-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中医诊断学幻灯片14第八章第三节气-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中医诊断学幻灯片14第八章第三节气-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中医诊断学幻灯片14第八章第三节气-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诊断学幻灯片14第八章第三节气-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诊断学幻灯片14第八章第三节气-PPT课件.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气血证候的分类: 一方面为气血的亏虚,主要包括: 气虚证、 血虚证,属虚证的范畴, 气陷证、气不固证、气脱证、血脱证,一般 是气血虚的特殊表现; 另一方面为气血的运行失常,主要有气滞证 、血瘀证,一般属实证的范畴, 所谓气逆证、气闭证,一般属气滞的范畴。 血热证、血寒证实际为血分的热证、寒证。 1 一、气虚类证类证 包括:气虚证以及气陷证、气不固证、气脱证。 2 气虚证 气虚证是脏腑功能减退所表现的证候。 病因: 劳倦太甚,病后或久病体虚, 衰老等均可引起此证。 先天不足,后天失养,致元气生成匮乏 临床表现:为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头晕 目眩,自汗,动则尤甚,舌淡胖嫩有齿 痕,脉虚。 3 证候分

2、析 由于元气不足,脏腑机能衰退,故出现 气短、声低、懒言、神疲、乏力; 气虚而不能推动营血上荣,则头晕目眩 ,舌淡嫩; 卫气虚弱,不能固护肤表,故为自汗; “劳则气耗”,故活动劳累则诸症加重; 气虚鼓动血行之力不足,故脉象虚弱。 4 临床常见证: 元气亏虚,而以某脏腑机能减退所表现的证候为主 者,临床常见证:有心气虚证、肺气虚证、脾气虚 证、肾气虚证、胃气虚证、肝胆气虚证等,甚至可 为多脏气虚证候同在。 气陷证、气不固证、气脱证等,常是气虚的发展,或 为其特殊表现。 气虚可导致多种病理变化,如:气虚而机能减退,运 化无权,推动无力,可导致营亏、血虚、阳虚、生湿 、生痰、水停、气滞、血瘀,以及易

3、感外邪等。 5 兼证: 同时气虚可与血虚、阴虚、阳虚、津 亏等兼并为病,而为气血两虚证、气 阴两虚证、阳气亏虚证、津气亏虚证 等。 6 气陷证是清阳不升,升举无力,反致下陷 所表现的证候。 病因: 可因气虚证发展而来, 或劳累、骤然用力过度后损伤脏 气而引起。 临床表现:为眩晕,倦怠乏力,少气懒言 ,久泻不止,腹部坠胀,或有脱肛,女子 为子宫脱垂,舌淡,苔白,脉弱。 气陷证证 7 证候分析 清阳之气不升,则自觉气短、气坠、头晕眼 花; 气陷而机体失却营精的充养,则见神疲乏力 ,形体消瘦; 脾失健运,水谷精微下趋,则见大便稀溏; 气陷无力升举,不能维持脏器正常位置,故 觉脘腹坠胀,甚至出现内脏下

4、垂。 8 气不固证证 n气不固证是气虚而固摄失职所表现的证 候。 n临床表现为自汗易感;二便失禁;遗精,滑 胎;各种出血等。 9 证候分析 气不固,可以包括不能固摄津液、血液、小便、大 便、精液、胎元等。其辨证是有气虚证的一般证候 表现,并有各自“不固”的证候特点。 气不摄血则可导致妇女崩漏及各种慢性出血; 气不摄津则可表现为自汗,流涎; 气虚不能固摄二便,可表现为遗尿、余溺不尽、小 便失禁,或大便滑脱失禁; 气不摄精则见遗精、滑精、早泄; 气虚胎元不固,可导致滑胎、小产。 10 气脱证证 指元气亏虚已极,急骤外泄,以气息微弱、汗出不止 等为主要表现的危重证候。 临床表现 呼吸微弱而不规则,汗

5、出不止,口开目合 ,全身瘫软,神识朦胧,二便失禁,面色苍白,口唇 青紫,脉微,舌淡,舌苔白润。 11 气脱证证病因 气脱证可由气虚证、气不固证发展而来; 也可以在大汗、大吐、大泻或大失血、出血中风等 情况下,出现“气随津脱”、“气随血脱”; 或于长期饥饿、极度疲劳、暴邪骤袭等状态下发生 。 n分析 n真气欲脱,则心、肺、脾、肾等脏腑之气皆衰。 n气息微弱欲绝、汗出不止,为肺气外脱之征; n面白、脉微、神识朦胧,为心气外越之象; n二便失禁为肾气欲脱的表现; n全身瘫软、口开、手撒,为脾气外泄之征。 12 二、血虚类证类证 血虚类证包括血虚证和血脱证。 13 血虚证是血液不足,无以充养周身而出现

6、 的证候。 临床表现为头晕 目眩,心 悸失眠,手足麻 木,面白唇淡,妇女则经少衍期或闭经, 舌淡,脉细等。 血虚证证 14 病因 一是血液耗损过多,新血未及补充,主要见 于各种出血之后,或久病、大病之后,或劳 神太过,阴血暗耗,或因虫积肠道,耗伤营 血等; 二是血液生化不足,可见于脾胃运化机能减 退,或进食不足,或因其他脏腑功能减退不 能化生血液,或瘀血阻塞脉络,使局部血运 障碍,影响新血化生,即所谓“瘀血不去新 血不生”等。 15 证候分析 血液亏虚,脉络空虚,形体组织缺乏濡养荣 润,则见颜面、眼睑、口唇、舌质、爪甲的 颜色淡白,脉细无力; 血虚而脏器、组织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则见 头晕,眼花

7、,两目干涩,心悸,手足发麻, 妇女月经量少、色淡; 血虚失养而心神不宁,故症见多梦,健忘, 神疲等。 16 证型 血虚证主要指心血虚证和肝血虚证, 并可有血虚肠燥证、血虚肤燥生风证 等。 17 兼证、病理转归 血虚可与气虚、阴虚、血瘀等兼并存 在,而为气血两虚证、阴血亏虚证、 血虚夹瘀证。 血虚发展可致血脱。 18 (二)血脱证 指突然大量出血或长期反复出血, 血液亡脱,以面色苍白、心悸、脉微 或芤为主要表现的危重证候。 临床表现 面色苍白,头晕,眼花, 心悸,气短,四肢逆冷,舌色枯白, 脉微或芤等。 19 证候分析 病因 导致血脱证的主要原因是突然大量出血,诸如呕血、便血 、崩漏、外伤失血等

8、, 也可以因长期失血、血虚进一步发展而成。所以大失血、 严重血虚等病史可以作为血脱证的主要诊断依据。 分析 血液大量耗失,血脉空虚,不得荣润,则见面色苍白,舌 色枯白,脉微或芤; 血液亡失,心脏、清窍失养,则见心悸,头晕,眼花等症 ; 气随血脱,阳气失却温养故见肢体逆冷。 20 气脱证、血脱证、亡阳证、亡阴证鉴别 皆属疾病发展到濒危阶段的证候,且常可相 互影响而同时存在,临床不易严格区分,诊 断时主要是辨别何种亡脱在先。 亡阳、血脱、气脱均见面色苍白、脉微, 亡阴、亡阳、气脱均有汗出的特点。 亡阴证有身热烦渴的特征, 亡阳证以身凉肢厥为特征, 气脱证以气息微弱尤为突出, 血脱证有血液大量耗失的

9、病史。 21 三、气滞类证 气滞类证包括气滞证以及气逆证、气 闭证。 22 (一)气滞证 指人体某一部分或某一脏腑、经络的气机阻 滞,运行不畅,以胀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证 候。 临床表现 胸胁、脘腹等处或损伤部位的 胀闷或疼痛,疼痛性质可为胀痛、窜痛、攻 痛,症状时轻时重,部位不固定,按之一般 无形,痛胀常随嗳气、肠鸣、矢气等而减轻 ,或症状随情绪变化而增减,脉象多弦,舌 象可无明显变化。 23 病因 引起气滞证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情志不舒,忧郁悲伤,思虑过度, 而致气机郁滞; 二是痰饮、瘀血、宿食、蛔虫、砂石等 病理物质的阻塞,或阴寒凝滞,湿邪阻 碍,外伤络阻等,都能导致气机郁滞; 三

10、是脏气虚弱,运行乏力而气机阻滞。 24 证候分析 气滞证候的主要机理是气的运行发生 障碍, 气机不畅则痞胀, 障碍不通则疼痛, 气得运行则症减, 故气滞以胀闷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25 临床常见的气滞证有:肝气郁结证、 胃肠气滞证、肝胃气滞不和证等,并 表现出各自的证候特征。 病理变化:气滞常可导致血行不畅而 形成气滞血瘀;气机郁滞日久,可以 化热、化火;气机不利,可影响水液 代谢而产生痰湿、水液内停。气滞一 般是气逆、气闭的病理基础。 26 (二)气逆证 指气机失调,气上冲逆,以咳嗽喘促 、呃逆、呕吐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咳嗽频作,呼吸喘促;呃 逆、嗳气不止,或呕吐、呕血;头痛 、

11、眩晕,甚至昏厥、咯血等。 27 病因 气逆一般是在气滞基础上的一种表现 形式。 主要是指肺胃之气不降而上逆,或肝 气升发太过而上逆。 导致气逆的原因,可有外邪侵袭、痰 饮瘀血内停、寒热刺激、情志过激等 。 28 证候分析 由于气逆证有肺气上逆、胃气上逆、肝气上 逆的不同,故可表现出不同的证候。 肺气上逆以咳喘为主症; 胃气上逆以呃逆、呕恶、嗳气等为主症; 肝气上逆以头痛眩晕、昏厥、呕血或咯血等 为主症。 29 证型 其实气逆只是一种病机,并不是一个 完整的证名, 临床应注意辨别病因,再加病位、气 逆而构成完整的辨证诊断, 如:胃寒气逆证,胃火气逆证、痰饮 内阻、肺气上逆证、肝火气逆证等。 30

12、 (三)气闭证 指邪气阻闭神机或脏器、管窍,以突 发昏厥或绞痛为主要表现的实性急重 证候。 临床表现 突然发生势急、症重之昏 厥,或内脏绞痛,或二便闭塞,呼吸 气粗,声高,脉沉弦有力等。 31 形成气闭证的主要原因有: 强烈精神刺激,使神机闭塞; 砂石、虫、痰等阻塞脉络、管腔,导致气机闭塞 ; 溺水、电击等意外事故,致使心、肺气闭。 证候分析 极度精神刺激,神机闭塞,则见 突发昏厥;痰浊、瘀血、砂石、蛔虫等阻塞 脉络、管腔等,导致气机闭塞,则突发绞痛 ,或见二便不通;证因邪实所致,病体不虚 ,故声高而息粗,脉沉弦有力。 32 脏腑功能失调,致使血行受阻,或血溢于脉 外,留滞体内,而为瘀血。 产

13、生的原因有感受寒邪,气滞,气虚及外伤 等。 临床表现为疼痛位置固定,刺痛拒按,夜 间尤甚,面色黧黑,口唇爪甲青紫,肌肤甲 错,皮下瘀斑,舌色暗紫有瘀斑,脉涩。 四、血瘀证证 33 如瘀于肝则胸胁刺痛,胁下痞块; 瘀于心则胸闷且痛,唇青,心悸; 瘀于肠胃则呕血,便血。 瘀于肺则胸痛咯血; 瘀于胞宫则痛经,崩漏,经色紫暗有块 , 闭经,少腹作痛,腹现包块; 瘀于肌表则见肿块 ,色青紫,刺痛。 瘀血部位不同,症状亦随之而异。 34 病因 产生瘀血的原因可有多个方面, 一是外伤、跌仆及其他原因造成的体内出血,离经 之血未及时排出或消散,淤积于内; 二是气滞而血行不畅,以致血脉瘀滞; 三是血寒而使血脉凝

14、滞,或血热而使血行壅聚或血 受煎熬,血液浓缩黏滞,致使脉道瘀塞; 四是湿热、痰浊、砂石等有形实邪压迫、阻塞脉络 ,以致血运受阻; 五是气虚、阳虚而运血无力,血行迟缓。 35 证候分析 血瘀证的机理主要为瘀血内积,气血运行受阻,不 通则痛,故有刺痛、固定、拒按等特点; 夜间阳气内藏,阴气用事,血行较缓,瘀滞益甚, 故夜间痛增; 血液淤积不散而凝结成块,则见肿块紫暗、出血紫 暗成块; 血不循经而溢出脉外,则见各种出血并反复不止; 血行障碍,气血不能濡养肌肤,则见皮肤干涩、肌 肤甲错; 血行瘀滞,则血色变紫变黑,故见面色黧黑、唇甲 青紫; 脉络瘀阻,则见络脉显露、丝状红缕、舌现魔点、 脉涩等症。 3

15、6 证型 瘀血可阻滞于各种脏器、组织,而有 不同的血瘀证名, 如:心脉瘀阻证、瘀阻脑络证、胃肠 血瘀证、肝经血瘀证、瘀阻胞宫证、 瘀滞胸膈证、下焦瘀血证、瘀滞肌肤 证、瘀滞脉络证等, 并表现出各自脏器、组织的证候特点 。 37 兼证/病理改变 兼证:血瘀与气滞可互为因果,或同 时为病,而为气滞血瘀证或血瘀气滞 证,简称瘀滞证。血瘀可与痰、热等 合并为病,而为瘀痰互结证、瘀热互 结证。 病理改变:瘀血内阻还可导致血虚、 水停等。 38 血热证是血分有热所表现的证候。 病因: 一是外感热邪,或感受它邪化热,传入血 分; 二是情志过激,气郁化火,或过食辛辣燥 热之品,火热内生,侵扰血分。 临床表现:

16、发热,身热夜甚,口干不欲饮, 心烦失眠,甚则谵语发 狂,出现斑疹,吐、 衄、溺、便血等,舌红绛,脉数或弦数。 五、血热证热证 39 证候分析 热在血分,血行加速,脉道扩张,则见面红 目赤,舌绛,脉数疾; 血热迫血妄行,可见各种出血; 血热内扰心神,而见心烦,失眠,躁扰不宁 ,甚则狂乱、神昏谵语; 热邪内犯营血,灼肉腐血,可为疮痈脓疡; 身热夜甚,口渴,为热邪升腾,耗伤津液之 象。 40 血热证常见于 外感温热病中,即卫气营血辨证中的 血分证;也可见手外科疮疡病、妇科 月经病、其他杂病之中。 41 血寒证是由于寒邪入侵,造成气滞,导致血 运不畅而引起的证候。 临床表现为: 畏寒喜暖,手足疼痛,肤

17、色紫暗,或少腹疼 痛,遇寒则剧,得温则减,月经衍期,经 紫量少,舌淡紫,脉沉迟涩。 六、血寒证证 42 证候分析 病因: 血寒证主要因寒邪侵犯血脉, 或阴寒内盛,凝滞脉络而成。 分析: 寒凝脉络,气血运行不畅,阳气不得流通,组织 失于温养,故常表现为患处的寒冷、疼痛,寒性 凝滞收引,故其痛具有拘急冷痛、得温痛减的特 点。 肤色紫暗,月经衍期、经色紫暗、夹有血块,唇 舌青紫,脉沉迟弦涩等,均为血行不畅之瘀血征 象。 43 证型 血寒证属实寒证的范畴, 寒滞肝脉证、 寒凝胞宫证、 寒凝脉络证等, 均属于血寒证。 44 气血两者相依而不相离,病变时相互影响 。 临床常见的气血同病证候有 气滞血瘀证、

18、 气虚血瘀证、 气血两虚证、 气不摄血证和 气随血脱证等。 七、气血同病辨证证 45 气虚血瘀证是指气虚运血无力,血运瘀滞 而出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为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自汗, 身体某部刺痛拒按,面色淡白或暗 紫,舌 淡暗有瘀斑,脉涩无力。 气虚血瘀证证 46 气滞血瘀证是属气机郁滞与血瘀同时存在 的证候。 临床表现为胸胁胀满 ,偶或窜痛,情志 抑郁,急躁易怒,胁腹出现肿块 ,刺痛 拒按, 妇女经闭或痛经,经色紫暗,夹 血块,舌紫或有瘀斑,脉涩。 气滞血瘀证证 47 气血两虚证是指气虚与血虚并存的证候。 临床表现为眩晕,神疲乏力,少气懒言 ,自汗,心悸失眠,肢体麻木,面色萎黄 或淡白,舌色淡胖嫩,脉细弱。 气血两虚证证 48 气不摄血证是由气虚不能统摄血液,而致 血液大量丢失的证候。 临床表现为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眩晕, 自汗,面色萎黄或淡白,舌淡胖嫩,脉细 弱,以及各种出血表现,如吐血、衄血、 便血、溲血、崩漏与皮下瘀斑等。 气不摄摄血证证 49 气随血脱证是指在大出血的过程中出现阳 气外脱的证候。 临床表现为在大量出血的同时,出现面 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舌淡,脉 微欲绝或浮大而散。 气随血脱证证 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