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的病理生理-文档资料.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28094 上传时间:2019-01-23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伤口的病理生理-文档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伤口的病理生理-文档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伤口的病理生理-文档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伤口的病理生理-文档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伤口的病理生理-文档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伤口的病理生理-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口的病理生理-文档资料.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伤口的定义,是指皮肤组织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并常伴有机体物质的缺失,同时皮肤的正常功能受损。,皮肤的结构,皮肤的功能,1.感觉功能 2.保护功能 3.体温调节的功能 4.交流 5.代谢 6.分泌、排泄和吸收,伤口的分类(按时间分),1 急性伤口:指突然形成且愈合较快的伤口,此类伤口愈合方式通常为I期愈合,如手术切口、II度烧伤烫伤伤口、浅层皮外伤、皮肤急性放射性I度损伤、II度压疮等创面。 2 慢性伤口:各种原因所致的皮肤组织受伤其愈合过程大于8周,如溃疡性伤口(III度、IV度压疮,糖尿病足溃疡,静脉性下肢溃疡,动脉性下肢溃疡,慢性放射性II度、III度损伤)、深度烧伤或烫伤、外伤所形成的肉芽

2、创面等。,伤口的分类(按颜色分),1 红色伤口:指治疗过程中有健康血流的肉芽组织伤口或增生期外观红色伤口,清洁或正在愈合中的伤口也属于此类伤口。 2 黄色伤口:指伤口外观有坏死残留物,伤口基底多附有黄色分泌物和脱落坏死组织。一般黄色伤口又指感染伤口。 3 黑色伤口:指缺乏血液供应而坏死并有干硬痂的伤口,如糖尿病足干性坏疽、深度压疮表面的坏死痂皮。 4混合伤口:指红色和黑色混合性伤口,黄色和黑色混合性伤口,红、黄、黑混合性伤口。,伤口颜色的分类,黑色伤口(Black) 缺乏血液供应的 坏死组织,软或硬, 结痂,渗出液少或 无。,伤口颜色的分类,黄色伤口(Yellow) 有腐肉、渗出液 或感染。,

3、伤口的颜色分类,红色伤口(Red) 健康血流的肉芽组 织,清洁,正在愈合 中。,伤口的颜色分类,粉色伤口(Pink),有粉红色的上皮化组织; 新生上皮组织娇嫩,正在爬皮阶段。,伤口的分类(按受伤原因分),机械性或创伤性伤口 热损伤伤口 化学性损伤伤口 溃疡性伤口 放射性损伤伤口,伤口愈合的类型,1. 一期愈合:为最简单的创面愈合方式。见于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无感染和异物,且组织层能严密对合的伤口。 2. 延迟一期愈合: 是因创面被污染/感染,或者有异物,需要彻底地清创,由于创面组织丢失量不多,经过3-5天的创面局部处理,该创面仍然可以一期愈合。特点与创面一期愈合相似,只是时间延长了3-5天

4、。 3. 二期愈合: 由于创面过大,或伴有感染、坏死组织较多,新生的基底细胞不能迅速覆盖创面,需要由肉芽组织填补开始 。,正常的伤口愈合特点,动态的,三期有重叠 多细胞参与 多种细胞因子 多种生长因子 多种蛋白合成,伤口愈合类型,伤口小,清洁,无肉芽组织的愈合 如外科切口的愈合 48h 表皮跨越伤口;72h 毛细血管生长; 7d 胶元纤维跨越伤口。,一期和二期的结合形式 伤口污染重,预置缝线 几天后收紧缝线,对合伤口 少用,一期切口(主要伤口愈合方式) 手术切口 延迟一期愈合伤口 开放伤口 二期愈合伤口 压疮、糖尿病足、下肢溃疡 单纯表皮愈合的伤口 擦伤,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1.全身性因素:年

5、龄 营养状况 肥胖 血液循环系统功能状态 潜在性或伴发疾病(如糖尿病、贫血、自身免疫 性疾病、恶性肿瘤、肝衰竭以及肾功能不全等) 用药情况 放射治疗 心理状态,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2.局部因素: 1)伤口的局部处理措施 不适当的局部处理措施将极大地影响创面的愈合。需了解创面愈合的病理生理,清楚各种因素对愈合过程的影响,掌握不同种类创面护理产品的特点与作用机制,对选择合理的局部护理方案至关重要。同时,良好的个人卫生以及生活环境,以避免交叉感染的可能,也非常重要。必须强调每一处创面需要个性化对待 。 2)伤口的湿度与温度创面在湿性环境下愈合速度比干性环境快一倍。 3)伤口血液供应状态 血液供应不足

6、会导致组织细胞再生时所需的营养供给不够。从而阻碍创面愈合进程。引起局部血液供应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局部压力、摩擦力以及剪切力增加,如褥疮的形成等。,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4)伤口异物 任何异物残留在伤口都会阻碍愈合过程。这些异物包括:坏死组织细胞碎片,外科缝线,外界颗粒性物质如灰尘、毛发或者其他物体,伤口敷料残留物如纱布纤维,细菌等。 5)伤口感染 伤口常常会被细菌等微生物污染,但不一定会导致感染,伤口局部出现红、肿、痛,渗出物量及形状突然发生改变,伴有明显的异味;患者出现发热;外周血白细胞升高;肉芽组织生长突然停止等。,干性愈合示图,干性愈合环境就好象,伤口愈合的过程,伤口愈合的三阶段: 凝血期

7、炎症期 修复期(或增生期) 成熟期(或再生期),伤口愈合的病理生理过程,凝血期 伤口形成时机体首先出现的反应是止血过程。先是伤口周围的小血管、毛细血管等反应性收缩使局部血流量减少,即之而来的是暴露的胶原纤维吸引血小板聚集形成血凝块;随后血小板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如5-羟色胺及前列腺素等,使血管进一步收缩,血流减慢,同时释放的磷脂和ADP将吸引更多的血小板聚集。最后,内源性及外源性凝血过程也将被启动。凝血过程结束后,机体即开始进行伤口的愈合。,伤口愈合的病理生理过程,炎症期 这一时期自伤口形成后的2-3天。由于局部血管的收缩,导致局部组织缺血,引起组织胺和其他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使伤口局部的血管扩张

8、;同时,因坏死组织以及可能的致病微生物的存在,引发机体的防御反应(炎症反应)。同时,伤口会反应性地出现收缩,以期减少伤口面积。临床上因这一时期的伤口大多被黑色的坏死组织所覆盖,因此也被称为黑色期。而当这一层坏死组织被清除后,创面仍会被一层薄薄的腐烂失活组织所覆盖,使伤口外观呈黄色,因此临床上分期时常将此时的伤口称为黄色期。,伤口愈合的病理生理过程,修复期 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2个阶段:上皮再生和肉芽组织形成(也称之为增生期)。这一时期为伤口形成后的2-24天。上皮细胞再生,当伤口被新生的上皮细胞覆盖后,伤口外观呈粉红色,故而又称此时的创面为粉红色期。基底细胞的增生刺激肉芽组织的生长,填补组织的缺

9、损、保护创面,防止细菌感染,减少出血、机化血块和坏死组织及其他异物。由于新生健康的肉芽组织外观呈鲜红色,因此,临床上又将此时的伤口称之为红色期。,伤口愈合的病理生理过程,成熟期 当伤口被再生的上皮细胞完全覆盖后,伤口的愈合过程并没有完全结束。新生的肉芽组织和上皮细胞还需要进一步分裂分化、转型,使其力量增强,才最后使伤口得以完全愈合。新形成的上皮细胞不断分裂,使表皮层增厚,同时,毛细血管数目减少,使创面局部颜色减退,接近于正常色。这一过程需要的时间很长,常常超过1年。在伤口愈合未完成成熟以前,伤口仍然容易被再次损伤,由于表面上伤口已经完全愈合,因此这一时期经常被忽视,导致临床上慢性伤口常常发生在同一部位。,现代伤口新理论,现代伤口愈合理论:,伤口湿性愈合=适度湿润的环境+密闭的环境,湿性愈合示意图,细胞只会“游泳”,不会“飞”!,伤口湿性愈合原理,(1)调节创面氧张力,促进毛细血管的形成。 (2)有利于坏死组织与纤维蛋白的溶解。 (3)促进多种生长因子的释放。,伤口湿性愈合原理,(4)有利于细胞增殖分化和移行。 (5)降低感染的机会。 (6)保持创面恒温。 (7)保持创面湿润。,湿性伤口愈合理论,.,thanks,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