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内感染相关知识3-精选文档.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31207 上传时间:2019-01-24 格式:PPT 页数:150 大小:2.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内感染相关知识3-精选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0页
医院内感染相关知识3-精选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0页
医院内感染相关知识3-精选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0页
医院内感染相关知识3-精选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0页
医院内感染相关知识3-精选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内感染相关知识3-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内感染相关知识3-精选文档.ppt(1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医院感染管理科 1* 医院感染管理科 2* 医院感染管理体系 三级管理体系 第一级: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决策) 第二级:医院感染管理科(管控) 第三级:各科室感控小组(落实) 医院感染管理科 3* 手手 卫卫 生生 医院感染管理科 4* n根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有手部卫生管理相关制度和实施规范。 n手卫生设备和设施配置有效、齐全、使用便捷。 n医院全员手卫生知晓率100%;手卫生依从性95%。 n手术室、新生儿室等重点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正确率达100%。 医务人员洗手正确率95% n不断提高洗手正确率,洗手正确率95%。 n有院科两级对手卫生规范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有整改措施。 三级综合医院

2、评审标准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手卫生条款要点手卫生条款要点 医院感染管理科 5* 洗手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 最有效,最有效, 最方便,最方便, 最经济方法。最经济方法。 通过严格实施正确的手卫生可降 低30的NI。 有研究表明3040耐药菌 感染是由于手卫生不当所致。 不要让您的手成为细菌传播的 载体。 医院感染管理科 6* 手卫生的5个时刻 接触病人、 安装氧气面罩 查体:叩诊、听 诊、量血压 口腔护理 穿刺注射 气管插管 准备无菌器械 帮病人穿衣服后 非侵入性检查如测 脉搏、血压、听诊 后 更换床单 调整输液器后 接触床旁桌后 调整呼吸机面板后 接触黏膜后 穿刺后 置入侵

3、入性设备后 拔除导管后 移除尿布、敷料后 医院感染管理科 7* 什么是手卫生? n n 洗手:洗手:医务人员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 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n n 卫生手消毒: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n n 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皂液和流动 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杀灭手部暂居菌 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 续抗菌活性。 医院感染管理科 8* v手部指甲长度不应超过指尖(1mm) v手部不应戴戒指等装饰物 v手部不应戴人工指甲、涂抹

4、指甲油等指甲装饰物 手卫生基本要求 手卫生 7 字记忆口诀 内 外夹弓大 立腕 掌心相对揉搓 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揉搓 指交叉,掌心相对揉搓 弯曲手指关节在掌心揉搓 拇指在掌中揉搓 指尖在掌心中揉搓 揉搓手腕 医院感染管理科 10* 洗手六步骤 n湿手 n取液 n揉搓 n冲洗 n干手 n护肤 医院感染管理科 11* 洗 手 六 步 骤 医院感染管理科 12* 快 速 手 消 的 使 用 方 法 医院感染管理科 13* 手卫生时间是关键 最重要的:保证搓手时间每步不少于15秒 速干手消毒液 15 to 20秒 handwashing hand antisepsis 1 to 1.5 min 医院

5、感染管理科 14* 干手措施 医院感染管理科 15* n当手部有肉眼可见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 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n手部没有没有肉眼可见污染可见污染时,宜使 用速干手消毒剂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代替洗手。 什么时候洗手? 什么时候手消毒? 医院感染管理科 16* 手卫生相关设施设备手卫生相关设施设备 免洗速干手消毒液 自动感应器泡沫洗手液 干手纸盒 ATP荧光检测 便携式手消 医院感染管理科 17* 医院感染管理科 18* 我院手卫生依从性现状(2013.12-2014.12) 医院感染管理科 19* 我院手卫生合格率现状(2013.12-2014.11) 医院感染管理科 20* n n 医务人

6、员职业防护、暴露报告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暴露报告 与处理制度与处理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科 21* 职业暴露感染血液传播疾病的特点职业暴露感染血液传播疾病的特点 1、需要的血量非常少: 如感染乙肝只需0.4毫微升 2、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的途径: 皮肤刺伤、皮肤接触、粘膜接触 3、发生暴露后感染的几率: HBV 6-30%, HCV3-10%,HIV0.2-0.5% 4、国外研究证实: HBV感染率高于HIV感染率55倍,高于HCV38倍 n医务人员感染HBV是普通老百姓的5-6倍 医院感染管理科 22* n1、锐器伤是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感染 最重要的传播途径 n 2、我国数据,工作3年以内的医院新

7、职工(医 生和护士)锐器伤发生率高达95.66 n如何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 n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如何减少伤害? 医院感染管理科 23* 将输液导管与无针系统连接 使医务人员避免意外事故方法(1) 整个过程中应 从容不迫 使用真空采血系统 如患者抵抗或慌 张,可寻求帮助 洗手、带手套 在手术室中,使用无菌盘 传递器械 - 不要直接传递 医院感染管理科 24* 禁止将针头放置在 床边、小车顶部 医务人员避免意外事故方法(2) 使用后,应立即丢 入尖锐物收集箱 应用重新盖帽装置 尖锐物收集箱 应放在使用处 禁止双手重新盖帽 禁止用手移 去注射器针头 医院感染管理科 25* 使医务人员避免意外事故方法(

8、3) 注意事项:不应将截断的针尖倒入一般 性不 抗针扎的容器中,造成前功尽弃!确保医疗废弃物被丢弃 在一般无法接触到的地 方 医院感染管理科 26* 锐器伤后应急处理锐器伤后应急处理 镇静 迅速、敏捷地按常规脱去手套 用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粘膜 如有伤口,健侧手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应当 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皂液和 流动水进行冲洗,冲洗时间不少于1分钟;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 挤压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0.5%碘伏 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 医院感染管理科 27* 锐器刺伤报告程序锐器刺伤报告程序 uu报告

9、报告带教老师或科室负责人带教老师或科室负责人 uu填写锐器伤填写锐器伤登记登记表报医院感染管理科表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uu进行暴露进行暴露评估评估 uu血清学血清学检测检测:HBVHBV、HCVHCV、HIVHIV、TPPATPPA uu采取阻断感染的措施:注射疫苗、药物治疗采取阻断感染的措施:注射疫苗、药物治疗 、追踪随访等、追踪随访等 uu观察、监测、观察、监测、随访随访、备案、备案 医院感染管理科 28* 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n使用安全的注射用具 n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n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 n正确执行安全操作规范 n加强免疫预防接种 n加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报告制度

10、 n n 职业暴露是可防、可控的职业暴露是可防、可控的 最有效的办法是:防止不发生防止不发生 医院感染管理科 29* 标准预防的原则标准预防的原则 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 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物质,医务人员接触以上物质时 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手套、隔 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 以及以及安全注射安全注射。包括。包括手卫生。手卫生。 医院感染管理科 30* 医院感染相关知识上岗前培训 体液 血液 分泌物 排泄物 均具有传染性 隔离 采取防护措施 * 医院感染管理科 31 * 医院感染管理科

11、32 个人防护用具(个人防护用具(PPTPPT) l 防护帽 l 防护服 l 口罩/N-95口罩 l 手套 l 护目镜/面罩 l 鞋套/防水鞋 l l 根据暴露风险、传播根据暴露风险、传播 途径、医疗操作的需要途径、医疗操作的需要 ,选择适宜的防护用品,选择适宜的防护用品 。 医院感染管理科 33* 手套的使用 n n 使用手套不能替代手部清洁使用手套不能替代手部清洁不论洗手或手消毒不论洗手或手消毒 n n 在可能接触到血液或其它具有潜在的传染危险的物质在可能接触到血液或其它具有潜在的传染危险的物质 、粘膜或皮肤破损处时须使用手套、粘膜或皮肤破损处时须使用手套 n n 在为不同病人进行诊疗时要

12、更换手套在为不同病人进行诊疗时要更换手套 n n 在诊治同一个病人时,如果要把手从一个污染的身体在诊治同一个病人时,如果要把手从一个污染的身体 部位移至清洁的部位时,必须更换或脱去手套部位移至清洁的部位时,必须更换或脱去手套 n n 手套不能重复使用。手套不能重复使用。手套有破损应立即更换,并正确手套有破损应立即更换,并正确 处理废弃的手套;处理废弃的手套; n n 戴戴手套前后应洗手或手消毒手套前后应洗手或手消毒 * 医院感染管理科 34 医院感染管理科 35* 口罩的选择口罩的选择 依据暴露的危险性选择适宜的口罩。 戴外科口罩的指征: n为任何可能经飞沫传播呼吸道疾病患者提供常规医疗服务时

13、 ,都应戴外科口罩; n任何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患者,无论确诊与否,在离开隔离 病房时都应随时配戴外科口罩。 戴医用防护口罩的指征: n当进入医院高风险区域时,如空气隔离病房; n实施任何会产生气溶胶操作时,如气管插管、尸体处理等; n患者感染一种新型或未知病原体,而且传播途径不明确时。 医院感染管理科 36* 口罩的正确使用口罩的正确使用 n n 一旦口罩潮湿或污染,要立即更换口罩;一旦口罩潮湿或污染,要立即更换口罩; n n 不用口罩时要立即摘掉,不要长时间挂在脖子上;不用口罩时要立即摘掉,不要长时间挂在脖子上; n n 戴口罩前戴口罩前或摘取口罩后,要立即进行手卫生;或摘取口罩后,要立即进

14、行手卫生; n n 选择医用防护口罩,每次使用前都应作密合性试验选择医用防护口罩,每次使用前都应作密合性试验 ,调整合适后再进行操作。,调整合适后再进行操作。 n n 口罩应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口罩应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 n n 把口罩上的金属片沿鼻梁两侧按紧,使口罩紧贴面把口罩上的金属片沿鼻梁两侧按紧,使口罩紧贴面 部部 注:外科口罩注:外科口罩有颜色有颜色的一面向外,绝对不要用手的一面向外,绝对不要用手 去去压压口罩。口罩。 * 医院感染管理科 37 正 确 的 佩 戴 口 罩 医院感染管理科 38* 额外预防措施:基于传播途径的预防 n n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针对传播途径还应在标准预防的基

15、础上,针对传播途径还应 实施额外预防的措施。包括:实施额外预防的措施。包括: 飞沫传播的预防:飞沫传播的预防:(飞沫(飞沫5um5um) 空气传播的预防:空气传播的预防:(飞沫核(飞沫核5um5um) 接触传播的预防:耐药菌接触传播的预防:耐药菌 医院感染管理科 39* 空气飞沫接触 基于传播的预防(对特殊病人) 标准预防原则 (所有病人) 医院感染管理科 40* 隔离病室不同颜色的隔离标志隔离病室不同颜色的隔离标志 医院隔离技术规术规范WS/T 311-2009 飞飞 沫沫 接 触 限 制 人 员员 出 入 空 气 * 医院感染管理科 41 飞沫传播预防飞沫传播预防 l距离患者1米内,应戴外

16、科口罩; l将患者安置在单间,或将一组相同诊断或相同风险的患 者安置在一个房间,并保持患者间距离至少1米以上; l尽量减少患者的离开病房的次数,病人出病房时佩戴外 科口罩; l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 ,应戴手套; l病室加强通风,或空气消毒; l去除个人防护用品后立即进行手卫生。 医院感染管理科 42* * 医院感染管理科 43 空气传播预防空气传播预防 一些经飞沫传播的疾病通常也可以通过近距离的气溶胶一些经飞沫传播的疾病通常也可以通过近距离的气溶胶 进行传播,如在进行一些可产生气溶胶的临床操作时,进行传播,如在进行一些可产生气溶胶的临床操作时, 如通风不畅或个人防护

17、不到位的情况下容易导致感染。如通风不畅或个人防护不到位的情况下容易导致感染。 l应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并确保每次使用前都进行口罩的 密合性检测; l限制患者活动,病人应佩戴外科口罩,尽快转诊; l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 ,应戴手套; l脱去个人防护用品后,应当立即洗手。 医院感染管理科 44* * 医院感染管理科 45 接触传播预防接触传播预防 手通过接触污染的物体表面,再接触结膜或口鼻粘膜等手通过接触污染的物体表面,再接触结膜或口鼻粘膜等 ,引起感染。,引起感染。 l接触患者时,务必带手套、穿隔离衣; l接触患者后,要立即安全脱去手套和隔离衣,并在去除 个人防护用品后

18、要立即洗手; l尽量保证医疗仪器专人专用,如果共用,必须在下一个 患者使用前进行清洁消毒; l工作中尽量避免用手接触脸部、眼睛和口鼻; l尽可能将患者收治在单间,相同病原体感染可同室安置 ; l尽量减少患者出入限制区域,并减少患者间的接触。 医院感染管理科 46* 医院感染管理科 47* n n 医院感染的诊断与报告医院感染的诊断与报告 n n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理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理 医院感染管理科 48* 什么是医院感染?什么是医院感染? n n 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指在医院内获得并发生的一切感 染。具体来说指病人在入院时不存在也不 处于感染的潜伏期,而是在入院以后引起 的感染,包括住院期

19、间获得而出院后才发 病的病人。 n对于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在入院48h后发 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管理科 49* 卫生部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 n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 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n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 ,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 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 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n医务人员发现有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 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 或感染途径应立即电话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 医院感染管理科 50* 医院感染暴发的

20、报告 n医院12小时内报告给卫生行政部门 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n医院2小时内报告给卫生行政部门 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 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u科室发现上述情况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医院感染管理科 51* 医院感染的报告 n正确填写医院感染个案登记表和感染病例报告 表,散发病例24小时内报院感科。 医院感染管理科 52* 控制医院感染重要环节控制医院感染重要环节 n无菌操作 n消毒隔离 n重点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医院感染管理科 53* 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 1.上班时应着装整洁(清洁、平整、合身)。

21、 2.为病人作检查或治疗前,应戴工作帽、口罩,进行手卫生。 3.持续性治疗检查、护理病人时,每接触一位病人前后,用皂 液和流动水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手。 4.凡进入治疗室、注射室医务人员必须穿戴工作衣、帽、口罩 后方可进入;进入手术室、隔离间等按规定更衣。 5.所有工作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并做 好自我防护。 医院感染管理科 54* 环境感染控制环境感染控制 1.当地面无明显污染情况下,通常采用湿式清扫,用清水或清洁剂拖地,清除 地面的污秽和部分病原微生物。 2.当地面受到病原菌污染时,用含有效氯的500mg/L消毒液拖地或喷洒地面。 空气消毒空气消毒 良好的通风 紫外线

22、灯消毒:紫外线照射对人的眼睛、皮肤有一定伤害,使用时眼睛不能直 视,也不能直接照射人的皮肤. 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消毒: 做好记录与监测 医院感染管理科 55* 各类用品表面消毒 1.病房内桌子、椅子、床头柜用清洁的湿抹布檫拭。 2.当用品表面受到病原菌的污染时,必须进行严格的消毒 处理,用含有效氯250500mg/L消毒液擦拭或喷洒室内 各种物品表面。 3.各诊室诊疗桌、诊疗椅等每天清洁,被血液、体液污染 后应及时进行擦拭消毒处理。 4.接触病人皮肤的布类、诊疗巾应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 医院感染管理科 56* 无菌物品管理无菌物品管理 1.碘酒、酒精等消毒液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两次。 2.取

23、用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持物钳或持物镊,持物钳或持物镊 应与容器配套。 3.无菌柜应每日进行清洁,无菌物品按日期依次放入柜内, 不得有过期物品,所有无菌物品均在有效期内,过期物品 应重新消毒灭菌。 4.一次性使用无菌用品应除去中包装,分类码放在无菌柜的 防尘良好的柜内 医院感染管理科 57* 无菌技术 无菌技术的定义:指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 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 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 取放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 取用无菌物品时应使用无菌持物钳; 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 非无菌物品应远离无菌区; 无菌物品一经取出

24、,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 避免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 如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应予更换并重新灭菌。 医院感染管理科 58* 消毒、灭菌基本基本原则消毒、灭菌基本基本原则 n重复作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行清洁 , 再进行消毒灭菌。 清洁清洁消毒消毒灭菌灭菌 n被阮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 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按照相应规定执行 。 n n 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 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 n n 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

25、毒;当受 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 洁与消毒。 医院感染管理科 59* 医院消毒与灭菌方法选择的原则医院消毒与灭菌方法选择的原则 1 1、根据医疗器械的用途和危险程度分类:、根据医疗器械的用途和危险程度分类: 高度危险物品:高度危险物品: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或血 流系统或血液从中流过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 染(包括细菌芽胞),感染的危险性较高。 例如:外科器械,血管(介入)导管,移植 物,活检钳,针头,腹腔镜,透析器,口腔科( 牙科)接触病人伤口的器械和用品,换药器械和 用品,移植物,各种穿刺包等。 一定要灭菌!一定要灭菌! 医院感染管理科 60* 中度危险物品:中度危

26、险物品: 与粘膜或破损皮肤接触,并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 ,微生物污染后可造成中等度危害。 例如:体温表,氧气湿化瓶,呼吸机管道, 胃 肠内镜,气管镜,口罩,麻醉机管路,压舌板,喉 镜,便器,口腔科检查器械,扩阴器等。 高水平消毒! 医院感染管理科 61* 低度危险物品:低度危险物品: 仅与人体完整皮肤接触的物品仅与人体完整皮肤接触的物品, ,一般情况下无害一般情况下无害, , 若被大量微生物污染时可造成危害。若被大量微生物污染时可造成危害。 例如:血压计及袖带,听诊器,痰盂,毛巾 ,面盆,餐具,地面,墙面,桌椅,被褥,床, 便盆,病历夹,门把手,水龙头等,拐杖; 床垫; 计算机键盘等。 低水平消

27、毒,清洗,机械除菌(就地去污清洗)低水平消毒,清洗,机械除菌(就地去污清洗) 。 无传播病原菌证据无传播病原菌证据 医院感染管理科 62* 医院感染管理科 63* 医院感染管理科 64* 医院感染管理科 65* 医院感染管理科 66* 医院感染管理科 67* 医院感染管理科 68* 医院感染管理科 69* 医院感染管理科 70* 医院感染管理科 71* n n 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科 72* n n 手术室手术室 n1.独立设置、分区明确、流程规范、标识清 楚、清洁卫生。连台手术之间、当天手术全 部完毕后,应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n 2.凡进入手术室的人员应更换

28、手术室专用的 衣、帽、一次性外科口罩、鞋。非感染手术 和感染手术应分室进行,如在同一手术间进行, 应先安排非感染手术、再安排感染手术。 医院感染管理科 73* n3.手术器械与物品使用后尽快清洗,器械 必须一用一灭菌,清洗、包装、灭菌应符 合国家有关规定。耐湿耐高温器械与物品 应使用压力蒸汽灭菌。灭菌后的手术器械 包应存放在清洁干燥的存放柜内。 n4.麻醉用具定期清洁、消毒。可复用喉镜 、螺纹管、面罩、口咽通道、简易呼吸器 等须“一人一用一消毒”,清洁、干燥、 密闭保存。 医院感染管理科 74* n n 产房、人流室产房、人流室 n 1.区域相对独立、分区明确、标识清楚, 邻近母婴室和新生儿室

29、;建议产房(人流室 )使用面积不少于20m2。 n 2.凡进入产房(人流室)人员应更换产房 专用衣、帽、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鞋,严 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接触产妇所有诊疗物 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产床上的 所有织物均应“一人一换”。 医院感染管理科 75* n3.对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产妇及未进行 经血传播疾病筛查的产妇,应采取隔离待 产、隔离分娩,按消毒隔离制度及规程进 行助产,所用物品做好标识单独处理。分 娩结束后,分娩室应严格进行终末消毒。 n人流室参照产房执行。 医院感染管理科 76* 口腔科口腔科 1.布局合理,诊疗室和器械清洗消毒室应分开设置。 如开展拔牙、口腔外伤缝合等项目

30、的应设置口腔外科 诊室。器械、器具等诊疗用品配置数量应与诊疗工作 量相符合,使用防虹(回)吸手机。 2.进入患者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根据诊疗需要和 消毒灭菌原则,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的要 求。在进行可能造成粘膜破损的操作时,所用器械必 须灭菌。 3.口腔综合治疗椅、操作台面及所使用仪器、物体表 面至少每天清洁和消毒,有血液、体液污染应立即清 洁消毒。 医院感染管理科 77* 其它科室 中医临床科室 1.保持物体表面及诊疗床清洁,定期更换床单、枕套等 ,如被污染应及时更换。配有洗手设施和干手用品。 2.进行针灸穿刺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正 确进行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针灸针具(

31、毫针、耳针、 头针、长圆针、梅花针、三棱针、小针刀等)做到“一 人一针一用一灭菌”,火罐“一人一用一消毒”。 医院感染管理科 78* 3.进行拔罐、刮痧、中药足浴等操作时严格执 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必要时进行操作部位 的皮肤消毒;相关器具和物品做到“一人一 用一消毒”或“一人一用一灭菌”。 4.一次性针灸针具、中药足浴一次性塑料袋连 同足浴液严禁重复使用,用后按损伤性医疗 废物处理;可重复使用的针灸针具及拔罐、 刮痧、中药足浴器具、物品使用后按规定进 行清洗与灭菌。 医院感染管理科 79* 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 1.保持室内物体表面、地面清洁。室内应设流动水洗 手池,洗手液、干手设施(用品)

32、,速干手消毒剂 等;手消毒剂应标启用时间,在有效期内使用。 2.治疗车、换药车上物品应摆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 、下层为污染区;利器盒放置于治疗车的侧面;进 入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有速干手消毒剂。 3.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照先清洁伤口、后 感染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如:炭疽、气性 坏疽等应就地(诊室或病室)严格隔离,处置后进 行严格终末消毒,不得进入换药室。感染性敷料应 弃置于双层黄色防渗漏的医疗废物袋内并及时密封 。 医院感染管理科 80* 普通病房 1.床单元应定期清洁,遇污染时及时清洁 与消毒。直接接触皮肤的床上用品一人一 换,遇污染及时更换。 2.病人出院或死亡后应对床单

33、元及其相邻 区域进行清洁和终末消毒。 医院感染管理科 81* 重点环节的医院感染控制 安全注射 1.进行注射操作前半小时应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 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活动。严禁在非清洁区域进行注 射准备等工作。 2.配药、皮试、胰岛素注射、免疫接种等操作时, 严格执行注射器“一人一针一管一用”。 3.尽可能使用单剂量注射用药。多剂量用药无法避 免时,应保证“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严禁使用用过 的针头及注射器再次抽取药液。 医院感染管理科 82* 4.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开 启日期和时间,放置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 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灭菌物品 (棉球、纱布

34、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 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 5.盛放用于皮肤消毒的非一次性使用的碘酒、酒精的 容器等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同时更换灭菌容 器。一次性小包装的瓶装碘酒、酒精,启封后使用 时间不超过7天。 6.药品保存应遵循厂家的建议,不得保存在与患者密 切接触的区域,疑有污染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按要 求处置。 医院感染管理科 83* 各种插管后的感染预防措施各种插管后的感染预防措施 1.气管插管:如无禁忌,患者应采用床头抬高30-45 度体位,且尽可能采用无创通气; 吸痰时严格无菌 操作;重复使用的呼吸机管道、雾化器须灭菌或高 水平消毒。呼吸机管道如有明显分泌物污染应及时 更换

35、;湿化器添加水应使用无菌水每天更换。对危 重病人须注意口腔卫生,实施正确的口腔护理。 2.导尿管:采用连续密封的尿液引流系统;悬垂集尿 袋并低于膀胱水平,不接触地面。采用连续密闭的 尿液引流系统。不常规使用抗菌药物冲洗膀胱预防 感染。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医院感染管理科 84* n3.血管内置管:开展血管内置管的使用、 维护及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培训;保持 插管部位清洁,有污染时及时更换敷贴; 血管导管的三通锁闭阀要保持清洁,发现 污垢或残留血迹时及时更换。每日评估, 及时撤管。 医院感染管理科 85* 预防预防VAP(VAP(呼吸机相关肺炎呼吸机相关肺炎) ):综合防控措施:综合防控措施 n

36、床头抬高至少30度 n每天一次停用镇静剂并评价是否可以撤机 n尽早停用应激性溃疡预防药物 n口腔护理:用洗必泰冲洗每26小时1次 n深静脉血栓预防 n插管气囊上方分泌物的吸引(?) 医院感染管理科 86* 预防预防UTI(UTI(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 : 综合防控措施综合防控措施 n严格无菌操作 n严格执行手卫生规则 n每天评估是否需要继续留置尿管 n保持尿液引流系统密闭,保持通畅 医院感染管理科 87* 预防预防CR-BSI(CR-BSI(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综合防控措施综合防控措施 n严格执行手卫生 n留置导管术时采用大手术铺巾 n洗必泰皮肤消

37、毒 n尽量使用锁骨下静脉部位穿刺 n每天评估留置导管必要性 n抗菌导管 n插管后的护理 医院感染管理科 88* 预防预防SSI(SSI(手术部位相关感染手术部位相关感染) ):综合防控措施:综合防控措施 n根据指南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n 术前0.51小时使用抗生素 n 24小时内停用抗生素 n 正确选择抗生素品种 n正确的脱毛方法 n手术期间给患者保暖 n围术期血糖控制正常水平 n缩短术前住院时间 医院感染管理科 89* n n 手术操作手术操作 n1.择期手术病人术前清洁手术部位皮肤, 备皮应当在手术当日进行,手术切口皮肤 消毒范围应当符合手术要求。手术医务人 员应当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38、 WS/T 313-2009)的要求做好洗手和外科手 消毒 医院感染管理科 90* n2.对于需要引流的手术切口,应当首选密 闭负压引流,尽量选择远离手术切口、位 置合适的部位进行置管引流,确保引流充 分。术后保持引流通畅,根据病情尽早为 患者拔除引流管。 n3.术中保持患者体温正常,防止低体温。 医院感染管理科 91* 超声检查 1.超声探头(经皮肤,黏膜或经食管、阴道 、直肠等体腔进行超声检查)须做到一人 一用一消毒或隔离膜等。 2.每班次检查结束后,须对超声探头等进行 彻底清洁和消毒处理,干燥保存。 医院感染管理科 92* n n 常用化学消毒的临床应用常用化学消毒的临床应用 医院感染管

39、理科 93* 医院感染管理科 94* 医院感染管理科 95* 医院感染管理科 96* 医院感染管理科 97* 医院感染管理科 98* 化学消毒剂使用的管理要求 医院感染管理科 99* 医院感染管理科 100* 常用消毒产品简介 n 一、一、 戊二醛戊二醛 n 适用范围:不耐热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的浸泡 消毒与灭菌。 n使用方法: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的消毒与灭菌 将洗净、干燥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放入2%的 碱性戊二醛溶液中完全浸没,并应去除器械表面 的气泡,容器加盖,温度2025,消毒作用 到产品使用说明的规定时间,灭菌作用10h。无 菌方式取出后用无菌水反复冲洗干净,再用无菌 纱布等擦干后使

40、用。 医院感染管理科 101* n戊二醛对人有毒性,应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使用 。对皮肤和黏膜有刺激性,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 护。不慎接触,应立即用清水连续冲洗干净,必 要时就医。 n戊二醛不应用于物体表面的擦拭或喷雾消毒、室 内空气消毒、手和皮肤黏膜的消毒。 n在2025温度条件下,加入pH调节剂和亚硝 酸钠后的戊二醛溶液连续使用时间应14d。 n戊二醛应密封,避光,置于阴凉、干燥、通风的 环境中保存。 医院感染管理科 102* 使用中戊二醛浓度监测频度 医院感染管理科 103* 医院感染管理科 104* 医院感染管理科 105* 医院感染管理科 106* 医院感染管理科 107* 医院感染管理

41、科 108* 医院感染管理科 109* 医院感染管理科 110* 医院感染管理科 111* 医院感染管理科 112* 医院感染管理科 113* 医院感染管理科 114* n n 二、二、 含氯消毒剂含氯消毒剂 n适用范围:物品、物体表面、分泌物、排 泄物等的消毒。 n使用方法: n1、消毒液配制 医院感染管理科 115* n2、消毒方法 n浸泡法 将待消毒的物品浸没于装有含氯消毒剂溶 液的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 毒,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10min ,对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支杆菌和细菌芽孢污染 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5000mg/L 消毒液,浸泡30

42、min。 n擦拭法 大件物品或其他不能用浸泡消毒的物品用 擦拭消毒,消毒所用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同浸泡法 。 医院感染管理科 116* n喷洒法 对一般污染的物品表面,用含有效氯400 mg/L700 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作用10min 30min;对经血传播病原体、结核杆菌等污染 表面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均匀 喷洒,作用60min。喷洒后有强烈的刺激性气 味,人员应离开现场。 n干粉消毒法 对分泌物、排泄物的消毒,用含氯消 毒剂干粉加入分泌物、排泄物中,使有效氯含量 达到10000mg/L,搅拌后作用2h;对医院污水 的消毒,用干粉按有效氯50mg/L用量加入污水中

43、,并搅拌均匀,作用2h后排放。 医院感染管理科 117* n3、注意事项 n粉剂应于阴凉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水剂应 于阴凉处避光、密闭保存。使用液应现配现用, 使用时限24h。 n配制漂白粉等粉剂溶液时,应戴口罩、手套。 n未加防锈剂的含氯消毒剂对金属有腐蚀性,不应 做金属器械的消毒。加防锈剂的含氯消毒剂对金 属器械消毒后,应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干燥 后使用。 n对织物有腐蚀和漂白作用,不应用于有色织物的 消毒。 医院感染管理科 118* n三、醇类消毒剂 n适用范围: 手、皮肤、物体表面及诊疗器具的消毒。 n使用方法 n1、手消毒 使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含醇类手消毒剂 ,手消毒方法遵循

44、WS/T 313的要求。 n2、皮肤消毒 使用70%80%(体积比)乙醇溶液擦 拭皮肤2遍,作用3min。 n3、物体表面的消毒 使用70%80%(体积比)乙醇 溶液擦拭物体表面2遍,作用3min。 n4、诊疗器具的消毒 将待消毒的物品浸没于装有70% 80%(体积比)的乙醇溶液中消毒30min,加盖; 或进行表面擦拭消毒。 医院感染管理科 119* 医院感染管理科 120* 医院感染管理科 121* 医院感染管理科 122* 医院感染管理科 123* n四、含碘类消毒剂 n1、碘伏 n适用范围:手、皮肤、黏膜及伤口的消毒 。 n使用方法 医院感染管理科 124* n消毒方法 n擦拭法 皮肤、

45、粘膜擦拭消毒,用浸有碘伏消毒液原液 的无菌棉球或其它替代物品擦拭被消毒部位。外科手 消毒用碘伏消毒液原液擦拭揉搓作用至少3min。手术 部位的皮肤消毒,用碘伏消毒液原液局部擦拭23遍 ,作用至少2min。注射部位的皮肤消毒,用碘伏消毒 液原液局部擦拭2遍,作用时间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口腔黏膜及创面消毒,用含有效碘1000mg/L 2000mg/L 的碘伏擦拭,作用3 min5min。 n冲洗法 对阴道黏膜及创面的消毒,用含有效碘 500mg/L的碘伏冲洗,作用到使用产品的规定时间。 医院感染管理科 125* n注意事项 n应置于阴凉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 n含乙醇的碘制剂消毒液不应用于黏膜

46、和伤 口的消毒。 n碘伏对二价金属制品有腐蚀性,不应做相 应金属制品的消毒。 n碘过敏者慎用。 医院感染管理科 126* n2、碘酊 n适用范围:注射及手术部位皮肤的消毒。 n使用方法: n使用碘酊原液直接涂擦注射及手术部位皮肤2遍以上 ,作用时间1min3min,待稍干后再用70 80%(体积比)乙醇脱碘。 n注意事项: n不宜用于破损皮肤、眼及口腔粘膜的消毒。 n不应用于碘酊过敏者;过敏体质者慎用。 n应置于阴凉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 医院感染管理科 127* 医院感染管理科 128* 医院感染管理科 129* 医院感染管理科 130* 医院感染管理科 131* 医院感染管理科 132*

47、 医院感染管理科 133* 医院感染管理科 134* 医院感染管理科 135* 耐药菌管理控制措施耐药菌管理控制措施 n隔离 n洗手 n消毒 n污物处理 n会诊 n解除隔离 n上报 耐药菌感染耐药菌感染 接触病人前后洗手接触病人前后洗手 医院感染管理科 136* 发现耐药菌感染(定植)者的处置发现耐药菌感染(定植)者的处置 n报告科主任、护士长,及时隔离病员(开具隔离医嘱) n24小时内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n告知同事及病人有关注意事项,控制传播手卫生,人 员、诊疗器具相对固定 n单间隔离或同种病原同室隔离;条件受限床边隔离,但同 病房不得收住气管切开或免疫力严重低下的病员 n职业防护 医院感染

48、管理科 137* 多重耐药菌控制措施落实 n隔离医嘱 n在病人床边挂蓝色接触隔离标识; n病人床边备快速手消剂; n病人床边备黄色垃圾袋(所有废物按感染性对待); n病人床边备隔离衣; n可复用使用的医疗器械(体温表、血压计等)专人专用并及时消 毒; n该病人周围物品、环境和医疗器械,每天清洁消毒; n对病人及家属宣教; n转诊患者之前通知接诊科室; n接触该病人或其环境前后进行手卫生 ; n(每日交接班报告中显示)。 医院感染管理科 138* WHOWHO减少多重耐药菌(减少多重耐药菌(MDROMDRO)感染的)感染的bundlebundle n手卫生 n接触隔离 n减少设备共用 n环境清洁

49、 n医院感染组合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n主动监测培养:鼻拭子MRSA、大便VRE n洗必泰洗浴 n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与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科 139* 医院感染管理科 140* 医院感染管理科 141* 医院感染管理科 142* n n 医疗废物管理医疗废物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科 143* 医疗废物分类医疗废物分类 感染性废物 病理性废物 损伤性废物 药物性废物 化学性废物 n黄色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 n锐器盒放损伤性医疗废物 。 医院感染管理科 144* 感染性废物感染性废物 n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 险的医疗废物。 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包括: n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各种敷料; n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 性医疗器械; n废弃的被服; n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医院感染管理科 145* 损伤性废物损伤性废物 n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