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风湿性疾病课件课件-PPT文档.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33179 上传时间:2019-01-24 格式:PPT 页数:117 大小:4.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风湿性疾病课件课件-PPT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最新风湿性疾病课件课件-PPT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最新风湿性疾病课件课件-PPT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最新风湿性疾病课件课件-PPT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最新风湿性疾病课件课件-PPT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风湿性疾病课件课件-PPT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风湿性疾病课件课件-PPT文档.ppt(1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风湿性疾病(rheumatic disease)归称结缔组织疾病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泛指 结缔组织本身或以结缔组织为主要病 变的一类疾病。 是一组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经典的风湿性疾病:风湿热、SLE、类 风关、皮肌炎、硬皮病。 血管炎综合征:过敏性紫癜、川崎病。 其他:肾小球肾炎、DMI、ITP等等。 风湿热 年龄:615岁 季节:冬春 性别:无差异 发病率:22/10万 病因及发病机理 1.病因: 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在咽峡部越久,越易引起 特殊的血清型:M血清型和粘液样菌株 遗传易感性 2.发病机理: I.交叉免疫反应:共同抗 原。 荚膜透明

2、质酸:关节、滑膜 胞壁M蛋白、N-乙酰葡糖胺、鼠李糖:心肌 、心瓣膜 胞膜脂蛋白:心肌肌膜、丘脑下核、尾壮核 .自身免疫反应: 免疫复合物病:由与链球菌抗原模拟 的自身抗原引起。 细胞免疫反应异常:T淋巴细胞增殖反 应增强、NK细胞功能增强、单核细胞 反应异常。 . 遗传:HLA-B35、 HLA-DR2、 HLA-DR4等 . 毒素:尚未确认 病理 急性渗出期:1个月。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浸润、纤维素性和浆液性渗出。 增生期:34个月。风湿小体(Aschoff 小体)形成于心肌、心内膜(瓣膜)、 肌肉、皮下结缔组织和腱鞘。 硬化期:23个月。炎细胞减少、纤维组 织增生和疤痕形成。二尖瓣主动脉瓣

3、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心脏炎、关节炎、舞蹈病、 皮下小结、环形红斑 最常见主诉:发热、关节炎 1.一般表现:发热、精神不振、疲倦、纳 差、面色苍白、多汗腹痛、胸膜炎、肺 炎。 2.心脏炎:4050%可累及,是唯一的持 续性损害。12W累及心肌炎、心内膜 炎心包炎称风湿性全心炎。 心肌炎:心悸、胸闷;心衰(提示活动 性心脏炎),心音低钝,奔马律;心动 过速,心脏扩大;SM;DM;EKG表 现;X表现。 心内膜炎: 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尖部23/6吹风样全 收缩期杂音,向腋下传导;有时可闻二 尖瓣相对狭窄所致舒张中期杂音;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胸骨左缘第三肋间 可闻舒张期叹气样杂音; 急性期为充血水肿

4、,恢复期可消失;但 多次复发可造成瓣膜永久性损害。 心包炎: 表现与心包积液量有关,积液少,心前区疼痛 ,或有心包摩擦音;积液多,心前区搏动消失 ,心音遥远,颈静脉怒涨,肝肿大等心包填塞 表现。 X线:烧瓶心(1000ml时明显);EKG:低电 压,早期ST段抬高,弓背向下,后ST段回到 等电位线,T波低平或倒置;ECHO:50ml时 即可发现。 关节炎: 占50%60%,膝、踝、肘、腕等大关节 。 红、肿、热、痛、活动受限。 数天或34W后自行消退,不留畸形。 舞蹈病(Sydenham舞蹈病):肌肉无目的、不 自主快速运动,占3%10%. 精神异常:情绪不稳定、易哭、理解力和记忆 力下降。

5、不自主动作:嘴、眼、肩部动作。 肌张力下降和共济失调:步态蹒跚、坐立不稳 、腱反射减弱、语言障碍,书写困难、细微动 作不协调。注意力集中时更明显。 皮肤症状: 环行红斑:较少见,一过性或迁延数周 ;出现于躯干和四肢近端。 皮下小结:占5%,24周消失;出现于 肘、膝、腕、踝等关节伸面,也可出现 于枕、前额、胸腰椎脊突皮下,直径 0.11cm. 辅助检查 链球菌感染证据: 咽拭培养:A组乙型熔血性链球菌。 ASO滴度上升500u以上,也可测抗脱 氧核糖核酸酶B、抗链球菌激酶、抗透明 质酸酶。 快速链球菌抗原试验。 风湿热活动指标: 白细胞计数增高 血沉增快 C-反应蛋白阳性 粘蛋白和2球蛋白增高

6、。 诊断与鉴别诊断 Jones诊断标准: 主要表现 次要表现 链球菌感染证据 心脏炎 发热 咽拭培养(+) 多关节炎 关节痛 ASO 舞蹈病 ESR 快速链球菌抗 环行红斑 CRP(+) 原试验(+) 皮下小结 P-R间期 在确定链球菌感染的前提下: 2项主要表现 1项主要表现+2项次要表现, 即可确诊 排除其他原因的舞蹈病 排除其他原因的心脏炎 应考虑风湿热 以往有风湿热,存在1主要表现或有发热 和关节痛或急性期反应物增高 提示风湿热复发。 巧记风记风 湿热热的症状: 主症:关心红结红结 舞 次症:热风长热风长 沉痛 关关节节炎 心心肌炎 红红环环形红红斑 结结皮下结节结节 舞舞蹈病 热热发

7、热发热 风风风风湿病史 长长心电图电图 RR间间期长长 沉血沉快 痛关节节痛 鉴别诊断: 与风湿性关节炎的鉴别: 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多3岁以下起病、 侵犯指趾小关节、无游走性、可遗留关 节畸形、X线可见关节面破坏,关节间隙 变窄和邻近骨骼骨质疏松。 急性化脓性关节炎:中毒症状重、好累 及大关节、血培养(+),常为金黄色葡 萄球菌。 急性白血病:有贫血、出血倾向、肝脾 淋巴结肿大,血片可见幼稚白细胞,骨 髓检查可明确。 非特异性肢痛:又名“生长痛”,多于下 肢、夜间明显、喜按、无红肿。 与风湿性心脏炎的鉴别: 感染性心内膜炎:贫血、脾大、皮肤瘀 斑或其他栓塞症状、血培养(+)、心超 看到心瓣膜

8、或心内膜有赘生物。 病毒性心肌炎:杂音不明显、少有心内 膜炎、早搏等心律失常常见、可有病毒 感染证据。 治疗 休息: 无心脏炎:卧床休息2W,随后2W内逐 渐恢复。 有心脏炎但无心衰:卧床休息4W,随后 4W内逐渐恢复。 有心脏炎伴心衰:至少卧床休息8W,随 后23个月内逐渐增加活动量。 清除链球菌感染: 青霉素2W,过敏改用红霉素。 抗风湿治疗: 有心脏炎:强的松(Prednisone) 2mg/kg.d( 最大量 60mg/d),24W后减量,总疗程 812W。 无心脏炎:阿司匹林100mg/kg.d(最大量 3g /d ),2W后减量,总疗程48W。 其他治疗: 有心衰时:大剂量糖皮质激

9、素如氢化可 的松或甲基泼尼松龙1030mg/kg.d( 13次)、慎用或不用洋地黄、低盐、吸 氧、利尿、扩血管。 舞蹈病:苯巴比妥、安定等镇静剂。 关节肿痛:制动。 预防和预后 心脏炎易复发,预后较差;伴心衰者更差。不 正规治疗影响预后。 苄星青霉素120万单位/34W5年(最好持续 至25岁);有风心者宜终身预防;青霉素过敏 改用红霉素。 风心患儿要注意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34 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 是儿童时期(16岁,23岁和912岁是 两个发病高峰)以慢性关节滑膜炎为特征 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命名繁多:Still病(18

10、97)、变应性亚败 血症、幼年慢性关节炎、幼年类风湿病、 幼年型关节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2001 国际风湿病联盟儿科委员会统一命名)等 全身症状较成人明显。 发展史与流行病学 1864年 Cornil:首次报告了1例JRA (12岁) 1890年Diament fenges:38例JRA 特征:急,大关节受累,反复并伴有生长障 碍,预后较好 1897年still:JRA可表现为急性、慢性两种形 式, 特征是关节炎+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皮 疹等 1924年:命名Stills,急性起病,全身型 1943年Wissller:瑞士,提出变应性亚败血症 特征:间歇高热,皮疹及关节症状为主 病因:轻

11、型细菌感染+变态反应炎症 1973年:变应性亚败血症正式命名为Stills病 目前:国际上已取消变应性亚败血症 发病率: 美国 1213.9/10万人 英国 10/10万 芬兰 9.2/10万 瑞典 12/10万人 中国 内无详细流行病学资料 重庆医大儿童医院:占住院病例1015/10万 病因和发病机理 可能与感染、免疫、遗传有关。 感染因素:细菌(链球菌、志贺菌等)、病毒 (细小病毒B19、EB病毒)、支原体、衣原体 等。 免疫因素 外来抗原(感染性微生物 ) 抗原 内源抗原(变性IgG、胶原蛋白 ) 体液:少关节ANA(+ ) 全身 多关节型RF(+ ) 异常免疫反应 细胞:T细胞 局部

12、细胞及细胞因子 免疫因素: 血清和关节液有自身抗体(RF、ANA、 IgG抗体); 关节液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细胞(RAC) ; 血清IgG、IgM、IgA上升; 血CD4阳性T细胞克隆扩增; 炎性细胞因子明显增高,以T辅助细胞1 类细胞因子为著。 遗传因素:未完全明确 易感人群: HLA-DRB1*B01*0603*与持续性少关节型 DP*B10301与多关节型类风湿因子阴性 HLA-DR4与多关节型类风湿因子阳性和全 身型 遗传因素:具有HLA-DR4,DR8DR5是 JRA的易发人群。 病理 以关节病变为主,呈慢性非化脓性滑膜炎; 早期:充血、水肿伴淋巴细胞,浆细胞侵润 ,滑膜积液增多;滑膜

13、增生呈绒毛状向关节 腔突起; 晚期:绒毛状增生波及软骨,形成血管翳, 软骨被侵蚀,关节面粘连融合,关节腔被纤 维组织代替,引起关节强直,畸形或半脱位 胸膜、心包膜、腹膜可有纤维素性浆膜 炎; 皮疹:组织学改变为上皮下毛细血管炎 ; 类风湿结节:均匀无结构的纤维素样坏 死。 临床表现 全身型: 约占JRA20%,任何年龄(5岁前稍多) ,无性别差异; 全身表现明显:驰张热,热时精神不振 ,热退后玩耍如常;持续数周数月,可 复发; 皮疹:多有,身体任何部位,热退消失 ; 关节炎:初不明显,易忽视,数月或数 年后成主诉,任何关节,5个; 可有肝、脾、淋巴结肿大及心包炎和胸 膜炎,少有心内膜炎; 偶有

14、腹痛,惊厥。 多关节炎型: 女孩明显多见;5关节,任何关节; 一般:先累及大关节如踝、膝、腕、肘, 常为对称性;关节肿痛而不红,晨僵是其 一大特点; 进展:累及小关节如波及指趾关节呈梭形 肿胀;颞颌关节表现张口困难、耳痛;喉 勺(环状软骨-勺状软骨)可致声哑、喉喘 鸣和饮食困难;颈椎可致颈痛和活动受限 ;髋关节可致跛行; 晚期:关节强直变形,肌肉萎缩,运动 功能损害; 该形全身症状轻。 多关节炎型分型: 类风湿因子(RF)阳性:占JRA510%,年 长儿多,可有类风湿结节,关节症状重,半数 以上关节强直变形;75%ANA阳性; 类风湿因子(RF)阴性:占JRA2530%,任 何年龄,类风湿结节

15、少见,关节症状较轻,仅 1015%关节强直变形;15%ANA阳性; 多关节型(RF阴性) 3040% 男:女=1:9,高峰 13岁和810岁 对称,少关节,日益增加,膝关节受累进 展快 多关节型(RF阳性) 710% 男:女=1:4 病情较RF阴性重,80%可发生关节侵蚀, 少关节炎型: 4个关节,踝、膝等下肢大关节好发,常不对 称,6个月者不可能转变为多关节炎型;全 身症状轻; 型:占JRA2530%,幼女多,关节炎不严 重,较少致残;一般不发生骶髂关节炎;半数 有慢性虹膜睫状体炎,可继白内障、青光眼致 永久视力障碍或失明。 型:占JRA15%,8岁以上男孩多见,累及 膝、踝等下肢大关节,部

16、分后期致骶髂关节炎 ;部分发生自限性虹膜睫状体炎,少有永久视 力损害。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的任何项目都不具备确诊价值 ,但对了解疾病程度和排除其他疾病有 帮助。 炎症反应的证据:全身型及多关节型时 ,血沉(ESR)、急性期反应物(C-RP 、IL-1、IL-6)增高。 自身抗体: RF(类风湿因子):阳性(RF-IgM)提 示严重关节病变及有类风湿结节。隐匿 型RF(RF- IgG、 RF- IgA、 RF- IgD) 对RF阴性的JRA诊断有帮助。 ANA:多关节炎型75%(+)、多关节 炎型25%(+)、少关节炎型50%( +)、少关节炎型(-)、全身型(- )。 其他检查: 血常规:白

17、细胞增高、血小板可增高( 全身型明显),轻-中度贫血。 X线:早期:(一年左右)示软组织肿胀 、关节周围骨质疏松、滑膜炎;晚期: 关节面骨质破坏,以手腕关节多见。 关节液分析和滑膜组织学检查:可鉴别 化脓、结核、类肉瘤、滑膜肿瘤。 其他影像学检查:同位素扫描、超声、 MRI等有助于发现骨关节损害。 诊断和鉴别诊断 早期依靠临床表现,排除诊断法;晚期关 节损害突出,易诊断;凡关节炎或典型 的全身症状持续观察6周以上并且排除了 其他疾病方能作出诊断。 全身型:排除风湿热、感染性关节炎、 骨髓炎、急性白血病及其他风湿性疾病 。 JRA肺部病变:细菌性或病毒性肺炎。 腰骶部疼痛:儿童强直性脊柱炎、炎症

18、 性肠病、瑞特病。 诊断 JRA诊断: 16岁 关节炎6周(关节肿胀,活动 6月内明确发作类型(多关节型5个关节, 受限、压痛、灼热感),少关节型5个关 节,系统型伴发热 鉴别: 感染性风湿性、继发性关节炎 治疗 无特殊治疗但处理好75%免于致残;治疗 目的(1)保持关节功能和尽可能减轻关 节外症状;(2)心理支持。 一般治疗: 运动功能:不发热,适当活动,正常生 活;医疗体育、理疗(清晨热浴、中药 热浴可减轻晨僵)减轻关节强直和软组 织挛缩;入睡时可用夹板固定关节于功 能位;畸形关节可矫形术(切除滑膜、 置换关节、松解肌肉)。 视力功能:定期检查以发现虹膜睫状体炎,局部 使用皮质激素和阿托品

19、可控制眼部炎症。 抗JRA药物: 水杨酸制剂和非甾体抗炎药: 水杨酸制剂:肠溶阿司匹林(ASP): 6090mg/kg.d14W 1030mg/kg.d数月。 现有赖氨匹林和精氨匹林。 非甾体抗炎药(NSAID):萘普生 1015mg/kg.d、布洛芬50mg/kg.d、甲 苯吡咯酸2030mg/kg.d. 甲氨碟呤(MTX): 10mg/M2.W 30mg/M2.W,主张早期使用,312W起 效。副作用:胃肠道反应、转氨酶升高 、贫血和粒细胞减少、B细胞淋巴瘤。 羟基氯喹: 57mg/kg.d。 糖皮质激素:可减轻JRA关节炎症状,但不能 阻止关节破坏,故不首选或单独使用。指针: 其他治疗无

20、效的全身型;虹膜睫状体炎局部治 疗无效时。 泼尼松12mg/kg.d或甲基泼尼松 龙5mg/kg.d3 d 2.5 mg/kg.d 3 d 泼尼 松口服。 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环胞霉素A、硫唑嘌 呤,疗效和安全尚须慎重评价。 柳氮磺胺吡啶: 10mg/kg.d,每周每天 增加10mg,最大量3050mg/kg.d,约4 周见效。3个月或以上。 金制剂:硫代苹果酸金钠1mg/kg.W(从 0.25 mg开始),约1/3有严重副作用如 白细胞和粒细胞减少、血尿、蛋白尿、 肝功能损害,此时必须停药。 青霉胺: 10mg/kg.d(最大750 mg/.d ),(从50mg/d开始), 其他:大剂量I

21、VIG治疗全身型JRA疗效 不确定;抗TNF单克隆抗体有明显退热 及缓解左作用,但对关节症状改善不明 显。 降价治疗和金字塔治疗方案: 金字塔方案:NSAID为一线药物;青霉 胺、柳氮磺胺吡啶、抗疟药、金制剂等 慢作用药物为二线;糖皮质激素、甲氨 碟呤、免疫抑制剂和尚在临床验证的药 物为三线。 降价方案:对于顽固性、危及生命者、 严重关节并发症及糖皮质激素撤药困难 者尽早联合治疗(NSAID+MTX、 NSAID+MTX+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 +MTX)快速控制病情后减量;先撤激素 和NSAID,以慢作用药物长期维持。 “金字塔”方案 糖皮质激素 经验性治疗 硫唑喋呤 环磷酰胺 氨甲喋呤 肌

22、注金、青霉胺 羟氯喹 金诺芬,柳氮磺胺吡啶 NSAIDS,基础方案 预后:正确处理75%不会严重致残,部 分留有关节强直和功能障碍,视力损害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74 过敏性紫癜 又称亨-舒综合症,是以小血管炎为主要 病变的系统性血管炎。 特点:紫癜但血小板不减少、常伴关节 肿痛、腹痛、便血、血尿、和蛋白尿。 28岁多见,男多于女,春秋季居多。 病因和发病机理 病因:不明确,可能与食物、药物、微生 物、疫苗等有关; 发病机理:B淋巴细胞多克隆活化为其特征 ,B 淋巴细胞分泌大量IgA和IgE;IgA、补 体C3和纤维蛋白可沉积于肾小球系膜、皮 肤和肠道毛

23、细血管,提示本病为IgA免疫复 合物病;TNF和IL-6升高。即:刺激因子 有一定遗传倾向个体 B淋巴细胞克隆 扩增 IgA介导的系统性血管炎。 病理 病病累及部位:皮肤、肾、关节、胃肠;少数累 及心、肺。 病理变化:无菌性毛细血管炎为本病的主要病理 变化。血管周围见白细胞浸润碎裂;红细胞经血 管壁渗出、发生水肿,邻近血管壁胶原纤维肿胀 、坏死和间质水肿;内皮细胞增生,血栓形成。 荧光显微镜下有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过 敏性紫癜肾炎轻者:轻度系膜增生、微小病变、 局灶性肾炎;重者为弥漫增殖性肾炎伴新月体形 成。 临床表现 多为急性起病,首发症状以皮肤紫癜为 主,但少数以腹痛、关节炎或肾脏

24、症状 首先出现; 皮肤紫癜: 多见于四肢及臀部、对称分布、伸侧较 多、分批出现; 初呈紫红色斑丘疹、高出皮面、压之不 褪色,数日转为暗红色,后呈棕褐色而 消退;少数融合成大疱伴出血性坏死; 部分伴有荨麻疹和血管神经性水肿; 皮肤紫癜46周后消失、可反复出现。 胃肠道症状:约2/3有,腹痛、呕吐、黑 便或血便、偶尔并发肠套叠、肠梗阻或 肠穿孔。 关节症状:约1/3 有,膝、踝、肘、腕 等大关节肿痛,活动受限,数日消失, 不留后遗症。 肾脏症状: 3060%有,起病一月内多见,轻重不一 ; 出现血尿、蛋白尿和管型尿,伴血压增 高及浮肿,称为紫癜性肾炎,少数以肾 病综合征表现; 大多能完全恢复,少数

25、发展为慢性肾炎 ,死于慢性肾功能衰竭。 其他表现:可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 咯血、睾丸出血、偶可发生颅内出血( 导致惊厥、瘫痪、昏迷、失语)等;累 及循环系统出现心肌炎、心包炎;呼吸 系统出现喉头水肿、哮喘、肺出血。 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正常或增加(中性和嗜酸粒细 胞可增高)、RBC一般无变化、PLT正常或 稍高;出血和凝血时间正常;血块退缩试验 正常,部分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 尿常规:可红细胞、蛋白、管型。 粪常规:隐血试验阳性。 血沉轻度增快,血清IgA升高、 IgG和IgM正 常或轻度升高,C3、C4正常或轻度升高, ANA及RF阴性,重症血浆粘度增高。 腹部超声、MRI、肾穿可选

26、做。 诊断和鉴别诊断 依靠临床表现,皮肤表现典型者易诊断 ,而在皮肤紫癜未出现时易误诊。 须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风湿性 关节炎、败血症、其他肾脏疾病、外科 急腹症等鉴别。 治疗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去除病因,有荨 麻疹和血管神经性水肿时可用抗组胺药 (扑尔敏、异丙嗪)和钙剂、西咪替丁 ;腹痛用解痉剂,有消化道出血应禁食 。 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急性期可缓 解腹痛和关节痛但不能预防肾脏损害, 泼尼松、地塞米松、甲基泼尼松龙;重 症紫癜性肾炎可加用免疫抑制剂。 抗凝治疗: 阻止PLT聚集和血栓形成:阿司匹林35mg/kg.d ,1/日;双嘧达莫35mg/kg.d; 肝素:0.51mg/k

27、g/次,首日3次,次日2次,以后 每日1次,持续7天。 尿激酶: 10003000u/kg/d静滴。 其他:钙通道拮抗剂如硝苯吡啶0.51mg/kg/日, NSAID如消炎痛23mg/kg/日,中药如:丹参, 黄芪、银杏叶等有利于血管炎的恢复。 预后 预后良好,病程一般12周至12月或一 年以上,少数死于严重并发症,1%发展 为慢性肾病,0.1%发生肾功能不全。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96 川崎病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KD)于1976 年由日本川崎富首先报告,曾称皮肤粘 膜淋巴结综合征; 80%在5岁以下发病,男:女为1.5:1, 四季均

28、可发病,亚裔人高发。 易出现冠状动脉损害。 病因和发病机理 病因:不明,立克次体、细菌、病毒、 支原体可能为诱因。 发病机理:尚不清楚; 急性期T细胞亚群失衡,CD4,CD8, CD4/CD8使机体免疫系统处于活化状 态; B淋巴细胞多克隆活化和凋亡减少,产生 大量免疫球蛋白( IgG、 IgM、IgA IgE )和细胞因子(IL-1、IL-2、IL-6、TNF- )。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内皮细胞抗 体和细胞因子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并诱 导内皮细胞表达和产生新抗原,从而导 致内皮细胞溶细胞毒性作用,内皮细胞 损伤,产生血管炎。 病理 为全身性血管炎,好发于冠状动脉,病 理过程分四期: 期:

29、19天,小动脉周围炎;冠状动脉 主要分支血管壁上的小营养A及V受侵犯 ; 期:1225天,冠状动脉主要分支全层 血管炎,弹力纤维和肌层断裂,可形成 血栓和动脉瘤; 期:2831天,动脉炎症消退,血栓和 肉芽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内膜增厚, 导致冠状动脉部分或完全阻塞; 数月数年,病变逐渐愈合,心肌疤痕 形成,阻塞的动脉可能再通。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 发热:稽留热或驰张热,持续714天或更长, 抗生素无效; 球结合膜充血:34天出现,无脓性物; 唇及口腔表现:唇充血皲裂,口腔粘膜弥漫充 血,草莓舌; 手足症状:急性期呈硬性水肿和掌跖红斑,恢 复期指、趾端甲下和皮肤交界处膜状脱皮,指 、趾甲有横沟,

30、重者指、趾甲亦可脱落。 皮肤表现:多形性红斑和猩红热样皮疹 ,第一周可出现,肛周皮肤发红、脱皮 ; 颈部淋巴结肿大:单侧或双侧,坚硬有 触痛,但表面不红、无化脓,病初出现 ,热退时消散。 心脏表现:16W可出现心包炎、心肌炎 、心内膜炎、心律失常以及冠状动脉瘤 或狭窄(24W时多发)等。心肌梗塞和 冠状动脉瘤破裂可致心源性休克甚至猝 死。 其他:可有间质性肺炎、无菌性脑膜炎 、消化系统症状(腹痛、呕吐、腹泻、 麻痹性肠梗阻、肝大、黄胆等)、关节 痛和关节炎。 辅助检查 血液检查:WBC增高,以中性粒为主, 伴核左移;PLT于第23W增多;轻度贫 血;血沉增快;C-RP等急性时相蛋白、 血浆纤维

31、蛋白原和血浆粘度增高;血清 转氨酶升高。 免疫学检查:血清 IgG、 IgM、IgA IgE 和免疫复合物升高;TH2类细胞因子如IL -6明显增高,总补体和C3正常或增高。 心电图:非特异性ST-T变化;心包炎时 可有广泛ST段抬高和低电压;心肌梗死 时ST段明显抬高、T波倒置和病理性Q波 。 胸部X线:肺纹理增多、模糊或有片状阴 影,心影可增大。 超声心动图:急性期可见心包积液,左室内 经增大,二尖瓣、主动脉瓣或三尖瓣返流; 冠状动脉扩张或狭窄。 3mm直径 4mm 为轻度扩张 4mm直径 7mm 为中度扩张 直径8mm 为重度扩张(又称 冠状动脉瘤) 冠状动脉造影:可观察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32、。 诊断和鉴别诊断 发热5天以上,伴下列5项临床表现中4项者, 在排除其他疾病后,即可诊断。 四肢变化:急性期掌跖红斑,手足硬性水肿 ;恢复期指趾端膜状脱皮。 多形性红斑。 眼结合膜充血,非化脓性。 唇充血皲裂,口腔粘膜弥漫充血,舌乳头呈 草莓舌; 颈部淋巴结肿大。 需与渗出性多形红斑、JRA全身型、败 血症和猩红热相鉴别。 治疗 阿司匹林: 3050mg/kg.d,热退后3天减量 ,约2W左右减至35mg/kg.d,维持68W 。如有冠状动脉病变,则延长至冠状动脉恢 复正常。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10天内有效 ,可迅速退热、预防冠状动脉病变发生。剂 量12g/kg于812h左右缓

33、慢输入。12%无 效,应用IVIG后9个月内不宜接种麻腮风等 疫苗。 糖皮质激素:可促进血栓形成,易发生 冠状动脉瘤和影响冠脉病变修复,尽量 不用;若要用不宜单独用,对IVIG无效 时可与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合并应用 24W。 其他: 抗PLT聚集: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 。 对症和支持治疗:补液、护肝、控 制心衰、纠正心律失常、心梗时溶 栓等。 心脏手术: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需 要冠状动脉搭桥术。 预后 川崎病为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良好。 12%可复发。 未经治疗,1525%发生冠状动脉病变 ,故无冠状动脉病变者出院1、3、6 月及12年全面体检一次。 冠状动脉病变多于2年内自行消失, 但遗留管壁增厚和弹性减弱等功能 异常,大的动脉瘤常不易完全消失 ,常致血栓形成或管腔狭窄。 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