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文档资料.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33710 上传时间:2019-01-24 格式:PPT 页数:128 大小:4.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文档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8页
最新: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文档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8页
最新: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文档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8页
最新: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文档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8页
最新: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文档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文档资料.ppt(1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1页,2003年12月23日,位于重庆市开县高桥镇,由中石油集团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井二公司钻12队承钻的中石油股份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东北矿罗家16H井发生井喷事故,造成死亡243人的特别重大事故。,川东钻探公司“12.23”井喷特大事故,第2页,教训,客观原因:晚上、山区、气象、无高音喇叭和电话。 企业: 未能在第一时间通知当地政府; 在最初的1个多小时内未能决定实施点火; 未留专人在安全防护下监视井口喷势,检测浓度,未能及时确定放喷管线点火时间; 政府: 未能有效地向群众发出警报,有效地组织疏散; 接到事故通知后,派出50人;24日15:55点火后,商议大规模搜救,25日6点才派出,才发

2、现大量人员死亡。 群众: 对井口动静麻木; 缺乏自我防护意识,第3页,一、应急管理概论,应急管理:为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公共事件,降低其可能造成的后果和影响,达到优化决策的目的,基于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原因、过程及其后果而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 突发公共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或者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第4页, 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突发公共事件,自 然 灾 害,事 故 灾 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社会安全事件,洪灾、台风、泥石流、地震等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工矿企业、交通运输等各类重特大事故,各类重大传染病疫情(鼠疫、霍乱

3、、非典等)、食物中毒、动物疫情等,重大刑事案件、恐怖事件、经济安全事件、群体性事件等,第5页,突发公共事件的特征和分级 特征: 不确定性:时间、形态、后果 紧急性: 威胁性: 灾难分级:四级(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 预警分级:四级(特别严重 红)(严重 橙)(较重 黄)(一般 蓝) 响应分级:四级 ,第6页,应急管理的内涵,应急管理强调对潜在的突发公共事件进行全过程管理,即由以下四个阶段组成,通常这四个阶段没有严格的界限,且往往是交叉的,但每个阶段都有自己明确的目标,每一个阶段是下一个阶段的基础,构成应急管理的动态循环。,第7页,应急管理四阶段工作内容,第8页,应急管理四阶段工作内

4、容,第9页,综合应急体系,事故灾难 应急救援体系,公共卫生 应急救援体系,自然灾害 应急救援体系,社会安全 应急救援体系, 应急救援体系的分类,按突发事件性质进行体系分类,第10页, 事故应急救援的法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17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 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职责;第33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制定应急预案;第68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第69条规定: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并配备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危险化学

5、品安全管理条例第49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第50条规定: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19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31条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47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本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第48条规定:施工单位应

6、当制定本单位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第49条规定:施工单位应当制定现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总承包单位统一组织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其他,第11页, 事故应急救援的法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第二十三条 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运、使用单位,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并对生产经营场所、有危险物品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周边环境开展隐患排查,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防止发生突发事件。 第二十四条 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和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单位或者管理单位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为交通工具和有关场所

7、配备报警装置和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设施,注明其使用方法,并显著标明安全撤离的通道、路线,保证安全通道、出口的畅通。,第12页, 事故应急救援的法规要求 应急救援相关法规一览表 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 核电厂核事故应急演习管理规定 核事故医学应急管理规定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办法 铁路行车事故救援规则 民航运输机应急救援规则 正在调研起草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条例,第13页, 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 统一指挥、 分级负责、相结合 区域为主、 单位自救、 社会救援。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应急管理机制。,第14页, 事故应

8、急救援的基本任务(防灾、减灾、救灾、恢复),做好日常的危害辨识、评价和监控工作,制定各项制度规程,提高风险管 理水平(事故预防) 开展预案编制、培训、宣传、演习、应急救援物资装备贮备等工作(应急 准备) 指导群众防护,组织群众撤离(应急疏散) 抢救受害人员(应急救援) 控制危险源,减少损失(应急抢险) 作好现场清消,消除危害后果(应急恢复) 查清事故原因,估算危害程度(事故调查) 事故预防、应急准备、控制事态发展、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恢复正常状态,第15页,应急救援体系, 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应包含的内容,第16页, 事故应急救援系统设计,应急救援预案系统设计内容,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功能部门)设

9、计,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设计,1. 阐明应急救援各阶段的任务 2. 确定各种特定任务和完成的程序 (5W+H) 3. 各种程序及其他支持性文件按逻辑层次组成一个完整的文件化的应急救援预案,1. 设立何种组织机构(功能部门) 2. 确定各组织机构(功能部门)在应急 救援中的职责、 地位和作用,厂内应急 救援预案,厂外应急 救援预案,企业制定,政府制定,第17页, 事故应急救援功能部门(功能部门是应急救援实施的组织保障),应急救援功能部门,应急协调中心,应急指挥中心,应急资源保障部,媒 体 中 心,负责协调事故应急期间各大中心的运作,统筹安排整个应急行动,保证行动紧张、有效、有序的进行,避免因行动紊乱

10、而造成不必要的事故损失。,负责事故现场应急的指挥工作,进行应急任务分配和人员调度,有效利用各种应急资源,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对事故现场应急行动。,负责组织、协调和提供应急物质、设备和人员支持、技术支持等,全方位保证应急行动的顺利完成。,负责与新闻媒体接触的机构,处理一切与媒体报导,采访、新闻发布会等相关事务,以保证事故报导的可信性和真实性,对事故单位、政府部门及广大公众负责。,负责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信息利用的快捷性和资源共享,为应急工作服务。,信息管理中心,其他功能部门,第18页,第19页,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类别,按行政管理权限,可分为: 国家级应急救援预案

11、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应急救援预案 市级应急救援预案 企业级应急救援预案,第20页,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类别 按应用对象范围,可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应急预案,单项应急预案,第21页,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类别,按责任主体可分为: 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的应急救援预案(厂内) 各级政府编制的应急救援预案(厂外),第22页,二、应急救援预案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概念: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指政府和生产经营单位为减少事故的后果而预先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是进行事故救援活动的行动指南。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有时也称为应急计划。,第23页,2. 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采

12、取预防措施使事故控制在局部,消除蔓延条件,防止突发重大或连锁事故发生。 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控制和处理事故,尽可能减轻事故对人员及财产的影响,保障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第24页,确定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使应急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通过培训和演练,使应急人员熟悉自己的任务,具备完成指定任务所需的能力,检验预案和行动程序,评估应急人员的整体协调性。 有利于作出及时的应急响应,降低事故后果。 应急预案是各类突发事故的应急基础。 建立与上级单位和部门应急救援体系的衔接。 有利于提高风险防范意识。,3. 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作用,第25页,4.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依据和原则,必须根据本单位产生

13、重大事故危险源的数量和可能性来作为预案制订的主要依据。 预案是依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性质、影响范围大小以及后果的严重程度等的预测,结果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应急措施。它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实用性,要制定切合实际的预案,必须依据确切的各种资料。 充分利用已有的预案和资料,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第26页,5.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要求,(一)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二)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 (三)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 (四)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五)有明确、具体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并与

14、其应急能力相适应; (六)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并能满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要求; (七)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 (八)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第27页,预案要定期演习和复查,要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检查和修正。 应急队伍要进行专业培训。并要有培训记录和档案,应急人员要通过考核证实确能胜任所担负的应急任务后,才能上岗。 各专业队平时就要组建落实并配有相应器材。应急器材要定期检查,保证设备性能完好。,第28页,6.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一个完整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由两部分组成:厂内应急救援预案和厂外应急救援预案。厂内和厂外应急救援预案计划应分开,但它们

15、彼此应协调一致,即它们必须是涉及同一可能风险的紧急情况。厂内应急救援预案是由工厂管理者负责准备,而厂外应急救援预案将责任交给其他单位,如地方政府。,预案的分类:,第29页,7、预案的组成:,实施和完成特定任务1的程序,实施和完成特定任务2的程序,实施和完成特定任务n的程序,完 整 应 急 救 援 预 案, ,按 任 务 实 施 的逻辑层次,其他辅助支持性文件和内容,+,第30页,应急预案概况: 预防程序: 准备程序: 应急程序: 恢复程序: 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一个完整应急救援预案的重点部分包括:,第31页,应急预案概况 主要描述生产经营单位概况以及危险特性状况等,同时对紧急情况下应急事件、适

16、用范围提供简述并作必要说明,如明确应急方针与原则,作为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纲领。,第32页,预防程序 是对潜在事故、可能的次生与衍生事故进行分析并说明所采取的预防和控制事故的措施。,准备程序 说明应急行动前所需采取的准备工作,包括应急组织及其职责权限、应急队伍建设和人员培训、应急物资的准备、预案的演练、公众的应急知识培训、签订互助协议等。,第33页,恢复程序 是说明事故现场应急行动结束后所需采取的清除和恢复行动。现场恢复是在事故被控制住后进行的短期恢复,从应急过程来说意味着应急救援工作的结束,并进入到另一个工作阶段,即将现场恢复到一个基本稳定的状态。经验教训表明,在现场恢复的过程中往往仍存在潜在

17、的危险,如余烬复燃、受损建筑倒塌等,所以,应充分考虑现场恢复过程中的危险,制定恢复程序,防止事故再次发生。,第34页,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对预案的制定、修改、更新、批准和发布做出明确的管理规定,保证定期或在应急演习、应急救援后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针对各种变化的情况以及预案中所暴露出的缺陷,不断地完善应急预案体系。,第35页,应急程序 主要指在实施应急救援过程中,必需的核心功能和任务的程序和步骤。如报、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与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消防和抢险、泄漏物控制等。,第36页,1)报、接警与通知 准确报告和了

18、解事故的性质和规模等初始信息是决定启动应急救援的关键。作为应急响应的第一步,必须对报、接警的要求作出明确规定,保证迅速、准确地传递事故现场的重要信息。接警人员接受报警后,应按预先确定的通报程序,迅速向有关应急机构(政府)及上级部门发出事故通知,以采取相应的行动。,第37页,2)指挥与控制 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往往需要多个救援机构共同处理,因此,对应急行动的统一指挥和协调是有效开展应急救援的关键。建立统一的应急指挥、协调和决策程序,便于对事故进行初始评估,确认紧急状态,从而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响应决策,建立现场工作区域,确定重点保护区域和应急行动的优先原则,指挥和协调现场各救援队伍开展救援行动

19、,合理高效地调配和使用应急资源等。,第38页,3)警报和紧急公告 当事故可能影响到周边地区,对周边地区的公众可能造成威胁时,应及时启动警报系统,向公众发出警报,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向公众发出紧急公告,告知事故性质,对健康的影响、自我保护措施、注意事项等,以保证公众能够及时做出自我保护响应。决定实施疏散时,应通过紧急公告确保公众了解疏散的有关信息,如疏散时间、路线、随身携带物、交通工具及目的地等。,第39页,4)通讯 通讯是应急指挥、协调和与外界联系的重要保障,在现场指挥部、应急中心、各应急救援组织、新闻媒体、医院、上级政府和外部救援机构之间,必须建立完善的应急通讯网络,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应始终保持通

20、讯网络畅通,并设立备用通讯系统。,第40页,5)事态监测与评估 建立对事故现场及场外的监测和评估程序。 以便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对事故的发展势态及影响及时进行动态的监测。事态监测在应急救援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决策支持作用,其结果不仅是控制事故现场,制定消防、抢险措施的重要决策依据,也是划分现场工作区域、保障现场应急人员安全、实施公众保护措施的重要依据。即使在现场恢复阶段,也应当对现场和环境进行监测。,第41页,6)警戒与治安 为保障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事故现场周围建立警戒区域,实施交通管制,维护现场治安秩序的目的是要防止与救援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保障救援队伍、物资运输和人群疏散等的交通畅通

21、,并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伤亡。 警戒线控制法 区域控制法 遮盖控制法 以物围圈控制法 定位控制法,第42页,7)人群疏散与安置 人群疏散是减少人员伤亡扩大的关键,也是最彻底的应急响应。应当对疏散的紧急情况和决策、预防性疏散准备、疏散区域、疏散距离、疏散路线、疏散运输工具、避难场所以及回迁等作出细致的规定和准备,应考虑疏散人群的数量、所需要的时间、风向等环境变化以及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的疏散等问题。对已实施临时疏散的人群,要做好临时生活安置,保障必要的水、电、卫生等基本条件。,第43页,8)医疗与卫生 对受伤人员采取及时、有效的现场急救,合理转送医院进行治疗,是减少事故现场人员伤亡的关键。对事故现场受

22、伤人员的临时处置、伤势的轻重判断和后送;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护资源等情况应作出基本的描述。,第44页,9)公共关系 重大事故发生后,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新闻媒体和公众的关注。应将有关事故的信息、影响、救援工作的进展等情况及时向媒体和公众公布,以消除公众的恐慌心理,避免公众的猜疑和不满。应保证事故和救援信息的统一发布,明确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对媒体和公众的发言人和信息批准、发布的程序,避免信息的不一致性。同时,还应处理好公众的有关咨询,接待和安抚受害者家属。,第45页,10)应急人员安全 重大事故尤其是涉及危险物质的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危险性极大,必须对应急人员自身的安全问题进行周密的考虑,包括安全预防

23、措施、个体防护设备、现场安全监测等,明确紧急撤离应急人员的条件和程序,保证应急人员免受事故的伤害。,第46页,11)抢险与救援 抢险与救援是应急救援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其目的是为了尽快地控制事故的发展,防止事故的蔓延和进一步扩大,从而最终控制住事故,并积极营救事故现场的受害人员。尤其是涉及危险物质的泄漏、火灾事故,其消防和抢险工作的难度和危险性十分巨大,应对消防和抢险的器材和物资、人员的培训、方法和策略以及现场指挥等做好周密的安排和准备。 快速反应原则 救助原则(受害人、亲属、亲历者),第47页,12)危险物质控制 危险物质的泄漏或失控,将可能引发火灾、爆炸或中毒事故,对工人和设备等造成严重危

24、险。而且,泄漏的危险物质以及夹带了有毒物质的灭火用水,都可能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同时也会给现场救援工作带来更大的危险。因此,必须对危险物质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如对泄漏物的围堵、收容和洗消,并进行妥善处置。,第48页,8.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结构,根据AQ/ T9002-2006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企业应急救援预案体系 =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方案+支持性附件,第49页,综合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的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安监总局17号令)第八条生产经营单位风险种类多、

25、可能发生多种事故类型的,应当组织编制本单位的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应当包括本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预案体系及响应程序、事故预防及应急保障、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等主要内容。,第50页,专项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如煤矿瓦斯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应按照综合预案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专项应急预案应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 (安监总局17号令)第九条对于某一种类的风险,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制定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

26、、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预防措施、应急处置程序和应急保障等内容。,第51页,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现场处置方案应具体、简单、针对性强。现场处置方案应根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做到事故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通过应急演练,做到迅速反应、正确处置。 (安监总局第17号令)第十条对于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重点工作岗位的现场处置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处置程序、应急处置要点和注意事项等内容。,第52页,安监总局第17号令 第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的综合应急预案

27、、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之间应当相互衔接,并与所涉及的其他单位的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第十二条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应急物资储备清单等附件信息。附件信息应当经常更新,确保信息准确有效。,第53页,支持附件: (1)危险分析附件 (2)通讯联络附件 (3)法律法规附件 (4)应急资源附件 (5)教育、培训、训练和演习附件 (6)技术支持附件 (7)互助协议附件 (8)其他支持附件,重大事故灾害类型及影响范围; 重大危险源登记表与分布; 重要防护目标一览表与分布; 事故后果预测与评估; 其他危险分析资料等。,应急机构、人员、专家名录; 广电、新闻媒体; 周边地区应急机构、

28、上级部门; 应急服务、物资供应单位名录,城市专兼职消防力量分布; 医疗救护机构分布及医疗救护能力信息; 消防、应急设施设备、物资、数量、联络方式及储存地点 通讯系统; 警报系统分布及覆盖范围; 避难及被疏散人员安置场所分布等。,应急信息管理系统; 应急决策支持系统; 危险化学品数据库; 事故案例库; 急救手册; 其他技术支持附件。,第54页,9、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成部分和构成要素,应急救援预案应该具备的八大部分28个要素:,一、基本内容,二、应急救援方针与原则,三、应急救援工作策划 1.危险辨识与评价 2.应急资源评价 3.应急机构与职责 4.应急机制 5.法律法规要求,四、应急救援准备(程序

29、) 1.应急救援设备(施)、物资 2.应急救援人员培训 3.预案演习 4.公众教育 5.应急救援互助协议,五、应急救援响应(程序) 1.报警程序 2.警报和紧急公告 3.指挥与控制 4.通讯 5.人群疏散与安置 6.警戒与治安 7.医疗与卫生服务 8.现场监测(事态监测) 9.现场抢险与控制 * 10.应急人员安全 11.环境保护 12.信息发布管理 13.应急救援资源管理,六、现场恢复与事故调查(程序),七、应急救援预案维护和改进(程序),八、应急救援预案支持附件,第55页,28个要素 1.基本内容 应急预案发布令:宣布预案生效,做好各项应急准备。 应急机构署名页:应急相关部门及负责人签名。

30、 预案分发记录页:预案接收部门签字。 预案修改记录页:修改人签字。 术语与定义等。,第56页,28个要素 2.方针与原则 阐明应急救援的方针与原则,如保护人员安全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优先,保护环境优先。以及预防为主、常备不懈、高效协调以及持续改进的思想。 列出应急预案所针对的事故(或紧急情况)类型、适用的范围和救援目标。,第57页,28个要素 3.危险辨识与评价 确认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地点; 确定事故影响范围及可能影响的人数; 重大危险源的数量及分布; 根据事故种类和后果严重度,确定预案编制的级别; 地理、人文(人口)、地质、气象等信息; 城市布局及交通情况; 可能影响应急救援的不利因素

31、等; 形成附件。,第58页,28个要素 4.应急资源评价 分析和评价目前企业和社会应急活动中可以使用或可以调动的各种资源,包括应急力量(人员)、应急设备(施)、物资、等; 基本应急装备:通讯工具、交通工具、照明工具、防护工具; 专用应急救援装备:消防、医疗、应急发电、大型机械等; 形成附件。,第59页,28个要素 5.应急机构与职责 明确应急救援过程中各个特定任务的负责机构及其职责; 明确应急反应总负责人,以及各部门的负责人及其职责; 本区域以外能提供援助的有关机构的职责; 明确政府和企业在事故应急中各自的职责; 形成附件。 特定任务包括: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各专业救援队伍(消防、工程

32、抢险、防化、监测、环保)、报警、通讯保障、救援设备和物资保障、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医疗、信息发布与公共关系、救援专家组等,第60页,28个要素 6.应急机制 按事故的严重程度建立分级响应机制和程序; 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分级响应、资源共享、全体参与; 预测预警机制、应急决策协调机制、应急公众沟通机制、应急社会动员机制、应急资源征用机制、责任追究机制等; 对各应急机构的应急行动与协调活动进行总体规划并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第61页,28个要素 7.法律法规要求 明确列出国家、省、市涉及应急救援要求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文件; 形成附件。,第62页,28个要素 8.应急设备(施)、物资 准备用于

33、应急救援的机械与设备、监测仪器、材料、交通工具、个体防护设备、医疗、办公室等保障物资等; 列出有关部门,如企业现场、武警、消防、卫生、防疫等部门可用的应急设备; 定期检查与更新; 列出存放地点及获取方法; 形成附件。,第63页,28个要素 9.应急人员的培训 对应急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并确保合格者上岗; 描述每年的培训计划; 描述对现场应急人员进行培训的频度和程度等。,第64页,28个要素 10.预案演习 描述预案演习的目的; 制定每年演习计划; 各应急方参加预案模拟演习; 描述对演习结果的评价,发现预案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第65页,28个要素 11.公众教育 为确保公众了解如何面对应

34、急情况所采取的周期性宣传以及提高安全意识的方法与措施。 宣传潜在危险的性质、疏散路线、报警和自救方法、了解各种警报的含义、应急救援的有关程序的知识。,第66页,28个要素 12.互助协议 描述与临近企业、消防、医疗、检测、武警、临近城市或地区建立的互助协议; 社会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物资供应企业的互助协议; 形成附件。,第67页,28个要素 13.报警程序(由下到上) 确定报警的机构及原则; 确定报警方式,如电话、警报器等; 确定24小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 制定报警信息单,详细记录事故情况,如事故地点、事故类型、危险物质、伤亡情况、影响范围、事态控制情况等;,第68页,28个要素

35、14.警报和紧急公告(由上到下) 警报和紧急公告的机构和标准原则; 明确向公众报警的标准、方式、信号等,应明确各种警报信号的不同含义,协调警报器的使用及每个警报器所覆盖的地理区域; 重要的公告信息(包括健康危险、自我保护、疏散路线、医院等); 特殊情况下警报:警报的盲区、特殊需要的人群及地点、使用机动方式协助发出警报或逐家通报等; 制定标准化或填空式公告样本。,第69页,28个要素 15.指挥与控制 建立协调总指挥、现场应急抢险指挥; 建立现场指挥、协调和决策程序,对事故进行初始评估,确认紧急状态,有效地确认响应级别(一级,二级,三级响应等)和抢险救援行动指令; 确定重点保护区域和应急行动的优

36、先原则; 指挥和协调现场各救援队伍的救援行动; 合理高效地使用应急资源等。,第70页,28个要素 16.通讯 应建立应急救援过程中保证各部门通讯网络畅通的程序; 规定所需的各类通讯设施,确保通讯器材完好; 维护通讯系统; 设立备用通讯系统;,第71页,28个要素 17.人群疏散与安置 确定实施疏散的紧急情况; 明确可授权发布疏散居民指令的机构和负责人; 预防性疏散准备,疏散区域,疏散距离,疏散路线,疏散运输工具,安全蔽护场所的规定; 应考虑疏散人群的数量,需要的疏散时间,可利用的时间,风向等环境变化,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的疏散问题等; 做好疏散人群的生活安置,保障条件; 明确负责执行和核实疏散居

37、民(包括通告、运输、交通管制、警戒)的机构; 核查疏散人数,记录疏散情况; 临时安置场所的管理和运转负责部门; 临时安置场所的食品、水、电力、医疗、消毒、治安等的安排; 临时安置场所的标志。,第72页,28个要素 18.警戒与治安 确定警戒的机构和职责; 应制定事故现场警戒和管制程序,保障救援队伍、物资运输和人群疏散等的畅通; 交通管制、路口封锁、指挥中心警戒、事故现场警戒; 制定对特殊设施和人群的安全保护措施(如学校、幼儿园、残疾人等); 确定决定终止保护措施的情况和规定。,第73页,28个要素 19.医疗与卫生服务 医疗资源的数量; 规定紧急医疗服务的组织,伤员的分类救护和转送方法; 抢救

38、药品、医疗器械;消毒、解毒药品等; 急救点设置,化学品受伤和疾病感染人员的隔离、净化和治疗; 死亡认定与处置; 医疗人员应经过培训并掌握对危险化学品受伤人员的正确治疗方法等。,第74页,28个要素 20.现场监测(事态监测) 建立对事故现场及场外监测和评估的程序,为现场的救援决策提供支持; 现场监测包括:事故的规模,事态的发展趋向、伤亡情况、危险物质的浓度及扩散状况,食物、水源、环境卫生污染监测等。,第75页,28个要素 21.现场抢险与控制 * 现场抢险的目标和原则; 现场抢险的操作程序; 现场抢险人员的要求; 现场抢险物资、设备的要求; * 针对特殊的风险如危险化学品事故、火灾等,需进一步

39、制定详细的抢险程序和方案,包括使用特殊的应急救援人员、专家、技术、方法、材料、设备等手段达到控制和消除事故目的。,第76页,28个要素 22.应急人员安全 为保证应急人员在抢险中免受伤害,应建立进入和离开事故现场的相关程序,保证其安全; 内容包括:进入和离开现场的标准程序 进入和离开现场的报告规定 进入和离开现场的登记规定 应急救援人员的清点规定 消毒程序 安全与卫生设备的正确配备 个人安全预防措施等。,第77页,28个要素 23.环境保护 对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重大事故,应建立环境保护程序; 控制环境污染扩大的方案; 及时清除污染; 对环境污染水平的监测; 对可能对公众健康造成损害的污染

40、通告等。,第78页,28个要素 24.信息发布管理 明确应急救援过程中对媒体和公众接触的机构和发言人,准确发布事故信息; 明确信息发布的审核、批准程序和格式; 准确通告事故发生、救援及人员伤亡情况; 为公众了解防护措施、查找亲人下落等有关问题提供咨询服务。,第79页,28个要素 25.应急救援资源管理 应制定应急救援过程中各种应急资源供给程序,保证应急资源及时合理的调配与高效使用; 内容包括:应急资源供给的机构 应急资源调用指令的响应 应急资源供给的记录 应急资源快速运抵现场的要求 应急设备的及时回收与清点等,第80页,28个要素 26.现场恢复与事故调查 应制定现场恢复程序,保证避免现场恢复

41、过程中不发生危险; 开展事故原因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和证据; 内容包括: 明确决定终止应急,恢复正常秩序的机构和负责人; 宣布应急取消的程序; 恢复正常状态的程序; 现场清理和环境影响区域的污染消除与连续检测要求; 事故调查与后果评价。,第81页,28个要素 27.应急预案维护和改进 应建立应急预案制定、修改(修订)、审核、批准和发放的程序,保证预案的及时更新和有效性; 应经常检查和修改的信息: 应急人员的身份和电话; 企业或城市中危险化学品的名称、数量、性质及所处位置; 工厂地图的变化; 运输路线的变化; 应急服务组织; 应急资源的变更; 新的重要机构,新的居民区等。 根据演习中发现和存在的

42、问题,不断修订完善应急预案的内容。,第82页,28个要素 28.支持附件 (1) 危险分析附件 (2) 通讯联络附件 (3) 法律法规附件 (4) 应急资源附件 (5) 教育、培训、训练和演习附件 (6) 技术支持附件(危化品数据库等) (7) 互助协议附件 (8) 技术专家附件 (9) 各种表单 (10) 其他支持附件,第83页,预案编制流程,成立编制小组,选定负责人,资料收集,评估应急能力,危险识别与分析,编制预案,预案评审与发布,预案的实施,10、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过程,第84页,1发布前评审 2定期评审和修订。(如一年) 3不定期评审和修订。 高危和中等规模的企业应请专家评审,其他

43、企业应进行评审。评审应保持纪录。,11、应急救援预案评审方法 -评审时机,第85页,10、应急救援预案评审方法-评审准则,兼容性,符合性,实用性,功能(职能)完整,应急过程完整,适应范围完整,通讯信息准确,职责描述准确,适应危险性质及种类准确,易于查询,语言简洁,通俗易懂,层次及结构清晰,符合法规标准要求,与其他预案一致或兼容,可操作性或实用性,评审准则,完整性,准确性,可读性,第86页,11、应急救援预案评审方法-评审类别,第87页,11、应急救援预案评审方法-评审、发布过程,内部评审,编写,同行评审,上级评审,政府评审,社区评审,修改,修改,修改,发布,第88页,演习是检验、评价和保持应急

44、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最主要的目的是 使应急救援机构及人员熟悉所编预案和发现预案存在的缺陷: 可在事故真正发生前暴露预案和程序的缺陷; 发现应急资源的不足(包括人力和设备等); 提高应急人员的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 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岗位与职责; 改善各应急部门、机构、人员之间的协调;提高整体应急反应能 力; 增强应对突发重大事故救援的信心和提高社会应急意识。,应急救援演习策划和评审 -演习的必要性,三、应急救援演习,第89页, 桌面演习 功能演习 全面演习,应急救援演习策划和评审 -演习的类型,第90页,(1)桌面演习,目的: 在没有时间压力情况下 明确相互协作和职责划分问题,锻炼演习人员解决问题

45、的能力; 发现和解决预案和程序中的问题,取得一些有建设性的讨论结果; 功能性演习和全面演习的基础。 形式 通常在会议室举行; 由应急组织的代表或关键岗位人员参加; 按照应急预案和标准行动程序,讨论所应急采取的应急行动; 讨论问题不受时间限制; 采取口头评论形式,并形成书面总结和改进建议。 主要特点:是头脑和口头上“过一遍,走一遍”应急响应的场景,成本低。,第91页,(2)功能演习,功能演习是指针对某项应急响应功能或其中某些应急响应行动举行的演练活动,可分为单项演习和组合演习。一般都需要调用有限的资源开展现场演习,并形成书面报告。目的是为了熟练和检验某些基本操作或完成某些特定任务所需的技术和实战

46、能力。 单项演习:通讯联络、通知、报告程序;资源调配,人员、装备及物资器材(装车)到位;化学监测与侦察;现场警戒;人群疏散;医疗救护;洗消去污;消防行动;公共信息传播等。 组合演习:可将具有较紧密联系的多个应急功能或任务组合在一起进行演习,以加强各应急救援组织之间的配合和协调性。 如:化学监测、侦察与消毒去污之间的配合; 警报、紧急公告、公众疏散与医疗、药品发放; 扑灭火灾、堵漏、工艺处理的相互配合等。,第92页,全面演习针对应急预案中全部或大部分应急响应功能开展演练。 全面演习一般要求持续几个小时,采取交互式方式进行,演习过程要求尽量真实,调用更多的应急人员和资源,来开展实战性演习,以检验相

47、互协调的总体反应和应急能力。,(3)全面演习,第93页,应急演习过程循环往复,为防止应急演习不到位或片面,三种应急演习方法应在实际中交叉进行。,第94页,应急救援演习策划和评审 -参演人员,演习人员 控制人员 模拟人员 评价人员 观摩人员,根据模拟场景和紧急情况作出反应 执行具体应急任务 如抢救伤员或被困人员 保护财产或公众健康 获取或管理资源 与其他应急人员共同控制事态 尽可能按真实事件一样决策或响应 应熟悉应急响应体系和所承担的任务及行动程序,第95页,应急救援演习策划和评审 -参演人员,演习人员 控制人员 模拟人员 评价人员 观摩人员,控制人员是指根据演习情景,控制应急演习进展的人员。

48、确保演习任务得到充分演习; 确保演习活动既具有一定的工作量,又富有一定 的挑战性; 确保演习的进度; 解答演习人员的疑问,解决演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保障演习过程的安全。,第96页,应急救援演习策划和评审 -参演人员,演习人员 控制人员 模拟人员 评价人员 观摩人员,模拟事故的发生过程,如释放烟雾、模拟气象条 件、模拟泄漏等。 扮演、替代某些未能参加演习的部门。由于各方 面的原因,这些机构或部门并不参与此次演习;,第97页,应急救援演习策划和评审 -参演人员,演习人员 控制人员 模拟人员 评价人员 观摩人员,观察重点演习要素并收集资料 记录事件、时间、地点详细演习经过 观察行动人员的表现并记录 在不干扰参演人员工作的情况下,协助控制人员 确保演练按计划进行 根据观察,总结演习结果并出具演习报告,第98页,应急救援演习策划和评审 -参演人员,演习人员 控制人员 模拟人员 评价人员 观摩人员,有关部门 外部机构 旁观演练过程的观众,第99页,应急救援演习策划和评审-演习基本过程与任务,第100页,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