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诊断-2016年春季肝功2013级五年-精选文档.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36255 上传时间:2019-01-24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5.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诊断-2016年春季肝功2013级五年-精选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实验诊断-2016年春季肝功2013级五年-精选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实验诊断-2016年春季肝功2013级五年-精选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实验诊断-2016年春季肝功2013级五年-精选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实验诊断-2016年春季肝功2013级五年-精选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诊断-2016年春季肝功2013级五年-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诊断-2016年春季肝功2013级五年-精选文档.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常用生物化学的实验检测,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测 胆红素和胆汁酸代谢检测 酶学检测 肝脏纤维化相关标志物检测 脂质代谢功能检测 摄取和排泄功能检测,主要内容,临床应用目的及临床意义: TP、ALB、GLB、 A/G、PAB、TBA、 蛋白电泳、BIL、尿胆红素、URO,目的与要求,掌握临床常用检查项目的参考值和临床意义 掌握黄疸的鉴别诊断 掌握常用蛋白电泳图谱 了解与肝功能相关特殊蛋白及血浆凝血因子测定,肝脏 供血:门静脉和肝动脉 输出:肝静脉和胆道 相连:胆囊和胰腺,第一节 概述,肝脏的基本功能: 1、代谢功能: 蛋白质、糖、脂类、 维生素、激素等物质代谢。 2、生物转化功能-解毒作用 3、排泄功

2、能:对胆红素和某些染料的排泄 4、合成功能:大部分蛋白质、凝血和纤溶因子、纤溶抑制因子的生成及对活性凝血因子的灭活清除,血浆蛋白质功能,维持血液的正常胶体渗透压和pH值 运输多种物质:如维生素、脂肪、金属、 微量元素、激素、药物 免疫功能:抗体和补体 凝血和纤溶 营养,常用生物化学的实验检测 一、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测,(一)、血清蛋白质测定,总蛋白 (Total protein, TP) 白蛋白 (Albumin, A) 球蛋白 (Globulin, G) 白蛋白/球蛋白比值 (A/G),标本: 静止、空腹、卧位状态下采血,避免标本溶血。 采血压迫时间要短 参考值:,临床意义: 血清总蛋白和白蛋

3、白检测主要用于反映慢性肝损害和肝实质细胞的储备功能。 总蛋白减低常与白蛋白减低平行; 总蛋白增高常同时有球蛋白增高。 白蛋白球蛋白比值,1.总蛋白: 减低:是指TP60gL(低蛋白血症), 常见于: 蛋白合成减少(中毒、坏死等严重肝损害、先天性抗体缺乏症等); 营养缺乏和营养不良; 蛋白丢失过多(肾病综合征、肾小球肾炎、 大面积烧伤、蛋白丢失性肠病等); 慢性消耗性疾病; 血液稀释,增高:指TP80gL(高蛋白血症), 常见于: 蛋白(主要是免疫球蛋白)合成增多 (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 血液浓缩(脱水); 肝硬化(球蛋白增高) 慢性感染性疾病(球蛋白明显增高、自身免疫性肝炎、脓毒症、

4、梅毒、麻风、疟疾等)。,2.白蛋白: 减低:指ALB25gL(低白蛋白血症) 蛋白摄人不足(营养不良); 白蛋白合成减少(肝细胞损害); 蛋白消耗增多(恶性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重症结核等消耗性疾病) 蛋白丢失增多(肾病综合征、严重烧伤、蛋白丢失性肠病、急性大失血等); 血液稀释(妊娠)。 增高:常伴球蛋白增高,常见于 血液浓缩(严重脱水、饮水量不足、休克); 艾迪生病(Addisons disease)。,3.球蛋白: 肝脏病变时常为ALB减低,GBL增高. 球蛋白减低与肝脏疾病关系不大。 增高: 肝脏慢性炎症和纤维化; M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 自身免疫性疾病(SLE、风

5、湿病等); 肝外的慢性炎症和感染(结核、麻风等)。 减低: 先天性B淋巴细胞缺陷、先天性无免疫球 蛋白血症; 用免疫抑制剂及抗肿瘤治疗; 严重肝、肾疾病晚期; 3岁以下婴幼儿。,(二)、血清蛋白电泳 serum electrophoresis,(1) 原理: 各种蛋白质所带电荷、等电点不同,蛋白质分子大小不同,在电场中的迁移率不同。根据这一原理可将血清中的不同蛋白质分开。反应蛋白质的代谢情况。,在碱性环境中(PH 8.6 )血清清蛋白带负电,球蛋白带正电,在进行醋酸纤维素膜电泳时,清蛋白因带负电荷,分子量小,在电场中,迅速向阳极泳动,各种球蛋白因等电点和分子量的差异,泳动速度不一,球蛋白因分子

6、量大,泳动最慢。电泳后从阳极依次为清蛋白、1球蛋白、2球蛋白、球蛋白、球蛋白五个区带,常用光密度扫描图表示。,参考值:醋纤膜法 临床意义: 1、肝脏疾病 (1)肝炎 (2)肝硬化 ( 3)肝细胞肝癌 2、M蛋白血症 3、肾病 4、炎症,(三)、血清前白蛋白 ( Serum Prealbumin, PA),由肝细胞合成,分子量6万KD,电泳时在白蛋白前。其半寿期仅为1.9天。 PA为一载体蛋白,可与T3、T4、视黄醇结合。 血清PA水平能更早的反映肝脏的合成蛋白功能。,参考值:1岁 100 mg/L 13岁 168 281 mg/L 成人 280 360 mg/L 临床意义: 降低:1,营养不良

7、,慢性感染,恶性 肿瘤晚期 。2,肝胆系统疾病:肝炎,肝硬化, 肝癌胆汁淤积性黄疸。 增高:Hodgkin病,(四)、血氨测定 体内氨基酸及核酸代谢产生的氨在肝脏 内通过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经肾脏排出体 外,从而维持血氨的正常水平,当肝细胞严重 受损时,尿素合成减少,血氨升高,临床表现 为肝性脑病。 标本: 参考值:18-72mol/L 波氏直接显色法(全血)1000-1500ng/L 离子交换树脂波氏显色法(血浆) 240-700ng/L,临床意义: 病理性增高: 1. 严重肝损害: 2.上消化道出血、 3.尿毒症、休克 4.肝外门脉分流 生理性增高:见于高蛋白饮食或运动后; 降低:见低高蛋

8、白饮食、严重贫血.,1血清1-抗胰蛋白酶(l-antitrypsin,l-AT或AAT) 1-AT为糖蛋白,主要合成于肝脏,是血清中最主要的糖蛋白酶抑制剂,也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对急性炎症性病变有一定限制作用,是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内在因素,调节内源性蛋白水解,防止炎症引起的不恰当生化反应。 参考范围: 2.04.0 gL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细菌性和病毒性炎症、肿瘤、急性胰腺炎、急性心肌梗死、外科手术后、妊娠和雌激素治疗后;减低见于:1-AT缺乏症、重症肝炎、肝硬化、新生儿肝炎、阻塞性肺气肿等,1-AT07gL应怀疑遗传性1-AT缺乏。 评价: 标本为血清,采样后应尽快测定,4可保存5天;

9、怀疑l-AT缺乏症的标本应保存于-20以下。,2血清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 CP) CP由肝脏合成,3080由胆汁排出;是含铜的2-糖蛋白,其纯品呈蓝色,因此又称为铜蓝蛋白;具有铁氧化酶活性,是亚铁氧化酶,故又称为铜氧化酶。 参考范围: 成人:男 0.220.40 gL 女 0.250.60 gL 临床意义: CP减低主要见于: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营养性铜缺乏、严重肝病和严重低蛋白血症; 增高见于:各种炎症等急性时相反应和各种胆道阻塞性疾病等。 评价: 虽然CP02gL可能提示为Wilson病,但诊断Wilson病不能只观察CP。肾性或肠道的丢失、大面积烧伤的皮肤丢

10、失、肝病时的合成不足等,都可以引起CP下降。有报道暴发性肝衰竭患者,CP浓度可以高于先前无症状期的水平。,(六)血浆凝血因子测定 凝血因子: 肝脏中合成(组织因子及vW因子除外) 凝血因子半衰期: 比清蛋白短得多,尤其是维生素K依赖因子(、X),如因子的半衰期只有1.56h,肝脏早期受损可用凝血因子检测作为过筛试验。,在肝脏疾患时,常用的过筛试验有: 1. 凝血酶原时间(PT) 主要检查 、X 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主要检查 、X 、 3凝血酶时间(TT) 主要检查 、 、 X 4肝促凝血酶原试验(HPT) 主要检查 、X 5. 抗凝血酶 (AT-) 主要检查肝脏合成AT-的能力

11、,1、 来 源,(1)主要途径: 衰老或死亡的RBC代谢产生 (骨髓脾及骨髓的单核巨筮细跑系统破坏释放入血) (2)旁路途径: 骨髓无效造血 (少部分); 含有亚铁血红素的非血红蛋白物质 如肌红蛋白、过氧化物酶等(很少),二、 胆红素(Bilirubin),二、胆红素的分类 1)胆红素与清蛋白结合后转运至肝。未经肝处素理的胆红素难溶于水,称游离胆红素或间接胆红素。 2)胆红素入肝后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成为可溶于水的胆红素,称为结合胆红素或直接胆红素。 3)总胆红素为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之和,T-Bil,结合Bil,非结合Bil,非结合 Bil,胆红素蛋白 dCB mCB,葡萄糖醛酸,HPLC,T

12、-Bil,间接Bil,直接Bil,非结合 Bil,结合 Bili,J-G,HPLC,2、胆红素的分类,3、胆 红 素 性 质,4.胆红素的代谢,肝细胞肿胀、坏死、毛细胆管病变 胆红素摄取、转化和排泄能力,导致UCB、CB和URO,胆汁排泄受阻 CB逆流入血; 肠肝循环被阻断 尿URO消失或减 少、CB,RBC 破坏过多,超过 肝C的能力,造成UCB CB代偿性稍;URO0rN,5、参考范围,总胆红素( Total Bilirubin, TB) 间接胆红素(UCB) = TB - 直接胆红素(CB),6、临床意义: 1)判断有无黄疸及黄疸程度 隐形黄疸:17-34 轻度黄疸:34-170 中度黄

13、疸:170-340 重度黄疸:340,2)黄疸类型的鉴别 (血) 单位mol/L,临床常见黄疸类型鉴别(尿),临 床 意 义,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出生在24h后至一周内血清总胆红素 12mg/dl,直接胆红素1.0mg/dl。,原因 (1) RBC破坏过多 (2) 新生儿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不足 (3) 新生儿肝细胞中Y蛋白不足 (4) 新生儿的肠肝循环增加,临 床 意 义,遗传性黄疸的疾病 Crigler-Najjar 、Gilber综合症患者由于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或减少, 血清总、直胆红素结果同 Rotor 、Dubin-Johnson综合症患者由于肝细胞向毛细胆管排泄胆红素异常,血清总、直

14、胆红素结果同,溶血性黄疸。,梗阻性黄疸。,(五)直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比值: 协助鉴别黄疸类型 DBIL /TBIL 50为胆汁淤积性黄疸。,(六)尿胆红素(urine bilirubin)测定: 非结合胆红素不能透过肾小球屏障,因此不能在尿中出现。而结合胆红素为水溶性,能够透过肾小球基底膜而在尿中出现。正常成年人尿中含有微量胆红素,大约为3.4mol/L。当血中结合胆红素浓度超过肾阈(34mol/L)时,结合胆红素可自尿中排出。 【参考范围】 阴性,【临床意义】 尿胆红素试验阳性提示血中结合胆红素增加,见于: (1) 胆汁排泄受阻 肝外胆管阻塞,如胆石症、胆管肿瘤、胰头癌等;肝内小胆管压力升高

15、,如门脉周围炎症、纤维化,或肝细胞肿胀等。 (2) 肝细胞损害 病毒性肝炎,药物或中毒性肝炎,急性酒精肝炎。,(3) 黄疸鉴别诊断 肝细胞性及梗阻性黄疸尿内胆红素阳性,而溶血性黄疸则为阴性。先天性黄疸中Dubin-Johnson和Rotor综合征尿内胆红素阳性,而Gilbert和Crigler-Najjar综合征则为阴性。 (4) 碱中毒 胆红素分泌增加,可出现尿胆红素试验阳性。,(七)尿中尿胆原测定 在胆红素肠肝循环过程中,仅有极少量尿胆原逸入血液循环并从肾脏排出。尿中可查出微量的尿胆原。 【参考范围】 定量:0.844.24mol/L/24h;定性:阴性或弱阳性。 【临床意义】 在餐后或碱

16、性尿中,由于肾小管对尿胆原重吸收减少和肠道尿胆原生成增加,尿中尿胆原稍有增加;相反在酸性尿中则减少。若晨尿稀释4倍以上仍呈阳性,则为尿胆原增多。,尿胆原增多 肝细胞受损,如病毒性肝炎、药物或中毒性肝损害及某些门脉性肝硬化患者。 循环中红细胞破坏增加或红细胞前体细胞在骨髓内破坏增加,如溶血性贫血及巨幼细胞贫血。 内出血时由于胆红素生成增加,尿胆原排出随之增加;充血性心力衰竭伴肝淤血时,影响胆汁中尿胆原转运及再分泌,进入血中的尿胆原增加。 其他,如肠梗阻、顽固性便秘,使肠道对尿胆原重吸收增加,尿中尿胆原排出增加。,(2) 尿胆原减少或缺如 胆道梗阻,如胆石症、胆管肿瘤、胰头癌、Vater壶腹癌等,

17、完全梗阻时尿胆原缺如,不完全梗阻时则减少,同时伴有尿胆红素增加。 新生儿及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时,由于肠道细菌缺乏或受到药物抑制,使尿胆原生成减少。,胆汁酸代谢检查,胆汁酸(bile acid ,BA)在肝脏中由胆固 醇合成,随胆汁入肠道,经肠道细菌分解后由 胆汁酸小肠重新吸收,经门静脉入肝,被肝细 胞摄取,少量进入血液循环,因此胆汁酸的测 定能反映肝细胞合成、摄取及分泌功能,并与 胆道排泄功能有关。血清胆汁酸是唯一可同时 反映肝细胞合成代谢功能、分泌状态以及肝细 胞损伤三个方面的血清学指标。餐后生理性增 高,一般作空腹测定总胆汁酸(TBA)。,三 、血清总胆汁酸 (Total Bile Acid),肝细胞 胆固醇 初级胆汁酸 次级胆汁酸 体外 胆酸(CA) 脱氧胆酸(DCA) 鹅脱氧胆酸(CDCA) 石胆酸(LCA) 熊脱氧胆酸(UDCA),肠道,细菌,肠-肝循环,参考值: 总胆汁酸 (TBA) 酶法 010mol/L 临床意义: 增高: 1、肝细胞损害,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 肝硬化、肝癌、酒精肝及中毒性肝病; 2、胆道梗阻,肝内、肝外的胆管梗阻 3、门脉分流,肠道中的次级胆汁酸经分流的 门脉系统直接进入体循环; 4、餐后生理性增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