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标准心肺复苏教程课件-文档资料.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37507 上传时间:2019-01-25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5.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最标准心肺复苏教程课件-文档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最新:最标准心肺复苏教程课件-文档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最新:最标准心肺复苏教程课件-文档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最新:最标准心肺复苏教程课件-文档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最新:最标准心肺复苏教程课件-文档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最标准心肺复苏教程课件-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最标准心肺复苏教程课件-文档资料.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前 言,胸部按压(C,compression) 开放气道(A,airway) 人工呼吸(B,breathing),高质量心肺复苏包括:, 按压速率至少为每分钟 100 次 成人按压幅度至少为 5 厘米;婴儿和儿童的按压幅度至少为 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婴儿大约为 4 厘米,儿童大约为 5 厘米)。请注意,不再使用 5 厘米的成人范围,而且为儿 童和婴儿指定的绝对深度较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 管急救指南早期版本中指定的深度更深。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 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避免过度通气,依 据,一、绝大多数心跳骤停发生在成人,而在各年龄段的患者中,发现心脏骤停最高存活率者均为有目击的心

2、脏骤停,且初始心律是室颤(VF)或无脉搏性室性心动过速(VT)。在这些患者中,基本生命支持的关键操作是胸外按压和早期除颤。 二、在ABC程序中,当施救者开放气道以进行口对口呼吸、寻找防护装置或收集并装配通气设备的过程中,胸外按压往往会被延误。 更改为CAB程序,可以尽快开始胸外按压,同时能尽量缩短通气的延误。,依 据,三、大多数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没有由任何旁观者进行心肺复苏。这可能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但其中一个障碍可能是ABC程序,该程序的第一步是施救者认为最困难的步骤,即开放气道并人工呼吸。假如先进行胸外按压,可能会鼓励更多的施救者立即开始实施心肺复苏。 四、对于心脏病因导致的心脏骤停,单纯胸外

3、按压心肺复苏或同时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心肺复苏的存活率相近。,心肺复苏具体操作流程,心脏骤停 sudden cardiac arrest,SCA,心脏机械活动突然停止 (心音消失,动脉搏动消失) 患者对刺激无反应 无自主呼吸或濒死喘息等,时间就是生命,心跳停止3秒钟 -黑朦 心跳停止5-10秒钟-晕厥 心跳停止15秒钟 -昏厥或抽搐 心跳停止45秒钟 -瞳孔散大 心跳停止1-2分钟 -瞳孔固定 心跳停止4-6分钟 -大脑细胞不可逆损害,大量实践证明: 4分钟内进行复苏者,可能一半人被救活。 4-6分钟内进行复苏者,10%被救活。 超过6分钟存活率仅4%。 超过10分钟存活率几乎为0。,心脏

4、骤停,成人常见原因: 心脏疾病(冠心病最多见) 创伤、淹溺、药物过量、窒息、出血 小儿常见原因: 非心脏性,如气道梗阻、烟雾吸入、 溺水、感染,中毒等,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BLS) 高级生命支持(ACLS),判断意识 立即呼救 放置CPR体位 胸外按压(C) 开放气道(A) 人工呼吸(B) 判断,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一评估周围环境,院外急救:伸开双臂,眼睛环顾四周,看上、下、左、右,无水灾、火灾、雷电、无房屋倒塌等,环境安全。 用物准备:硬木板、纱布2块。 院内急救:疏散周围无关人员,环境安全。 用物准备:开口器、舌钳、口咽通气管、纱布2块、弯盘、电筒。,二判断意识:,拍肩、呼叫,证实病人意

5、识丧失,看 急救开始时间。,1.判断意识,拍打双肩,凑近耳边大声呼唤:“喂!同志、你怎么了?” 如均无反应,则确定为意识丧失,轻拍重喊,2.呼救 意识丧失即为危险状态,故必须立即呼救,院外急救:寻求他人帮忙,拨打急救电话(120)告知事发地点 院内急救:高呼医生抢救患者。,来人呐!救命啊!,三、体位摆放,仰卧位 俯卧位时翻身整体转动,保护颈部 摆放于地面或硬板床 救护人跪于病人右侧双膝与肩同宽。 左膝关节平肩部。 解开病人衣领、领带以及拉链,四、 建立人工循环: 检查有无颈动脉搏动,同时评估有无呼吸、胸廓有无起伏,时间510秒;如无脉搏,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时观察病人面部反应。,C .

6、人工循环(Circulation,C),检查脉搏,心脏按压,心肺复苏BLS(CAB),脉搏检查: 1岁以上触颈动脉,1岁一下肱动脉 医务人员检查脉搏的时间不应超过10秒,如 10秒内没有明确触摸到脉搏,应开始心肺复苏并使用AED(如果有的话)。,心肺复苏BLS(CAB),判断循环:触摸颈动脉搏动 1、颈动脉位置: 气管与颈部胸锁乳突肌之间的沟内 2、方法:一手食指和中指并拢,置于患者气管正中部位,男性可先触及喉结然后向一旁滑移约2-3cm,至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凹陷处。,心肺复苏BLS(CAB),胸部按压: 部位: 胸骨下1/3交界处 或双乳头与前正中线交界处 定位:用手指触到靠近施救者一侧的胸廓

7、肋缘,手指向中线滑动到剑突部位,取剑突上两横指,另一手掌跟置于两横指上方,置胸骨正中,另一只手叠加之上,手指锁住,交叉抬起。,按压方法: 按压时上半身前倾,腕、肘、肩关节伸直,以髋关节为支点,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重力进行按压。,心肺复苏BLS(CAB),心肺复苏BLS(CAB),频率:100次/分至少100次/分 按压幅度:胸骨下陷45cm至少5cm 压下后应让胸廓完全回弹 压下与松开的时间基本相等 按压-通气比值:30:2 (成人、婴儿和儿童),心肺复苏BLS(CAB),为确保有效按压: 1)患者应该以仰卧位躺在硬质平面 2)肘关节伸直,上肢呈一直线,双肩正对双手,按压的方 向与胸骨垂

8、直 3)对正常体型的患者,按压幅度至少5cm 4)每次按压后,双手放松使胸骨恢复到按压前的位置。放 松时双手不要离开胸壁。保持双手位置固定。 5)在一次按压周期内,按压与放松时间各为50%。 6)每2min更换按压者,每次更换尽量在5s内完成 7)CPR过程中不应搬动患者并尽量减少中断,两手手指跷起(扣在一起)离开胸壁,心肺复苏BLS(CAB),心肺复苏BLS(CAB),正确,错误,心肺复苏BLS(CAB),高质量心肺复苏: 按压速率至少为每分钟 100 次 成人按压幅度至少为 5 厘米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 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避免过度通气,心肺复苏BLS(CAB),开放气道: 去除

9、气道内异物:舌根后坠和异物阻塞是造成气道阻塞最常见原因。开放气道应先去除气道内异物。如无颈部创伤,清除口腔中的异物和呕吐物时,可一手按压开下颌,另一手用食指将固体异物钩出,或用指套或手指缠纱布清除口腔中的液体分泌物。 仰头-抬颏法 托颌法(外伤时),心肺复苏BLS(CAB),托颌法 将肘部支撑在患者所处的平面上,双手放置在患者头部两侧并握紧下颌角,同时用力向上托起下颌。如果需要进行人工呼吸,则将下颌持续上托,用拇指把口唇分开,用面颊贴紧患者的鼻孔进行口对口呼吸。托颌法因其难以掌握和实施,常常不能有效的开放气道,还可能导致脊髓损伤,因而不建议基础救助者采用。,仰头-抬颏法 将一手小鱼际置于患者前

10、额部,用力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置于下颏骨骨性部分向上抬颏。使下颌尖、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心肺复苏BLS(CAB),人工呼吸 : 口对口:开放气道捏鼻子口对口 “正常”吸气缓慢吹气(1秒以上),胸廓明显抬起,8-10次/分松口、松鼻气体呼出 胸廓回落 避免过度通气,口对口人工呼吸,仰头举颏打开气道; 捏紧鼻孔; 张大口包紧其口唇;,始终保持气道开放 吹气时不能漏气 连吹2次,注意中间松开鼻孔,让病人出气 确保胸部升起并维持1s 频率:成人10-12次/分。,注意事项,心肺复苏BLS(CAB),心肺复苏BLS(CAB),球囊面罩 体位:仰卧,头后仰体位 抢救者位于患者头顶端。 手法:EC手法固定面

11、罩 1、C法左手拇指和食指将面罩紧扣于患者口鼻部,固定面罩,保持面罩密闭无漏气。 2、E法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放在病人下颌角 处,向前上托起下颌,保持气道通畅。 3、用右手挤压气囊 1L球囊的1/22/3,胸廓扩张,超过1s,心肺复苏BLS(CAB),心肺复苏BLS(CAB),心肺复苏BLS(CAB),重新评价: 单人:5个按压/通气周期(约2min)后,再次检查和评价,如仍无循环体征,立即重新进行CPR。 双人:一人行胸部按压,另一人保持患者气道通畅,并进行人工通气,同时监测颈动脉搏动,评价按压效果。如果有2名或更多急救者在场,应每2min应更换按压者,避免因劳累降低按压效果。,心肺复苏有效指征,双侧瞳孔由散大缩小 面色、口唇、耳垂、甲床转为红润 自主呼吸逐渐恢复 触摸到规律的颈动脉搏动 手脚抽搐开始呻吟 收缩压大于60mmHg,心肺复苏可以终止的条件,伤病员已经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医务人员确定被救者已经死亡,八、复苏成功,记录时间。 取舒适体位、保暖,整理用物、药品,洗手、记 录。,小 结,提高CPR质量: C:有力按,快速按,减少中断 B:避免过度通气 早期除颤 VF:非同步,最大能量,1次方案,感谢院领导的支持与厚爱! 感谢各临床科室鼎力配合与支持! 医护长期协作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