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进展-精选文档.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37517 上传时间:2019-01-25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6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进展-精选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进展-精选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进展-精选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进展-精选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进展-精选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进展-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进展-精选文档.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脊髓灰质炎历史回顾 消灭脊髓灰质炎形势及进展 广州市维持无脊灰面临的风险与对策,1909年,奥地利裔医生兰茨泰纳(Karl Landsteiner)和波普尔(Erwin Popper)分离并确认了脊髓灰质炎病毒是导致脊髓灰质炎的病原体,1916年,脊髓灰质炎在纽约爆发,导致了数千人死亡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1921年在一次游泳之后染上了脊髓灰质炎,造成了下肢瘫痪。他建立了小儿麻痹症全国基金会,促进疫苗的研制,1952年,在小儿麻痹症全国基金会的支持下,匹茨堡大学约纳斯.沙克(Dr. Jonas Salk)在实验室里成功地培育出了三种型脊灰毒株,并用福尔马林灭活制成疫苗(IPV,沙克疫苗)

2、,保护率在80%-90%。但因不诱导肠道免疫,不能阻止病毒传播,1950年代,辛辛那提大学的阿尔伯特沙宾(Albert Sabin)同样也在小儿麻痹症全国基金会的支持下,通过把脊灰病毒在猴肾脏细胞中多次传代,筛选出不致病的毒株,制备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PV,沙宾疫苗) 1960年代,沙宾疫苗得到了许可证,这种疫苗诱导肠粘膜免疫,能够阻断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而且接种方便、免疫时间长、通过疫苗株传播使他人免疫等优点,很快取代了沙克疫苗,1988年,第41届世界卫生大会提出并通过了在2000年完全消灭脊灰的计划 到1988年,有效、廉价的口服脊灰疫苗已经使用了25年,但至少在125个国家每年仍有3

3、5万儿童因野生脊灰病毒而永久瘫痪,脊髓灰质炎历史回顾 消灭脊髓灰质炎形势及进展 广州市维持无脊灰面临的风险与对策,全球根除脊灰形势与进展,全球努力消灭该脊灰成果 1988年以来,脊灰病例数减少了99%以上,从当时年约35万例减至2012年的223例报告病例,2013年野生脊灰病毒的病例数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1988年超过125个国家流行脊灰,2013年减少到只剩下3个(阿富汗、尼日利亚和巴基斯坦),是历史上范围最小的地理区域,全球根除脊灰形势与进展,1994年,世卫组织美洲区域被认证为无脊髓灰质炎区 1999年10月发现全世界最后一例因2型野生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瘫痪病例 2000年世卫组织西太

4、平洋区域获得无脊灰认证 2002年6月欧洲区域也获得无脊灰认证,全球根除脊灰形势与进展,这个小男孩是世卫组织美洲区域最后一名因脊灰而瘫痪的儿童,2003年,适当削减了根除行动,致使脊髓灰质炎大面积复发 尼日利亚北部两个州因谣言突然暂停使用口服脊灰疫苗,触发了一次全国流行 因为资金有限,中止了在非洲、亚洲和中东多数无脊灰地区的有关活动。这些地区20个国家因尼日利亚的病毒输入而暴发新疫情 同时源自印度的病毒再次感染了另外6个国家。无脊灰地区总计有数千名儿童瘫痪,全球根除脊灰形势与进展,全球根除脊灰行动新的2010-2012年战略计划:汲取经验教训,实现战略计划各项主要目标:在亚洲、非洲阻断脊髓灰质

5、炎野病毒的传播;加强全球监测和疫情应对;以及加强免疫接种系统 4个流行国家(尼日利亚、印度、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政府首脑直接参与完成根除的行动 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地方和军队领导人,宗教和传统领袖大大加强了作用,开展跨界同步运动、追踪游牧人口,全球根除脊灰形势与进展,在印度,开展大规模多轮国家免疫日活动,仅1轮中就设有64万个免疫站点,230万名接种人员,1.91亿次家访,1.72亿儿童服苗。 在冲突区域中,议定“安宁日”,对儿童开展免疫;在最偏远地区,绘制每一名儿童分布图,利用所有交通方式,从驴车到摩托车,直到直升飞机寻找儿童,全球根除脊灰形势与进展,印度已成功阻断脊灰传播 尼日利亚北部地区

6、已有四个月未发现一例脊灰病例 因输入性病毒有可能“卷土重来”的四个国家中,其中两个国家(刚果、苏丹)在过去六个月内无病例报告,全球根除脊灰形势与进展,自2007年3月25日-2012年,索马里没有发生野生脊灰病毒病例。这是公共卫生方面的一项历史性成就,因为在存在广泛冲突、大量人口流离失所以及卫生基础设施薄弱的背景下取得的 这要归功于成千上万志愿者和卫生工作者。他们在每一轮的全国计免日活动中,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挨家挨户地走访全国的村庄和定居点,为180多万五岁以下儿童接种疫苗,2013年全球脊灰疫情,2013年2月3日至8月4日-以色列下水道样本中发现了1型野生脊灰病毒。还在27名健康儿童和一名

7、成人的粪便标本中分离到了这一病毒。尚没有报告脊灰病例 8月18日起开展全国性接种运动,对儿童口服脊灰疫苗补充免疫,加强从未服用脊灰活疫苗的儿童的粘膜免疫水平,快速阻断病毒传播,2013年全球脊灰疫情,2013年5月22日 - 非洲之角暴发1型野生脊灰病毒疫情。肯尼亚达达布一名四个月大的女童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另两名健康接触者在1型野生脊灰病毒检测中呈阳性。 2013年5月9日,在索马里巴纳迪尔确认了一例1型野生脊灰病毒病例 疫情应对:2013年5月14日在索马里开始了第一轮疫苗接种,为44万名儿童进行免疫;第二轮活动于5月26日与肯尼亚的受影响地区同时进行。加强脊灰监测,积极搜寻任何疑似病

8、例,2013年全球脊灰疫情,2013年2月12日 - 尼日尔通报1例1型野生脊灰病毒病例(WPV1),此病毒是输入病毒,与尼日利亚传播的病毒密切相关。 该国持续开展疫情应对活动。,2013年全球脊灰疫情,2013年2月11日 - 在埃及大开罗两个地区采集的下水道样本中,分离出了1型野生脊灰病毒。基因序列调查结果显示,病毒株与巴基斯坦信德省北部传播的病毒密切相关,脊髓灰质炎历史回顾 消灭脊髓灰质炎形势及进展 广州市维持无脊灰面临的风险与对策,一、脊灰野病毒输入的风险,输入是指脊灰病毒由一个地区传入另一个地区,主要是指由流行地区传入非流行区 世界上只要存在脊灰野病毒传播,就有输入的危险,全球 20

9、09至2010年期间,23个以往无脊灰国家因输入病毒而再度发生感染病例。 中国 我国于1995年和1996年先后在云南发现4例由缅甸输入的脊灰野病毒病例 1999年,青海省发现由境外输入病例 2011年,新疆发生输入性野病毒引起局部传播,广州市输入野生脊灰病毒风险 上世纪90年代末起, 越来越多的非洲人涌入广州,形成了全亚洲最大的非洲人聚居区。2007年底广州日报曾报道,当时在广州的非洲人数量以十万计 其中以仍有脊灰本土流行的尼日利亚人最多,八成在中国的尼日利亚人都在广州。仅广园西社区尼日利亚餐厅39家,理发店10家曾发生两起尼日利亚人群体事件 近年广州市南亚人也越来越多,二、VDPV造成的威

10、胁,脊灰疫苗衍生病毒(VDPVs): 脊灰病毒分离株与原始疫苗株病毒相比,衣壳蛋白1区(VP1区)核苷酸序列变异介于1%15%(9个以上碱基变异)。由于变异可使毒力恢复,导致瘫痪。,全球cVDPVs疫情,2000年至2013年,25亿多儿童服用100多亿剂OPV,预防850万脊灰病例发生,同时,20个国家出现了20起cVDPVs事件,导致发生了655例VDPVs病例,我国VDPV:2001年以来,有12个省(直辖市)发现VDPV 我省尚未发现VDPV,但已发现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例(VP1区6-9个碱基变异(变异率0.5-1%),广州市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毒 2013年6月,外环境监测(猎德污水处

11、理厂采样)中发现型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毒,6个核苷酸变异 2013年8月,花都区一手足口病例中分离到型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毒,6个核苷酸变异(已接种4剂IPV) 2009年,天河区一AFP病例中分离到型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毒,8个核苷酸变异,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如果人群获得的免疫(肠道免疫)存在严重不足,所排出的疫苗病毒可能会在更长的时间内持续传播。病毒生存的时间越长,就越有可能发生基因变化。 疫苗病毒在免疫接种不足的人群中至少传播12个月, VDPVs才会出现。因此,问题发生在免疫覆盖率不足方面,而不是疫苗本身,英国:用mate-分析方法综合31个研究,口服OPV5-30天后收集大便分离疫苗病毒

12、既往有OPV免疫史与没有免疫史儿童比较,病毒分离OR值0.13(95%CI0.08-0.24),(注:即既往有OPV免疫史感染保护率87%) 既往曾接种IPV儿童及没有免疫史儿童OR值0.81(95%CI0.59-1.11),(注:即既往有IPV免疫史无感染保护率) Hird TR et al. Systematic review of mucosal immunity induced by oral and 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s against virus shedding following oral poliovirus challenge. P

13、LoS Pathog.2012V8N4 :e1002599,瑞士从2001-2004年,实行从OPV过渡到IPV,由于IPV粘膜免疫效果比OPV差,病毒容易在IPV免疫人群中循环。在停止使用OPV后的2004-2006年,对两个污水处理厂采样。174个污水样本20个检出沙宾样病毒株。3/4分离株出现突变,3株有重组 Zurbriggen S et al. Isolation of sabin-like polioviruses from wastewater in a country using inactivated polio vaccine. Appl Environ Microbiol

14、.2008V74N18 :5608-14,过去认为,OPV导致VAPP风险。现在发现,停止或减少OPV使用,会增加cVDPV风险。消除cVDPV风险需要保持很高免疫覆盖率及尽可能长时间使用OPV。如果没有取得IPV高接种率而停用OPV是不明智的。 John TJ. A developing country perspective on vaccine-associa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is. Bull World Health Organ.2004V82N1 :53-7,思考: 目前我市野病毒输入风险较高,脊灰病毒(疫苗株)粪-口传播现象存在,推行IPV(尤其3剂

15、以上)是否增加cVDPV风险?近期出现高变异株是否有关?,三、AFP病例监测系统仍存在薄弱环节,AFP监测是及时发现输入野病毒或VDPV病例的关键 部分医院存在AFP病例漏报现象 部分地区AFP病例报告及时性、敏感性有待提高 AFP病例采样及时性和规范性,14种引起AFP疾病没有单列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从我国一些地区AFP监测结果,没见ADEM或脑脊髓炎报告,没有还是漏报? 澳大利亚1995-1999年报告15岁以下AFP143例,其中ADEM5例,占3.50%,在18种疾病中排第4位,排在GBS(67例)、横贯性脊髓炎(27例)、外伤(8例)之后,其他14种疾病均在4例以下 MO

16、RRIS et al. Acute accid paralysis in Australian children. J. Paediatr. Child Health(2003)39.22-26,我市一2月龄男婴,OPV首剂,引起ADEM。报告AFP,曾误为VAPP 山东CDC报告1例VAPP,收治医院诊断为ADEM 日本有报道脊灰疫苗株感染引起ADEM 国内临床有病例报告,在ADEM病例分析中提到有OPV接种史,非单独进行分析(陈黎等报告2例,曲敬师等报告1例,陆燕芬等报告1例) 发现可疑OPV病毒引起ADEM,脑脊液脊灰病毒分离,在免疫空白区和接种率不高的地区,一旦野病毒侵入,易引起流行

17、VDPV多发生在脊灰疫苗接种率低的地区 我国首次发现VDPV循环的村,59名被调查儿童中,只有1名儿童有全程接种史,38名儿童从未服过脊灰疫苗 19971999年在发现的有明确服苗记录VDPV病例中,0剂次占37.3%,未全程免疫者占33.3%。,四、脊灰疫苗空白人群,我市脊灰免疫情况 流动儿童实际免疫情况,目前接种率报表、现场调查都比较难评估,是否存在免疫空白? 肠道免疫率有多高(仅接种IPV,肠道粘膜免疫缺乏)?是否能阻断脊灰病毒传播? 外国人聚居地儿童免疫本底情况?,保持无脊灰状态主要策略,免疫 常规接种 以乡镇为单位达95%以上 强化免疫 原则上应保证本辖区内所有4岁以下儿童每3年得到两剂次以上的强化免疫 (疫苗种类及方案?OPV、IPV+OPV) 监测 完善AFP病例监测系统 应急 及时发现并开展VDPV的调查处理 针对野病毒输入 脊灰病毒实验室封存 已完成,全球根除脊灰行动小组(GPEI) 根除脊灰最后阶段计划2013-2018,检测并阻断脊灰病毒传播(2014年底终止脊灰野病毒传播,新的VDPV暴发在120天内终止) 强化免疫体系,停用口服疫苗 证实根除野病毒,强化长期安全防范机制(消除实验室、疫苗及试剂生产等各种危险因素) 消灭脊灰的遗产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