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与心理卫生-PPT文档资料.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37739 上传时间:2019-01-25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血管疾病与心理卫生-PPT文档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心血管疾病与心理卫生-PPT文档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心血管疾病与心理卫生-PPT文档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心血管疾病与心理卫生-PPT文档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心血管疾病与心理卫生-PPT文档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血管疾病与心理卫生-PPT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血管疾病与心理卫生-PPT文档资料.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医学的发展使人们有效地控制了细菌与病毒对健康的威胁,但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的加剧又使得肿瘤及心血管疾病跃居人类死因排行榜首位。 经典的医学理论无法说清这些疾病的病因,而广泛的多病因研究正逐渐揭开这些疾病的神秘面纱,其中一个最引人注目的致病因素就是心理社会因素。,人们常把心脏称为“焦虑的专门器官” 心血管功能改变作为情绪反应的整合 俗话说,“情绪是半条命”,情绪是生命的“指挥棒”。 情绪应激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近二十年来,对冠心及高血压病中的心理社会因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积累了不少资料。对致死性心律失常的心理因素也日益予以重视。,Taggart等的研究表明,各种情绪应激都可以引起心动过速

2、,主要是通过-肾上腺素能机制; 在体验,甚至预期疼痛发生的情境下,可引起心动过缓。 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 愤怒-呼吸快而短促,心跳加快; 焦虑-心动过速,心悸,甚至胸痛; 情绪刺激可引起心绞痛等,这些事实证明精神因素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高血压的致病因素,除了遗传、吸烟、肥胖、缺少体力活动、摄入盐量过大外,精神紧张可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越来越多的统计资料证明,生活、职业、工作环境中的精神压力越大,高血压发病率越高。 慢性激惹和“不安指数”-高血压 高应激地区:环境拥挤、治安、离婚率、失业率、犯罪率高的地区,高血压发病率可高达20-30,而居住环境舒适,生活条件的居民,高血压

3、发病率常不足10。 心理压力:有调查显示,27的高血压患者是由严重的心理压力导致的,Obb等发现,易导致精神紧张职业的人员中,高血压发生率增高明显。 如汽车司机、纺织女工、飞行人员、麻醉师、杂技演员等,与一般人相比,高血压的发病率要高得多。 人际关系紧张,如上下级关系不协调、同事间不融洽等,都会造成持续的精神紧张而诱发高血压。 多数高血压病人具有人际关系敏感、抑郁、躯体症状等。 心理因素与高血压病可能互为因果。,高血压对心理的影响,高血压是内科常见的一种疾病,特别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 根据病情可以把高血压分为三期,但无论哪一期的高血压,都会对老年人的心理状态产生一定影响。,第一期高血压

4、,血压有时高,有时正常,没有心、脑、肾的并发症。 由于血压波动很大,忽高忽低,波动幅度也大,导致病人的情绪也随着血压的波动而变化。 表现为情绪不稳,容易激动、发脾气。这是因为病人对血压升高的担心,对头痛、头晕、失眠等症状感到不适,从而影响了情绪。,第二期高血压,血压常持续处于较高水平,必须用降压药控制血压,并开始出现心脏、眼底和肾脏改变,但心功能尚能代偿。 此期血压波动变化不如第一期明显,出现并发症。 随着高血压的发展,使病人的心理负担日益加重,不适症状越来越多,如心悸、气短、头痛加重等。这些都会使病人的情绪更加不稳定,急躁、易怒、易冲动。,第三期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即使用降压药也难以降至正常,

5、大多出现了心衰、肾衰、高血压脑病等严重合并症。 身体健康水平明显下降,而且也使病人的心理健康受到很大损害。 高血压晚期,病人的情绪往往变得敏感、多疑,甚至出现了被害妄想,行为的异常也更加显著。 高血压脑病患者,还可能出现意识障碍,如意识模糊或昏迷。,现代化程度的高低,与高血压的发生率也成正比。自动化程度越高,交通越发达,各种竞争越剧烈,人们大脑中紧张的弦就绷得越紧。 据统计,发达国家较之于发展中国家,高血压的发病率要高出10左右。,对36例高血压病人(I期)运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精神症状的分布和抑郁情绪进行调查。 结果提示,SCL-90的躯体化、人际关

6、系、抑郁、敌对性等因子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SDS也提示大部分因子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 提示高血压病与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性格与疾病,早在20世纪50年代,两位美国的心脏病学家Friedman和Rosenman; 寻找冠心病的原因,致力于研究性格对冠心病的影响;制定了一套量表,“A型性格问卷”; 此后这两位心脏病学家的名声因此传遍了全世界; 从事医学和心理学的人们认同:性格可以影响心血管系统的功能,A型人格的人更容易的冠心病和高血压。,此后,有关人格与疾病的研究大量涌规。研究者相继提出了 C、D型人格,与前面提到的A、B 型人格一起成为ABCD人格类型。 人格行为类型是对人们性格的一种分类,和

7、血型没有关系。,A型人格,A型人格(性格)具有6种基本特征: (1)强烈持久的目标动机; (2)处处追求完美的内在倾向; (3)强烈持久的追求赞誉与进步的欲望; (4)连续卷入多项事务,挑战极限压力; (5)习惯于突击完成工作; (6)经常特意地使自己的心理与身体处于机警状态。 A型人格集中体现两大心理行为特征: 过强的时间意识和过强的竞争意识。,B型人格,个性随和,生活较为悠闲、对工作要求较为宽松,对成败得失的看法比较谈薄。,大多数癌症病人的一种普遍人格特征; 忍声吞气,过度压抑自己的情绪,负性情绪体验过多。 中国人当中具有比较典型的C型人格特征的是一些带有较强传统意识的中年人。他们常常为了

8、面子而强调家丑不可外扬,同时家庭观念又特别强,所以只要子女“不成器”,就会整天处于一种负性情绪体验中,不仅不释放这种负性情绪反而拼命地压抑与忍耐。,C型人格,D型人格,又称为“忧伤症人格”; 常常比较忧伤而且孤独,同时对自己忧伤与孤独的心情一味地进行压抑,比较沉默寡言。这种忧伤与压抑会导致心血管系统承受巨大的压力,时间一长极易出现心血管类疾病。,A型人由于一系列的紧张积累,极易导致心血管病,甚至发生心肌梗塞而猝死。 有统计表明,85%的心血管疾病,与A型行为有关。 在心脏病患者中,A型性格达98%。 有关研究也表明,A型性格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尸体解剖检验证明,A型性格的人,心脏冠状动脉

9、硬化的,要比B型性格的人高5倍。 有关专家认为:A型性格能激起特殊的神经内分泌机制,使自体血液中的血脂蛋白成分改变,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平均浓度增加,而导致冠状动脉硬化。,美国心脏医学会,在1981年将A型性格列为患心脏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心理学研究认为,“经常想到有许多事情要做,却没有时间去做”,这种左右为难的复杂心态,会使我们紧张、忧虑得心力交瘁,高血压、心脏病、溃疡病便会随之发生。,总的说来,ABCD型个性(人格)特征,对相应的疾病发生,只是一个促进因素,而不是决定的因素。 人的身体存在一个先天的遗传因素,即人的行为反应和某个器官系统具有不同的遗传素质。 后天的环境影响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

10、素,所以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相应地调整好后天的环境因素,对疾病的预防是一个很有好处。,高血压的治疗,预防高血压要先纠正不良心理因素,或者治疗高血压病的同时要治疗不良的情绪等心理症状。 高血压病要彻底治愈必须纠正各种心理症状,指导病人调整生活方式; 心理医生要走向社区,建立心理卫生保健网络,针对个体的靶症状进行个别治疗,将能有效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应用药物治疗高血压病已有很长的历史,降压药对于大多数病人,均通用效地控制血压,可以减轻重症病人的心、脑、肾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但是,所有降压药都不可能消除血压增高的原因,而且还会引导口干、乏力、嗜睡、抑郁等多种副作用,以致使许多病人不能坚持服药,这

11、就大大地增加了并发症和死亡率。,为此,美国政府和医疗卫生机构曾参与了“高血压是杀人凶手”为口号的健康教育运动,以改变人们的不健康行为,其中包括教育高血压病人必须遵照医嘱服药。 这一运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的10年中,心脏病死亡人数下降了25%。 教育病人按时服药、定期复查,需要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参与。,为了弥补单纯使用药物治疗高血压的不足,近年来开始了心理治疗的尝试。这种尝试是成功的,对于早期高血压患者更为适宜。 这里所指的心理治疗是广义的,凡是能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并通过其认知活动有意识地调节自身生理机能的措施,都可视为心理治疗,包括使患者的心理状态恢复平衡

12、,全身肌肉张力放松的各种放松训练,以及使用仪器的生物反馈疗法等。,高血压的心理行为治疗,(1)松弛疗法 是目前比较常用的一种行为治疗办法, 包括排除杂念、全身放松、深慢呼吸、反复训练等,都是直接针对高血压的发病原因。 其疗效已被近年来的临床和实验结果所证实。,姜乾金等(1985)使用音乐松弛训练观察高血压病人的即时降压效应,停止训练后10分钟,血压的回升幅度已达下降幅度的40%。可见,松弛疗法能成为一种有效的辅助降压治疗手段并非直接放松效应所致。 行为学习或内脏学习过程是不容忽视的因素。病人通过长期反复训练,掌握了全身主动放松时的个体体验,并逐渐做到很容易地再呈现这种心身状态,结果血压成为一种

13、能被患者“随意”操作的内脏行为,从而达到降压目的。临床实验也证明,长期的松弛训练可降低外周交感神经活动的张力。,(2)生物反馈疗法。 生物反馈治疗高血压在国外常选用收缩压、舒张压或者脉博波速度等作为反馈信息。病人一般接受住院治疗,但也有在家进行的活动。国内常用肌电或皮肤温度等间接信息反馈做降压治疗。生物反馈似乎优于放松训练。,(3)运动疗法 耐力性运动训练或有氧运动训练均有中度降压作用。轻型高血压特别是缺乏运动的患者,可通过耐力性运动训练如快走、跑步、骑自行车、游泳、滑雪等既达到降压又可减肥和减少心脏并发症的作用。 有人还指出运动可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防止粥样斑块形成。 中、重型高血压者应避

14、免竞争性体育项目。,()其它非药物疗法。减轻体重、限盐、戒烟和控制饮酒是降压的有效措施,可以通过行为矫正疗法加以解决。 美国的一个群体研究结果指出,控制体重可使黑人高血压的发病率下降25%,每人下降48%,减轻体重适用于所有的高血压患者,肥胖者效果最明显。 其他如重度饮酒者、吸烟者、嗜咸食者,也应予以说服和矫正。,A型性格的改善,(1)注意自己的行为:放慢节奏,保持平和,降低音调,注意聆听,善于理解,保持微笑。 (2)选择环境:定时自我放松,一般20分钟即可。不看描写暴力行为的电影,多看喜剧、听听音乐。工作不要给自己加码,多与人聊天,友好待人,多一点人情味。 (3)经常问问自己,哪些事情该制止

15、,久而久之,自然牢记心中。,(4)每天回忆一下,今天出了什么事,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5)当自己觉得自己要发火时进行自我暗示地放松。 (6)回避易引起你强烈情绪反应的人与事。 (7)培养艺术修养,绘画、垂钓、跳舞、宠物等,使紧张的思想和肌肉得到休息。 (8)交几个知心朋友,交流感受与心得,在朋友之间的笑声中,使你变得倜傥大度。 (9)强制休假,作为现代人,必须透过纷纭繁杂的节世事万物,思考人生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树立健康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协调理想我同现实我、主我同客我、心理同生理、个体同环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促进自我的发展和完善。 随遇而安,知足常乐,又要有所追求,积极进取,既要有所为,又要有所不为。 处变不惊,以不变应万变,保持内心世界的和谐和宁静。,有道是,“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祝您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