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肌缺血综合症的护理-文档资料.pptx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38341 上传时间:2019-01-25 格式:PPTX 页数:14 大小:236.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慢性心肌缺血综合症的护理-文档资料.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慢性心肌缺血综合症的护理-文档资料.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慢性心肌缺血综合症的护理-文档资料.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慢性心肌缺血综合症的护理-文档资料.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慢性心肌缺血综合症的护理-文档资料.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慢性心肌缺血综合症的护理-文档资料.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心肌缺血综合症的护理-文档资料.ppt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心脏结构,心脏血液流向图,心肌缺血,百科名片,基本概述,心肌缺血是指各种原因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致使心肌氧等物质供应不足和代谢产物清除减少的临床状态。其可由冠心病和非冠心病所致。治疗方法主要以中医药为主。,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心脏的供血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存在着波动,但这种波动经过机体自身调节,促使血液供需相对恒定,保证心脏正常工作。如果任何一种原因引起心肌缺血,经机体调节不能满足心脏工作需要,这就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心肌缺血。,心肌缺血病人的护理,休息:一旦冠心病病人经动态心电图检查出心肌缺血,而

2、病人无自觉症状,仍应嘱其适当卧床休息,SMI完全不能感知,心肌缺血往往不能自然缓解,而引起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因此,在SMI期间,休息显得特别重要。 病情观察:对于SMI的病情观察,加强夜间巡视非常重要,这些病人往往没有明显自觉症状。如果DCG报告,心肌缺血较严重,床边就应备好一切抢救药品以及心电监护仪等,严密观察心梗“先兆”。 饮食护理:应选择低胆固醇、低动物脂肪、低热量、低糖饮食,多食水果、蔬菜及适量蛋白质,避免暴饮暴食,劝病人戒烟、酒。 日常护理:动静适宜。活动锻炼宜在清晨较凉爽时进行,切忌在烈日下锻炼。活动强度要适量,时间不宜太长,以减少心脏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防止心肌缺血发作。 防

3、暑降温。在室外活动或劳动时应戴遮阳帽并备足水,防止因周围血管扩张、血容量不足而使得冠状动脉供血减少、心肌缺血而诱发心绞痛。当天气闷热时,室内可以开启空调,但度数不要太低,时间不要太长,一般以25左右为宜,这样既可以调节室内的温度,又可以减低室内空气的湿度,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起居有序。由于暑热,晚间入睡较晚,早晨不宜过早起床,中午要适当休息,以补充睡眠不足。 调整用药。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对平时服用的治疗心脑血管病的药物做一些适当的调整,或加大某种药物的剂量,或增加某种药物;有心绞痛发作史的患者可预防性用药,如心得安、消心痛、丹参片等。若外出旅行须随身携带硝酸甘油或亚硝酸异戊酯等抗心绞痛药

4、物。 饮食清淡。夏季人的消化道功能减退,食欲下降,饮食宜清淡,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水果,黑木耳,豆制品等,可适当吃一些瘦肉、鱼类,尽量少吃过于油腻或高脂肪食物。饭菜不宜过咸,食盐过多会使血压升高。 排便护理:便秘时,可应用缓泻剂,开塞露及低压油剂灌肠。对于习惯性便秘者,应给通便药,并根据病情在便前含服消心痛或硝酸甘油,以预防缺血加重,而导致猝死。心理护理 给病人讲解该病的一些诱因、情绪与该病的关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保持情愫稳定 及 家人关心 自主能力 自尊 环境整洁 安静 舒适,主动脉夹层,百科名片,基本概述,主动脉夹层也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较常见也是最复杂、最危险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率

5、为每年50-100人/10万人群,随着人们生活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主动脉夹层也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较常见也是最复杂、最危险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为每年50-100人/10万人群,随着人们生活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囊样变性的中层而形成夹层血肿,随血流压力的驱动,逐渐在主动脉中层内扩展,是主动脉中层的解离过程,并非主动脉壁的扩张,有别于主动脉瘤。过去此种情况被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 dissecting aneurysm),现多改称为主动脉夹层血肿(a

6、ortic dissectin ghematoma),或主动脉夹层分离,多急剧发病,突发剧烈疼痛、休克和血肿压迫相应的主动脉分支血管时出现的脏器缺血症状。65%75%病人在急性期(2周内)死于心脏压塞、心律失常等心脏合并症。年龄高峰为5070岁,男性发病率较女性为高,男女之比为23:1。动脉夹层,主动脉夹层的原因,病因至今未明。 1.主动脉中层囊性变性 主动脉中层退行性改变,即胶原和弹力组织退化变质,常伴囊性改变,被认为是主动脉夹层的先决条件。囊性中层退行性变是结缔组织遗传缺损的内在特征,尤其多见于Marfan综合征和Ehler-Danlos综合征。主动脉夹层,特别是近端夹层常是Marfan综

7、合征的严重且常见的并发症,有报道,主动脉夹层患者中有6%9%是Marfan综合征。近来,也有报道在Noonan和Turner综合征病人发生主动脉夹层,囊性中层退行性变可能是其共同问题。在妊娠和主动脉夹层之间有一种未能解释的关系。40岁以下女性主动脉夹层约半数发生在妊娠期间,且多发生在妊娠后3月内或产褥期的早期,伴Marfan综合征和主动脉根部扩张的妇女在妊娠期间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危险性增加。血容量、心输出量及血压增加,在妊娠期间也可能是危险因素,但尚未被证实。 2.高血压 80%以上主动脉夹层的患者有高血压,不少患者有囊性中层坏死。高血压并非引起囊性中层坏死的原因,但可促进其发展。高血压是导致夹

8、层的重要因素,约半数近端和几乎全部的远端主动脉夹层者有高血压,急性发作时都有血压升高,有时伴有主动脉粥样斑块溃疡面。因为长期高血压可引起平滑肌细胞肥大、变性及中层坏死。 3.外伤 直接外伤可引起主动脉夹层,钝挫伤可致主动脉局部撕裂、血肿而形成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内插管或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插管均可引起主动脉夹层。心脏外科手术,如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偶也可引起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夹层的原因,(二)发病机制 本病的基本病变为囊性中层坏死。动脉中层弹性纤维有局部断裂或坏死,基质有粘液样和囊肿形成。主动脉壁分裂为二层,其间积有血液和血块,该处主动脉明显扩大,呈梭形或囊状。病变如涉及主动脉瓣环则环扩大

9、而引起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病变可从主动脉根部向远处扩延,最远可达髂动脉及股动脉,亦可累及主动脉的各分支,如无名动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肾动脉等。冠状动脉一般不受影响,但主动脉根部夹层血块对冠状动脉开口处可有压迫作用。多数夹层的起源有内膜的横行裂口,常位于主动脉瓣的上方,裂口也可有两处,夹层与主动脉腔相通。少数夹层的内膜完整无裂口。部分病例外膜破裂而引起大出血,破裂处都在升主动脉,出血容易进入心包腔内,破裂部位较低者亦可进入纵隔、胸腔易进入心包腔内,破裂部位较低者亦可进入纵隔、胸腔或腹膜后间隙。慢性裂开的夹层可以形成一双腔主动脉,一个管道套于另一个管道之中,此种情况见于胸主动脉或主动脉弓的降支

10、。DeBakey将主动脉夹层分为3型:型夹层起自升主动脉并延至降主动脉,型局限于升主动脉,型夹层起自降主动脉并向远端延伸。此外,Daily和Miller又将主动脉夹层分为两型:凡升主动脉受累者为A型(包括DeBakey型和型),病变在左锁骨下动脉远端开口为B型(即DeBakey型),A型约占全部病例的2/3,B型约占1/3。 主动脉中层囊性变性导致主动脉反复屈曲、高血压施加于主动脉的血流动力学作用及外伤等因素,使主动脉内膜撕裂形成夹层血肿。约60%的撕裂发生于升主动脉,10%在主动脉弓,30%在胸降主动脉的第一部分。夹层侵入中层的深度和夹层血肿蔓延的距离,都与主动脉中层变性范围有关。主动脉腔内

11、血液进入中层,将内膜与中层分离开来,这种管壁的分离一般向动脉远端发展,也可短距离逆行向上延伸。主动脉夹层在动脉管壁呈螺旋状走行,呈广泛性夹层时,可累及它所发出的分支而影响邻近器官的血供;或者中层先有出血,形成血肿,并纵行发展将主动脉腔分成了一个真腔和一个假腔,假腔破裂可使血液返回动脉腔形成“自然治愈”,但更多的是破入心包或破入胸膜腔、纵隔、腹膜后等,导致严重并发症。实验证明,促使夹层血肿扩展的是脉搏陡度(dp/dt)及血压,这正是急性主动脉夹层药物治疗的理论基础。,主动脉夹层的分类,A型:内膜撕裂可位于升主动脉、主动脉弓或近段降主动脉,扩展可累及升主动脉、弓部,也可延及降主动脉甚至腹主动脉。,

12、B型:内膜撕裂口常位于主动脉峡部,扩展仅累及降主动脉或延伸至腹主动脉,但不累及升主动脉。,病例13A床徐天佑,男性 ,90岁因突发胸骨后压榨性疼痛30分钟于3月10号22:00入院 入院时心电图示:下壁心肌梗死 .入院 后立即于尿激酶 氯吡咯雷 拜阿斯匹林 倍他乐克 吗啡等对症治疗 后胸痛明显缓解 于一级护理 告病危 记24小时出入量 留置尿管,于3月11号胸部CT示:主动脉及两侧冠壮动脉钙化 主动脉夹层 B型 心脏彩超示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瓣钙化并轻度关闭不全 二三尖瓣中度返流 肺动脉高压,主动脉,体循环的动脉主干.行径:升主动脉起于左心室,至右侧第2胸肋关节高度移行为主动脉弓,弓行向左后

13、至第4胸椎体下缘移行为胸主动脉;在第12胸椎体高度穿膈的主动脉裂孔移行为腹主动脉,至第4腰椎体下缘分为左,右髂总动脉;髂总动脉在骶髂关节高度分为髂内,外动脉 1)主动脉升部 起自左心室主动脉口,向右前上方斜行续于主动脉弓。自主动脉升部的根部发出左、右冠状动脉。 (2)主动脉弓 接续主动脉升部,于胸骨柄的后方作弓状弯向左后方,移行于主动脉降部。自主动脉弓凸侧发出3个大的分支,自右向左依此为头臂干(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头臂干向右上方斜行,到右胸锁关节后方分为右颈总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 (3)主动脉降部 为主动脉最长的一段,上接主动脉弓,沿胸椎体前面下降穿过隔的主动脉裂孔进入腹腔。

14、继沿腰椎前面下降,到第4腰椎体处分为左、右髂总动脉。主动脉降部以隔的主动脉裂孔为界,在主动脉裂孔以上的一段称为主动脉胸部(胸主动脉),以下的一段称为主动脉腹部(腹主动脉)。,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百科名片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又叫主动脉夹层血肿(简称主动脉夹层),并非真正是肿瘤,只是向外突出像瘤子。它是指循环血液渗入主动脉夹层,形成血肿的一种致命性疾病。而主动脉中层退行性病变或中层囊性坏死是发病的基础。发病途径:一是主动脉滋养血管压力升高,破裂出血导致主动脉内层分离;二是由于主动脉内压升高,特别是老年人的主动脉弹性低,内膜破裂,血液从破入口进入,使内膜分裂、积血而成血肿。 多见于4070岁的中老年人

15、,约有70%的病人有高血压病史。此外,动脉粥样硬化,结缔组织遗传性疾病,妊娠,严重外伤和重体力劳动也是常见原因。,主动脉夹层的基础治疗,主动脉夹层的治疗,主要是防止主动脉夹层的扩展,因为其致命的并发症并非是夹层扩展本身,而是夹层扩展所造成的后果。对任何怀疑或确诊为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应立即采取适当的治疗,可使住院总死亡率降至30%以下,未经治疗的主动脉夹层的长期生存率很低。20世纪80年代初,Wheat总结了以前的经验,提出了普遍接受的“标准”治疗方案,即药物治疗或伴同外科手术治疗。近些年来,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均有了很大的进展。内科药物治疗主要侧重两个方面:降低收缩压;降低左室射血速度(

16、dp/dt)。据认为后者是作用于主动脉壁形成主动脉夹层并使其扩展的重要因素。起初,内科药物治疗只用于病情严重难以耐受外科手术的病人,而今,内科治疗对所有主动脉夹层病人在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之前是早期治疗的基础,也可以作为部分病人的长期治疗手段。,一般护理主要症状,主动脉夹层应该如何护理? 本病少见,发病率为每年每百万人口约510例,但多急剧发病,65%75%病人在急性期(2周内)死于心脏压塞、心律失常等心脏合并症。年龄高峰为5070岁,男性发病率较女性为高,男女之比为23:1。根据发病时间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发病在2周以内为急性期,超过2周为慢性期。根据内膜撕裂部位和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扩展的范围,

17、可分为A型:内膜撕裂可位于升主动脉、主动脉弓或近段降主动脉,扩展可累及升主动脉、弓部,也可延及降主动脉甚至腹主动脉。B型:内膜撕裂口常位于主动脉峡部,扩展仅累及降主动脉或延伸至腹主动脉,但不累及升主动脉。 多数病例在起病后数小时至数天内死亡,在开始24小时内每小时死亡率为1%2%,视病变部位、范围及程度而异,越在远端,范围较小,出血量少者预后较好。 有高血压的患者,应每天至少2次监测血压的变化,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的应用药物控制血压在正常的范围,适当限制体力活动,避免运动量过大诱发疾病的发生。在伴有主动脉瓣二尖瓣化畸形和马方综合征的患者更应限制剧烈活动,定期体检,监测病情变化,及时手术治疗预防主动脉夹层的发生。,主要症状 高血压 头痛 眩晕 晕厥,没有啦,加油 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