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休息与活动-精选文档.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38988 上传时间:2019-01-25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学基础休息与活动-精选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护理学基础休息与活动-精选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护理学基础休息与活动-精选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护理学基础休息与活动-精选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护理学基础休息与活动-精选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理学基础休息与活动-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学基础休息与活动-精选文档.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休息。 2、睡眠。 3、活动。,休息,1、概念。 2、意义。 3、先决条件。 4、促进病人休息的护理。,休息是一种宁静、安详、无焦虑以及无拘无束的状态。 (1)精神休息:是指暂时解脱精神负担,停止紧张的思维活动,或转向轻松而不吃力的思维活动,使精神得以调整。 (2)身体休息:是解除肌肉的疲劳,减少或停止工作与活动,使体力得以恢复。,休息的意义,1、健康时:是维持健康所必需的。 2、疾病时:是治疗方法之一,加快机体康复。,休息的先决条件,1、生理上的舒适。 2、心理上的平衡。 3、充足的睡眠。,护理,1、创造和提供休息的三个先决条件。 2、医院环境的控制。 3、有计划的安排各种诊疗活动。

2、4、对绝对卧床的病人,除了进食和排泄外,禁止任何活动。 5、尊重病人的休息习惯与方式。 6、协助病人进行自我放松。(练习),睡眠,1、概念。 2、发生原理。 3、睡眠生理。 4、影响睡眠的因素与睡眠障碍。 5、促进睡眠的护理。,是周期发生的知觉的特殊状态。 由不同时相组成,对周围的环境可相对的不作出反应。,发生原理,1、睡眠是觉醒状态的自然终结。 2、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控制睡眠和觉醒。,睡眠分期,1、正相睡眠:NREM 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 2、异相睡眠:REM,睡眠周期,1 2 3 4 3 2 异相睡眠,促进睡眠的护理,1、护理评估 2、常见护理问题。 3、护理目标 4、护理措施,护

3、理评估,1、生理因素:年龄,疲劳,昼夜,习惯,内分泌。 2、病理因素。 3、心理因素。 4、环境因素。 5、其他:食物,药物,常见护理问题,1、失眠:入睡困难、觉醒频繁、觉醒后不能入睡、早醒。 2、睡眠过多: 3、发作性睡眠病: 4、睡眠型呼吸暂停: 5、其他:梦游症 ,遗尿。,护理措施,1、健康教育。 2、安排舒适的休息环境。 3、解除患者身体的不适。 4、遵循病人的睡眠习惯。 5、解决睡眠中的特殊问题:因人施护。 放松练习,活动,1、活动的意义。 2、活动的种类。 3、躯体活动能力。 4、关节全范围活动。,活动的意义,提高心肺功能,提高肌肉强度和耐力,保持关节灵活度,提高骨密度,有助于睡眠

4、,降低紧张度。,活动受限的原因,1、生理因素:疼痛,运动神经功能受损,组织结构的异常,心肺疾病,营养障碍,医护措施 限制了活动。 2、心理因素:,活动受限对机体的影响,1、皮肤: 2、肌肉骨骼: 3、心血管系统: 4、呼吸系统: 5、胃肠道: 6、泌尿系统: 7、心理方面:,满足患者活动的需要,1、护理评估。 2、常见护理问题。 3、护理目标。 4、护理措施。,护理评估,1、影响因素。 2、关节功能状况:主动和被动运动。 3、肌肉的坚实度与力量:6级。 4、躯体活动能力:5级。 5、活动形态的评估。,活动能力分级,0度:能完全独立活动。 1度:需助行器械辅助活动。 2度:需他人帮助活动。 3度

5、:既需助行器械,又需他人帮助活动。 4度:不能活动,完全依赖帮助。,常见护理问题,1、躯体移动障碍:指个体独立移动躯体的能力受限制的状态。 2、活动无耐力:指个体进行日常活动或其他活动时,生理耐受能力降低的状态。 3、有活动无耐力的危险:指个体进行日常活动或其他活动时,处于生理耐受力下降的危险状态。 4、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指个体因治疗或其他原因,是肌肉骨骼不能活动而引起身体各系统功能退化的危险状态。,护理措施,1、健康教育。 2、选择合适的卧位。 3、保持脊柱的正常生理弯曲和个关节的功能位置。 4、进行全范围关节运动,维持其可动性 5、进行肌肉的等长和等张运动。,关节全范围活动ROM,1、定

6、义:是指一个人做运动时,其关节在空间各个方向移动的最大量。 2、分类: (1)主动性ROM :指个体可以独立完成ROM 。 (2)协助性ROM :指个体可以开始移动,但必须依据护理人员协助才能完成关节的活动。 (3)被动性ROM :指个体完全依靠护理人员才能开始并完成ROM 。,被动性ROM操作要点,1、使患者面向操作者的方向。 2、注意节力。 3、比较两侧关节活动情况。 4、活动程度视患者忍受情况而定。在要活动关节的上下方加以支托来控制关节的活动。 5、每日至少活动全身关节3次,才能保持关节的可动性。 6、对急性关节炎、骨折病人应慎重。 7、指导患者用健侧的肢体协助麻痹肢体被动活动。,各关节

7、的活动形式,1、屈曲:使四肢或躯干弯曲的动作。 2、伸展:使四肢或躯干伸直的动作。 3、过伸:超过一般伸展范围的动作。 4、外展:使四肢离开身体中线的动作。 5、内收:使四肢向身体中线靠拢的动作。 6、环行动作:屈、伸、展、收的联合动作。 7、内旋:以关节为中心使四肢向身体方向旋转的动作。 8、外旋:以关节为中心使四肢反身体方向旋转的动作。,增加肌力的运动,1、等长运动。 2、等张运动。 3、注意事项。,等长运动,1、特点:肌肉收缩时不造成肢体移动。可增加肌肉的张力而不改变肌肉的长度,因不伴有明显的关节运动,故又称静力练习。 2、方法:收缩10秒,休息10秒,收缩10次为一组,重复10组。 3

8、、优点:不引起明显的关节运动,可在肢体被固定时早期应用,以预防肌肉萎缩,在关节损伤、积液时应用。,等张运动,1、特点:肌肉收缩时会带动肢体移动的运动。 肌肉收缩时,肌纤维缩短,长度改变,肢体因而活动,但张力不变,因有大幅度的关节运动,又称动力练习。 2、方法:举手投足。 3、优点:是动态运动,较符合大多数日常活动的肌肉运动方式,同时有利于改善肌肉的神经控制。,肌肉锻炼注意事项,1、掌握运动量和频度。 2、运动效果与练习者的主观努力相关。 3、肌力练习不应引起明显的疼痛。 4、练习前后应作准备及放松运动。 5、注意肌肉收缩引起的升压反应及增加心血管负荷的作用。,1、颈: (1)屈曲:45度。 (

9、2)伸展:0度。 (3)过伸: 45度。 (4)旋转:120度(60+60)。 (5)侧弯:45度。 2、脊柱: (1)屈曲:80度。 (2)伸展:0度。 (3)过伸:30度。 (4)旋转:45度+45度。 (5)侧屈:3545度。,3、肩: (1)屈曲:180度。 (2)伸展:0度。 (3)过伸:60度。 (4)外展:180度。 (5)内收:0度。 (6)水平外展:135度。 (7)水平内收:45度。 (8)环行动作:360度。 (9)内旋:70度。 (10)外旋:90度。,4、肩胛带: (1)上提:30度。 (2)下降:20度。 (3)延伸: (4)退缩: 5、肘: (1)屈曲:150度。

10、 (2)伸展:0度。,6、腕; (1)屈曲;80度。 (2)伸展:0度。 (3)过伸:70度。 (4)外展:20度。 (5)内收:30度。 7、拇指: (1)屈曲:80度。 (2)伸展:0度。 (3)过伸:45度。 (4)外展:70度。 (5)内收:0度。 (6)对掌:50度。(7)旋转:360度。,8、指: (1)屈曲:90度。 (2)伸展:0度。 (3)外展:45度。 (4)内收:0度。 9、骨盆带: (1)上提:10度。 (2)下降:10度。,10、髋: (1)屈曲:120度。 (2)伸展:0度。 (3)过伸:30度。 (4)外展:45度。 (5)内收:30度。 (6)环行动作:360度。 (7)内旋:45度。 (8)外旋:45度。,11、膝: (1)屈曲:135度。 (2)伸展:0度。 12、踝: (1)背屈:20度。 (2)伸展:0度。 (3)趾屈:50度。 (4)外翻(踝外展):15度。 (5)内翻(踝内收):35度。,13、趾: (1)屈曲:45度。 (2)伸展:0度。 (3)过伸:40度。 (4)外展:2010度。 (5)内收:0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