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PPT课件.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38993 上传时间:2019-01-25 格式:PPT 页数:98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学基础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护理学基础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护理学基础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护理学基础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护理学基础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理学基础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学基础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PPT课件.ppt(9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本章重点,稽留热 弛张热 间歇热 间歇脉 脉搏短绌 潮式呼吸 间断呼吸 呼吸困难 高血压 低血压 的概念 体温 脉搏 呼吸 血压的正常范围 测量方法 注意事项 高热病人和呼吸困难病人的护理 体温单的填写绘制 脉搏短绌的测量技术,生命体征,定义: 是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总称。,第一节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体温的评估和护理,一、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 二、体温评估 三、体温的测量,正常体温及生理性变化,定义: 体温(body temperature) 又称体核温度,是指身体内部胸腔、腹腔和中枢神经的温度 特点:稳定;较皮肤温度高 皮肤温度 又称体表温度 特点:稳定性差;低于体核温度,体温的形成 糖、

2、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氧化分解而产生 产热与散热 体温的调节,产热与散热,产热形式化学方式 食物氧化、骨骼肌运动、交感神经兴奋、甲状腺素分泌增多。 散热形式物理方式 辐射、传导、对流、蒸发散热方式 当外界温度低于人体皮肤温度时,机体大部分热量可通过辐射、传导、对流等方式散热 当外界温度等于或高于人体皮肤温度时,蒸发就成为人体唯一的散热形式,根据环境温度增减衣服,生理性 体温的调节,行为性 体温的调节,体温的调节,正常体温,以口腔,直肠,腋下等处的温度代表体温。 最接近人体内部温度 直肠温度 口腔腋下 较为方便,成人体温正常范围及平均值,部位,平均温度,正常范围,口温,37.0,(36.337

3、.2),肛温,37.5,腋温,36.5,(36.537.7),(36.037.0),正常体温的生理变化,昼夜:26时最低,1420时最高,不超过平均下0.5,年龄: 婴幼儿成年老年,性别:女性男性。女性排卵后排卵前排卵日 月经前期 妊娠早期可轻度升高,运动、进食后体温升高安静睡眠饥饿时体温降低,用药作用及其他,体温过高 又称发热。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异常体温,低热 37.537.9 中等热 38.038.9 高热 39.040.9 超高热 41 ,临床分级(口腔温度),发热过程及症状,高热持续期,退热期,分为三个阶段:,体温上升期,特点,表现,

4、产热散热,体温上升。,皮肤苍白、无汗 干 燥,畏寒、寒战(骤升、渐升),产热散热,体温维持在较高水平,颜面潮红、皮肤灼热、口唇干燥、呼吸脉搏加快、尿量减少,散热产热,体温下降,大量出汗、皮肤潮湿、皮肤温度降低(渐退、骤退),防止虚脱,热 型,将体温绘制在体温单上,互相连接,就构成了体温曲线,各种体温曲线的形状称为热型。,1、稽留热 2、弛张热 3、间歇热 4、不规则热,1.稽留热,特点:,T 持续在3940 持续数天或数周 24h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病:,急性传染病 如:伤寒 肺炎球菌性肺炎,稽 留 热,2.弛张热,特点:,高温在39 以上 24h波动范围:超过1以上 最低T仍高于正常,常见

5、病:,败血症 风湿热 化脓性感染,弛 张 热,3.间歇热,特点:,高热与正常体温交替有规律地反复出现 高温在39以上数小时或几天 低温在正常范围或以下数小时或几天,常见病:,见于疟疾,间 歇 热,4.不规则热,特点:,发热无规律 持续时间不定,常见病:,流感 癌性发热,不 规 则 热,练习 1. 张某女,32岁,以高热3天为主诉入院。入院后,病人体温波动在39-39.9之间,脉搏108次/分,呼吸24次/分,意识清楚,口唇干裂,皮肤苍白干燥,畏寒,有时出现寒战。请你判断该患者的发热属于: A.超高热 B.稽留热 C.弛张热 D.不规则热 E.间歇热 2.体温过高的分度标准。 3. 体温过高分几

6、期,各期表现是什么. 4.名词解释稽留热 弛张热 间歇热,体温过高病人的护理,降低体温 病情观察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补充营养,休息 预防并发症 心理护理,病情观察,测量体温: 高热病人每4h测体温一次 体温恢复正常3d后改为每日2次 物理降温30min后测体温1次 观察脉搏、呼吸、血压,伴随 症状,发热的原因及治疗效果,采取药物和物理降温 较好的是物理降温:T39冰敷 T 39.5酒精擦浴 采取降温措施后30min后侧量体温,降低体温,补充营养,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 少量多餐,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多饮水,每日不低于25003000ml 必要时按医嘱静脉补液,体温过低 体温

7、低于35 常见于早产儿,重度营养不良,全身衰竭的病人 表现为:躁动、嗜睡、昏迷、心跳呼吸减慢、血压降低、颤抖、肤色苍白、四肢冰冷,异常体温,体温过低病人的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每小时1次 保暖措施:新生儿置暖箱中 做好抢救准备 病因治疗,体温测量技术,体温计的种类构造 体温计的消毒检测 体温测量技术,可弃式体温计:化学指示点,以最后变蓝色点,体温计的种类,电子体温计,可弃式体温计,玻璃汞柱式体温计:腋表、口表、肛表,电脑数字式体温计:电子感温探头,口表:盛水银端较细长,可作口腔或腋下测量。,肛表:盛水银一端呈圆柱形,用于直肠测温。,水银槽 (区别),凹缩处使水银柱遇冷不致下降。,

8、水银体温计,腋表:盛水银端长而扁。,体温计浸泡于消毒液中5min甩表第二盒浸泡30min冷开水冲洗擦干放清洁盒备用,体温计的清洁消毒法,口表、腋表消毒法:,口表、腋表、肛表分开清洗、消毒,常用消毒液:70%酒精、0.1%过氧乙酸,肛表消毒法:,使用后先消毒液纱布将肛表擦干净,再按上述方法消毒,体温计的检测,甩表至35以下 同时放入已测温的40以下的水中 3分钟后取出,读数 误差在0.2或以上,水银柱有裂痕者,均不能使用。,测量体温的方法,口温 腋温 肛温,舌下热窝,闭口,勿咬,方法: 时间:3min,口温,测量体温的方法,先擦干腋窝,再放体温计水银端置腋窝,屈臂过胸夹紧,腋温,方法: 时间:7

9、-10min,测量体温的方法,肛温,方法:,时间:3min,适用:婴幼儿、昏迷,润滑,将肛表水银端插入34cm,手扶,测量体温的方法,注意事项,婴幼儿、精神异常、昏迷、口腔疾患、口鼻手术、呼吸困难者不宜测口温 如有进食、冷热敷,间隔30再测 咬破体温表:清除玻璃碎屑,口服蛋清、牛奶,摄 入粗纤维食物 腋窝疾患、出汗较多、肩关节受伤、过度消瘦,不宜测腋温,洗澡、腋部做冷热敷,间隔30再测 直肠肛门疾患、手术、腹泻、心肌梗塞病人不宜测肛温 坐浴,灌肠后间隔30min 发现体温与病情不相符时,应做监测 甩体温计用腕部力量,不能触及他物,以防撞碎,注意事项,练习 有关体温测量描述错误的是: A.经口呼

10、吸者不宜测量口温 B.口温多用于婴儿和昏迷病人 C.心脏病患者不宜测量直肠温度 D.腋温易受环境影响不够准确 E.腋窝如有汗液应擦干稍停片刻再测,小结,正常体温的范围 体温过高的分级 发热过程 及常见热型和护理措施 体温过低的护理措施 体温计的测量,消毒检测及注意事项,习题,1口温超过以下哪个范围为发热: A.37 B.37.2 C.37.5 D.37.8 E.38 2.败血症病人发热的常见热型为: A.稽留热 B.弛张热 C.间歇热 D.不规则热 E.以上都不是,3.测量口温时,一般需将口表的水银端放入的部位是: A.口腔中部 B.舌下热窝 C.舌上1/3处 D.舌上2/3处 E.舌下2/3

11、处 4.有关体温测量描述错误的是: A.经口呼吸者不宜测量口温 B.口温多用于婴儿和昏迷病人 C.心脏病患者不宜测量直肠温度 D.腋温易受环境影响不够准确 E.腋窝如有汗液应擦干稍停片刻再测 如何护理体温过高的病人?,病人吕某,女,38岁,以持续高热1周为主诉入院,病人入院后,体温在3940摄氏度,24小时内体温波动在1摄氏度以内,脉搏108次/分,呼吸24次/分,意识清楚,面色潮红,口唇干裂,食欲不振。 请:(1)提出相应的护理诊断 (2)制定护理措施,论述题,第二节 脉搏的评估与护理,学习目标,1.理解正常脉搏的范围及生理变化(影响因素) 2.能正确说出异常脉搏的种类及其特点和护理 3.正

12、确掌握测量脉搏的部位,并能为病人正确测量脉搏,在每一个心动周期中,随着心脏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动脉内的压力发生周期性变化,导致动脉管壁产生有节律的搏动,成为动脉脉搏,简称脉搏。,脉搏的定义,正常脉搏,脉率:每分钟脉搏搏动的频率 成人为60100次/分 随年龄、性别、活动、情绪等因素变动 脉律脉搏的节律性 搏动均匀规则,间隔时间相等 脉搏的强弱 动脉壁的情况,生理性变化,年龄 新生儿幼儿较慢 成人逐渐减慢 老年人稍增快 性别 女性男性 每分相差5次左右 活动情绪 运动激动增快 安静休息减慢 药物饮食 兴奋剂茶类增快 镇定剂洋地黄类减慢,异常脉搏,脉率异常 节律异常 强弱异常 动脉壁异常,速脉:成

13、人脉率每分钟超过100次 发热 大出血病人 缓脉:成人脉率每分钟少于60次 颅内压增高 房室传导阻滞,频率异常,间歇脉(早搏):在一系列正常规则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脉搏,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间歇见于各种心脏病、洋地黄中毒的病人,节律异常,二联律、三联律:每隔一个或二个正常脉搏后出现一次过早搏动,前者称二联律,后者称三联律 脉搏短绌:同一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脉搏细速、不规则 心房纤维颤动,节律异常,强弱异常,1.洪脉 高热 甲亢 主动脉关闭不全 2.丝脉 心功能不全 大出血 休克 3.交替脉 高血压性心脏病 冠心病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4.奇脉 心包积液 缩窄性心包炎 5.水冲脉 甲

14、亢 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严重贫血,动脉硬化,管壁变硬失去弹性 诊脉时有紧张条索感,如按在琴玄上,紧张度异常,异常脉搏的护理,心理护理,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 遵医嘱给药,给予适当的指导 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协助诊疗检查,习题,1.下列哪项为诊断心动过缓的脉搏次数: A.40次/分 B.50次/分 C.60次/分 D.70次/分 E.80次/分 2.间歇脉多见于: A.心动过缓 B.心动过速 C.窦性心律不齐 D.器质性心脏病 E.甲状腺功能亢进 3.脉搏短绌多见于: A.心动过缓 B.心动过速 C.窦性心律不齐 D.甲状腺功能亢进 E.心房纤颤,测量脉搏的方法,部位 操作步

15、骤 注意事项,测 量 部 位,操 作 步 骤,正常脉搏测30秒,脉搏短绌测1分钟 两名护士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一人测脉率,护士的示指、中指、无名指放于测量脉搏的部位上,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测量部位 不可用拇指诊脉 为偏瘫病人诊脉,应选择肢体健侧 如脉搏细弱而触摸不清,可用听诊器测心率1min 测量同时注意脉搏的节律等,小结,异常脉搏有哪些 脉搏的测量,习题,1.需2个护士同时测量心率和脉率的是 : A.心动过缓 B.心动过速 C.窦性心律不齐 D.甲状腺功能亢进 E.心房纤颤 2.下列哪些符合脉搏生理变化: A.成人比小儿快 B.老人比小儿快 C.女性比男性快 D.活动快,习题,3.李某,女

16、,60岁,以心房纤颤为诊断入院。请问: (1)病人可能出现何种脉搏异常?为什么? 脉搏短拙,发生机制是由于心肌收缩力强弱不等,有些心输出量少的搏动可产生心音,但不能引起周围血管的搏动,造成脉率低于心率。 (2)此脉搏的特点是什么? 脉率少于心率 (3)如何正确测量? 有两名护士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另一人测脉率,由听心率者发出“起”或“停”口令,计时一分钟。,第三节 血压的评估与护理,学习目标,1.能正确阐述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平均动脉压的定义 2. 正常血压的范围并理解血压的生理变化及护理 3.了解血压计构造 4.掌握测量血压的方法并能为病人正确测量血压,血压: 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

17、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收缩压: 心脏收缩时,血液射入主动脉,动脉壁所受的压力 舒张压: 心脏舒张时,动脉管壁弹性回缩,动脉壁所受的压力 脉压差: 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差,血压定义,正常血压: 收缩压90140mmHg 舒张压6090mmHg 脉压差3040mmHg 生理变化 年龄性别 昼夜睡眠,正常血压及生理性变化,环境 部位 其他:紧张、疼痛、吸烟等,高血压 收缩压140mmHg,和(或) 舒张压90mmHg 低血压 收缩压90/mmHg,舒张压60/mmHg 脉压差增大或降低,异常血压,异常血压的护理,心理护理 测量时,护士要镇定,给予病人合理的解释 血压高的病人嘱病人卧床休息,遵医嘱给药 血压过

18、低的病人,予以平卧位,并紧急处理 健康教育,汞柱式血压计 表式血压计 电子血压计,血压计种类,血压计构造,输气球及调节空气压力的阀门 袖带 测压计 汞柱式 表式 电子血压计 自动血压计监测器,用物准备 病人准备 体位舒适 情绪稳定,测量血压的方法,血压的测量,示教测量血压的方法:,病人取坐位或者仰卧位 肱动脉与心脏在同一水平线上,注意事项,观察病人血压要四定: 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偏瘫、手术者,选择健侧肢体 排除外因: -过宽过紧、肱动脉高于心脏水平、视线高于汞柱偏低; -过窄过松、肱动脉低于心脏水平、视线低于汞柱偏高 听不清、异常,重测,需将驱尽袖带气体,汞柱降至“0”点,稍等

19、片刻测量,取最低值 变音和消失音有差异时,记录变音消失音数值,小结,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平均动脉压的定义 正常血压的范围并理解血压的生理变化 异常血压的范围及护理 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习题,20.平均动脉压的值约等于:d A.1/3舒张压+1/3收缩压 B.1/3舒张压+1/2收缩压 C.1/2舒张压+1/3收缩压 D.2/3舒张压+1/3收缩压 E.1/3舒张压+2/3收缩压 21.测血压时袖带下缘距离肘窝:B A.1-2cm B.2-3cm C.3-4cm D.4-5cm E.5-6cm,习题,3.高血压和低血压判断的标准是什么? 高血压:血压高于140/90mmHg. 低血压:

20、血压低于9060mmHg 4.观察病人血压要四定,是哪四定? 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第四节 呼吸的评估与护理,学习目标,1.理解正常呼吸的生理变化 2.能说出异常呼吸的种类,并能对异常的呼吸进行观察和护理 3.能正确进行呼吸的测量,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从外界吸取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这种机体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呼吸的定义,正常成人: 1620次/分 呼吸脉搏比1:41:5 生理变化: 年龄 性别 活动 情绪及其他,正常呼吸,异常呼吸,频率异常 节律异常 深浅度异常 声音异常 呼吸困难,呼吸增快:成人呼吸 24次/分 高热、缺氧病人 呼吸缓慢:成人呼吸 10次/分

21、呼吸中枢抑制者:颅脑疾病、安眠药 中毒,频率异常,潮式呼吸(陈施呼吸): 周期性的呼吸异常 ,呼吸由浅慢逐渐加快加深,达高潮后,又逐渐变浅变慢,暂停数秒之后,又出现上述状态。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炎、脑膜炎、颅内压增高。 间断呼吸(比奥呼吸) : 呼吸与呼吸暂停现象交替出现,有规律的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呼吸,间隔一段时间后又开始呼吸,如此周而复始。见于颅内病变、呼吸中枢衰竭的病人,节律异常,深度异常,深度呼吸(库氏呼吸):深长而规律的呼吸 -尿毒症 -糖尿病 浮浅性呼吸:浅表而不规则的呼吸 -濒死病人,蝉鸣样呼吸:吸气时有一种高音调的音响,因声带附近有异物,空气进入发生困难所致 -见于喉头水

22、肿、痉挛、喉头异物 鼾声呼吸:气管或支气管有较多的分泌物蓄积,使呼吸时发出粗糙的鼾声 -见于深昏迷病人,音响异常,吸气性呼吸困难 -上呼吸道梗阻,出现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 -喉头水肿、气管、喉头异物 呼气性呼吸困难 -下呼吸道梗阻 -哮喘病人 混合性呼吸困难 -肺部感染,呼吸困难,异常呼吸的护理,心理护理 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根据病人的病情安置合适的体位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按医嘱给药,或给予氧气或人工呼吸机 健康教育,用物准备 :表 、体温单、笔 病人准备 : -体位舒适 -情绪稳定 -自然呼吸状态 (测量前2030分钟无剧烈运动,情绪激

23、动等影响呼吸的因素),呼吸测量,测量呼吸要点,为病人测量脉搏后,护士的手仍保持诊脉位置 观察病人胸廓的起伏,测30s 呼吸不规则测1min 病人呼吸微弱不易观察时,观察棉花纤维被吹动的次数,计时1min,练习题,4.以下哪种呼吸属于节律异常: A.浅快呼吸 B.蝉鸣呼吸 C.库斯莫尔呼吸 D.陈施呼吸 E.比奥呼吸 5.病人出现三凹症,吸气费力,吸气时间明显延长可能患何种疾病: A.阻塞性肺气肿 B.气管异物 C.胸腔积液 D.支气管哮喘 E.喉头水肿,.吸气性呼吸困难的三凹症状是指 胸骨上窝 、 锁骨上窝 、 肋间隙 。 评估呼吸时注意评估 频率 、 深度 、 节律 、 声音 、 形态 、改

24、变 .成人呼吸频率超过 24 次/分为呼吸过速,小于 12 次/分为呼吸过缓。,习题,.潮式呼吸:又称陈-施呼吸,是一种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由深快转为浅慢,再经过一段呼吸暂停后,又开始重复以上的周期性变化,其开态就如潮水起伏。 9.间歇呼吸:又称毕奥呼吸。表现为有规律的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呼吸,间隔一个短时间后又开始呼吸,如此反复交替。即呼吸和呼吸暂停现象交替出现。,论述题,3.病人许某,男,49岁,入院诊断为脑膜炎。病人入院后,检查发现病人 口唇发绀,呼吸呈周期性变化,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 转为浅慢,经过一段呼吸暂停后,又开始上述变化,其形态如潮水起伏。 1)请你判断该病人属于哪种呼吸?潮式呼吸 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呼吸?是由于呼吸中枢的兴奋性降低,只有当缺氧严重,二氧化碳积聚到一定程度,才能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恢复或加强,当积聚的二氧化碳呼出后,呼吸中枢又失去有效的兴奋,呼吸又再次减弱继而暂停,从而形成了周期性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