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儿童保健与护理-文档资料.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39093 上传时间:2019-01-25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儿童保健与护理-文档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社区儿童保健与护理-文档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社区儿童保健与护理-文档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社区儿童保健与护理-文档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社区儿童保健与护理-文档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区儿童保健与护理-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儿童保健与护理-文档资料.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1页,1,教学内容,社区儿童和青少年保健的意义 社区儿童和青少年保健工作内容 儿童和青少年生长发育监测与评价方法 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第2页,2,什么是社区儿童、青少年健康保健?,是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根据儿童、青少年不同时期的生长发育特点,以满足其健康需求为目的,以解决社区内儿童、青少年的健康问题为核心,为他们所提供的系统化服务。,第3页,3,社区保健的重点对象,儿童保健,06岁学龄 前儿童,3岁内婴 幼儿为重点,青少年保健,学龄期,青春期,学校为重点,第4页,4,一、社区儿童和青少年保健的意义,促进生长发育 增强体质,促进早期教育 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依法保障儿童和青少年权益,第5页,5,我

2、国儿童保健现状,第6页,6,二、社区儿童和青少年保健工作内容,Nutrition 母亲胎儿营养 儿童营养 营养与生长 Social-psychology Growth and Development 常见疾病防治 儿童生命健康统计与评价 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第7页,7,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保健重点,新生儿期,第8页,8,新生儿访视 访视时间:初访、周访、半月访、满月访 新生儿出院回家后24小时内,一般不超过72小时进行家庭访视。 内容:出生情况、居住环境、预防接种、喂养与护理指导、体重监测、体格检查,新生儿期,生后1周内,新生儿期保健,第9页,9,保暖与衣着 合理喂养 日常护理 预防疾病和意外 早

3、期教养,母乳喂养注意事项: 尽早开奶 按需哺乳34小时一次 尽量吃空后奶 多吸和频吸、夜间哺乳,新生儿期保健,第10页,10,婴儿期保健,合理喂养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6个月内婴儿每12个月一次,712个月婴儿23个月一次 促进情感、感知觉、语言、运动发育 口腔保健 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第11页,11,79个月孩子的饮食安排,早晨8时 牛奶200毫升、饼干12块 上午10时 蒸鸡蛋1个 中午12时 稀粥1碗(儿童碗约30克)加碎菜、鱼末 下午3时 牛奶200毫升 下午5时 苹果1/21个 晚上7时 烂面1碗(约50克)加肉末、碎菜 晚上9时 牛奶200毫升,第12页,12,幼儿期保健,促进语言发

4、育与大运动能力的发展 培养自我生活的能力 预防疾病和意外 合理营养 口腔保健 防治常见的心理问题,第13页,13,对亲人不依赖、缺乏交流和目光对视、不喜欢拥抱、独自玩耍,语言发育明显落后,常有某些刻板行为,第14页,14,注意力缺陷障碍。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继发学习困难,第15页,15,学龄前期保健,加强入学前教育 保证充足营养 体格检查 视力保健:预防弱视 口腔保健:预防龋齿,第16页,16,学龄期、青春期保健,提供适宜的学习条件 平衡膳食 眼、口腔保健 法制教育 性知识教育 预防感染与事故 心理教育,第17页,17,三、生长发育监测与评价,目前我国卫生部规定测量体重的时间分别为: 生后

5、一年内测量5次(生后1、3、5、8、12个月) 第二年3次(生后15、20、24个月) 第三年2次(30、36个月),常用的指标: 体重、身高(长)、坐高(顶臀长)、头围、胸围、腹围、上臂围等。,第18页,18,体重测量,粗略估算公式: 16个月:出生体重十月龄0.7 712个月:6(kg)月龄0.25 2岁时:12Kg 2岁12岁:年龄28,第19页,19,测量方法: 3岁以下仰卧位,3岁以上立位。,身高(长)测量,第20页,20,坐高,由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 3岁以下测顶臀长,第21页,21,头围,经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出生时平均为34cm,第22页,22,反映胸廓、胸背肌肉

6、、皮下脂肪及肺的发育程度 出生时:比头围小12cm,约32cm 1岁时:与头围相等,以后超过头围 112岁:胸围= 头围 + 年龄1,胸围,测量方法:前经乳头下缘,后绕两肩胛骨下角一周,取呼、吸气的平均值,第23页,23,与体格发育相关的其他系统发育,骨骼发育 头颅、脊柱、长骨 牙齿发育 脂肪组织与肌肉发育 生殖系统发育 神经、心理发育,第24页,24,四、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计划免疫(planned immunity ):根据儿童的免疫特点和传染病的发生情况制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和有针对性地实施基础免疫(即全程足量的初种)及随后适时的加强免疫(即复种)。,预防接种(prevention va

7、ccination):是指有针对性地将生物制品接种到人体内,使人对某种传染病产生免疫能力,从而预防该传染病。,第25页,25,计划免疫实施程序表,出生乙肝卡介苗 二月脊灰炎正好 三四五月百白破 八月麻疹岁乙脑,第26页,26,几种主要生物制品的特点,乙肝疫苗 HBsAg阳性的孕妇从产前3个月起每月1次 HBsAg阴性的母亲所生的婴儿出生24小时内 卡介苗 初种为出生24小时后 2个月以上婴儿及成人接种前应做结核菌试验,阴性反应者接种 脊灰糖丸 冷藏于0 以下,48 可保存5个月 凉开水送服或直接含服,勿用热开水或母乳喂服,第27页,27,百白破混合制剂 28避光保存,不可冻结 使用前充分摇匀

8、学龄小儿不再使用百白破,而仅使用白、破二联类毒素或单价制品 麻疹减毒活疫苗 接种对象为8个月以上未患过麻疹的婴儿 发热或对鸡蛋过敏者不得接种 安瓿开封后1小时内用完,28避光保存 乙脑疫苗 流行季节前1个月完成接种 接种对象为110岁儿童,几种主要生物制品的特点,第28页,28,预防接种的反应及处理,红晕直径2.5cm为弱反应;2.65.0cm为中反应;5.1cm为强反应。, 37.5 为弱反应;37.538.5为中反应;38.6为强反应,一般反应 局部反应:红、肿、热、痛 全身反应:体温升高 异常反应 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疹 晕厥 全身感染,第29页,29,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免疫

9、缺陷性疾病,恶性肿瘤为预防接种的绝对禁忌症,患过麻疹、百日咳等传染病的儿童则没有必要再接种相应疫苗。,第30页,30,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各种疫苗的第一次接种时间为最小免疫起始月龄,不得提前 接种的针次间隔不能缩短,两种减毒活疫苗应至少间隔4周 未近期接种者应及时补种,必须在规定的月龄范围内完成接种。基础免疫在12月龄内完成,第31页,31,接种活疫苗时,只用75%乙醇消毒 抽吸后如有剩余药液,放置不能超过2小时 接种后剩余活疫苗应烧毁 疫苗的冷链管理 疫苗从生产厂家到各级贮存运输单位和基层接种点各个环节,都应配备冷藏、冷运设备,始终使各种疫苗处于其所需低温环境,保证疫苗质量。,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