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道学课件足阴肾经-精选文档.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39596 上传时间:2019-01-25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7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穴道学课件足阴肾经-精选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穴道学课件足阴肾经-精选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穴道学课件足阴肾经-精选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穴道学课件足阴肾经-精选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穴道学课件足阴肾经-精选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穴道学课件足阴肾经-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穴道学课件足阴肾经-精选文档.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手少阴心经,教学要求 授课内容 概述 常用穴位 小结 习题与参考资料,常用穴位,少冲,少府,神门,阴郄,通里,灵道,少海,青灵,极泉,教学要求,熟悉足少阴肾经循行及其与脏腑器官的联系; 掌握足少阴肾经主治概要; 掌握足少阴肾经腧穴取穴要点; 掌握足少阴肾经特殊腧穴刺灸要点; 掌握足少阴肾经特定穴及腧穴定位; 掌握重点穴位:定位、功效、主治。,概述-经脉循行,起于足小趾之下,斜向足心(涌泉),出于舟骨粗隆下,沿内踝后,进入足跟,再向上行于腿肚内侧,出腘窝内侧,向上行股内后缘,通向脊柱(长强),属于肾(腧穴通路:还出于前,向上行腹部前正中线旁开05寸,胸部前正中线旁开2寸,终止于锁骨下缘俞府穴),

2、联络膀胱; 肾脏部直行的脉:从肾向上通过肝和横膈,进入肺中,沿着喉咙、挟于舌根部; 肺部支脉:从肺部出来,联络心脏,流注于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 联系脏腑:肾,膀胱,心,肺,肝; 经过器官:肾,膀胱,肝,膈,喉,舌,心,肺。,概述-经脉循行,概述-主治概要,妇科病症; 前阴病症; 肾、肺、咽喉病症; 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穴名: 涌泉 、 然谷 定位关键词: 足底部;舟骨粗隆 主治: 足及下肢疾病;神志病;头面疾病,概述足部穴位,概述足部穴位,穴名: 太溪 、大钟 、水泉 、 照海 定位关键词: 足内侧;内踝后、下方 主治: 足及下肢疾病;神志病;小便、生育疾病,概述下肢部穴,穴名:

3、复溜 、交信、 筑宾 、 阴谷 定位关键词: 小腿、腘窝内侧 主治: 足及下肢疾病;神志病;小便、生育疾病,概述腹部穴位,穴名: 横骨、大赫、气穴、四满 、中注 、肓俞 、商曲 、 石关 、 阴都 、 腹通谷 、幽门 定位关键词: 脐旁、脐上、脐下;脐旁0.5寸 主治: 腰腹痛;小便、生育疾病,概述胸部穴位,穴名: 步廊 、神封 、灵墟 、 神藏 、 彧中 、俞府 定位关键词: 胸部肋间隙;前正中旁开0.5寸 主治: 胃脘疾病;胸腹痛;小便、生育疾病,涌泉(Yongquan,KI1)井穴,定位: 蜷足时,足心前1/3凹陷中。 主 治: (1)顶心头痛,眩晕(用吴茱萸敷贴或磁疗) ,昏厥,癫狂,

4、小儿惊风,失眠; (2)便秘,小便不利。 (3)咽喉肿痛,舌干,失音。 (4)足心热。 刺灸: 直刺0.5-1寸或灸。,涌泉(Yongquan,KI1)井穴-解剖:,(1)针刺层次: 皮肤皮下组织跖腱膜趾短屈肌腱第2蚓状肌。 (2)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足底外、内侧神经皮支分布,深层有足底外侧神经肌支和足底内侧动脉分支分布,并有第2趾底总神经干和第2跖底动脉本干经过。,涌泉(Yongquan,KI1)井穴,注意事项: (1)针刺时防止刺伤足底动脉弓;变异疤痕灸。 (2)针刺过深,会致舌肌痉挛或麻痹,发生舌僵难言。 临床研究: (1)针刺治疗胃痉挛,刺入0.5寸,捻转刺激,一般疼痛可缓解; (

5、2)圆利针治疗失语症; (3)针刺治疗拔牙晕厥; (4)强刺激治疗暴喑; (5)配然谷治喉痹;配水沟、照海治癫痫。 (6)配太冲、百会治头项痛。 (7)配阴陵泉治热病挟脐急痛,胸胁满;,然谷(Rangu,KI2)荥穴,定位: 在足内侧缘,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 刺灸: 直刺0.5-0.8寸;可灸。,(1)针刺层次: 皮肤皮下组织拇展肌。 (2)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隐神经和大隐静脉属支分布;深层有足底内侧神经和足底内侧动脉分支分布。,然谷- 解剖,然谷(Rangu,KI2)荥穴,主治: (1)月经不调,阴挺,阴痒,白浊,遗精,阳痿,小便不利; (2)消渴,泄泻,小儿脐风; (3)咽喉肿痛

6、,口噤,咳血。 现多用于咽喉炎,肾炎,膀胱炎,睾丸炎,不孕症,糖尿病等。 配伍: (1)配承山治转筋;配气冲、四满治石水; (2)配太溪治热病烦心、足寒、多汗。,定位: 足内踝与跟腱之间凹陷中。 刺灸: 直刺0.5-08寸,深刺可透昆仑(注意:须避开胫后动、静脉)。,太溪(Taixi,KI3)腧穴、原穴,太溪-解剖:,(1)针刺层次: 皮肤皮下组织拇长屈肌。 (2)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隐神经分支和大隐静脉属支分布;深层有胫神经和胫后动脉分支分布,并有胫神经干和胫后动脉干经过。,太溪(Taixi,KI3)腧穴、原穴,主 治: (1)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小便频数,消渴,泄泻; (2)头痛,目

7、眩,咽喉痛,牙痛,腰脊痛等,耳鸣、耳聋; (3)咳喘,咳血; (4)失眠(加三阴交、神门、印堂) (5)下肢疼痛。 配伍:(1)配然谷主治热病烦心,足寒清,多汗; (2)配肾俞治肾胀; (3)配支沟、然谷治心痛如锥刺。,大钟 Dzhng(KI4) 络穴,定位: 在足内侧内踝后下方,当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前方凹陷处。 刺灸: 直刺0.30.5寸;可灸。,大钟-解剖:,针刺层次: 皮肤皮下组织跟骨。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隐神经的小腿内侧皮支和大隐静脉属支分布; 深层前方有胫神经干和胫后动脉干经过。,大钟 Dzhng(KI4) 络穴,主 治: (1)癃闭,遗尿,便秘; (2)咳血,气喘; (3)痴呆

8、,嗜卧; (4)足跟痛。 配伍: 配太溪、神门治心肾不交之心悸、失眠; 配行间治虚火上炎之易惊善怒; 配鱼际治虚火上炎之咽痛。,通里-络穴,定位: 正坐,仰掌,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键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寸。 刺灸: 直刺0.2-0.5寸;可灸。,通里-络穴,主 治: (1)心病:心悸、怔忡; (2)器官病:暴喑,舌强不语; (3)经脉病:腕痛。 (4)其他病:热病头痛,血尿,盗汗。 配伍: 配内关、心俞,主治心悸、怔忡、悲恐畏人; 配廉泉、涌泉,主治舌强、癔病性失语; 配内关、乳根,主治心绞痛。,通里-络穴,定位: 正坐,仰掌,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键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寸。 刺灸: 直

9、刺0.2-0.5寸;可灸。,阴郄,定位: 正坐,仰掌,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键的桡侧缘,腕横纹上0.5寸。 刺灸: 直刺0.2-0.5寸;可灸。,阴郄,主 治: (1)心病:心痛、惊悸、吐血、衄血; (2)器官病:暴喑失语; (3)经脉病:腕痛、失语; (4)其它病:骨蒸盗汗。 配伍: 配后溪,主治盗汗; 配心俞、神道,主治心痛、心悸、N衰弱;,神门-输穴、原穴,定位: 正坐,仰掌,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刺灸: 直刺0.2-0.5寸;可灸。,神门-输穴、原穴,主 治: (1)心病:心痛、心慌、惊悸、怔忡; (2)神志病:癫狂痫证; (3)胸部病:胸胁痛; (4)经脉病:腕痛

10、、指麻。 (5)其它病:喘逆上气,呕血、 热病不嗜食。 配伍: 配心俞,主治健忘、失眠;配大椎、丰隆,主治癫狂、痫证; 配关元、中极,主治遗尿、遗精; 配膈俞、血海,主治呕血、吐血、便血;配阳谷,主笑若狂;配合谷,主喉痹心烦。,少府-荥穴,定位: 正坐,在手掌面,第4、5掌骨之间,握拳时当小指尖处。 刺灸: 直刺0.2-0.3寸;可灸。,少府-荥穴,主 治: (1)心胸病:心痛、心悸、胸痛; (2)经脉病:手少指拘挛。 (3)其它病:痈疡、阴痒、阴痛、小便不利、遗尿。 配伍: 配足三里,主治小便不利,癃闭; 配内关、郄门,主治心悸、胸痛、心绞痛。,少冲-井穴,定位: 正坐,在手小指末节桡侧,距

11、指甲角0.1寸。 刺灸: 斜刺0.1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少冲-井穴,主 治: (1)心病:心悸、心痛; (2)N病:癫狂、昏迷; (3)胸部病:胸胁痛; (3)其它病:热病、大便脓血、吐血。 配伍: 配心俞、内关,主治心痛、心悸、癫狂; 配曲池,主治热证; 配百会、十宣穴,主治中风昏迷。,小结,取穴要点: 本经腧穴主要分布在腋窝、上肢内侧后缘、手部。取穴时,应掌握:肌腱、尺侧腕屈肌腱、腕横纹、第4、5掌指关节、指甲角等解剖标志。 刺灸要点: 极泉穴避开腋动脉;灵道、通里、阴郄穴不宜深刺,以免伤及血管和神经,留针时不可做屈腕动作。,心经腧穴歌 心经穴位九穴真,极泉青灵少海深。 灵道通里阴郄至,神门少府少冲寻。 主治歌 五手少阳是心经,起于极泉止少冲。 心胸疾患神志病,烦热悸汗皆可用。,思考题:,通里穴为什么能治舌痛? 神门穴为什么善治神志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