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9第九章抗肿瘤药-PPT文档.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40097 上传时间:2019-01-25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6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9第九章抗肿瘤药-PPT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最新9第九章抗肿瘤药-PPT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最新9第九章抗肿瘤药-PPT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最新9第九章抗肿瘤药-PPT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最新9第九章抗肿瘤药-PPT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9第九章抗肿瘤药-PPT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9第九章抗肿瘤药-PPT文档.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习要求,掌握环磷酰胺、氟尿嘧啶、巯嘌呤、甲氨蝶啶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及临床用途。 熟练应用该类药物的结构特点和性质,解决药物的生产、检验、运输、贮存的相关问题。 熟悉塞替派、白消安、卡莫司汀、阿糖胞苷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及 临床用途。 学会认识这类药物的结构特点和性质,解决药物的生产、检验、运输、贮存的相关问题。 熟悉生物烷化剂的作用机制。,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环磷酰胺、氟尿嘧啶、巯嘌呤、甲氨蝶啶、塞替派、白消安、卡莫司汀、阿糖胞苷的化学结构或结构特点、理化性质及临床用途。 难点:生物烷化剂的作用机制。,授课内容,第一节 生物烷化剂 第二节 抗代谢药物 第三节 抗肿瘤天然药物 及其他抗肿瘤药

2、物,死亡率:人类因恶性肿瘤而引起的死亡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居第二位 治疗手段:以手术、放射和化学药物治疗为主 最早的化疗药物:氮芥(1943年),分 类,生物烷化剂 抗代谢药物 抗肿瘤天然药物 其他,第一节 生物烷化剂,应用最早,临床上占有重要地位 作用机制 具有高度的化学活性, 以共价键与DNA、RNA等结合,抑制细胞分裂,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缺点 属于细胞毒类药物 ,选择性不高,具有严重的毒副作用 分类 氮芥类、乙撑亚胺类、甲磺酸酯类及多元醇类、亚硝基脲类,通式: 作用机制:,第一节 生物烷化剂,有效烷基化基团,氮芥基:双(氯乙基)氨基,R:载体,一、氮芥类,快,快,慢,慢,第一节 生物烷

3、化剂,HCl,H2O,典型药物,第一节 生物烷化剂,平面结构的环磷酰胺,环磷酰胺 Cyclophosphamide,化学名为:N,N-双-(-氯乙基)-N-(3-羟丙基)磷酰二胺内酯-水化合物,理化性质 1.白色,熔点为48.552.0,失去结晶水即液化。 2.水溶液不稳定 在pH4.06.0时,磷酰基不稳定,遇热更易分解。,第一节 生物烷化剂,环磷酰胺,3.鉴别反应 无水碳酸钠加热熔融后,冷却,滤过,滤液加硝酸使成酸性后,显磷酸盐和氯化物的鉴别反应。,第一节 生物烷化剂,临床应用,抗肿瘤谱较广,临床上主要用于恶性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肺癌,神经细胞瘤,多发性骨髓瘤等,对卵巢癌、乳腺癌、

4、鼻咽癌也有疗效。,环磷酰胺,第一节 生物烷化剂,二、乙撑亚胺类,塞替派 Thiotepa,平面结构的塞替派,化学名为:三(1-氮杂环丙基)硫代磷酰胺,典型药物,理化性质 1.白色,水和乙醇及氯仿中易溶,熔点为5257。 2.水溶液不稳定 遇酸,则乙烯亚胺环易开环生成聚合物而失效。 3.鉴别反应 (1)加入稀硝酸和高锰酸钾试液,再加氯化钡则产生硫酸钡白色沉淀。 (2)水溶液与硝酸共热后,分解产生磷酸盐,加入钼酸铵试液,产生淡黄色沉淀,放置后变为蓝绿色。,第一节 生物烷化剂,塞替派,临床应用,第一节 生物烷化剂,主要用于治疗卵巢癌、乳腺癌、消化道癌,是治疗膀胱癌的首选药,可直接注入膀胱,此时疗效最

5、好。,知识链接,塞替派,替派,体内,作用机制:,发挥药效,塞替派,三、甲磺酸酯类及多元醇类,第一节 生物烷化剂,白消安 Busulfan,化学名为:1,4-丁二醇二甲磺酸酯,典型药物,理化性质 1.白色,微溶于乙醇和水,熔点为114118。 2.碱性条件下不稳定,易水解而失效。,第一节 生物烷化剂,四氢呋喃,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其疗效优于放射治疗,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白消安,第一节 生物烷化剂,四、亚硝基脲类,广谱抗肿瘤活性 结构特征:具有-氯乙基亚硝基脲结构单元 较强的脂溶性 临床用途:对淋巴瘤、恶性黑色素瘤、脑瘤等均有疗效 临床常用药:卡莫司汀、洛莫司

6、汀等,第一节 生物烷化剂,典型药物,卡莫司汀 Carmustine,平面结构的卡莫司汀,化学名为:1,3-双(2-氯乙基)-1-亚硝基脲,第一节 生物烷化剂,理化性质 1.无色或微黄色,不溶于水,溶于甲醇、乙醇,熔点为3032。 2.对酸、碱均不稳定 在氢氧化钠条件下水解,经稀硝酸酸化后,再加硝酸银试液,可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脑瘤及转移性脑瘤、淋巴肉瘤、肺癌等,与其他抗肿瘤药物合用时可增强疗效。,*注射液为聚乙二醇的灭菌溶液。,卡莫司汀,第二节 抗代谢药物,作用机制: 抑制DNA合成中所需的叶酸、嘌呤、嘧啶及嘧啶核苷等所需代谢物的合成和利用。 临床上占有较大比重,约40

7、%。 缺点: 选择性较差,对正常组织有一定的毒性。 临床应用: 白血病、绒毛上皮癌,部分实体肿瘤。 分类: 嘧啶类、嘌呤类、叶酸类。,第二节 抗代谢药物,一、嘧啶类抗代谢物 1.尿嘧啶渗入肿瘤组织的速度比其它嘧啶快。 2.生物电子等排原理:氟与氢的原子半径相近,且C-F键稳定,体内不易分解。 3.代表药物:氟尿嘧啶。 4.治疗实体肿瘤的首选药物,疗效好,毒性也大。 5.为了增强疗效,降低毒性,衍生物卡莫氟毒性最小,去氧氟尿苷选择性最高。,第二节 抗代谢药物,典型药物,氟尿嘧啶 Fluorouracil,化学名为:5-氟-2,4(1H,3H)-嘧啶二酮,简称5-FU,第二节 抗代谢药物,理化性质

8、 1.白色,略溶于水,可溶解于稀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中,熔点281284。 2.在空气及水溶液中均非常稳定,但遇强酸或亚硫酸钠易开环。,氟尿嘧啶,第二节 抗代谢药物,3.不饱和双键,遇溴试液可发生加成反应,使溴试液褪色。 4.含氟,显有机氟化物的鉴别反应。,临床应用,抗瘤谱较广,对治疗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等疗效显著,是治疗实体肿瘤的首选药物。,氟尿嘧啶,第二节 抗代谢药物,盐酸阿糖胞苷 Cytarabine Hydrochloride,化学名为: 1-D-阿拉伯呋喃糖基-4-氨基-2(1H)-嘧啶酮盐酸盐,第二节 抗代谢药物,理化性质 1.白色,水中极易溶解,熔点为:190195。 2.紫外

9、吸收:max=280nm,min=241nm。 3.盐酸盐:显氯化物的鉴别反应。,临床应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其他抗癌药合用可提高疗效。,盐酸阿糖胞苷,第二节 抗代谢药物,次黄嘌呤的衍生物:巯嘌呤 缺点:易产生耐药性,水溶性差,起效慢 为了克服不溶于水,合成衍生物磺巯嘌呤钠 鸟嘌呤衍生物:巯鸟嘌呤,8-氮杂鸟嘌呤,二、嘌呤类抗代谢物,第二节 抗代谢药物,巯嘌呤 Mercaptopurine,典型药物,化学名为:6-嘌呤巯醇一水化合物,简称6-MP,第二节 抗代谢药物,理化性质 1.黄色,味微甜,在水或乙醇中极微溶解,遇光易变色。 2.乙醇溶液+醋酸铅试液,生成巯嘌呤铅盐黄色

10、沉淀。 3.+硝酸,水浴蒸干,残渣为黄色,放冷,+NaOH,变为黄棕色。 4.+氨水,溶解,再+硝酸银试液,生成白色沉淀。,不溶于硝酸,临床应用,急性白血病,对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巯嘌呤,第二节 抗代谢药物,叶酸: 与白细胞生成及红细胞发育有关,叶酸缺乏白细胞生成减少缓解白血病 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 四氢叶酸合成受阻,抑制DNA和RNA的合成 常用药物: 甲氨蝶呤、三甲曲沙,三、叶酸类抗代谢物,典型药物,第二节 抗代谢药物,甲氨蝶呤 Methotrexate,化学名为:L-(+)-N-4-(2,4-二氨基-6-蝶啶基)甲基甲氨基苯甲酰基谷氨酸,简称MTX,理化性质 1.橙黄色,味微甜,

11、几乎不溶于水,两性化合物。 2.紫外吸收:max=244nm,306nm;min=234nm,262nm。 3.强酸中水解失活。,第二节 抗代谢药物,临床应用,治疗急性白血病、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甲氨蝶呤,第三节 抗肿瘤天然药物及其他抗肿瘤药物,一、抗肿瘤生物碱,(一)长春花生物碱 夹竹桃科植物长春花全草中含有长春碱 、长春新碱、长春地辛 。,夹竹桃科植物长春花,(二)喜树生物碱 喜树碱、羟基喜树碱(水溶性差)、拓扑替康(半合成),第三节 抗肿瘤天然药物及其他抗肿瘤药物,R1 R2 R3 喜树碱: H H H 羟基喜树碱: OH H H 拓扑替康: OH CH2N(CH3)2 H,第三

12、节 抗肿瘤天然药物及其他抗肿瘤药物,(三)鬼臼生物碱 鬼臼毒素(毒性较大)、依托泊苷、替尼泊苷(脂溶性高),鬼臼毒素: OH,依托泊苷:,R1,替尼泊苷:,(四)紫杉烷类 紫杉醇、多西他赛,红豆杉紫杉醇,第三节 抗肿瘤天然药物及其他抗肿瘤药物,紫杉醇:,多西他赛,R1 R2,-COCH3,-H,-C6H5,-OC(CH3)3,第三节 抗肿瘤天然药物及其他抗肿瘤药物,二、抗肿瘤抗生素,多肽类: 放线菌素D,鲜红色,左旋;,博来霉素,R,第三节 抗肿瘤天然药物及其他抗肿瘤药物,蒽醌类: 多柔比星,柔红霉素,表柔比星等,基 本 结 构,多柔比星:R1= R3=OH R2=H 柔红霉素:R1= R2=H R3=OH 表柔比星 :R1= R2=OH R3=H,第三节 抗肿瘤天然药物及其他抗肿瘤药物,三、金属抗肿瘤药物,顺铂 Cisplatin,化学名为:(Z)-二氨二氯铂,第三节 抗肿瘤天然药物及其他抗肿瘤药物,理化性质 1.亮黄色或橙黄色,微溶于水,170转化为反式; 2.水溶液加硫脲后加热显黄色; 3.加硫酸即显灰绿色; 4.紫外吸收。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治疗膀胱癌、睾丸癌、乳腺癌、卵巢癌等。,顺 铂,学习小结,巯嘌呤: 性质、用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