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ch2生命活动基本单位-细胞-3-PPT文档.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40106 上传时间:2019-01-25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ch2生命活动基本单位-细胞-3-PPT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最新ch2生命活动基本单位-细胞-3-PPT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最新ch2生命活动基本单位-细胞-3-PPT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最新ch2生命活动基本单位-细胞-3-PPT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最新ch2生命活动基本单位-细胞-3-PPT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ch2生命活动基本单位-细胞-3-PPT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ch2生命活动基本单位-细胞-3-PPT文档.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核糖体的组成,(3)高尔基体,高尔基体是由数个扁平囊泡堆在一起形成的高度有极性的细胞器,处于内质网的下游,位于内质网和细胞膜之间。 从内质网不断送来一些小泡,小泡与高尔基体膜融合后,将内含物送入高尔基体腔中,在那里新合成的蛋白质肽链继续完成修饰和包装,如糖基化和折叠等。,高尔基体的形态结构,高尔基体主体由48个扁平膜囊垛叠在一起构成的,其周围有大量大小不一的球形囊泡,靠近细胞核一面称为形成面,向着细胞膜一面,称为成熟面。,高尔基体的主要功能将内质网合成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与包装,然后分门别类地运输到细胞特定的部位或分泌到细胞外。,高尔基体功能,2液泡系统,溶酶体 液泡 微体,液泡系统是指细

2、胞内由膜包围的小泡和液泡。,(1)溶酶体(lysome),从高尔基体断裂出来的小泡,是胞质中一类包着多种水解酶的小泡,溶酶体的功能,溶酶体的标志酶是酸性水解酶,消化细胞内吞的食物,为细胞提供营养 清除衰老的细胞器,机体自身重组 消化分解细菌、病原体,具有防御功能,溶酶体的类型,根据溶酶体处于完成其生理功能的不同阶段,大致可分为: 初级溶酶体:刚从高尔基体断裂出来的溶酶体 次级溶酶体:与食物泡融合为一个较大的液泡,直径约0.20.5um,膜厚7.5nm,内含物均一,无明显颗粒,是高尔基体分泌形成的,初级溶酶体,为消化泡,正在进行或完成消化作用的溶酶体,内含水解酶和相应的底物,次级溶酶体,人类的某

3、些疾病与溶酶体有密切关系:,庞帕氏病 台-萨氏病 肺硅沉着病,庞帕氏病,遗传性糖原储积病,溶酶体中缺少-糖苷酶,糖原不能水解成葡萄糖,大量储积在肝脏和肌肉中,患儿往往在2岁前夭折。,台-萨氏病,溶酶体中缺少-氨基己糖酯酶A,造成神经苷脂不能被降解,大量储积在脑细胞中,神经系统遭损伤,患儿神经呆滞,多在26岁夭折。,肺硅沉着病(矽肺病),硅酸盐被肺上皮细胞吞噬后进入溶酶体,硅酸盐颗粒与溶酶体膜作用造成膜破裂,细胞自溶。 所释放出来的硅酸盐颗粒又被邻近的健康的肺上皮细胞吞噬,然后再进行新一轮健康细胞的破坏。 结果是患者虽离开粉尘污染的环境,但病情仍会不断恶化。,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的功能衔接,

4、在不同细胞器之间通过小泡的发送和融合,相互沟通,在功能上相互衔接,共同完成一整套代谢功能: 细胞内新组分的合成 食物的摄入和消化 破损组分的拆除 废物的利用和挪出,内吞小泡,溶酶体,运输小泡,分泌小泡,膜泡运输(vesicular transport):蛋白质在内质网或高尔基体中被包装成衣被小泡,选择性地运输到靶细胞器。,(2)液泡,存在于植物细胞中。 单层膜包围充满水的泡,溶有无机盐、氨基酸、糖类和色素等小分子,甚至还含有有毒化合物。 功能:维持细胞形状、增加细胞体积和表面积,从而提高植物对营养和必需矿物离子的吸收。,(3)微体,单层膜围成的泡状结构,所含的酶不同于溶酶体。 能在短时间内帮助

5、多种物质转化成别的物质。 根据微体内含有的酶的不同可以将微体分为过氧化物酶体、糖酵解酶体和乙醛酸循环体。 过氧化物酶体:所含一些酶可将脂肪酸氧化分解,产生H2O2,还有一些酶(如过氧化氢酶)将H2O2分解为H2O和O2,H2O2能将细胞杀死。 乙醛酸循环体:存在于富含脂类的植物细胞中,将脂肪和油转化为糖,供植物早期生长需要。,(1)线粒体 细胞的“动力工厂”,3、能量转换器,嵴,细胞中95的ATP是由线粒体中呼吸链产生的,“遗传信息载体”,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结构,外膜是平滑而连续的界膜;内膜反复延伸折入内部空间,向内折叠形成嵴,这样大大扩展了内表面积。,线粒体的形态结构,嵴粒上有与细胞代谢有关的

6、酶30-40种,线粒体的主要功能,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氧化呼吸,产生能量的地方,在线粒体中进行的代谢途径主要有:,三羧酸循环 氧化磷酸化 参与脂肪酸代谢,半自主性,基质中含有双链环状DNA、核糖体和蛋白质合成系统,具有独立的遗传体系 但是仅能合成部分自己所需的蛋白质 其余所需的蛋白质在细胞质中合成,定向转运到线粒体中,(2)质体,质体细胞器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 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由双层膜包裹的一类细胞器的总称,分白色体和有色体两种 白色体主要存在于分生组织和不见光的细胞中,内含淀粉、蛋白质或油类,起贮藏库的作用 有色体中含有各种色素 存在于绿叶中的有色体含叶绿素,称为叶绿体,叶绿体 植物细胞所特有的

7、能量转换器 光合作用,叶绿体基本结构,叶绿素位于类囊体膜上,基质,半自主性,基质中含有双链环状DNA、核糖体和蛋白质合成系统,具有独立的遗传体系 但是仅能合成部分自己所需的蛋白质 其余所需的蛋白质在细胞质中合成,定向转运到叶绿体中,叶绿体的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和光合细菌摄取太阳光,使二氧化碳固定成为有机物,4细胞质骨架,细胞质骨架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普遍存在的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三维网架结构 细胞质中各种细胞器、酶和许多蛋白都固定在细胞质骨架上 保持细胞形态,承受外力、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并参与生命活动,蛋白质纤维包括: 微管 微丝 中间纤维,细 胞 质 骨 架,微丝,微管,中间纤维,(1)微

8、丝,组成 肌动蛋白纤维 肌动蛋白单体通过聚合形成右手螺旋链,即微丝,肌动蛋白单体,可结合1分子Ca2+和ATP,微丝的功能:与细胞变形运动、细胞质分裂、细胞质运动、信号转导、细胞形态维持及肌肉收缩等功能有关。,微丝的自装配与去装配,在适宜的温度,存在ATP、K+、Mg2+离子的条件下,肌动蛋白单体可自组装为纤维。 ATP-actin(结合ATP的肌动蛋白)对微丝纤维末端的亲和力高,ADP-actin对纤维末端的亲和力低,容易脱落。 当溶液中ATP-actin浓度高时,微丝快速生长,在微丝纤维的两端形成ATP-actin“帽子”,这样的微丝有较高的稳定性。伴随着ATP水解,微丝结合的ATP就变成

9、了ADP,当ADP-actin暴露出来后,微丝就开始去组装而变短。,(2)微管,微管是由,两种类型的微管蛋白亚基形成的微管蛋白二聚体,再螺旋盘绕成微管壁。 维持细胞形态,辅助细胞内运输,与其他蛋白共同装配成纺锤体,基粒,中心粒,鞭毛,纤毛神经管等结构。,微管的形态,微管自装配和去装配,包括、三种微管蛋白。 、形成异二聚体,一端含有GTP帽子,异二聚体是自我组装的基本单位 细胞内微管呈网状和束状分布, 并能与其他蛋白共同组装,可装配成单管,二联管(纤毛和鞭毛中),三联管(中心粒和基体中),纺锤体、基粒、轴突、神经管等结构。,以环状形式聚合在微管组织中心(MTOC)上作为微管聚合的组织部位 异二聚

10、体的结合到-微管蛋白上,确定微管的延伸方向 异二聚体平行于长轴排列形成原纤维,加宽到13根原纤维时,即合拢形成微管。,微管组织中心,微管装配动态模型,细胞质骨架通过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而具有自装配和去装配的功能 也是信息传递的过程,自装配,去装配,解聚和聚合处在动态平衡状态,磷酸化,微管结合蛋白,微管结合蛋白是附着于微管多聚体上,参与微管的装配并增加微管的稳定性,并可使微管和其他细胞组分结合。 蛋白存在于神经轴突中,横向连接相邻微管,使微管成束状执行正常生理功能。,老年性痴呆,病人脑神经细胞中蛋白发生异常磷酸化,神经细胞中微管数量减少。 推测可能由于蛋白异常磷酸化,使蛋白结合微管的能力降低甚至脱落

11、,导致稳定的微管变为动态不稳定状态,大量神经原纤维缠结,轴突运输中止,最终出现痴呆的症状。,(3)中间纤维,中间纤维是最稳定的细胞骨架成分,它主要起支撑作用。中间纤维在细胞中围绕着细胞核分布,成束成网,并扩展到细胞质膜,与质膜相连结。 按其组织来源和免疫原性可分为: 角蛋白纤维 波形纤维 结蛋白纤维 具有组织特异性,且在不同发育时期有不同的中间纤维蛋白表达,神经元纤维 神经胶质纤维 核纤层蛋白,两条中间纤维蛋白多肽螺旋链同相绕成双链超螺旋二聚体 二聚体反向平行以半交叠方式构成四聚体,是中间纤维解聚的最小亚单位 四聚体还可形成八聚体(原纤维) 8个原纤维再装配成中间纤维,中间纤维,原纤维,8个原

12、纤维构成中间纤维,中间纤维对微管的装配和稳定有作用 中间纤维从核纤层通过细胞质向细胞膜延伸 对细胞刚性有支持作用 对细胞产生运动的结构有协调作用 更重要的是与细胞分化、细胞内信息传递、核内基因表达等重要的生命活动过程有关,微丝确定细胞表面特征,使细胞能够运动和收缩。 微管确定膜性细胞器的位置和作为膜泡运输的导轨。 中间纤维使细胞具有张力和抗剪切力。,(三)细胞核,核被膜 核仁 染色质,1、核被膜,双层膜构成的扁平囊,将细胞核与细胞质隔开 外膜与糙面内质网相连并附有核糖体 内膜上有特异蛋白为核纤层提供结合位点。 核被膜的某些部位两层膜融合形成核膜孔,整合蛋白,细胞质,核糖体,核纤层,异染色体,核

13、膜孔上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丝状结构封在其上,是一种兼具被动扩散和主动运输的特殊跨膜运输蛋白复合体,称核孔复合体。,核纤层,紧贴内核膜,为一层纤维蛋白片或纤维网格 由核纤层蛋白组成,属于中间纤维蛋白家族成员,组成保守 作用: 保持核的形态 参与染色质和核的组装,核膜孔,外膜,内膜,核纤层,核孔复合体,核孔,核孔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物质交换的通道。,核的蛋白都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通过核孔定向输入细胞核 细胞核中合成的各类RNA、核糖体亚单位需要通过核孔运到细胞质,2、核仁,圆或椭圆球形小体,无外膜 在同种物种中数目固定 人细胞有一个核仁 成分:DNA、rRNA、核糖核蛋白,3、染色质,在细胞间期,染色质呈细丝形态 在分裂期变成特定形态的染色体,真核细胞分裂间期的细胞核内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RNA组成的线性复合结构。,核小体染色质基本结构单位 核小体由组蛋白和绕在其外的DNA组成 组蛋白有5种成分:H1、H3、H2a、H2b、H4 H3、H2a、H2b、H4各两分子组成8聚体,H1与联结者DNA相连 核小体上的DNA为核心DNA,核小体间的DNA为联结者DN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