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医学像学头颈部-PPT文档.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40688 上传时间:2019-01-25 格式:PPT 页数:106 大小:5.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医学像学头颈部-PPT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最新医学像学头颈部-PPT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最新医学像学头颈部-PPT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最新医学像学头颈部-PPT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最新医学像学头颈部-PPT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医学像学头颈部-PPT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医学像学头颈部-PPT文档.ppt(10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了解面颈部的影像学检查技术、优选原则及适 应症。 (2)熟悉面颈部的正常影像学表现。 (3)熟悉面颈部常见疾病的临床与病理。 (4)掌握面颈部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5)掌握面颈部常见疾病(如:炎性假瘤、视网膜 母细胞瘤、眼眶肿瘤、颌面部外伤、副鼻窦炎 症、鼻咽部肿瘤、喉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等 )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重点为CT和MRI 诊断与鉴别诊断)。 教学目的与要求 第四节 喉部(Larynx) n喉部位于舌骨 下、颈前部, 上通咽部,下 接气管,其壁 由软骨、肌肉 、韧带和纤维 组织膜等组成 ,内覆黏膜。 软 骨:会厌软骨、甲状软骨、环状 软骨和成对的杓状软骨。 肌 肉:喉内

2、肌、喉外肌。 喉 腔:声门上区、声门区(喉室)、声 门下区。 喉间隙:会厌前间隙、喉旁间隙。 声门上区:包括会厌舌骨上区、杓会厌 皱襞、舌骨下区、室带; 声门区:包括声带、前联合、后联合; 声门下区:为声带下缘以下至环状软骨 下缘。 喉部解剖示意 图 一 影像检查技术 n(一)X线平片: 1、侧位平片 2、体层摄影 (二)CT检查: (三)MRI 检查: 二、正常影像学表现 侧位平片 n(一)正常X线表现 体层摄影 n(二)正常CT表现 喉部的解剖 喉部的解剖 喉部的解剖 喉部的解剖 喉部的解剖 喉部的解剖 (三)正常MRI表现 三、异常影像学表现 (一)形态学改变; (二)密度及信号的改变;

3、 (三)对称性与位置的改变; (四)喉软骨的破坏; (五)功能改变; (六)喉周间隙的改变; 四、常见病的影像诊断 喉部良性肿瘤 临床与病理: 发病率低,多数良性肿瘤好发于声带附 近,亦可见于喉腔各部。较常见者有乳头状 瘤、血管瘤、纤维瘤、软骨瘤、脂肪瘤、淋 巴管瘤等。其中纤维瘤和软骨瘤可发生钙化 。小的肿瘤可无症状,或仅有声音嘶哑、吞 咽不适或异物感,较大者可发生吞咽和呼吸 困难。 影像学表现 (一) X线表现: 1、 X线平片上良性肿瘤除乳头状瘤 外,多为喉部单发结节或肿块,外形整齐 ,境界清楚,周围无侵润表现。 2、较大的肿瘤可致喉腔变形、不对 称和气道狭窄。 3、若见肿块内钙化结节可提

4、示血管 瘤。发生于喉软骨附近、带有钙化的肿块 ,提示为软骨瘤。 影像学表现 (二)CT表现: 1、 均匀的软组织密度肿块,边缘规则。 2、周围组织除压迫性改变外,无侵润表现 。 3、血管瘤、软骨瘤其中可见钙化,若脂肪 密度,可确诊为脂肪瘤。 4、增强扫描多数肿瘤可有轻度到中度强 化,血管瘤则有明显强化,而淋巴管瘤 无强化。 影像学表现 (三) MRI表现: 1、多数良性肿瘤T1WI为均匀的等或略低信 号,T2WI为稍高信号。 2、含有钙化的肿块,其中可见点状无信号 区;脂肪瘤在T1WI 和T2WI均为高信号。 3、增强扫描多数肿瘤可有轻度到中度强化, 血管瘤则有明显强化,而淋巴管瘤无强化 。

5、喉乳头状瘤 喉血管瘤 喉癌 (Carcinoma of larynx) 临床与病理 以鳞状上皮癌为多见,男多于女, 40-60岁多见。早期为乳头状结节、继 之向粘膜下及周围组织浸润(增厚、变 形、溃疡)后期向喉外发展,破坏软骨 ,最后发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 按肿瘤发生部位不同:按肿瘤发生部位不同: 声门上型癌声门上型癌( (supraglotic cancer)supraglotic cancer) :发生于会厌、杓会厌襞、室带和喉室等处:发生于会厌、杓会厌襞、室带和喉室等处; ; 声门型癌声门型癌( (supraglotic cancer)supraglotic cancer) :发生于声:

6、发生于声 带的喉室面带的喉室面; ; 声门下型癌声门下型癌( (subglotic cancer)subglotic cancer) :发生于声:发生于声 带下缘至环状软骨下缘之间带下缘至环状软骨下缘之间; ; 跨声门型癌:混合型癌。跨声门型癌:混合型癌。 梨状窝癌:原发于梨状窝者。梨状窝癌:原发于梨状窝者。 声门上型癌 (supraglotic cancer) 一、概述:占喉癌的20-40%. 声门上区解剖范围为声带游离缘以上喉腔 ,这指会厌、杓会厌襞、杓状软骨、室带和喉 室等处。 癌肿可分为前部声门上癌和后部声门上癌 。 前部声门上癌来自会厌或室带; 后部声门上癌来自杓会厌襞内侧和喉旁间

7、隙。一般好发于会厌。 声门上型癌 二、临床表现: 早期可感咽部不适或异物感,待 癌肿表面有溃烂,则有咽痛,并影响 进食。 早期无声音改变,当肿瘤累及声 带才出现声嘶,这点有助于与声门型 相鉴别。 声门上型癌 三、影像学表现: (一)线表现: 1、会厌游离缘普遍性增厚或呈菜花 状,出现局部增厚; 2、喉室癌和室带癌在平片仅为喉室 狭窄呈裂隙状或消失 。 (二)CT及MRI表现 1、会厌游离缘软组织不规则增厚或呈菜花状 肿块; 2、会厌前间隙和喉旁间隙受侵,表现为低密 度的脂肪消失,代之以等密度或略高密度软 组织影; 3、喉软骨破坏:肿瘤组织超越喉软骨外是软 骨破坏的可靠证据; 4、T1WI为均匀

8、的等或略低信号,T2WI为稍高 信号。增强扫描有不同程度的强化,并可显 示瘤体囊变、坏死。 声门上型 声门上型 声门型喉癌 (supraglotic cancer) 一、概述: 占喉癌的50-70%,最常见的一种. 癌肿好发于声带的前1/3和中1/3交界处 的边缘(占75%),在肿瘤很小的时候就 影响声带闭合和发声,故很早就出现声 音嘶哑. 肿瘤长到一定体积,堵塞声门可引起呼 吸困难. 声门型喉癌 二、影像学表现: (一)线表现: 1、当肿瘤很小局限于一侧声带,平片常 无阳性表现,较大者可见喉室变小,声带 增厚、声带面欠光整; 2、喉室缩小、消失,声带活动受限; 3、侧位像声带出现双重边缘征;

9、 4、喉室前缘与甲状软骨角后缘距离增大 ,表明肿瘤已侵入前联合。 声门型 声门型 (二)CT及MRI表现 1、CT薄层扫描可见声带不规则增厚、结节 或位置不对称,尤其对前联合受侵较为敏 感,可显示该 处1-2mm的小结节; 2、若见两侧声带明显不规则或出现小结 节,尤其在声带前部,可提示侵入对 侧,已失去喉部分切除机会; 3、会厌前间隙和喉旁间隙消失,其中见有 异常软组织影,表明肿瘤已向喉外蔓延。 4、肿瘤若向后方发展,可见杓区软组织影增 大,多有杓环关节受累. 声门型 声带癌 声带癌 声门下型喉癌 (subglotic cancer) 一、概述: 占喉癌的2-6%,很少见的一种,多数 为声门

10、癌向下蔓延的结果.该区肿瘤发现 时约有20%已有颈部淋巴结转移. 声门下型喉癌 二、影像学表现: (一)线表现: 1、早期可见声带下缘增厚、不规则或出 现结节. 2、继尔出现声门下角开大、变钝,两侧 不对称; 3、广泛侵润时,可见声门下各壁软组织 增厚,至出现结节或肿块,以致环甲 膜膨出、气道狭窄、变形。 (二)CT及MRI表现 1、CT对声门下癌的显示较为敏感,周围的 黏膜厚度大于1mm即可视为异常; 2、若有结节、肿块和变形更易发现; 3、杓状软骨的破坏; 4、增强扫描有助于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 5、MRI对声门下癌的黏膜侵润增厚和结节均 可发现,不需增强即可发现颈部淋巴结转 移。 梨状窝

11、癌 一、概述: 多为起于下咽部的鳞状细胞癌,约占喉癌的 10-20%,也可由声门上型喉癌扩展而来。由于 梨状窝前部淋巴组织丰富,该区肿瘤多有早期 转移和广泛扩散.外侧壁癌主要向癌常侵及甲 状软骨和颈部软组织;内侧壁癌主要向喉旁间 隙发展,并侵犯声带肌。 二、影像学表现: (一)线表现: 1、X线正位体层摄影,见患侧梨状窝狭窄, 内壁或外壁不规则增厚、或出现结节和肿块 . 2、作发音或Valsalva实验,梨状窝僵硬,不 能扩张; 3、梨状窝造影时,可显示壁不光滑,不对称, 缩小或充 盈缺损; (二)CT及MRI表现 1、CT对梨状窝显示较佳,失去正常梨状窝的 光滑轮廓,代之于软组织结节或肿块;

12、 2、广泛侵润时多有梨状窝缩小、变形; 3、外侧壁癌多在甲状软骨内缘出现软组织 影,或甲状软骨破坏;内侧壁癌多有杓会 厌襞不规则增厚,两侧明显不对称; 4、会厌前间隙和喉旁间隙受累,可见脂肪消 失,为异常软组织影代替; 5、MRI显示梨状窝或喉旁组织不对称,肿瘤 及其侵润处可见异常信号。 梨状窝癌 梨状窝癌 梨状窝癌 第五节 耳 部 一、耳部 颞骨内有外、中、内耳等结构,颞 骨可分为:鳞部、乳突部、鼓部、茎突 部、岩部。 (一) 影像检查技术 1、X线:(1)常规平片:伦氏位、斯氏位 (2)特殊平片:颅底位、汤氏位 (3)体层摄影 2、CT检查 3、MRI 检查 (二)、正常影像学表现 1、正

13、常X表现 斯氏位 梅氏位 颞骨乳突侧位; 劳氏位 Laws. 2、正常CT表现 耳部解剖模式图 颞骨横断面 听小骨 耳蜗前庭水管及总脚 3、正常MRI表现 (三)、异常影像学表现 1、异常X线表现:乳突气房异常,中耳鼓室 异常,对称性与位置异常,咽鼓管透明度异 常,岩骨及内耳结构异常 2、异常CT表现:颞骨结构形态异常,颞骨骨 质异常,乳突窦乳突气房异常,骨质连续性 异常 3、异常MRI表现:信号异常、结构异常,中 耳乳突炎的并发症 (四)、常见病的影像诊断 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病因:多由上呼吸道感染,经 咽鼓管进入中耳感染所致; 特点: 多发于婴幼儿。 多发于气化型乳突。 病理:病理上粘膜

14、充血水肿和 炎性细胞浸润,气房内积液。 影像学表现 1、X线:乳突气房模糊不清,早期局限于 鼓窦周围小气房,继之骨壁破 坏,形成脓肿,表现为边界不清 的稀疏区。 2、CT:鼓室、乳突窦的气房积脓,表现 为密度增高,有时可见液平;房 隔骨质吸收,密度减低。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单纯型: 乳突慢性充血和炎性细胞浸润, 骨质增生成坚实骨质,鼓室和鼓窦内 可有少量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及少量 肉芽组织。 影像学表现 1、X线:乳突区气房消失,骨密度明 显增高,与正常坚实型乳突无法鉴别 。 2、CT: 1)可显示听小骨骨质吸收、破坏; 2)乳突窦或较大的气房内可见黏膜增 厚,若有积脓,可见液平; 3)气房

15、间隔及周围骨质增生,密度增 加,无骨质破坏。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骨疡型或肉芽肿型: 乳突骨质增生,但炎症较重,破坏 明显伴有较多肉芽组织和臭脓,或骨质 充血疏松,伴有死骨形成。 影像学表现 1、X线:乳突区骨质密度增高,伴较小范围破坏区,边 缘模糊,乳突区可残留有气房。 2、CT、MRI: 1)显示听骨骨质破坏,严重者可见听骨链中断、破碎; 2)上鼓室、乳突窦入口和乳突窦可见骨壁破坏、模糊, 密度增加; 3)肉芽组织显示为高密度软组织影, 4)增强扫描因肉芽组织富于毛细血管可有强化。 5)炎性肉芽组织在T1WI多为低、等信号,少数为较高 信号,T2WI为高信号,少数为等信号,强化明显。 2

16、、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3、胆脂瘤型: 因鼓膜松弛部穿孔,外耳道上皮因慢性 充血炎性刺激,生长活跃,侵入上鼓室,鼓 窦,部分角化上皮脱落,聚集成团,外被复 层鳞状上皮。团块中心腐败,周围上皮不断 增生,团块逐渐增大,压迫破坏骨组织,对 周围骨慢性刺激形成硬化边。 胆脂瘤型: 临床与病理:慢性中耳炎的类型之一 ,鼓膜穿孔,奇臭。好发于上鼓室, 易发生在“板障型”乳突。 外耳道上皮经穿孔的鼓膜长入鼓室脱 落后堆积成团形成胆脂瘤,成分为角 化上皮和胆固醇。 影像学表现 1、X线: 鼓室区以至整个乳突区出现边界清楚,有硬化边的空腔 ,多呈圆形,偶呈不整性。 2、CT、MRI: 1)胆脂瘤呈软组织密度,从C

17、T值上不能与肉芽 肿鉴别,但前者无增强,后者有强化; 2)膨胀性骨质破坏CT值为-35到68HU,增强后瘤 体不强化,包膜强化。 2)骨膜紧张部型早期胆脂瘤,表现鼓室后壁的 鼓或/和面隐窝扩大,并使听骨向外侧推移; 3)MRI上,胆脂瘤在T1WI与肌肉信号相似,T2WI为高信号 ,但两者信号皆不均匀,增强后强化胆脂瘤本身无强化, 其周围肉芽组织可有强化。 3、中耳癌 (carcinoma of middle ear) 临床与病理: 有“慢性中耳炎”的病史,中 老年人,鳞癌多见。 影像学表现: 、X线及CT表现:听骨的破坏,中耳道透 亮度下降,中耳骨质的破坏。 、CT、MRI表现: 中耳鼓室内肿

18、块,强化明显,听骨破坏, 可向四周侵犯。 肿瘤增大是以鼓室为中心的弥漫性肿块, 骨质广泛性破坏。 MRI表现为略长T1略长T2,中度强化。 第六节 口腔颌面部 一、影像检查技术 n(一)X线:1、下颌骨正、侧位平片。 2、上颌骨瓦氏位。 3、造影检查。 (二)CT检查 (三)MRI 检查 二、正常影像学表现 (一)正常X表现: 成人全景片成人全景片 儿童全景片儿童全景片 (二)正常CT、MRI表现 腮腺、颌下腺、颞颌关节、耳及颌骨 三、异常影像学表现 (一)异常X线表现: 牙及牙周组织改变、下颌骨骨结构的改 变、颞颌关节功能及形态的改变、涎腺造 影的改变。 (二)异常CT、MRI表现 涎腺腺体

19、形态、大小、密度、信号的 改变。 颞颌关节的变化。 四、常见病的影像学诊断 (一)成釉细胞瘤(造釉细胞瘤 ) (amelomastoma) 1、临床与病理:好发于青壮年下颌管处 (下颌骨磨牙及升支区最为多见 ) 、影像学表现: X线表现:可以分为多房型、蜂房型、单 房型、局部恶性症型。 骨质破坏、分叶、边缘硬化、其内可见 间隔,瘤内可见牙齿,周围推移牙齿。 CT、MRI表现:多房、膨胀性、可增强的 肿块,具有局部侵袭性,但无周围性的 播散。长T1长T2信号。 腮腺良性肿瘤 分类:良性混合瘤(3050岁女性) 腺淋巴瘤Warthin瘤(50岁以上男性) 腮腺混合瘤(多形性腺瘤) mixid tu

20、mor (一)临床与病理:3050岁,因上皮细胞形 态多样(多形性),又由于肿瘤组织内既有 上皮成分又有间叶成分(混合瘤) (二)影像学表现: CT表现:肿块(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 整清楚、增强后均匀强化或环形强化 MRI表现:等长T1长T2。包膜为低信号。 若肿块边缘不清、囊变坏死多、分叶、 颈部淋巴结肿大,则为恶性。 腮腺恶性混合瘤 复习题 n1、眼眶炎性假瘤的影像学表现。 n2、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 n3、视神经胶质瘤的影像学表现。 n4、化脓性鼻窦炎的影像学表现。 n5、鼻窦粘液囊肿的影像学表现。 n6、鼻咽癌的影像学表现。 n7、喉癌的影像学表现。 n8、胆脂瘤型中耳炎的影像学表现。 n9、造釉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