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桡骨远端骨折-PPT文档.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41260 上传时间:2019-01-25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3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桡骨远端骨折-PPT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最新桡骨远端骨折-PPT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最新桡骨远端骨折-PPT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最新桡骨远端骨折-PPT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最新桡骨远端骨折-PPT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桡骨远端骨折-PPT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桡骨远端骨折-PPT文档.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应用解剖 桡骨的远端膨大,其掌侧面较平,背面稍突起,有许多纵行凹沟,为伸肌腱经过处,共有6个肌腱室 。 肌腱均在伸肌支持带的束缚下,与骨面紧贴,因此当桡 骨远端骨折时容易引起伸肌腱的损伤。 桡骨远端关节面被分成3部分:舟骨凹、月骨凹 和乙状切迹 ,分别与舟 骨、月骨、尺骨小头构成关节 。,应用解剖,尺倾角正常2225 度,掌倾角正常10-15度。 桡骨茎突比尺骨茎突长11.5厘米。 腕关节的稳定依靠关节囊、韧带和周围的肌腱维 持,其中关节囊内韧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固定下尺桡 关节的主要是三角纤维软骨(TFCC),起自乙状切迹的远侧缘 经过尺骨关节面的上面止于尺骨茎突根部 ,形成周缘 厚、

2、中央薄的圆盘状结构,也称之为关节盘,该韧带对 于维持下尺桡关节的稳定及旋转功能具有重要的作 用 。,腕关节的三柱理论,包括桡侧柱,中柱(承力柱),尺侧柱(控制柱)。 桡侧柱对腕部有稳定作用,中柱主要作用为腕部的屈伸活动,尺侧柱控制腕部的旋转运动。,桡骨远端骨折的分型,AO分型 A型(关节外骨折)、B型(部分关节内骨 折)和C型(完全关节内骨折) A1(尺骨骨折,桡骨完整);A2(桡骨简单或嵌插骨折);A3(桡骨粉碎骨折) B1(桡骨矢状面骨折);B2(桡骨背侧缘骨折);B3(桡骨掌侧缘骨折) C1(关节与干骺端简单骨折);C2(关节简单,干骺端粉碎);C3(关节与干骺端均粉碎),不稳定桡骨远端

3、骨折提示,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提示 1、干骺端掌侧骨折粉碎 2、原始骨折横向移位大于1厘米 3、原始骨折短缩大于5毫米 4、关节内骨折 5、合并尺骨骨折 6、严重骨质疏松 这些征象提示石膏固定可能不能维持满意的复位 治疗 闭合复位外固定 经皮穿针固定 外固定支架固定或合并有限内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 手术治疗的目的:在尽可能保持骨折块血供和减少支持韧带破坏的基础上达到解剖复位并予以稳定的固定。,A型骨折: 大多数可通过闭合复位外固定达到良 好复位 ; 若骨折不稳定,可采用经皮穿针或Kapandji 技术维持复位 ; 若骨折间有肌腱嵌入、开放骨折、干骺 端或骨干粉碎则需要切开复位内固定 。 Kapa

4、ndji技术 :骨折内穿针技术 ,用1到3根直 径为16 mm 的克氏针分别通过腕背侧第一、二肌腱室,插 入骨折间隙后,通过杠杆作用纠正掌倾角、尺偏角畸形,并 将针固定在骨折端近侧皮质,B1型骨折 手术指征:旋转移位、肌腱嵌入、桡骨茎突压 缩伴骨缺损,可用2枚克氏针固定,若骨折块大于螺 钉直径的3倍以上,也可用带垫圈的松质骨螺钉固定同时加用l枚克氏针防止旋转 B2型骨折 当腕背伸旋前时,近排腕骨对背侧关节缘的撞击可造成背侧缘骨折合并桡腕关节的背侧脱位,通 过牵引及腕屈曲位固定可使桡骨关节复位但背侧骨 块却不能在这个位置复位因此切开复位是必要的, 可用克氏针或螺钉固定,有时也可用背侧钢板固定 之

5、。 B3型骨折 腕伸直位着地,掌侧桡腕韧带的牵拉导致掌侧缘 撕脱骨折,由于近排腕骨的压缩导致关节面中央骨 块的凹陷,因此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B3型骨折 以“T”形支撑钢板掌侧固定 ; 钢板远近端应接触皮质,中间与皮质 留有几毫米的空隙,以确保固定后产生的压力 ;远端螺钉可不用(若伴有矢状面的骨折时远端需用螺 钉固定,若伴有桡骨茎突骨折,可用克氏针固定 )复 位与否不能通过切开关节观察,可从骨折表面皮质对 合情况及x线确定 ;中央凹陷骨块可经掌或背侧切口 撑起骨块后植骨固定 。,C1型骨折 无移位者可直接用石膏固定 ; 有移位时,特别是有软组织嵌入时,可取背侧第 三肌腱室桡侧和

6、桡骨茎突处两切口,用克氏针或松质骨螺钉固定 ;也可用钢板将远端骨块与干骺端固定,有时用经皮克氏针或螺钉加外固定架的方法。 C2型骨折 复位后还需要外固定 架、经皮穿针或 钢板固定 ;如复位后 X 线显 示背侧皮质粉碎或相当大的骨缺损存在时,目前都同时采用骨移植,外固定架可在术后34周安全拆除。 骨移植的方法是:在背侧拇长展肌与拇长伸肌腱间作一2cm纵切口,透视下用一金属棒撑起塌陷的骨块,取髂骨植骨 C2型骨折 若掌背干骺端均粉碎,复位和固定更加困难:首先 使双边不稳定变成单边不稳定,先用支撑钢板固定掌 侧骨块,再将背侧骨块用克氏针固定在掌侧骨块上,在这种骨折中,使用外固定架也是可行的 。 C3

7、型骨折 需大量松质骨移植 ,也有用骨水泥代替骨移植 ;关节骨折块可用克氏针固定,用外固定架维持桡骨长度 。,切复钢板固定的指征,A型骨折手法复位失败者 B型骨折关节面移位明显者 C1、C2型和部分C3型骨折,切复钢板固定,首选掌侧入路,以下情况选择背侧入路 :B2型骨折 、背侧骨折粉碎、估计复位后有明显 的骨质缺损,需要术中背侧植骨者 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外固定架平面与手背冠状面和矢状面成45 度,远端两针放在 第二掌骨中部及基底部,经过25cm的切口进入,近端两针放在距骨折线810cm的桡骨干上,经肱桡肌 与桡侧腕长伸肌之间进入 .,经皮穿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经皮穿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8、具有 手术简单、二次取出容易、较少影响肌腱功能等特点 主要 适用于关节外骨折,闭合复位后早期出现再移位的骨折,以 及一些能闭合复位但无法靠外固定维持位置的关节内骨 折,成人治疗效果评价(Anderson),优愈合,腕关节伸屈活动范围丢失10,前臂旋转丢失25; 良愈合,腕关节伸屈活动范围丢失20,前臂旋转丢失50; 不满意愈合,腕关节伸屈活动范围丢失20,前臂旋转丢失50; 失败畸形愈合,不愈合,或难以处理的慢性骨髓炎。,可以接受的结果:关界面不平整小于2毫米、桡骨短缩小于5毫米、残余背倾小于10度 许多学者认为桡骨短缩是影响 腕关节功能的主要因素:桡骨短缩过多,尺骨相对过长,撞击月骨关 节面

9、,造成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疼痛,形成腕尺侧撞 击综合症 晚期并发症:畸形愈合、不愈合、软组织并发症、交感神经反射性营养不良,畸形愈合,表现影响美观,关节外畸形,关节内畸形 治疗去除阻挡,恢复骨的正常解剖,挽救性治疗 治疗遵循个体化原则单纯外观畸形不主张矫正;引起疼痛或功能丧失的畸形需矫正;关节外改善显著;关节内挽救功能,减轻疼痛 手术方法截骨固定;确保截骨线与桡骨远端关节面平行;,不愈合:罕见、采用植骨内固定,软组织并发症:并不少见、伸、屈肌腱断裂或嵌插 治疗修复或重建肌腱,但先要去除潜在的异常因素 交感神经反射性营养不良: 是难治并发症,常造成腕和手的软组织僵硬,如有怀疑,可做诊断性检查如骨扫描,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治疗疼痛和消除水肿,其他,桡骨远端骨折分为屈曲型和伸直型,伸直型又叫colles骨折,此型大部分可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方法是使患肢肘关节屈曲90度,前臂旋前位,由两助手持续牵引骨折两端,待肌肉松弛骨折两端稍分离后,术者用两手拇指抵于骨折处进行下压折顶,骨折对位后再拉平,同时牵引手部的助手将腕关节掌曲,尺偏,再轴向挤压骨折端使其崁插,或轻微旋转腕关节使关节面塑形平滑,前臂石膏夹腕关节掌曲尺偏位外固定,两周后将石膏换为腕关节功能位固定,2-3周后去除石膏,此法对涉及关节面的粉碎性骨折效果也很好。屈曲型较伸直型少见,手法复位难点,效果也差,与伸直型方法刚好相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