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5章细菌的遗传与变异-PPT文档.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41496 上传时间:2019-01-25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第5章细菌的遗传与变异-PPT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最新第5章细菌的遗传与变异-PPT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最新第5章细菌的遗传与变异-PPT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最新第5章细菌的遗传与变异-PPT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最新第5章细菌的遗传与变异-PPT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第5章细菌的遗传与变异-PPT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第5章细菌的遗传与变异-PPT文档.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遗传(heredity) 遗传使细菌的性状保持相对稳定,且代代相传,使其种属得以 保存 变异(variation) 在一定条件下,子代和亲代之间以及子代和子代之间的差异 遗传性变异(基因型变异) 细菌的基因结构发生了改变,如基因突变或重组,不可逆,可 遗传给后代。 非遗传性变异(表型变异) 环境改变导致,基因结构未发生变异,可逆,不可遗传。,基因型和表型变异的比较,基因型变异,表型变异,基因结构,变化 未变,可逆性,不或极少 可逆,稳定性,稳定 不稳定,环境影响,涉及细菌数,不受影响 受影响,个别 全体,细菌的变异现象,3-6%NaCl 鼠疫杆菌 多形态性(衰退型) 琼脂培养基,形态变异,1.

2、形态变异,细菌 L型变异 青霉素、溶菌酶 正常形态细菌 细菌L型 抗体或补体,正常霍乱弧菌,霍乱弧菌L型,特殊结构的变异 鞭毛变异 (HO变异) 1%石炭酸 变形杆菌 失去鞭毛 (H菌落) (O菌落),迁徙生长现象,单个菌落,菌 落 变 异,在陈旧培养基中长期培养 光滑型菌落 粗糙型菌落 ( S型 ) 或在有免疫力的人体内 (R型),S-R变异,毒力变异,白喉外毒素的来源 白喉杆菌+噬菌体产生毒素 卡介苗的发明 牛型结核杆菌 BCG,230次,第一节 细菌的遗传物质,染色体 质粒 转座因子 整合子 噬菌体,特点: 环状dsDNA, 相对较小,3.25106 bp 无组蛋白 无内含子 连续基因

3、结构基因单拷贝,1. 细菌染色体(bacterial chromosome),2. 质粒(plasmid),特征 1.自我复制 2.编码某些特定性状: R质粒耐药性 F质粒性菌毛 Vi质粒毒力 Col质粒大肠菌素 代谢质粒各种酶,3.可自行丢失与消除 4.可在细菌间转移 5.质粒的不相容性与相容性,3.转座因子transposable element 概念: 是存在于细菌染色体或质粒DNA分子上的一段特异性核苷酸序列片段,它能在DNA分子中移动,不断改变它们在基因组的位置,能从一个基因组转移到另一个基因组中。,(1)插入序列( insertion sequence ,IS) 750-1550

4、bp ,最简单,两端反向重复序列,与插入有关,中心序列有转位酶基因,(2)转座子(transposon,Tn) 除携带与转座作用有关的基因外,还携带其它基因(如耐药性、重金属抗性基因、糖发酵基因),4.整合子(integron,In) 是一种运动性的DNA分子,具有独特结构可捕获和整合外源性基因,使之成为功能性基因的表达单位 定位于染色体和质粒或转座子上 基本结构:两端为保守末端,中间为可变区,含一个或多个基因盒 功能元件:重组位点;整合酶基因;启动子 通过转座子或接合性质粒,使多种耐药基因在细菌中进行水平传播,5. 噬菌体(bacteriophage),形态结构: 蝌蚪形 衣壳:蛋白质 核酸

5、:dsDNA,分布广: 有菌就有噬菌体 宿主特异性:流行病调查;分型 参与细菌变异:转导, 溶原性转换,第三节 基因的转移和重组,转移:供菌提供DNA;受菌接受DNA 重组:受菌获得供菌DNA,类型 基因来源 转移方式,转化 供菌 受菌摄入,接合 供菌 通过性菌毛,转导 供菌 噬菌体媒介,溶原性转换 噬菌体 前噬菌体,一、 转化(transformation),转化 供体菌裂解释放的DNA片段被受体菌直接摄 取,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 转化现象在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和流感嗜 血杆菌等中被证实。,转化试验,转化发生的条件,1. 供受菌基因型 同源性;亲缘关系近,转化率高 2. 感受态 对数生长期

6、的后期,时间短。 3.环境因素 钙、镁离子可加强感受态。,二、接 合(conjugation),定义 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连接沟通,将遗传物质 (主要是质粒DNA)从供体菌转移给受体菌的方式 接合性质粒 能通过接合方式转移的质粒 F质粒、R质粒、Col质粒、Vi质粒等,1. F质粒的接合,F质粒编码性菌毛 雄性菌F+菌;雌性菌F-菌 接触:细胞质沟通 转移:F质粒进入F菌,1分钟完成 复制:F菌转为F菌,+,高频重组菌 (high frequency recombination),少数F质粒可整合至受体菌染色体上,与染色体 一起复制,这种与F质粒重组的细菌称为Hfr。,Hfr转移细菌染色体过程,

7、F质粒,高频重组菌中的F质粒有时从染色体上脱离下 来,带有染色体上邻近的基因,称为F质粒。 F+菌,Hfr,F菌都是雄性菌,2. R质粒的接合,日本首先分离到抗多种药物的宋内志贺菌多 重耐药株,多重耐药性很难用基因突变解释。 健康人中大肠埃希菌30%50%有R质粒,而 致病性大肠埃希菌90%有R质粒。 R质粒与耐药性有关,尤其与多重耐药性有关。 耐药质粒从一个细菌转移到另一个细菌中。,2. R质粒的接合,耐药传递因子(resistance transfer factor, RTF) 与F质粒相似,编码性菌毛的产生和通过接合转移 耐药决定子( resistance determinant, r-

8、det) r-det能编码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可由几个转座子连接相邻排列, 如Tn9带有氯霉素耐药基因,Tn4 带有氨苄青霉素、磺胺、链霉素的 耐药基因,Tn5带有卡那霉素的耐 药基因。,三、转 导(transduction),由噬菌体介导,将供体菌的DNA片段转入受体菌,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的部分遗传性状。,转导类型,1. 普遍性转导 可以转导供菌DNA上任何基因片段。 有两种结果: 完全转导:发生交换重组; 流产转导:呈游离状态。 2. 局限性转导 只能转导供体菌染色体上特定的基因。,普遍性转导,第一寄主菌,转导示意图,第二寄主菌,局限性转导:温和性噬菌体,脱落错误:前噬菌体及两边的细菌D

9、NA 转导性噬菌体:噬菌体DNA及细菌DNA,普遍性转导与局限性转导的区别,四、溶原性转换 (lysogenic conversion) 和原生质体融合( protoplast fusion),溶原性转换 噬菌体作为供体,宿主菌染色体上整合了噬菌体的DNA片段,获得新的遗传性状。,原生质体融合( protoplast fusion),将两种不同的细菌经溶菌酶或青霉素等处 理,失去细胞壁成为原生质体后进行融合 的过程。 两种失去细胞壁的细菌互相融合的过程。 融合后的染色体之间发生重组。,第四节 基因突变,1、定义:DNA碱基对的置换、插入或缺失所致 的基因结构的变化。 2、分类:,小突变(点突变

10、),大突变(染色体突变),一、基因突变的规律 1.自发突变与诱发突变 彷徨试验 2.突变率 自然突变率10-610-9 诱导突变率10-410-6 3.突变与选择 影印培养试验 4.回复突变与抑制突变 野生型 突变型,影印平板:自发的,随机的,非诱导的药 物仅起选择作用,二、突变型细菌及其分离 1. 抗性突变型 药敏试验 2.营养缺陷突变型 营养物质筛选 3. 条件致死性突变型 温度敏感试验 4.发酵阴性突变型 乳糖发酵试验,1.影响细菌学诊断 HO变异:如伤寒沙门菌鞭毛 SR变异:消失荚膜或多糖 抗原性改变 毒力下降,生化反应改变 2.预防耐药菌株的扩散 3.制备疫苗 BCG 4.检测致癌物 Ames试验 5.基因工程方面的应用,第五节 细菌遗传变异在医学上的实际意义,Ames试验,基因工程,载体:质粒,噬菌体 工程菌和酶:限制性内切酶,连接酶 选择目的基因,细菌中表达,如胰岛素、白介素、干扰素等 基因工程疫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